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工程概述--------------------------------------------------2
1. 工程概况 -------------------------------------------------------2
2. 地层土质概述-----------------------------------------------------2
3. 地下水情况-------------------------------------------------------3
4. 编制原则及依据---------------------------------------------------3
第二部分:基坑边坡处理方案------------------------------------------6
1. 原则-------------------------------------------------------------6
2. 方案-------------------------------------------------------------6
第三部分:施工------------------------------------------------------7
1. 施工准备---------------------------------------------------------7
2. 施工部署---------------------------------------------------------8
3. 边坡位移观测----------------------------------------------------10
第四部分:施工组织管理措施-----------------------------------------12
第五部分:附件-----------------------------------------------------13
倚林佳园北、西、南坡自然放坡段
基坑边坡处理修改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述
一、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龙王堂村,东距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约50米。倚林佳园共分为A、B、C三区,其中C区包括7栋10.5~14.5层高塔式住宅楼和地下车库,地下车库1~2层并且地下车库基础与塔楼基础相连,塔楼与地下车库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式基础,基础埋深10米左右。原考虑基坑北、西、南坡采用1:0.35自然放坡,基坑土方挖至-5.5米处,遇粘质粉土③层,该层土质条件较差出现局部塌落现象,为保证边坡稳定,针对该部分土体进行局部处理。
二、地层土质概述:
地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以及岩性划分,本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拟建场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庙路以西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其下为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土层。从地层空间分布规律看,土层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分布比较稳定,主要为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和卵石类土的多个沉积回旋。从上至下描述如下:
⒈人工堆积层:分布于地表的粉质粘土填土①层及房渣土①1层,局部含碎砖、植物根茎,结构松散厚度为0.3~2.5m。
⒉第四纪沉积层:该层位于人工堆积层以下,主要由下列土层组成:
⑴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②层及砂质粉土、粉砂②1层,褐黄色,厚度1.60~5.80m。
⑵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③层,褐灰色,可塑。厚度1.20~5.40m。
⑶粉质粘土④层,褐黄色,厚度为11.50~14.90m。
以下土层与护坡、降水无关。
三、 地下下水情况:
建场地场区内地下水为一层。初见水位埋深4.6~9.8m,标高39.68~43.94m,静止水位3.0~7.2m,标高41.23~45.10m,含水层为粘制粉土②层和粉质粘土③层。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地下径流及地表降水入渗补给,排泄以地下径流及蒸发为主。
四、编制依据及原则:
㈠编制依据:
⒈现场实际情况
⒉地质勘察报告
⒊主要规范、规程
①国家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02-2002 |
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 |
3 | 工程测量规范 | GB50026-93 |
4 |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 GBJ50086-2001 |
②行业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 JGJ18-96 |
2 |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46-88 |
3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JGJ79-91 |
4 | 予应力锚、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 JGJ85-92 |
5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96 |
6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JGJ120-99 |
③地方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DBJ-01-51-2003 |
2 |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 DBJ-01-26-96 |
3 | 建筑工程测量规程 | DBJ01-21-95 |
4 | 工程监理建设规程 | DBJ01-41-98 |
⒋主要标准
①国家
| 名 称 | 编 号 |
1 |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 GB50300-2001 |
|
|
|
②行业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 CECS53:93 |
2 | 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 JGJ52-92 |
3 | 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 JGJ53-92 |
4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99 |
⒌主要法规
①国家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国家主席令1997年91号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 国务院令第279号 |
②行业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
