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  录

6

6

6

7

8

8

8

13

13

17

18

18

19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1

21

22

22

22

22

22

23

23

23

24

24

25

25

29

31

34

34

34

34

34

34

35

36

45

45

45

45

46

46

46

46

47

47

48

48

48

48

48

48

49

49

51

51

51

51

51

52

52

52

52

53

54

56

59

59

圆管涵60

63

65

第三节 路面施工方法              65

71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              71

71

72

72

72

73

73

73

第二节  施工方法              73

73

73

74

75

75

76

78

82

83

84

84

84

86

90

91

93

93

101

102

103

107

112

112

117

121

122

122

123

124

125

126

126

126

132

133

133

133

133

134

135

136

138

138

138

138

138

139

144

第二节 监测控制施工              147

147

157

162

162

163

163

164

164

第一节  工期目标              164

164

164

165

167

168

172

172

172

173

174

174

174

174

178

178

179

179

179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第一章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是在按合同约定自四标、六标进行调整后的工程项目,桩号自K30+800~K32+500。合同段主要工程为一座分离式隧道(牛岭界隧道),其中上行线1452m,下行线1440m。隧道作为岑梧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工程,其安全、优质、按期完成的意义重大,项目部按照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合同为本的指导思想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同时,为突出安全、质量的重要性,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单独成册。

一、编制依据

1、广西岑溪至梧州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No.5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设计图;

2、招标文件,标前有效公路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公路工程招标文件范本公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范》。和国家制定的现行其他安全、质量、工程验收评定等相关的规范、标准;

3、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在工程现场的调查情况并据此确定的技术方案;

4、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所具备的设备、物资资源和经济技术实力;、

5、现行公路工程预算、施工定额;

6、建设指挥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公路建设强制性标准;

3、根据建设期限的要求,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要重点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确保本合同工程按期完工;

4、尽可能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进行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

5、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的施工水平,实现快速施工;

6、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科学安排雨季施工,确保全年施工的连续性;

7、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

8、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数量,合理储备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临时用地,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9、实行经济核算,增产节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依据以上原则,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施工条件,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所需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施工主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使工程建设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以期达到工程施工的相对最优效果。

三、编制内容及其他说明

内容主要由工程概述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前期准备”“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配合与协调主要内容及编写思路分述如下:

1、工程概述

本章是对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中,与施工组织设计有密切关系的内容的理解和介绍,阐述了本工程的特点、重点、技术难点及对策措施。

2、施工总体部署

主要介绍了施工指导思想,施工总目标、总体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体平面布置、资源配置计划、施工配合与协调。

3、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介绍了临时设施、资源配置、技术准备等。

4、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

该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洞内运输系统隧道施工通风、供电及排水主要施工工艺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隧道二次衬砌特殊地段施工方法防水施工 钢筋砼工程监控量测施工测量

5、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主要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进度监控方法及向监理报告进度方法工期保证措施

6、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主要叙述了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本体系另成册

7、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主要叙述了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保证措施,隧道施工防塌措施及预案,本体系另成册

8、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本章主要包括健康体系及措施消防保证措施

9、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主要叙述了为实现本工程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而建立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及相关保证措施。

10、其他主要阐述了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施工配合与协调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特、难、重点分析

一、 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名称

    主:广西梧州桂海岑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广西梧州桂海岑梧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理:天津新亚太监理公司岑梧高速公路第II驻地办

    计: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工: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岑梧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

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

施工范围属广西东部丘岭地区,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起伏较大,为丘陵地貌,为砂岩、页岩等碎屑岩侵入岩类分布区,山坡多为厚层残坡积土或冲洪积土。隧道穿越丘陵分水岭地带,左侧被207国道二级公路呈弧形围绕,南西侧(岑溪方向洞口)为安平侵蚀山间盆地,地势较为开阔平缓,北东侧(梧州方向洞口)为狭长的回龙侵蚀谷地。其中YK31+700东南面约350m处为一面积不大的山塘水库,由近南北向山沟筑坝而成,水面高和约280m。隧道轴线地段山脊分水岭高程约210-340m,两洞口端高程约210-226m,最大相对高差约110m。进洞口自然坡的坡角约25-35度;出洞口自然坡为40-50度。

2、地质稳定性

路线位于桂东南梧州容县合浦断裂以东的云开大山南麓,属云开隆起构造区。区域褶皱构造比较和缓,并有进短轴背斜和不规则向斜出现,没有活动明显的断层分布,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

3、水文地质特征

隧道区内地形陡峭,汇水面积较小,自然排泄通畅,含水层下伏岩体多为弱透水性的非可溶岩,大气降水不具备向深部渗透的条件。隧道地段内地下水多以涌水量少的接触泉、下降泉形式出现,为大气降水补给的降雨型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但在洞身冲沟发育地段,由于上覆围岩岩土土层较薄,雨季施工时山沟地表水和孔隙裂隙水可能会对隧道产生影响。

隧道区位于丘陵分水岭两侧横坡地带,山体高度和汇水面积都不大。隧道经过地段地势较陡峻,均为非可溶岩岩层,以侵蚀地貌为主,沟谷较发育。其间K31+360地带山岭构成了地段内的分水岭。大气降水呈短小径流由分水岭向两侧排泄,隧道经过地段的基岩透水性差,为弱透水一相对隔水岩层,加之山坡(体)上普遍覆盖植物和残坡积物,大气降水多沿山坡流走,故地下水不丰富,有限的地下水主要埋藏在近地表风化、半风化基岩和残坡积层中,为浅层孔隙、裂隙潜水,一般在山沟较高部位以下降泉形式排泄,调查时涌水量在0. 3~0. 6L/s,其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水为大气降水补给,地形陡峭的地段,自然排泄通畅,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影响不很大,但在冲沟地段,隧道上覆围岩及土层薄,易渗水,其间的山沟地表水和地层中的孔隙裂隙潜水可能会对隧道掘进产生不良影响。

4、施工条件

工程所在地为梧州市辖岑溪市与苍梧县交界处,工地距207国道较近,交通方便,但岑溪端水源缺乏。受合同段划分影响,施工场地布置困难,生产设施场地布置紧张。

5、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内普遍分布的第四系松散层以粘土、含碎石亚粘土为土,其厚度变化较大,在硬质砂岩地段一般在0.5-0.8m,而在软质长石砂岩、页岩地段,层厚0.5-20m不等,下伏基岩为中奥陶统缩尾岭组岩层,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以层状和页片状为主要特征,岩层产状多在80-130030-650间。由于地层时代较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厚度较大,弱风化与微风化间的界面从地表往下在7-66m之间,在地表测绘区存在两条断裂带,对隧道施工有影响的F2断层从ZK32+130YK32+140附近经过,隧道洞身围岩分别为IIIII类,其中以II类围岩居多,毛洞形成较差,洞口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坍塌。

5.1地层岩性

据地质设计资料,勘察区地层由第四系搜盖层(Q)和奥陶系中统缩尾岭组(02S)的碎屑岩组成。基岩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方向,倾向南东,与设计隧道洞室轴线小角度斜交。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5.1.1覆盖层(Q

人工填筑层(Q4me)

红~黄色素填土,稍湿~湿,顶部成分以砂岩碎石为主,含少量粘土和细砂,结构较紧密,底部以细砂、粘性土为主,结构较松散,为207国道二级公路路基填上,上要分布于.隧道进口ZK1ZK5孔附近一带,厚14.90-17.80m.

