第14章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第14 混凝土温度控制

14.1混凝土工程概述

电源电站厂房为引水式水电站,厂房形式为地面式,厂房区建筑物包括主厂房、副厂房、安装场及尾水渠等建筑物。电站为三台机组,总装机容量99MW厂区电站建筑物结构尺寸: 主厂房结构几何尺寸为50.3m×33.60 m×32.10m (长、宽),厂房内自身提升设备为一台125t、25t,跨度16m的桥式起重机;厂房安装间及发电机组高程269.7m,机窝开挖高程252.5m,水轮机中心高程:260.00m同时厂房上游与三根压力支管道连接,厂房基础处理为固结灌浆。

本工程为等工程,永久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5级设计。

14.2 设计主要工程量                                            表14-1

序号

名  称

标号

级配

单位

数量

备   注

主厂房混凝土

 

 

 

10657

 

1

大体积混凝土C25(三级配)W6F50

C15

m3

6286

 

2

结构混凝土C25(二级配)W6F50

C15

m3

3388

 

3

抗冲耐磨混凝土C30(二级配)W6F50

C20

m3

63

 

4

桥机轨道二期混凝土C35(一级配)

C20

m3

10

 

5

厂房基础混凝土C20(三级配)回填

C20

m3

910

 

安装场混凝土

 

 

 

1568

 

 

结构混凝土C25(二级配)W6F50

C25

m3

1566

 

 

桥机轨道二期混凝土C35(一级配)

C30

m3

2

 

副厂房混凝土C25(二级配)W6F50

C25

m3

6177

 

尾水混凝土

 

 

 

3379

 

 

尾水墩及基础C25(三级配)W6F50

C25

m3

2391

 

 

尾水平台C25(二级配)W6F50

C25

m3

979

 

 

尾水管及尾水渠C30(二级配)W6F50

C30

m3

191

 

厂区混凝土

 

 

 

1063

 

 

厂区路面混凝土C30(二级配)

C30

m3

685

25cm

 

厂区地坪混凝土C20(二级配)

C20

m3

378

25cm

压力钢管混凝土

 

 

 

3273

 

 

钢管外包混凝土C20(二级配)

C20

m3

2233

 

 

钢管镇墩混凝土C25(二级配)

C25

m3

1040

 

二期混凝土C30(二级配)W6F50

C30

m3

191

 

 

 

预制混凝土

 

 

 

100

 

 

预制混凝土C30(二)

C30

m3

60

 

 

预制混凝土C25(二)

C25

m3

40

 

混凝土合计

 

 

m3

26408

 

 

 

 

 

 

 

 

14.3水文气象条件

根据现场踏勘及招标文件伊洛瓦底江流域位于亚洲西南季风区,气候受西南季风支配,分属亚热带和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分为3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11~2月为凉季。由于资料缺乏,故根据邻近泸水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2.1d;根据莫强波14年资料统计,日降雨量大于5mm的降雨日数见表14-2

表14-2                  电源电站气象成果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18.0

20.3

23.5

26.5

27.7

27.9

27.4

28.0

27.7

26.2

22.5

19.0

24.6

水温()

15.3

16.5

17.0

17.2

18.8

20.3

20.7

21.4

21.5

21.2

19.0

16.6

18.8

日数(d)

0.9

2.4

4.2

6.3

10.6

14.6

20.9

18.6

17.8

8.1

1.9

0.6

106.9

 

14.4厂区混凝土温度控制设计

    本工程引水隧洞由于为洞内混凝土作业,混凝土分仓段10m12m,量小,原则上不做温控措施,只对厂区大体积混凝土做温控设计。

14.4.1温控标准

1分缝分块

电站厂房顺流向长度18.7m,不分缝通仓浇筑具体分缝分块尺寸以施工详图为准。

2 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

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见表14-3。                             单位:

 

112

35

610

一般部位

40

46

47

3上下层温差标准

在龄期28d以上的老混凝土上连续浇筑新混凝土,在新浇筑混凝土连续上升条件下,新老混凝土在各自0.2L高度范围内的上下层温差为16~18℃。当新浇凝土不能连续上升时,该标准应适当加严。

