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11)

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本合同段的工程质量,并贯彻执行国务院交通部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公路建设质量活动年的要求,在公路建设中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推动工程项目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制,实现本合同段工程质量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及优良率达85%以上的质量目标,特制定以下措施。

1.     建立建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管理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实行施工质量领导责任制,坚决执行内业指导作业,试验指导施工的技术管理准则,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质量上保证工程质量,组织生产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明确奋斗目标,增强质量意识,对A3段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明确其分工与岗位职责,做到各负其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及相关工作、相关环节积极配合,本项目实行TQC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亲自抓质量,组长即项目经理,是本标段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     加强质检部门管理,增大质检控制力度。质检人员落实到位,项目

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负责人1名,各施工段和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1名,各施工点设兼职质检员;使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议等精密测量仪器和采用先进检测仪器加强测量与检测工作,保证结构和路基等各项分工程指标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及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3.     规范技术管理程序,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项目,均需制

定完整的施工方案、工艺和保证措施,经总工程师(技术主办)审查,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以严格的技术管理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在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总工程师(技术主办)带头、分管工程师组织及现场施工人员参与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并明确工程的特点、工艺、质量难点以及技术规范要求、质量检验标准,认真熟悉施工图及实施性施工方案等,生产班组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4.     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土工材料进场时应有质保书,

并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砂、石料产地来源由试验室到料场察看(监理旁站),取样检验合格并报总监办试验、审批后方可进场;砂、石料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批量抽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标准实验,由工地实验室进行试配,并报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进行平行试验,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     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程序(见质量检查程序图)。任何分项工程工

序交替前,由项目负责人和工班长进行自检后,移交下一工序施工。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质检人员、分项负责人、工班长一起对上道工序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并按质量监理签证程序,配合好政府质检部门、业主的检查及监理抽查工作。分项检查中发现的有关质量问题,由专职质检员向施工员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意见,施工员必须认真执行整改,按规定做好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记录,并经有关人员签证,由专职人员填写施工日记。

6.     定期进行质量大检查。每月一次由质检工程师主持进行质量大检

查,专职兼职检验员参加,必要时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主要内容:

(1)    全面检查当月工程质量,掌握质量动态;

(2)    检查施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有无及时签证;

(3)    检查原材料、砼强度等有关试验资料;

(4)    通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和意见,对有关质量问

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7.     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对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考

核。对施工流程不熟悉、工艺不精通的人员加以强化训练;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技术、施工人员坚决予以撤换,以保证工程能及时、优质地完成。

8.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做到三检”“四按”“五不准,即:

(1)    三检自检、交接检、专业检;

(2)    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标准、按工艺;

(3)    五不准方案不合理不准开工,土石方不试验不准上路,材料

不合格不准进场,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工序,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不计量结算支付。

9.     严格把好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工序交接的质量检测验收

关,并严格执行质量监理签证程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工序和施工项目,必须坚决返工,直至符合标准要求为止。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现场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及时与监理部门、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认真听取各单位意见,更加详细的领会设计意图和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接受监督指导,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10.            在质量与进度、成本相矛盾时,以质量第一为指导,做到质量

和进度有机结合,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