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方案

 

 

地下室底板

大体积混凝土

 

 

 

XX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2

质量工作目标              3

2.13

2.2 质量目标              3

2.3砼工程预控标准              3

施工准备工作              5

3.15

3.26

3.3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7

4.17

4.21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3

5.113

5.2               13

5.3 钢筋              13

13

18

19

19

20

主要管理措施              21

主要技术措施              22


工程概况

常营二期经济适用房项目A标段工程C1#住宅楼工程为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望京新城分公司开发建设的住宅工程,工程图纸由北京城市开发设计研究院设计,由北京金海城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该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朝阳北路以北。周边在建建筑物比较集中,总建筑面积20095.84m2(地下3385.57m2,地上16710.27 m2 )。底板厚1m地下室底板砼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S12,底板砼属大体积砼。

 

 

 

 

 


质量工作目标

2.1质量保证体系

 

 

 

 

 

 

 

 

 

 

 

 

 

 

 

 

 

 

 

 

 

2.2 质量目标

砼无裂缝、渗水,振捣密实,强度及抗渗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3砼工程预控标准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墙、柱

8

钢尺寸检查

剪刀墙

5

标   高

层  高

±10

拉线、钢尺检查

截  面  尺  寸

+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除上表所列项目外,还应使砼表面无裂缝、无渗漏。

 


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上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圆满完成施工。

 

3.1 材料选择

由于本工程地下水对砼有中等腐蚀性,因此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⑴、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42.528d水化热为377KJ/Kg,普通硅酸盐水泥各种性能都较好,因此决定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再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掺能力。

⑵、粗骨料:采用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

⑶、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含泥量不大于3%,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同时可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⑷、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砼水泥用量的35%,且粉煤灰取代水泥率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超过20%。粉煤灰对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其早期抗拉强度及早期极限拉伸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掺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加量控制在2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每立方水泥混凝土掺加Ⅱ级粉煤灰约67kg

⑸、外加剂:采用防裂型混凝土防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3%,防水剂应不含氯盐,对钢筋无锈蚀影响,掺入混凝土中能明显提高硬化后的混凝土抗渗性能,同时还应具有减水、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另经征得甲方同意拟在混凝土中掺入每立方砼0.80.9Kg的杜拉纤维,以更好地有效减少裂缝。

 

3.2混凝土的配合比

由于本工程地下水对砼有中等腐蚀性,对配合比有这样的要求:水灰比不大于0.5,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不低于360Kg,掺入粉煤灰时,适当减小一点水泥用量。

⑴、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⑵、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如征得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的同意,设计配合比时可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

⑶、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重,另外在进行混凝土试配时应考虑到不同厂牌号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3.3 现场准备工作

⑴、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区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⑵、底板上的预留孔洞支模牢固、稳定。

⑶、将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⑷、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等应提前准备好。

⑸、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测温人员、保温人员等昼夜值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砼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温度和温度应力的计算,并预先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温度差值,控制裂缝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指导施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1温度计算

1、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是各种原材料入机温度的中和。

温度计算:

水  泥:328 Kg      70℃

砂  子:742 Kg      35℃  含水率为3%

石  子:1070Kg      35℃  含水率为2%

水:185 Kg      25℃ 

粉煤灰:67  Kg      35℃

外加剂:8   Kg      30℃

TO=[0.9(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C2(WsaMsa+WgMg)]/[4.2Mw+0.9(Mce+Msa+Mg)]

式 中:TO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MwMceMsaMg  ——水、水泥、砂、石每m3的用量(kg/m3)

TwTceTsaTg  ——水、水泥、砂、石入机前温度

WsaWg           ——砂、石的含水率(%)

C1C2             ——水的比热溶(kJ/Kg K)及溶解热(kJ/Kg)

C1=4.2C2=0(当骨料温度>0℃

TO=[0.9(328×70+67×35+8×30+742×35+1070×35)+4.2×25(185-742×3%-1070×2%)+4.2(3%×742×35+2%×1070×35)-0]/[4.2×185+0.9(328+742+1070)]=37.49

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1=T0-0.16(T0-Ti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i——搅拌棚内温度,约30℃

  ∴ T1=37.49-0.16(37.49-30)=36.3

3、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T2= T1(αtt0.032n)(T1Ta)

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至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α——温度损失系数   取0.25

    tt——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完成时的时间  取0.7h

  n ——混凝土转运次数  取3

   Ta——运输时的环境气温  取35

T2=36.3(0.25×0.70.032×3)(36.335)=35.95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完成时温度计算中略去了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

4、混凝土最高温升值

   Tmax=T2 QK/10 F/50

式中:Tmax——混凝土最高温升值(℃)

    Q ——水泥用量 约328kg

      F ——粉煤灰用量67kg

      K ——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取1.25。

Tmax=35.95+328×1.25/10+67/50=78.3

该温度为底板混凝土内部中心点的温升高峰值,该温升值一般都略小于绝热温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再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