第四系残积第2层(Qel—2

黄色、喝14色、灰褐色粘土,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夹少量砾石,粘性较强。刀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隧址区内广泛分布,厚0. 60~9. 60m.

第四系残积第1层(Qel—1

棕褐、褐黄等杂色碎石土,中密状态,湿,碎石成分为风化砂岩,间隙粘土及细砂充填。隧址区内局部分布,厚3. 50m

5.1.2奥陶系中统缩尾岭组基岩(O2s

根据地质调查、物探资料及两阶段钻探揭露,隧道洞身地段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以层状和页状结构为主要特征,岩层产状多在80~130030-650间,由于岩层地质时代较老,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层面有舒缓波弯曲,风化带厚度较大,依据岩性或岩石的不同,勘察区内可分为6个岩性段(见工程地质平面图),具体描述如下:

段(O2S):为浅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一块状,层理不清晰,岩石主要为细粒结构,较坚硬,主要分布于YK31+700以东地段。

段(O2S ):为浅紫色、灰黑色的砂质页岩、钙质、泥质页岩,偶夹厚度不超过10cm的碳质页岩。岩石薄层状构造,页理发育,浅部风化后易呈碎片状,为软质岩石。地貌上常为缓坡地形和较深侵蚀沟,分布在ZK31+450以东至梧州方向出口地段,为洞身围岩的主要层位。在梧州方向出口地带,因处于花岗岩接触带影响范围内,岩石蚀变较强,含较多的绢云母,多具千枚岩化,部分成为蚀变千枚岩,此段岩体强度低,浅部风化剧烈,多呈散体状,岩块手可折断、捏碎,强风化带埋深大于20m,是地段内软弱带之一。该层钻孔ZK3ZK4揭露,呈强~弱风化状。

段(O2S):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层理不清晰,局部可见薄层状灰黑色条纹,岩石较坚硬,分布于ZK31+230~ZK31+500一带。

(O2S. ):为浅紫色长石石英砂岩,中厚~厚层状,以互层状产出于O2sO2S石英砂岩中,在YK31+100东南侧山沟边坡和G207国道K3227+410~K3227+510边坡面可见该岩性段强风化状岩石出落,岩石质较软,铁锤可刻动,风化带厚度较大。

(O2S ):为灰白色的石英砂岩,风化后呈灰黄色,多为层理不清晰的厚层状构造,岩石较致密坚硬,牛岭界饭店右边一带高约30多米的陡边坡就由本岩层弱风化岩石构成。

段(O2S):此岩性段为长石砂岩,属软质岩石,易于风化,风化层厚度大,隧址区内少有天然露头。只在YK31+000南侧约100处边坡面上有少量全~强风化状岩石出露,风化后为浅紫色、杂揭黄色,铁锤极易刻动成槽,手捏可碎。据初勘资料该段岩石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度大,在地形地貌上表现为较平缓的山坡和宽沟。

据初勘物探资料,强~弱风化带岩石呈碎石、块石状,物探测试纵波速度Vp=1140-1450m/s,横波速度Vs=375~480m/s。微风化带岩石稍坚硬,物探测试纵波速度Vp=2980~3820m/s,横波速度Vs=1260~1760m/s.综合地质测绘、钻探、物探等方法,推断基岩强~弱风化层埋深为0.5~20. 0m.5.0-55. 0m微风化层埋深7. 0~66. 0m

5.2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隧道区位于新地~擂洞北东向复式背斜南西翼,岩层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隧道地段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较严重,岩体结构面主要有断层、岩层层理、节理及裂隙。现简述如下:

5.2.1断层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隧道区存在两条断层F1F2,其中F1断层位于岑溪方向洞口右侧约300m宽山沟一带,走向约北东东70°,由于掩蔽,其构造形迹未显落,仅根据两边地层岩石的缺失和非正常接触来推断。该断裂距隧道洞室较远,形响程度小(见健道初抽工理地质平面图)。F2断层位于近梧州方向洞口地段,其间岩体风化强,覆盖层厚,只能根据ZK32+140左侧的构造迹象及第岩性段石英砂岩在此未见出露,以推测为主。

    5.2.2岩体层理及节理、裂隙

    地段内岩体以层状结构为主,O2SO2SO2S段石英砂岩以厚层状为主,层间结合一般~较好,而O2SO2S段长石类砂岩以中~厚层为主,层间结合一般,风化层厚度大,岩质较软,O2S 段以薄层状的页岩为主,页理发育,中~强风化带岩石易呈碎片状,梧州方向洞口地段页岩变质较强,多具千枚岩化,易沿片理成薄片状,故岩石较软弱。

    地段内岩体总体上呈软硬相间的大层分布,硬质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节理裂隙发育,主要有3组:330-350°∠70-80°120°~140°∠65-85°200-220°∠40-70°.这些节理密度一般为8~10条/米,岩石被切割呈菱形块状,推测以构造型为主,后期经风化而呈张开状,少有充填,第02s.段页岩岩性以塑性变形为主,岩层以次级褶曲和舒缓波状弯曲为主要特征,同时节理较发育,主要有2组:310~330°∠70~80°250-270°∠65-85°。节理面较平整,浅表多为张开状,密度一般为5~7条/米,贯穿性一般。

    由于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它们与岩层层面交积构成岩体中的多组结构面。其中石英砂岩由于质硬、结构较紧密,虽然节理裂隙发育,但由其弱风化层构成的公路高陡边坡稳定性好,未见崩塌失稳现象。而由长石砂岩和页岩构成的公路边坡则有小型崩塌及掉块现象,稳定性相对较差,由这些岩石构成的洞室地带岩体完整性较差,为较软弱地段。

    5.3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勘察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05g,地震反谱特征周期0.35s

    5.4不良地质现象

隧道进口处隧道浅埋段上覆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筑层素填土,厚度大,力学性质差,加之其又处风化强烈的软质岩地段,岩土工程性状差,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岩容易变形和崩塌失稳;隧道出口处浅埋段上覆为残积层粘土、碎石土,厚度较小,土质结构松散,自稳能力差,地处亦为风化强烈的软质岩地段,岩土工程性状差,一定范围内围岩亦容易变形和崩塌失稳。

三、设计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西岑溪~苍梧镜内,是即将修建的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的一段,连接广西岑溪市和苍梧县,是广西通往广东的重要通道,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合同段属于No.5合同段,起讫桩号K30+900~K32+400。按合同规定指定分包后,起讫桩号K30+800~K32+600。合同段地处岑溪市与苍梧县交界处,距岑溪市安平镇3.5km

1、隧道设计

1.1、洞口设计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并结合路基及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在充分考虑隧道进出口综合排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明洞的开挖并考虑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隧道进出口位置、明洞型式,洞门型式的选择力求结构简洁,并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协调一致,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右线进口桩号为YK32+935。出口桩号YK32+387,左线进口桩号为ZK30+920,出口桩号为ZK32+360。