14.4.2温控要求

14.4.2.1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施工时,除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及主要设计指标»的要求外,还应达到«砼生产质量水»平中混凝土匀质性指标。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14.4.2.2 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

(1)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温控计划,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使块体实际出现的最高温度不超过块体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其有效措施包括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减少胶凝材料水化热温升和在坝体内埋设冷却水管进行通江水冷却等。

(2) 为减少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

(3) 加强表面保湿保温措施。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外界气温较高,为防止混凝土初凝及气温倒灌,应在仓面设置喷雾设备,以降低仓面小环境的温度,同时在白天高温时段对已浇混凝土表面覆盖彩条布内夹保温材料等保湿材料隔热保湿。

 

14.4.3 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时间

1 混凝土浇筑层厚原则上遵照规范执行,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4-4的要求。

3 墩、墙等结构混凝土层间间歇期应满足表14-5的要求。

表14-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间间歇时间            单位:h

层厚

(m)

月份

11~2月

3~5月

6~10月

1.5

4~7

4~8

5~9

2.0

5~8

6~9

6~10

3.0

6~9

7~10

8~10

单位:d

部位

层厚(m)

层间间歇时间

厚度小于2.5m

3~4

4~9

厚度大于2.5m

2~3

6~10

注:凉季浇筑取下限值。

(4)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相关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报监理人审批。

(5)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布设防裂钢筋。

14.4.4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

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在设计规定间歇时间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其余部位基本作到短间歇均匀上升。

(2) 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宜安排在凉季(12~2月)施工。

(3) 尽量缩短固结灌浆时间。

14.4.5 混凝土表面保护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上、下游坝面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

14.4.6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

(1) 混凝土浇筑层厚原则上遵照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厚:大坝基础约束区一般采用1.5~2.0m,脱离基础约束区一般为3m,在埋件、钢筋密集的孔口部位如浇筑3.0m层厚存在温控与施工困难,可按一次立模两次浇筑方式施工,每次浇筑1.5m执行,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4-4的要求。

14.5混凝土温控措施:

本工程主要通过坝体混凝土温控采用在拌和系统、施工过程进行遮阳及喷雾等措施降低浇筑过程温升、在浇筑过程中进行通水冷却等温控措施,以达到设计要求。

14.5.1成品料场至拌和楼骨料温控措施

从成品料地弄至拌和楼的砂石料进行遮阳防晒保温措施。骨料堆高大于6m,堆存5-7d骨料温度接近月平均气温。

14.5.2拌和温度控制措施

拌和楼及各类料 罐、灰罐等采取遮阳防晒保温措施。

14.5.3混凝土输送设施温控措施

输送混凝土的汽车根据不同施工气候条件和需要设置遮阳棚或加盖保温被,防止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值损失、温升。

14.5.4厂房大体积仓面浇筑温控措施

14.5.4.1高温、大风季节采取快速入仓、快速平仓、快速振捣,砼从拌合到仓面在2小时内,以减少外界温度倒灌。

14.5.4.2充分利用当地早晚的有利气温浇筑砼,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气温超时,停止浇筑混凝土,停浇仓面按规程采取冷缝、铺砂浆处理。

14.5.4.3高温季节浇筑仓面设置江水喷雾和棚架等措施,减少温升温降和水份损失等大风季节仓面采取覆盖保湿材料措施。

14.6混凝土温控措施二:

14.6.1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在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和易性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加粉煤灰和外加剂以适当减少单位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初期水化热;

14.6.2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

大体积混凝土分层厚度在30cm,间歇时间不超过2.5h;

14.6.3控制浇筑部位分块尺寸面积

为利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散热,基础部位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高一般为1~1.5m,基础约束区以外最大浇筑高度控制在2~3m以内,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为5~7d。

14.6.4 结构物表层散热

在高温季节,通过抽取河水,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

14.6.5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

将浇筑块尺寸较大、温控较严的部位尽量安排在低温时期或时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