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第20章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都江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岷江上游,距离都江堰风景区6-9KM,处于风向的上方,枢纽的水库全部位于长江上游防护林区的岷江生态造林区内,水库末端有龙池风景区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同时流经枢纽区的岷江水质为Ⅱ类地面水,是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近70万ha农田的灌溉用水及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生活和环境用水的重要水源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如下目标实施:

1、在任何时候,未经处理的废污水不得直接排放,处理后的废污水应达到GB8798中规定的Ⅰ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废污水排入岷江后不会导致岷江天然水质的恶化。

2、在整个施工期,施工作业区内大气环境质量应不低于GB3095中的三级标准,生活工或其它区域不应低于二级标准。进场施工的机械噪音应不超过《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的规定》。

3、弃碴和垃圾处理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要求进行处置。施工区域内的粪便弃置应符合GB7957的规定。

4、施工人员的健康必须保证,食品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获得上岗证,并按《食品卫生法》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设施。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名胜古迹及不污染岷江水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20.2.1施工期废污水处理措施

20.2.1.1废污水处理系统的布置

1、生活管理区:生活管理区除办公室和招待所为两层楼房外其余均为单层平房,每层设有卫生间和盥洗间,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废水管网,粪便先排入化粪池内,粪化后的污水排入废污水管网,食堂废水先排入隔油池,经除油处理后排入废污水管网,所有废污水由从管网排入接在管网终端的污水处理站,废水经处理并进行抽样检查,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岷江。生活区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为日处理能力250t。

2、工厂仓库区:工厂区的废水主要来自设备修理厂、洗车场、金工车间等,在厂区低洼处布置沉淀池和隔油池,废水经管网汇入沉淀池和隔油池,经沉淀除油处理,并检测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岷江。

3、砂石料、混凝土生产加工系统:在破碎系统、筛分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附近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岷江中。

4、施工现场:各洞挖工作面出口均设置一小型沉淀隔油池,废水经沉淀除油处理后排入岷江。基坑内污水先由排水沟网汇集到集水井,集水井兼作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由水泵排入岷江。

5、左右岸灌浆平洞入口处,在适当位置各布置一沉淀池,钻孔灌浆的废水汇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坝区排水沟内。

左右岸基坑内灌浆产生的废水汇入基坑内集水井,经沉淀后由水泵排入岷江。

20.2.1.2废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区废水处理工艺

由于本工程废污水排放标准要求较高(招标文件要求 ,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中国标准GB8978中规定的I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要求,生活区和设备修理厂的废污水需经二级处理后方能满足要求,二级处理的工艺流程见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ZPP/IC1-35)

20.2.1.3监测设施

废污水处理站配置检测仪器和设备,安排专人在排放口定期定时进行采样,并按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确保经处理后的废污水达标排放。

20.2.2卫生设施措施

1、生活管理区除了在室内设置卫生间和盥洗间外,在户外在适当位置设置垃圾站,由专人定期清理垃圾。工厂区内同样设置厕所和垃圾站,并安排专人进行垃圾和粪便的清理工作。粪便和垃圾外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2、  在生活营地及施工区域内定期洒喷灭虫药水,投放灭鼠药,进行灭虫灭鼠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施工现场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活动厕所,并由专人按卫生要求进行管理,及时清除粪便,以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4、工地内设置工地医务室,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保证施工售货员的身体健康。工地医务室设专用消毒池,医用垃圾和废水均需经消毒灭菌后外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5、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等而污染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和水源,从而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20.2.3空气粉尘与噪声的防治措施

20.2.3.1空气烟尘的防治

1、开挖爆破时,钻孔严禁打干钻。洞室开挖、基础开挖及料场开挖时,设置足够的通风、排烟装置和水喷淋装置,及时排除烟尘并有效控制粉尘量,以保证工作面空气质量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2、施工道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洒水除尘工作,夏日及干燥季节应加强洒水,避免扬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3、混凝土搅拌系统、水泥库内、砂石料加工系统等附属工厂及仓库内设置除尘通风装置,防止灰尘、粉尘等飞扬而污染周围空气。

4、根据工程情况,选择适当地点定期进行空气采样检测,掌握空气污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0.2.3.2噪声的防治

1、对主要的噪声源(砂石料生产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及重型机械设备等)采取一定的消音和隔音措施,尽可能降低噪声量。

2、对主要噪声源进行定期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整改措施。

20.2.4水土保持和营地绿化措施

1、认真做好施工区域内的绿色植物、树木等的保护工作,未经监理工程同意和批准,严禁开挖破坏和砍伐。

2、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如确因施工需要增加用地,事先通过审批,征得发包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严格按审批结果施工,以保证外部生态环境和自然地形不受影响,并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场地复原工作。

3、各个开挖工作面的顶部设置截流沟,在工作面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植被保留缓冲带等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而引起边坡坍塌、地表土流失等。

4、在生活营地周围及空地上种植花草树木,绿化周围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保持生活区的水土不至于因雨水等冲刷而流失。

5、施工区域内的各堆碴场和弃碴场周围根据地形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挡水、挡碴、拦泥坝,拦挡雨水、泥、砂等,有效地防止堆弃料场的水土流失,

20.2.5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

1、在制定施工技术措施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布置生产任务和施工计划时,向职工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做到保护 好环境污染,保护好风景名胜区人人有责。

3、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同时教育职工要做好野生动、植物、鱼类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从而在意识形态上保证周围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不受人为破坏。

4、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管理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确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工作能够严格按要求进行,从而保证工程施工时,不破坏周围环境和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