    洞口施工中尽量减少扰动周围岩体,尽早做好洞口边坡、仰坡的防护及隧道洞门,确保洞口安全。明洞开挖后的边、仰坡面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防护,明洞回填外露坡面植草,恢复自然地貌。

1.2、洞身结构设计

1.2.1洞口段

    根据牛岭界隧道洞口段的地质情况,洞身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洞口加强衬砌,进洞超前支护为大管拥或小导管,初期支护为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拱架,二次衬砌及仰拱采用模注钢筋混凝土,以确保洞口段安全稳定。岑溪端洞口I类围岩段设计为S1型复合式衬砌,并采用10米超前管棚预支护;梧州端洞口II类围岩段设计为S2-1型复合式衬砌,采用5米小导管锁口进洞。

1.2.2一般地质地段设计

    根据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洞身按新奥法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以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并辅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I、II类围岩以钢拱架、Ⅲ类围岩以格栅钢架作为初期支护的加劲措施,并辅以超前管棚或小导管注浆进行预支护,I、II类围岩地段二次衬砌、行车横洞以及隧道紧急停车带段二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Ⅲ类围岩地户二次衬砌采用素混凝土,I、II、III类围岩段均设置仰拱。

    I类围岩段设计为S1型复合式衬砌,II类围岩段设计为S2-1、S2-2、S2-3型复合式衬砌,III类围岩段设计为S3型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断面拱部、曲边墙等均采用等截面型式。按照新奥法设计和施工原理,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针对隧道各类围岩段采用大管棚(岑溪端洞口段)、小导管(梧州端洞口段及洞身段)对前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后再开挖,开挖时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拱架(I、II类围岩)或格栅钢架(III类围岩)等为初期支护,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全断面模筑二次混凝土衬砌,并在两次衬砌之间敷设ECB/EVA复合防水板,衬砌结构设计参数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并结合计算分析确定,各类围岩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如下表:

在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混凝土中添加的防水剂(采用云燕GNA-R泵送高效抗裂防水膨胀剂),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及防渗性能,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抵抗周围环境介质侵蚀能力,要求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不小于S8。

支护参数表

项目

S1

S2-1

S2-2

S2-3

S3

超前支护

φ89×8管棚

长度

1000

间距

30

φ42×4小导管

长度

500

350

350

350

间距

40

40

40

50

初期支护

25号喷射砼

25

25

25

25

25

φ8钢筋网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锚杆

类型

中空注浆锚杆

早强砂浆锚杆

长度

400

350

350

350

350

间距

80×80

100×100

100×100

100×100

100×100

T20型钢拱架

50

50

50

80

格栅钢架

80

二次衬砌

65

60

60

60

50

仰拱

65

60

60

60

50

注:上表单位为厘米。

1.3、路面、紧急停车带及横洞、洞外交叉过渡线设计

    由于隧道路面维修困难,使用年限要适当增长,隧道内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面层厚26cm.施工中注意所有路面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必须达到视范要求。

      隧道主洞与行车横洞交叉口段设置紧急停车带,长度为40米,行车横洞位于紧急停车带范围内,行车横洞与隧道轴线成60度交角,行人横洞设于行车横洞之间,供巡查、维修、救援及车辆转换方向。全隧道共设行人横洞3道,行车横洞2道,紧急停车带上、下行线共4处。

洞外交叉过渡线是为洞外车辆换向而设置,距洞口约60米

1.4、隧道装饰

为了隧道内部的安全和美观,对本隧道洞内进行装饰设计,在墙部用瓷砖贴面,拱部喷涂DADI-SD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施工中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中选择同一系列、同一色调的横向条纹的瓷砖,浅色条纹为灰白~灰兰色,深色条纹为中灰白~中灰兰色,只有色调饱和度的差别。

1.5、废渣处理

隧道开挖洞渣除部分利用、填筑路基调配外,剩余部分弃入隧道洞口两侧的冲沟内,堆砌时作好坡脚防护,并采取表层援土植树、植草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

1.6、防、排水设计

    根据隧道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本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采用了以“防、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其各段的防、排水情况如下:

1.7、洞外:

    根据地形情况,在洞口上方边、仰坡外侧设置与地形相的截排水沟,引入天然沟中排走,截排水沟地形,宜在洞口仰、边坡3~5米位置外设置,并在洞口刷坡前预先用浆砌片石铺砌,用水泥砂浆抹面成“三面光”,并在必要位置加设跌水及急流槽等,跌水及急流槽形式参照路基排水图。

1.8、明洞:

    明洞拱墙部外层铺设由ECB/EVA复合土工膜(一布一膜)(建议采用巨力ECB/EVA复合土工膜)组成的外贴式防水层,在两侧墙脚处设置φ 160mm PVC管组成的纵向排水管,在明洞顶回填土表面铺一层30cm厚的粘土隔水层,并种植草皮,绿化坡面让水流进洞顶水沟引入沟中排走。

1.9、洞内:

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置ECB/EVA复合土工膜(一布一膜)(建议采用巨力ECB/EVA复合土工膜)组成的防水层,要求对施工缝、沉降缝作专门的防水处理,同时衬砌背后每隔10米左右设置一道环向排水盲沟(采用mF3015塑料盲沟)。盲沟与由中φ160Pmm VC管组成的纵向排水管相连通,沿纵向每隔50米左右设置一处检查孔,检查孔处设置横向引水管连通中央排水管,使衬砌背后水通过盲沟下设置的纵向排水管流入检查孔后通过横向引水管流入中央排水管排走,洞内路面水流入隧道两侧水沟中排走。洞内环向盲沟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地形和洞内渗水情况作适当调整,但数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隧道内施工缝和变形缝均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采用GPZ-A3型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厚8mm),施工缝、沉降缝不设置于有集中水流地段。

2、本合同设计概况

合同段主要工程为牛岭界隧道,该隧道位于K30+900~K32+400之间,为分离式隧道,上行线隧道1452m,纵坡-0.9%;下行线隧道1440m,纵坡0.9%。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隧道以类围岩为主,其中明洞72m2.5%I类围岩150m5.2%II类围岩为2040m,占70.5%类围岩为630m,占2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表2

表1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单位

   

1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2

计算行车速度

km/h

100

3

隧道建筑限界

 

净宽:10.25m;净高5m。紧急停车带加宽

4

路面结构

 

混凝土路面

 

表2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m

254

折算

涵洞

 

 

 

1

K32+408φ1.5m钢筋砼圆管涵

m

16

 

2

二级路改移φ1.5m钢筋砼圆管涵(顶进法)

m

100.3

 

 

 

 

 

 

碎石底基层

m2

1.895

 

 

水泥混凝土面板

m2

2.275

 

 

m

 

分离式,长1446m

1

洞口、明洞

 

 

 

 

 

m3

15548

 

 

回填土石方

m3

9624

 

 

5#浆片回填

m3

3395

 

2

防水与排水

 

 

 

 

7.5#浆片截水沟

m3

227

 

 

复合土工膜防水层

m2

71799

 

 

现浇25#混凝土边沟

m3

1535

 

 

预制5#混凝土盖板及排水沟

m3

1229

 

3

洞口坡面防护

 

 

 

 

7.5#浆片网格护坡

m3

274

 

 

种植草皮

m2

1712

 

4

洞身开挖

 

 

 

 

挖石方

 

311559

 

