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平衡规划与坝料开采
概述
3(含围堰拆除13.5万m3),洞挖石方4. 6万m3,明挖石方133.27万m3,建(构)筑物的石方开挖总量为137.87万m3,土石方开挖总计333.9万m3。
本工程大坝及A区压重体石渣填筑共计1359.71万m3(压实方),换算成自然方为1114.5万m3,土方填筑0.86万m3。本工程其它填筑共计土石方57.97万m3,上下游围堰填筑53.5万m3(扣除压重体相结合部分),道路填筑0.68万m3,溢洪道填筑3.79万m3,其它填筑换算成自然方为44.6万m3。本合同工程总填筑量为1417.7万m3(压实方),折合成自然方为1177.1万m3。
3,其中风化岩约为130万m3,土方覆盖层及夹层等无用料开挖90万m3。
土石方平衡规划
6m高程以下部位填筑等,场平填筑料源主要来自就近工作开挖的土石方,压重体填筑料源主要利用左岸坝肩的开挖石渣。本阶段填筑期为2002年9月至2002年11月。第二阶段为围堰填筑、大坝与A区压重体填筑等,填筑工程量大,填筑期从2002年的12月至2006年3月份(包括坝顶公路填筑)。围堰填筑料源主要采用青云和坪侏罗坝弃渣场的弃渣,上游围堰与压重体相结合部位的填筑必须是符合压重体填筑要求的石渣。
经土石方平衡后,考虑开挖运输中石渣损耗及不合格料废弃等因素影响,可利用建(构)筑物的开挖石碴约为104.61万m3(自然方),开挖石碴综合利用率为78.5%,其中约有69.2万m3的石碴可直接用于填筑,石碴直接利用率为66.2%。约有35.51万m3的石碴经上、下游周转料场转运后间接填筑,间接利用率为33.8%;不分类料开挖利用量为80.65万m3,利用率为43.5%,主要指坝基混合料开挖用于A区压重体填筑,均为直接利用。废弃土石方开挖料约为127.5万m3(其中不分类料弃渣量为104.51万m3 ),绝大部分弃于青云坪弃渣场。
.03万m3(自然方),从尖尖山料场开采获得,开采总量约为1045.34万m3,(自然方)其中表层无用料剥离及无用夹层开挖约为90万m3,强风化岩开挖约为125万m3,单独开挖用于次堆石料填筑,新鲜岩石开挖830.34万m3,有用料开挖共计965.34万m3,开挖运输损耗按2%估算计19.31万m3,开挖料的直接上坝利用量为876.03万m3(经过砂石料系统加工的垫层料和混凝土骨料也统一归并到直接利用料中),直接利用率92.0%,间接利用量为70万m3,间接利用率为8.0%,其间接利用主要考虑前期主堆石料备用量50万m3,相应次堆石料开挖20万m3,储备在水文站1#、2#堆渣场与大坪堆渣场内。
料场规划
3(包括人工砂石用料)
3
3
3
3
3,其中用于主坝面与下游堆石区料621.2万m3,次堆石与A区压重体填筑料256.03万m3,过渡层料及人工砂石料加工料68.8万m3,均从尖尖山主料场开采,根据填筑进度计划安排,料场开采自施工进场后即组织进行。
3的大坝主堆石区填筑储备料和20万m3的大坝次堆石区料运水文站1#、2#中转料场及大坪料场储备,主开采期自2003年1月开始,料场的高峰开采强度综合考虑了储备料的调节作用、高峰强度的不均系数、自然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等多种因素,月开采强度约为50万m3/月,主料场开采高程范围为1030~1320m,长约1500m,料场开采规划布置五层道路,分别从8#公路插到1060、1120、1170、1220、1280m五个高程点,分五个子料场同时组织开采,开采顺序从山嘴处向里推进,施工道路布置详见尖尖山料场施工道路布置示意图(ZPP/IC1-25)。
3,主料场开采储备主堆石料50万m3 ,用于次堆石区的风化岩约20万m3 ,中转储备料共计105.5万m3 (自然方),折合松方约为158万m3,需设置中转料场暂时储存使用。中转料场规划六个,分别为大坝上游的青云坪堆渣场和侏罗坝堆渣场,大坝下游的水文站1#、2#堆渣场,大坪堆渣场,尖尖山主料场旁的堆渣场。
3也储存在该料场内,石料堆存分层进行,每5m设一道3m宽的马道。
m3,主要考虑左坝肩开挖有用石料不能直接填筑A 区压重体的料暂时储存到该料场内。
3,以削减主料场高峰期的开采强度及8#公路高峰期的运输强度。
3石料,其中10万m3主堆石料,20万m3次堆石料。
3,主要用于上游围堰填筑50万m3,下游围堰填筑3.5万m3,上游盖重保护体填筑,上游围堰及盖重保护体填筑从青云坪和侏罗坝弃渣场开采,下游围堰填筑利用主料场开挖的无用料。
孔径 D=80mm
底盘抵抗线 W=2.0~2.5m
排距 b= 2.0~2.5m
孔深 h=10~12m
钻孔倾角 α=75°~85°
单位耗药量 K=0.45~0.55kg/m3
孔网布置形式 距形
孔径 D=80mm
底盘抵抗线 W=1.5~2.0m
排距 b=1.5~2.0m
孔深 10~12m
钻孔倾角 α=75°~85°
单位耗药量 K=0.8~1.0kg/m3
孔网布置形式 梅花型
3,每组试验必须进行2~3次为宜,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最优的施工参数。
10.5.1坝料开采的工艺流程
坝料开采的工艺流程框图
3反铲挖掘机配合翻渣,装载机装32t自卸车运尖尖山弃渣场堆放,若一次剥离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求重新对料场进行复探,确定设计剥离线重新剥离。
10.5.2主次堆石料开挖
10.5.3过渡层料开采
料场开采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开挖放炮必须定时进行,撤离禁戒区内所有人员,施工机械设备不便撤离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开挖布孔注意控制掌子面方向,控制飞石。
在料场下部合适地段设置积碴槽和挡碴坎,防止碴体滚入河谷危及下部工作面的施工安全。
料场开挖设备需要量表
表10-7-1
序号 | 机 械 设 备 名 称 | 规 格 型 号 | 单 位 | 数 量 | 计划使用时间 |
1 | 液压钻机 | ROC742HC | 台 | 8 | 2002.8~2005.9 |
2 | 履带式潜孔钻 | CM351 | 台 | 3 | 2002.8~2005.9 |
3 | 潜孔钻 | YQ100B | 台 | 8 | 2002.8~2005.9 |
4 | 手风钻 | YTP-26 | 台 | 15 | 2002.8~2005.9 |
5 | 压风机 | L-20/7 20m3/min | 台 | 3 | 2002.8~2005.9 |
6 | 压风机 | VHP600E 17m3/min | 台 | 3 | 2002.8~2005.9 |
7 | 压风机 | VY9-7 9m3/min | 台 | 2 | 2002.8~2005.9 |
说明:料场装料、运输设备统计在大坝填筑设备表中 |
二、劳动力需要量表
序 号 | 工 种 | 人 数 | 主 要 工 程 内 容 |
1 | 液压钻驾驶员 | 25 | 液压钻驾驶 |
2 | 风钻工 | 30 | 潜孔钻、手风钻操作 |
3 | 压风工 | 10 | 压风机运行 |
4 | 炮工 | 20 | 装药、爆破 |
5 | 配合人员 | 40 | 工作面施工配合 |
合 计 |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