③地方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 (91)京建施字第124号 |
2 | 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基本标准 | (91)京建施字第125号 |
3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 (91)京建施字第126号 |
4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 | (91)京建施字第127号 |
⒍其它
| 名 称 | 编 号 |
1 | 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1年) |
|
2 | 地质勘探报告 |
|
3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
㈡编制原则:
⒈安全;
⒉经济;
⒊保证施工工期;
第二部分:基坑边坡处理方案
一、原则: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结合施工单位具体情况。
二、方案:
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进行处理,基坑深度按10m深考虑。面层为喷射≥8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配合比为1∶2∶2(水泥∶中砂∶碎石),内配14#电焊网及Φ14@1500双向压筋,按1:0.35放坡。土钉墙深入到基坑底20cm以上。土钉采用Φ20钢筋或Φ40花管代替,按下列数据打入土钉并铺设电焊网片,土钉呈梅花型布置,压筋与土钉交叉焊牢,保证面层形成一个整体。3.5m以上部分每隔2m打入一根Φ20钢筋作为摩擦钉固定钢板网。
设计数据
层 序 | 垂直间距(m) | 水平间距(m) | 倾角(°) | 土钉直径(mm) | 土钉长度(m) | 锚孔直径(m m) | 压筋(mm) |
1 | 3.5 | 2 | 10 | Ф20 | 5 | 100 | Ф14 |
2 | 2.3 | 1 | 10 | Ф20 | 6 | 120 | Ф14 |
3 | 1.5 | 1 | 10 | Ф20 | 6 | 120 | Ф14 |
4 | 1.5 | 1 | 10 | Ф20 | 6 | 100 | Ф14 |
5 | 0.6 | 1 | 10 | Ф20 | 5 | 100 | Ф14 |
第三部分:施工
一、施工准备
1.劳动力准备
选择证件齐全的,有健制的,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过硬的,组织严密的,与我们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劳务施工队伍。
2.技术准备
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措施,做好施工前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搞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3.施工准备
⑴场地平整
施工前,甲方应先将操作面平整,宽度不小于8米。
⑵测量放线
按方案要求标记打入土钉位置。
⑶施工用电、用水
施工用电为120KVA,施工用水为15mm水管。
⑷其他准备工作
①熟悉地质报告、施工方案、支护平面布置图及有关规范规程。
②查清支护结构施工范围有无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由甲方提供基坑支护施工范围内的管线布置图。
③铺好施工临时排水管道及施工用水、用电管线。
④做好施工中所需各种材料的计划和供应工作。
⑤进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
4.组织施工程序
接受基坑支护任务→了解施工现场条件→制定施工方案→熟悉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土方分步开挖→土钉施工→工程完成→验收工程→整理竣工资料→办理竣工结算。
5.施工主要材料计划
施工主要材料均一次性采购,分批进场。具体施工时另行编制。
6.拟采用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土钉墙施工主要设备计划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型 号 | 数量(台) |
1 | 空 压 机 | 12m3 | 1 |
2 | 锚 喷 机 | PZ-5 | 1 |
3 | 搅 浆 机 | JDY350A | 1 |
4 | 电 焊 机 | BX-330 | 1 |
5 | 经 纬 仪 | TDJ2E | 1 |
6 | 水 准 仪 | DX23-2D | 1 |
7 | 配 电 箱 | 京中 | 2 |
二、施工部署
1. 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逐步开挖→定位→打入土钉→注浆→电焊网铺设→焊接连接压筋→混凝土喷射
①土钉采用人工成孔,水平孔距、排距按设计要求,成孔时应精心操作,土钉直径φ20mm,倾角10°,呈梅花型布置,达到成孔深度后,应及时向土钉孔内注水泥浆成锚。
②水泥浆为1:0.5净浆,浆液应随搅随注,搅和均匀。注浆时,管口采用注浆袋扎紧,直至孔口溢浆,初凝前应补浆1次至浆液饱满,注浆时间间隔过长应及时洗管。确保土钉的锚固。
③面层内采用14#电焊网片,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并与加强筋焊接牢固,土钉端部应与加强筋互相焊接牢固。每步电焊网片均应与上步搭接,给下步留茬,横、竖向压筋与土钉杆体焊接在一起。
④面层内的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面层喷砼施工。喷前处理施工缝并将网片用石块垫起,保证网片在砼面层中间,喷C20细石砼厚8cm至覆盖全部钢筋,表面平整,喷完后按规范进行养护。
⑤每层土钉锚喷完成在养护24小时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以确保基坑边坡土体稳定。
⑥基坑在水平向的开挖应分段进行,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支护,对稳定性不好部位必须立即进行支护。
⑦土钉打入后应及时注浆。
⑧喷射砼时枪头距坡面宜在0.8-1.5米内范围内,喷射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并从底部向上部喷射。
⑨严格按施工程序逐层施工,严禁在养护期间即开始挖运下步土层。
三、边坡位移观测
测试目的:为保证边坡支护结构的安全,对支护后的边坡位移情况和安全可靠性要进行观测。达到了解边坡在基础施工期间的位移数据,提供整个边坡稳定与否的有力证据,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边坡稳定。同时,为今后同类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测量方法:直线法(如场地条件不允许,可考虑采用极坐标法);
作业顺序:埋点→观测→内业处理;
使用仪器:J6经纬仪;
作业要求:
1.埋点:测站点、后视点及观测点要安全,且在一条直线上(全站仪施测可不要求同线);
2.观测:“三定”观测,钢尺精确量测;
3.内业处理:绘制时间-位移曲线,分析位移变形趋势,调整观测周期。
四、竣工资料
1.施工组织设计
2.测量放线记录
3.原材料“三证”及复试报告
4.配合比试验通知单
5.施工记录类表格
6.隐检、预检记录
7.竣工图
8.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见证记录)
9.各类来往文件
第四部分: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同原施工方案
第五部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