5

支护

 

 

 

 

RDN25中空注浆锚杆

Kg

855158

 

 

φ22早强砂浆锚杆

Kg

336750

 

 

钢支撑

Kg

2998525

 

 

格栅钢架支撑

Kg

348963

 

 

超前小导管

Kg

894626

 

6

喷锚支护

 

 

 

 

25#混凝土超挖回填

m3

11653

 

 

25#喷混凝土

m3

22565

 

7

洞身衬砌

 

 

 

 

25#模筑混凝土

m3

41007

 

 

25混凝土仰拱回填

m3

22176

 

 

仰拱及铺底混凝土

m3

15515

 

8

洞内路面

m2

 

 

9

洞内装饰

m2

贴砖:24064

喷涂料:33745

10

洞内照明

m

2892

 

 

四、合同工期

2004316起算工期,2006315竣工,工期24个月。

五、工程难、重点分析

根据地质描述及现场查斟,本工程有以下施工重点:

1隧道埋深浅埋段多,突出表现在四个洞口,埋深5-27m,同时位于第四系松散层中,地质稳定性差,洞口防塌是施工和重点。

同时,隧道自二级公路下方通过,埋深厚感情3-17m,公路运输重载较多,路面为刚性路面,施工地质较差,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多,确保地表下沉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施工的重点。

2隧道通过对施工有影响的F2断层,断层段防塌、防涌水是施工的重点。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总体目标

1、施工指导思想

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稳中求快,质量优良,“四个确保”(施工安全,邻近建筑物(公路)安全,路面沉降≤30mm,地面交通畅通),文明施工。

2、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0%,合同履约率100%

3、安全目标

达到三无:无交通、火灾、人员死亡事故;一杜绝: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一创建: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4、环保目标

严格遵守本市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重点防止扬尘、噪音及废水废物的排放。在施工过程中和工后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5、工期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我单位对本工程采取的施工方案、投入的设备人员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合同总工24个月内,计划24个月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施工。2004316开工,隧道工程开挖贯通时间为2005831,隧道二次衬砌完成时间20051031完成,隧道装修、路面及其它工作2006228完成。2006315竣工。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土石方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案;

施工中统筹安排,路基施工遵循先软土、高填路基,后一般路基。加强路基与隧道、涵洞的施工配合,确保整个工程的协调进行,隧道洞口段处的土石方提前安排施工,为相邻工程开通道路和扩展施工场地提供便利。

路堑开挖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推进的方式施工。对于土体及风化严重的软石开挖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土石方由挖掘机或装载机装入自卸汽车运到指定地点。

路基填筑采用四阶段、八流程全断面横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重型压实机械压实一次成型施工方法。自卸汽车运输填料,平地机或推土机分层摊铺、分层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分层检查验收。

本标段路基工程量较少,路基施工安排在隧道施工期间完成,采用机械化施工、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案。

软基处理采用换填+土工格栅方式。

防护及排水工程满足路基施工需要,并配合隧道施工需要,防排水工程提前施工。

2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涵洞工程2座,一座为二级路涵洞改移,公路范围内采用顶进施工,公路外采用明挖作业;一座为梧州端泄洪使用,采用明挖施工。

涵洞施工必须满足路基土石方的施工需要,影响隧道施工的涵洞先行开工,为隧道施工创造条件

位于填方内且填方高度不大的圆管涵(梧州端)采用路堤填筑后返开槽施工,既路基填筑高度大于涵顶标高0.5m(或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并压实紧密后再开挖基础。

涵洞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开挖,当发现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经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方法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圆管涵由预制厂预制,管基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人工入模,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3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量较少,原属于相邻标段,路基施工完成时间须满足相邻标段施工前完成,以保证基层、底基层的统一施工。洞口40m范围内路面同隧道洞内路面一并施工,采用人工小型机械化、分幅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

4、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采取四口同时施工方案。

隧道洞口防护及排水工程,在进洞前完成;隧道土方段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隧道软岩段采用人工手持风钻掘进,二次衬砌在满足封闭条件时跟随开挖进行,无轨运输的施工方案。

洞口工程:隧道洞口为残坡积粘土、碎石土,局部为强风化砂岩和页岩,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挖运。洞口土方开挖随挖随护、边仰坡处于稳定状态后按设计进行洞口加固处理,为进洞施工创造条件。

洞身开挖隧道全隧(含行车横洞)采用台阶法施工,I类围岩段及S2-1段上拱部环状开挖留核心土方法开挖, S2-2S2-3取消核心土;类围岩采用微台阶法开挖。

洞身土层地段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施工;软岩地段开挖采用多功能台架配合手持风钻钻眼、爆破,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行人横洞为全断面人工手持风钻开挖。

洞身施工严格遵循 短进尺、弱爆破、快支护、勤量测的施工原则。

洞身衬砌:洞身衬砌采用先仰拱填充后墙脚,最后采用模板台车进行拱墙衬砌的施工顺序;防水层采用自制多功能台架铺设,拱墙混凝土由搅拌站拌和,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

辅助方案:风采用低噪节能风机,拉链式风管,压入式通风方案;隧道岑溪端排水采用阶梯机械排水,苍梧端采用顺坡自然排水,洞外设置污水处理池,废水处理后排放。

三、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为确保本工程项目均衡生产,按期、优质完工,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作出如下安排:

1、路基工程施工顺序

路基施工要服从隧道施工的需要,隧道岑溪端路基在隧道施工期间完成;隧道梧州端路基在隧道施工基本完成时开始施工。

施工顺序:

地表处理路基挖方软基处理施作排水系统路基填方基层施工

2、圆管涵工程施工顺序

涵洞及防排水工程施工必须满足隧道和路基土石方施工的需要,优先安排隧道洞口附近的涵洞、防排水工程。对于苍梧端的圆管涵洞,先行施作路基土石方,然后反开槽进行涵洞施工。

普通圆管涵的施工顺序:

基坑开挖→垫块铺设→管节安装→接口处理→管基混凝土施工→防水层施工→涵洞进出口及附属工程施工→回填

顶进圆管涵施工顺序:

基坑、基础施工→安装导轨→安装顶管架→搭设工作棚→顶进施工

3、路面工程施工顺序

路面工程采用四口同时进行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模板立模钢筋设置、接缝杆件预埋混凝土摊铺振捣整平板面处理路面养生

4、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隧道开挖分别从进出口端四个口同时掘进,隧道左右线洞身开挖工作面错进不少于30;隧道施工前期先行施工进、出口洞口土石方,并施作相的防护及排水设施,保证施工安全;隧道行人、行车横洞

单洞隧道施工顺序

完成洞口土石方(边仰坡防护)洞口处理洞身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填充和墙脚防水层铺设拱墙衬砌(洞口浅埋地段:拱墙衬砌滞后下半断面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50m,以确保初期支护安全和发挥二次衬砌的承载能力)洞内装饰洞内路面及沟槽。

 

第四章  资源配置情况

一、人员组织计划及人员动员周期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工天,并结合机械设备情况、施工经验、工效水平,本工程由项目部直接进行施工生产管理,组建开挖、衬砌(含混凝土拌和站)、机械运输、机加工、综合作业班组;劳动力实行弹固结合,灵活组织、动态管理;工程实行平行流水或网络计划作业,施工高峰期拟投入人数共计560人。