5、混凝土表面温度

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采取控温措施,并按要求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

由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理论计算为78.3,因此将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控制在55左右,这样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超过25℃,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来完成。

6、保温层厚度计算

保温采用蓄水保温,底板厚1.0m0.6m,承台深度较深,以深8m的承台来计算。

砼终凝后,在其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由于水的导热系数为0.58W/M K,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这样可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率,缩小砼中心和砼表面的温度差值,从而可控制砼的裂缝开展。

根据热交换原理,每一立方米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此养护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热量。此时砼表面所需的热阻系数,按下式计算:

R=XM(Tmax-Ti)K/(700T2+0.28Mc W)

式中:R——混凝土表面的热阻系数(K/W)

X——混凝土维持到指定温度的延续时间(h),21天×24h/天=504h

M——混凝土结构物的表面系数

M=F/V

F——结构物与大气接触的表面面积(m2)

V——结构物的体积(m3)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i——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取55℃

K——传热系数的修正值,蓄水养护时取1.3

700——混凝土的热容量,即比热与表观密度的乘积(KJ/m3 K)

T2——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开始养护时的温度()

M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

W——混凝土在指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KJ/Kg),取375KJ/Kg。以核心筒深承台来计算:

F=21.4×21.4

V=21.4×21.4×4

M=F/V=1/4=0.25  考虑电梯井集水井的井壁等散热,取M=0.5

R=504×0.5×(78.3-55) ×1.3/(700×35.95+0.28×328×375)

=0.238

砼表面蓄水深度:

hs=R·λW=0.238×0.58=0.14m

考虑到预测的温度有差异,加之水的保温性能不是很好,蓄水厚度过薄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采用蓄水40cm厚,足以起到保温效果。同理可推,1m0.6m厚板蓄水20cm足以满足要求。

 

4.2 温度应力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18d左右,水化热量值基本达到最大,所以计算此时温差和收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1、      混凝土收缩变形值计算

Σy(t)=Σy0(1-e-0.01t)×M1×M2×M3×······×M10

式中:Σy(t)——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

Σy0——标准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量,取值3.24×10-4

         e——常数,为2.718

         t——从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M1、M2M3······M10——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值,按《简明施工计算手册》表5-55取用,M1=1.0、M2=1.35、M3=1.0、M4=1.41、M5=1.0、M6=0.93,M7=0.77,M8=1.4、M9=1.0,M10=0.9

Σy(18)=3.24×10-4(1-2.718-0.01×18)×1×1.35×1×1.42×1×0.93

×0.77×1.4×1×0.9=0.93×10-4

2、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计算

Ty(t)=- Σy(t)/α

式中:Ty(t)——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负号表示降温。

     Σy(t)——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10-5

Ty(t)=-0.93×10-4/1.0×10-5=-9.3

3、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

T=T22/3Tmax+Ty(t)-Tn

式中:△T   ——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

      T2  ——混凝土拌合经运输至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Tmax ——混凝土最高温开值(℃)

      Ty(t)——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

        Tn ——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气温,取55

T=35.95+2/3×78.3+(-9.3)35=43.85

4、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

E(t)=Ee(1e-0.09t)

式中: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

Ee——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N/mm2),可近视取28d的弹性模量。

t——混凝土从浇筑后到计算时的天数

     E(18)=3.15×104(12.718-0.09×18)=2.527×104 N/mm2

5、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由于基础底板两个方向的尺寸都比较大,所以需考虑两个方向所受的外约束来进行计算:

δ=E(t)·α·△T·H(t)·R /1-γ

式中:δ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N/mm2

      H(t)——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简明施工手册》表5-57,取0.389

       R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

(1)地基对基础约束的Cx1

一般砂质粘土地基Cx1=0.06N/mm3

(2)桩基对基础约束的Cx2

Cx2=P/F

P=4EI[(KnD/4EI)1/4]3

式中:F——每根桩分担的地基面积

Kn——地基水平侧移刚度(0.01N/mm3)

E——桩的弹性模量3.0*104(Mpa)

I——桩的惯性矩521*107(mm4)

D——桩的直径

P=4×3.0×104×521×107×[(1×10-2×2300/4×3.0×104×521×107)1/4]3=5.1×104N/mm

F=21.4×21.4/36=12.721m2=12.72×106mm2

Cx2=5.1×104/12.72×106=0.4×10-2N/mm3

(3)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Cx=Cx1+Cx2=6.4×10-2N/m3

       γ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δ=-2.527×104×1.0×105×43.85×0.389×0.064/10.15

=0.325N/mm2

C35砼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65 N/mm2,龄期18d 的混凝土强度可达设计强度的95%以上,取95%,为1.5675 N/mm2