1、人员组织计划

人员安排见1-1 人员配备表

表1-1  人员配备表

序号

作业队名称

高峰人数

   

1

项目经理部

50

负责施工管理、技术服务

2

进口工区

开挖一班

60

负责隧道上行线进口开挖、支护施工

3

开挖二班

60

负责隧道下行线出口开挖、支护施工

4

衬砌一班

65

负责隧道上行线进口、下行线出口防水层、混凝土模筑、装饰工程施工

5

运输一班

30

负责隧道上行线进口、下行线出口装运工作

6

机加工一班

25

负责隧道上行线进口、下行线出口混凝土、砂浆拌和及各类构件、钢筋加工

7

综合一班

15

负责隧道上行线进口、下行线出口端文明施工、电力供

8

小计

255

 

9

出口工区

开挖三班

60

负责隧道上行线出口开挖、支护施工

10

开挖四班

60

负责隧道下行线进口开挖、支护施工

11

衬砌二班

65

负责隧道下行线进口、上行线出口防水层、混凝土模筑、装饰工程施工

12

运输二班

30

负责隧道下行线进口、上行线出口装运工作

13

机加工二班

25

负责隧道下行线进口、上行线出口混凝土、砂浆拌和及各类构件、钢筋加工

14

综合二班

15

负责隧道下行线进口、上行线出口端文明施工、电力供

15

小计

255

 

  

1070

 

 

2、人员动员周期

为确保合同履约,项目经理部在21日前进驻施工现场,为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施工队伍按任务划分和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劳动力安排计划陆续进场。人员动员周期为施工合同签订之日~2004415,,2004416月开始施工,劳动力安排详见1-1 劳动力动态图

 

3、施工准备组织及时间安排

具体主要准备项目及时间安排见 1-2 主要施工准备时间安排表

表1-2 主要施工准备时间安排表

序号

准备项目名称

时间安排

备注

1

项目经理部挂牌办公

2004.2.1

2004年2月份进场,2004年4月16日正式开工。

2

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到位

2004.2.1

3

现场规划

2004.2.3

4

施工准备

2004.3.16-4.15

4、技术准备

a 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和熟悉设计文件内容,了解设计意图,结合施工调查,掌握设计要求,对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监理报设计单位

b、及时派精测队配合设计院尽快交接桩,根据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进行工程复测与隧道控制定位测量,布置现场控制测量点及护桩,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c、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及相的《过程检验和试验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技术管理,编制工序《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对审核无误的技术文件进行技术交底。

d、根据设计文件配合各种图纸、施工规范、质量评定表、检查证等施工所需表格,建立技术档案库,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符合监理要求。

e、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满足本标段施工和业主要求的试验及检验设备,并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标定。配齐试验技术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选定。

二、设备组织计划及设备动员周期

根据本工程规模、特点以及招标文件工期质量要求,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详见1-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表1-3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kw)、吨位(t)、容量(m3)

数量

进场时间

   

挖、装、运机械

进口

挖掘机

PC200

1.0m3/

2

2004.3

 

侧卸式装载机

ZL-50C

3.0m3 

1

2004.5

 

侧卸式装载机

ZL-40C

2.0m3 

2

2004.3

 

自卸汽车

 

8t

4

2004.5

 

自卸汽车

 

8t

2

2004.3

 

洒水汽车

 

8t

1

2004.3

 

出口

挖掘机

CAT320

1.2m3/

1

2004.3

 

侧卸式装载机

ZL-50C

3.0m3 

3

2004.3

 

自卸汽车

 

15t

4

2004.3

 

自卸汽车

 

8t

4

2004.3

 

成孔设备

进口

TT40水平导向钻

 

1.5m/min

1

2004.4

 

凿岩机

YT28

3.3m3/min

30

2004.4

 

多功能台架

自制

可伸缩

2

2004.5

 

出口

凿岩机

YT28

3.3m3/min

30

2004.4

 

多功能台架

自制

可伸缩

2

2004.4

 

供风、水、电设备

进口

内燃空压机

VY-12/7-6

12m3/min

1

2004.3

 

电动空压机

3L20/8

20m3 

2

2004.5

 

电动空压机

LGY31-20/7

20m3 

3

2004.5

 

变压器

S9-630

630KVA

2

2004.3

 

变压器

S9-500

500KVA

2

2004. 4

 

发电机

250GF

250KW

2

2004.3

 

抽水机

100D45×2

55kw

2

2004.3

 

通风机

 

1459m3/min

4

2004.6

 

出口

内燃空压机

VY-12/7-6

12m3/min

1

2004.3

 

 

电动空压机

3L20/8

20m3 

5

2004.5

 

 

电动空压机

LGY31-20/7

20m3 

5

2004.5

 

 

变压器

S9-500

500KVA

2

2004.3

 

 

 

变压器

S9-500

500KVA

2

2004.3

 

 

变压器

S9-160

160KVA

 

2004.3

 

 

发电机

250GF

250KW

2

2004.3

 

 

抽水机

100D45×2

55kw

2

2004.3

 

 

通风机

 

1459m3/min

4

2004.6

 

混凝土、砂浆设备

进口

混凝土拌合站

HZS-50

50m3/h

1

2004.5

 

混凝土拌合站

HZS-30

30m3/h

1

2004.5

 

衬砌台车

自制

9m 

2

2004.6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3m3 

3

2004.5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7m3 

1

2004.6

 

砂浆搅拌机

UJ200

200L 

1

2004.3

 

混凝土输送泵

HBT40

40m3/h

2

2004.6

 

混凝土喷射机

 

5m3/h

4

2004.5

 

锚杆注浆机

mZ-1

5m3/h

4

2004.4

 

振捣器

ZN50

2kw

6

2004.3

 

平板震动器

ZD30

5kw

4

2004.3

 

振捣梁

ZL60

8kw

2

2005.1

 

出口

混凝土拌合站

HZS-50

50m3/h

1

2004.5

 

混凝土拌合站

HZS-30

30m3/h

1

2004.4

 

衬砌台车

自制

9m 

2

2004.6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3m3 

4

2004.5

 

砂浆搅拌机

UJ200

200L 

2

2004.4

 

混凝土输送泵

HBT40

40m3/h

2

2004.6

 

混凝土喷射机

 

5m3/h

2

2004.4

 

出口

锚杆注浆机

mZ-1

5m3/h

4

2004.5

 

振捣器

ZN50

2kw

10

2004.5

 

平板震动器

ZD30

5kw

4

2004.5

 

振捣梁

ZL60

8kw

2

2005.1

 

路面设备

进口

混凝土切缝机

HQF-7.5

7.5kw

1

2005.1

 

混凝土抹光机

Hm80

800mm 

1

2005.1

 

纹理制作机

HYS20

20mm 

1

2005.1

 

填缝料灌缝机

GF

自熔

1

2005.1

 

出口

混凝土切缝机

HQF-7.5

7.5kw

1

2005.1

 

混凝土抹光机

Hm80

800mm 

1

2005.1

 

纹理制作机

HYS20

20mm 

1

2005.1

 

填缝料灌缝机

GF

自熔

1

2005.1

 

路基设备

 

PY-160平地机

 

 

1

2004.6

 

 

BPD3345打夯机

 

 

1

2004.6

 

 

Y18T振动压路机

 

 

1

2004.6

 

加工设备

进口

电焊机

BX3-500

500A 

 

2004.1

 

电焊机

BX3-500

500A 

 

2004.3

 

金属加工机械

CQ40-1

40mm 

 

2004.3

 

钢筋加工机械

LCT4-14

30KW

 

2004.3

 

冷弯机

 

特制

 

2004.3

 

出口

电焊机

BX3-500

500A 

 

2004.1

 

电焊机

BX3-500

500A 

 

2004.3

 

金属加工机械

CQ40-1

40mm 

 

2004.3

 

钢筋加工机械

LCT4-14

30KW

 

2004.3

 

冷弯机

 

特制

 

2004.3

 

起吊架设设备

进口

汽车吊

QY20

20t

1

2004.3

 

其他设备

进口

防水板铺装机

自制

8m 

2

2004.6

 

工程指挥车

 

 

1

2003.12

 

出口

防水板铺装机

自制

8m 

2

2004.6

 

工程指挥车

 

 

2

2003.12

 

 

三、试验、质检、测量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计划及动员周期

投入检测设备仪器如表1-4,全部在31日前到位。

主要试验、质检、测量仪器设备配备表    表1-4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一、设备类

1

60T 万能试验机     

WE-600B

1

 

2

200T 压力机   

YE-2000

1

 

3

冷弯冲头

φ6~φ25

1

 

4

水泥抗压夹具     

40×40

1

 

5

磅秤

TGT-100

1

 

6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1

 

7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SJD-60l

1

 

8

混凝土振动台试验仪

ZHJ-80

1

 

9

砂浆搅拌机

UJ2-15

1

 

10

砂浆稠度仪

 

1

 

11

岩石切割机

SCQ-4A

1

 

12

水泥胶砂搅拌机      

JJ-5

1

 

13

水泥净浆搅拌机    

NJ-160

1

 

14

水泥标准稠度仪

 

1

 

15

水泥细度负压筛

FSY-150

1

 

16

雷氏夹测定仪

LD-50

2

 

17

水泥胶砂振动台

2T-96

1

 

18

雷氏沸煮箱    

FA-31A

1

 

19

振摆式振筛机

ZBSX-92

1

 

20

水泥抗折机

KZJ-500

1

 

21

标准养护箱

SHBY-40B

1

 

22

自动温控仪

 

1

 

23

电子天平

精度0.1

1

 

24

电子天平

精度0.01

1

 

25

混凝土取芯机

HZ-150

1

 

26

锚杆拉拔仪

mL-15

1

 

27

架盘天平

JTY-10

1

 

28

架盘天平

JTY-50

1

 

29

案称

称量5000g

1

 

30

混凝土试模

15*15*15

5

 

31

砂浆试模

7.07*7.07&7.07

4

 

32

喷混凝土试模

10*10*10

5

 

33

水泥三联试模

40*40*160

5

 

34

抗渗试模

 

5

 

35

全站仪

NTS-322

1

 

36

全站仪

SET230R

1

 

37

水准仪

32X

1

 

38

精密水准仪(带测微器)

DSZ2

1

 

39

激光导向仪

JZB-1

2

 

40

数显收敛计

JSS30

1

 

二、器具类

1

粗集料筛

 

1

 

2

细集料筛

 

1

 

3

水泥方孔筛

0.9mm 

1

 

4

ISO标准砂

 

 

 

 

5

李氏比重瓶

200ml

3

 

6

广口瓶

 

3

 

7

量筒

100-1000

2

 

8

烧杯

250ml

2

 

9

容量瓶

500ml

2

 

10

漏斗

 

2

 

11

温度计

100,300

2

 

12

温湿度计

 

4

 

13

吸管

 

5

 

14

瓷盘

中型

2

 

15

三米直尺

 

1

 

16

水泥样品筒

 

3

 

17

游标卡尺

200

1

 

18

钢直尺

60mm 

2

 

19

钢锯

 

1

 

20

铝制料勺

 

2

 

21

毛刷

 

4

 

22

小方铲

 

2

 

23

小铁锅

 

1

 

24

玻璃板

10*10

10

 

25

混凝土\砂浆拌合槽

 

1

 

26

现场喷大块试模

 

6

 

27

混凝土夹子

 

1

 

四、主要材料组织及供计划

对于用于本工程的材料,无论是自行开采,还是采购,都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1、对业主指定供的材料

对于水泥、钢材等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材料,均按合同约定由业主通过招标选定供商负责供

在工程施工前,根据进度安排,提前做出计划向业主物资公司提报,以便提前安排。进货后仍然要进行检验,严防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2、自行采购的材料

材料进行采购前,设物部先提交材料采购计划,内容包括:材料种类、名称、规格、计划供商、供货时间数量和价格等,并附合格供货商的情况和样品;

供货商必须持有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中国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具有完善的计量、检测和试验设施,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以保证材料的及时供

运至工地的材料必须有出厂证书和按规范所采取的材料标准和试验规程所做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定货单副本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若无上述文件,或文件内容与实物不符,拒绝进入施工现场。

3、材料组织计划见分季度材料供应计划表

 

 

 

 

 

 

 

 

 

 

 

 

 

 

 

 

 

 

 

 

 

 

 

 

 

 

 

 

 

 

 

 

 

 

 

 

 

 

 

 

 

 

 

 

 

 

 

 

 

 

 

 

 

 

 

 

 

 

 

 

 

 

 

 

 

 

 

 

 

 

 

 

 

 

 

 

 

 

 

 

 

 

 

 

 

 

 

五、人员、设备、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施工设备通过汽车运至工地。

2、人员分别从公司下属各单位抽调,分别乘火车和汽车到达工地;

3、材料运输部分采取供商直接供货至工地,部分由我方用汽车运至现场;

六、资金流量计划

见后附表《资金流量计划表》

 

第五章 施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范围

一、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范围

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数量、工期要求、施工环境,以及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先后施工顺序和相互制约时间,确定如下原则:

a、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b、遵循ISO质量认证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完成要求的质量目标。

c、 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实现质量、安全、工期的预期目标。

d、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针对不同工序施工按专业化组织流水生产作业,采用大型设备配套技术快速施工,施工用设备、物资统一组织,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规模、特点及工期要求,结合我单位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本项工程安排由承担过大型工程项目且具备隧道及路桥工程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总工由具有较高技术业务素质、技术管理水平及隧道和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部的设置,详见5-1 工程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组织本合同段的施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编制年、季度、月施工计划、资金计划、材料计划,制定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工期目标、安全质量目标,将计划层层落实,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搞好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主要管理¥技术力量配备

为确保安全、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本工程,我单位将通过强大的技术力量配备,来保证业主的要求。投入的主要技术力量配备见5-1主要技术力量配备表

表5-1    施工管理¥技术力量配置主要人员表

序号

姓名

数量(人)

职务()

附注

项目领导

5

 

 

1

寇永林

 

公司领导

 

2

闫红江

 

项目经理

 

3

姜辉

 

项目书记兼副经理

 

4

孙学斌

 

项目总工

 

5

康荣

 

副经理

 

办公室

2

 