         K=1.5675/0.325=4.8>1.15      满足要求

式中K——抗裂安全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5.1 施工区域划分及浇筑顺序

由于基础底板尺寸比较大,基础底板设有后浇带,后浇带将底板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自然施工段。即一、二、三、四区,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一、二、四、三区。

二区

三区

一区

四区

 

5.2 模板

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mm厚砖胎模,然后抹1:2.5水泥砂浆、搓平,深基坑部位底模采用370mm厚砖墙,外抹1:2.5水泥砂浆、搓平。底板上的电梯坑、集水井、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吊模。

 

5.3 钢筋

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小于Φ16的采用搭接绑扎。钢筋套筒按现场实际计算。钢筋在现场制作。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成后进行柱、墙插筋施工,柱、墙插筋应保证位置准确,每区的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5.4钢筋支架

底板1000mm厚采用φ20马凳支撑,间距1200mm呈梅花状布置,马凳简图如下:

 

 

 

 

 

 

 

5.5混凝土浇筑

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输送泵将砼泵送到浇筑地点,采用3台输送泵车,二台布料机,布料机杆够不到的部位,采用铺设泵送管道,先铺至最远的浇筑地点,随浇筑随拆泵管,各台泵车浇筑区域按预先划分区域布置,从远处向近处进行浇筑。

⑵、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根据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渐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均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可以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同时也可解决频繁拆装泵管的问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保温。

⑶、一次需浇筑的砼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3.5h仍不能继续浇筑时,需采用应急措施。即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坡面上插Φ12短期钢筋,长度1m,间距500mm,呈梅花状布置。

⑷、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5~6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斜向流淌很大,因此用2台振捣器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的振捣密实,用2台振捣器负责顶部混凝土的振捣,用1~2台振捣器负责中部砼的振捣。

⑸、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层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浇捣密实后,用木抹子磨平搓毛2~3遍,初凝前再用铁板压实。

⑹、规范规定: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200m3至少成型1组试块,现场按每浇筑200m3混凝土制作4组试块,1组压7d强度向业主监理报表用,1组压28d标养强度归技术档案用,1组同条件养护试块,1组作为60d强度备用。

⑺、防水混凝土抗掺试块每500m3制作一组。

 

5.6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泵送砼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砼坡面下流到坑底。我们可在侧模底部预留排水孔,将泌水排水,另外,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泌水被赶至基坑顶部,当砼大坡面接近顶端时,改变砼浇筑方向,即从顶部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集水坑,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抽排出泌水。采用这种方法可排除所有泌水。

 

5.7 混凝土测温

⑴、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沿高度分别埋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平面内应布置在边缘和中间,测温点的布置见附图,测温管采Φ20薄壁钢管,管的下端部要堵严,防止渗进水,测温管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测温管的上口应用棉丝塞好,防止溅进水泥浆,测温管位置应插标志旗,便于保温后查找。

⑵、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三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及安全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接。

⑶、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温度上升阶段,每2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4h测一次,5天后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⑷、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25℃或温度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工程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⑸、测温采用-20℃~100的酒精介质温度计。

另外拟考虑采用热敏硅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在一个测温点布置二个电阻,测温和记录采用计算机控制,并配有UPS不间断电源,保证保温测温的连续性。

 

5.8 混凝土养护

⑴、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蓄水养护。

⑵、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⑶、柱、墙插筋及后浇带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保温养护。

⑷、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工程师同意后,可排除蓄水及掀开塑料薄膜,使混凝土散热。


主要管理措施

 

⑴、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接近。

⑵、派专人驻商品砼厂搅拌机房,监督各种原料掺量,使掺量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⑶、施工现场对商品砼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不合格的要退回,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⑷、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

⑸、技术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养护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工程师汇报。

⑹、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⑺、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养护池进行养护。

 

 


主要技术措施

 

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2、     优化砼配合比,经多组试配,通过强度抗压及抗渗试验,调整优化确定砼配合比。

3、     降低砼出机温度

计算分析表明,砼原材料中,石子比热小,占的比例较大,水占的比例小,但比热较大。两者是影响砼温升的重要因素,砂次之,水泥对温度的影响最小。为此要求商品砼厂对砂石设简易遮阳棚,搅拌用水加冰水,降低砼出机温度,通过实测各原材料的温度,计算出砼的出机温度,确保控制砼出机温度比大气环境温度降低5~10℃。

4、     降低砼入模温度

合理组织砼的供应,缩短砼运输时间,砼车到现场时往罐体上喷水,及时卸料,输送泵料斗搭防晒棚,泵管包裹湿麻袋,以降低砼入模温度。

5、     加强养护和蓄水保温工作。

6、     增加温度筋的布置密度,即将温度筋直径减小,密度加大。

7、     掺入杜拉纤维,每立方米砼0.80.9kg,以增强砼早期抗拉强度。

8、     提请设计院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并配以足够的温度筋以抵抗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