 

1

童佳荣

 

主任

 

2

杨跃柳

 

司机

 

财务部

2

 

 

1

余利波

 

部长

 

2

晓丽

 

会计

 

设物部

5

 

 

1

伍邦明

 

部长

 

2

严伟毅

 

机电工程师

 

4

 

 

材料员

 

5

杨永龙

 

材料员

 

工程管理部

19

 

 

1

孙学斌

 

部长

 

2

唐正国

 

质检工程师

 

3

邹少祥

 

土木工程师

 

4

许文近

 

土木工程师

 

5

舒志勇

 

测量工程师

 

6

章基勇

 

隧道工程师

 

7

刘西元

 

试验工程师

 

8

莫继禄

 

计量工程师

 

9

游元明

 

计量工程师

 

10

周盛华

 

道路工程师

 

进口工区

 

 

 

1

康荣

 

负责人

 

2

兰作火

 

作业队长

 

3

袁开新

 

作业队长

 

4

焦义

 

作业队长

 

5

刘国生

 

作业队长

 

出口工区

 

 

 

1

林谋珠

 

负责人

 

2

谭全安

 

作业队长

 

3

林庆春

 

作业队长

 

4

刘贤明

 

作业队长

 

 

三、主要职责

1、经理职责

a、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项目的展开和运行,并确定本单位的 管理方式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相匹配。

b、负责组织公司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贯彻执行,负责决定贯彻执行措施。

c、负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实施,有权做出补充规定。

d、对本项目的行政管理负全面责任。

e、负责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f、负责在岗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以满足能力需求。

g、负责审批上报公司的月、季、年产品采购计划,组织实施公司下达的月、季、年施工生产计划。

h、负责组织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经营开发工作。

i、组织实施针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安全质量措施。

j、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组织实施批准后的处置方案。

k、负责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管理。

l、负责处理驻地办、监理、业主、设计院的关系。

2、党总支书记职责

a、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纪、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工作。

b、抓好党的建设、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暨综合治理工作。

c、抓好政治思想工作,随时掌握干部、员工思想动态,以及组织干部员工进行正确的舆论教育。

d、严格党员管理和教育,经常组织人、财、物岗位上的同志认真学习法规知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e、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实履行企业党组织的职责。

f、组织召开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引导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增强班子内部团结,发挥好整体职能作用。

g、抓好工地宣传,对通讯报道和信息整理上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热情接待来工地采访报道的新闻单位和人员。

h、支持行政领导正确行使职权,领导工会、共青团按照章程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i、协调甲方和当地政府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与地亩有争议的事项,兼管后勤保障工作。

3、总工程师职责

a、工程师对公司总工、公司工程部及项目经理负责,具体负责项目技术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b、主持项目的技术管理。

c、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与审查图纸,主持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落实。

d、负责技术交底。

e、组织做好测量及其核定。

f、指导质量检查和试验。

g、参加工程验收,处理质量事故。

h、组织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

i、指导技术学习,交流技术经验。

j、组织进行科研攻关。

k、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生产管理。

4工程部职责

a、所承建工程的质量负技术责任。

b、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的具体实施,有权拒绝不符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选题计划的任何指令。

c、总体负责包括合同内工程的自产产品质量控制,有权依质量计划和有关规范下达质量控制指令。

d、责施工计划的拟制、工程测量、验工计价、技术交底、工程创优、合同管理和竣工资料的编制。

e、好职责内的成本控制工作。

f、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5、土木工程师职责

a、严格按照领导的要求开展各项技术工作。

b、对工程上的各种施工图纸技术资料进行计算、复核及优化。

c、 指导施工进行技术交底。

d、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编制生产计划、材料计划。

e、根据每天的施工情况进行调度统计。

f、对施工中各种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

g、编制各种技术资料,为计量准备基础资料。

h、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班组技术干部进行管理。

i、负责与监理、业主进行技术方面的联系。

j、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班组技术干部进行生产学习。

k、结合生产施工进行技术室的技术总结。

l、根据业主要求进行竣工文件的编制。

6、测量工程师职责

a、负责在建工程的全部测量放线及复核量测工作。

b、收集整理各种原始施工测量、量测数据。

c、做好施工日志及原始资料收集,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并按时上报公司工程部。

d、做好测量仪器的使用、养护、保管、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测量仪器台帐,按时鉴定仪器

e、参加质量事故的分析。

f、参加QC小组的活动。

g、进行竣工测量。

h、负责测量工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7安质工程师职责

a、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完善项目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拟制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文件。

b、组织安全质量检查,组织项目部技术干部及各分包队伍的安全质量学习活动。

c、组织隐蔽工程的报检、检验、签证验收,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对已完工工程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d、按ISO9002文件编制工程年度检验、试验计划,并上报监督实施。

e、负责监督年危险品的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及检验工作。

f、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安全质量事故,组织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及纠正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

g、填写、整理、归档工程检查资料,为计量准备基础资料。

h、协助领导督促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i、结合施工生产需要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j、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对班组安质人员进行管理。

k、开展QC活动,搞好工程创优化及参加竣工文件的编制。

l、积极协助工程监理完成监理工作及工程日常验收工作。

m、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8、试验工程师职责

a、在总工程师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项目试验工作。

b、认真执行国家的试验标准及规范,组织试验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加强现场管理使试验结果真实地反映施工水平。

c、提出各施工班组节约原材料及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议。

d、试验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严格把关各种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

e、负责工程施工的原材料、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并对试验的结果负责。

f、参加所管辖施班组工程质量检查的事故分析会。

g、参加检测工作,负责所辖工程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查报告的审核、签名,指定专人整理和保管,为竣工文件提供有关试验方面的原始资料。

h、负责编制施工工序检验试验计划。

i、组织实施集团公司、分公司安排技术开发项目相关工作。

j、负责试验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考核试验人员的工作情况。

k、提出工程所需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及修理和报废计划,组织一切设备送检和校验。

l、定期检查砼和砂浆试件的强度、路基填土压实度质量、水泥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分公司试验室报送统计分析结果及报告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

9、机械工程师职责

a、根据贯标文件,掌握设备性能,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

b、与项目部总工程师协商,根据工程任务量和施工工期,及时组织设备进场。

c、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设备使用计划。

d、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和技术档案,第一时间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个情况。

e、认真统计和记录好设备运行、保养、维修情况,保管好各种原始资料,并及时填报各种机械报表。

f、抓好设备的管、用、养、修工作,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费用,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g、经常进行设备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设备的评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h、做好新设备购置前的调研工作和自制设备的管理,按设备技术状况编制大修、更新、改造计划。

i、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

j、做好新机械的技术培训,按说明书使用设备。

k、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和上报设备事故,参加事故的调查、落实处理结果。

l、做好单机核算工作,开展经济分析,如实的反映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m、根据工程的完成情况,做好设备的恢复计划和合理安排设备退场。

10办公(劳资)室职责

a、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劳资、人事、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

b、根据公司机构及定员编制情况,做好责任内的成本控制,合理调配劳动力,落实“三定”工作;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劳动定额及施工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化建议。

c、掌握员工行为规范,对违纪职工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根据上级规定办理干部、工人员工的聘用、招录、任免、调转、转正、定职、考核、调资、退休、退养等手续。

d、掌握员工动态,负责员工请销假,按时上报:员工、工资、养老金等方面的月、季、年报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员工伤、残、病、死事宜。

e、负责本项目员工的“三级”教育培训,并对从事质量管理、执行、验证人员进行各种教育培训,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f、负责做好文件收发登记及传阅工作,编制有关项目各部门职责和文件资料控制的作业指导书。

g、参加协调甲方和当地政府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与地亩有争议的事项。

h、严守保密制度,当好领导参谋,搞好企业管理。

i、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1办公(劳资)主任职责

a、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劳资、人事、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

b、负责项目的文件和资料的处置和管理。

c、负责项目员工管理和劳动力配置,向经理提出调用劳动力资源建议,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d、了解掌握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工作能力,建议经理统筹配置,充分发挥干部的能动作用。

e、了解掌握项目劳动力的使用情况,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向经理汇报并提出合理建议。

f、负责本项目的劳动工资的管理,配合班组搞好内部经济责任承包,作好责任内的工费成本控制。

g、负责本项目员工的培训工作。

h、负责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

i、及时上报劳动工资报表和资料。

j、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2、设物部职责

a、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经济技术定额等,并结合项目实际加以补充细化,完成项目布置和各项工作。

b、负责项目机械技术工作的领导,协助经理对机械设备做到严格管理、合理使用、精心保养、计划修理,不断提高机械管理水平。

c、负责编制项目机械使用、维修、保养及主要配件的需用计划。

d、掌握项目机械设备的分布、动态情况和技术状况,组织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e、经常深入工地,检查机械运转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

f、参与施工调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机械需求方案和机械化施工方案。

g、参加生产检查和生产会议,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单机机单车”核算工作。

h、负责设备操作和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i、工程后期,有计划地做好退场设备的整修、配套、退租等工作。

j、负责机电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有权制止设备带病工作。

k、负责按时上报有关质量记录。

l、做好责任内的成本控制。

m、负责对公司权限范围内材料采购管理,负责工地材料的现场管理。

n、负责所采购产品的标识及其监视和测量状态管理。

o、负责对采购发生的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参加不合格品评审,制定处置方案。

p、负责项目采购(调配)产品和顾客财产的管理。

q、负责对项目爆炸物品的日常管理。

r、负责项目范围内在用、现场封存的周转性材料的具体管理(配套、维护)。

s、负责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要求相关物资的控制管理。

t、负责按时上报有关记录,做好职责内的成本控制管理。

u、负责每月对公司采购产品和顾客提供产品的储存、保管、发放进行检查。

13财务部职责

a、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法规,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切实做好帐务记载工作,保证帐物相符,保证决算数字真实可靠。

b、贯彻执行经济核算制度,按月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c、负责审查办理班组考勤和工资发放,及材料、机械、间接费等各项费用的报销,并编制各种报表,及时上报。

d、严格执行计划,坚持收入按政策,支出按计划,费用按标准,合理使用各项资金,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加速资金周转。

e、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及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各项核算办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f、办理有关现金出纳、银行存款的收支和计划编制工作。

g、负责本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h、负责组织本项目的成本计划、控制和分析。

14、工区

a、经理部属工区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本工区属作业班组的施工任务,按有关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组织实施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实现安全、质量、进度等规定的指标。

b负责督促、指导工人严格按工艺方法和作业指导书作业,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的作业指令。c、参与技术交底的现场核对,熟悉施工图纸,严格按图施工。

d、教育职工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对不安全因素事不符合质量要求行为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施工,及时处理,提出改进措施。

e、合理安排劳动组织,负责管辖范围内材料的领用、退还、使用、计划及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材料超耗及流失现象。

f、会同技术部门做好职工劳动工作计划,督促职工完成当日劳动定额,检查完成情况,发现停工、窝工、待料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g、做好日常工作情况记录。

h、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职工、民工日常工作、学习、教育、生活等管理事务。

15、作业队长职责

a、负责施工项目现场的具体指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采取一切措施完成任务。

b、负责管辖范围内施工准备工作,协助技术测量部门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第六章  临时工程布置及工程数量

场地布置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并注意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的农田、沟渠、构筑物、林地等,不任意拆除和损坏。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现场调查,洞外场地开阔部分布置生产、生活房屋。施工现场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

一、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说明

本标隧道进出口地处山谷间,农田较多;本标隧道被207国道环绕,车流量大。施工用地比较紧张,场地规划主要按以下原则布置:

a、施工场地作为施工组织的重要资源,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提供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要点,做到合理可行。

b、根据现场施工总体安排及交通运营的需要,充分利用规划用地界,施工临时用地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管理为主,少干扰既有道路交通,少占耕地。

c、充分考虑场地布置容貌及环境保护,施工设施布置在满足生产规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下,做到紧凑美观、安全防火。

d、充分利用既有交通,减少施工临时便道工程。

e、采用高新吸音材料,降低施工噪音污染。

2、主要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经反复现场勘察,结合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本隧道施工场地分两个工区进行规划布置。

a岑溪端施工场地: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中庆村旱地,占地面积2910m2,为项目经理部及作业队驻地,主要设置办公、生活设施;另一块为洞口永久征地,洞口外100m2,为作业的施工生产区。

b苍梧端施工场地:位于二级公路左侧,下行线洞口右侧,设置为作业队的驻地;洞口至二级公路排水沟位置,设置施工生产区。

c、办公、生活设施区主要设置办公室、会议室、门卫室、住房、食堂、洗浴室、卫生间、化粪池等设施;施工生产区主要布置混凝土拌合站、加工场、半成品堆料场、实验室、砂石料场、空压机房、配电房、机修房等。

3、主要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见《岑溪端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和《苍梧端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现场布置及临时工程方案

1、施工驻地及交通

为便于项目部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以及便于项目部对各个作业班组的管理,项目部设在K30+920线路左侧,租地建设临时用房。

需修建的生产生活房屋采用竹木结构、石棉瓦加竹帛吊顶。

项目部及炸药库等安全要求较高的房屋采用砖混结构。

本工程对外交通主要依托二级公路运输,隧道进出口距公路较近,故进场道路就近利用乡村道路及新修便道引入,并对乡村道路予以拓宽、加固,乡村道路由原来的3m左右宽度加宽至5m。便道采用泥结碎石路面,重要路段采用水泥砼路面。

2、施工用水

a、单洞开挖耗水量计算

Q=Nqη+ N1q1η1*K=(14*0.15*0.75+2*6*0.5)*1.1=8.33 m3/h

N工作风钻总台数14

q每台风机耗水量0.15 m3/h

η—同时工作系数0.75

N1隧道经常工作喷雾器台数2

q1——喷雾器耗水量6 m3/h

η1——同时工作系数0.5

K漏水系数1.1

b、隧道开挖耗水量16.66m3/h

c、生活用水2 m3/h(按人均0.1 m3/d考虑)

d、拌和用水2 m3/h

e、供水方案

在山坡上修生产水池,由山脚提水入池,供隧道开挖、衬砌等用水。

1)贮水池

容积V=24ac(QC+QS)=24*1.2*1/6*20.66=90 m3

水量调节系数1.1-1.2

c贮水系数1/41/6

QC生产用水量

QS=生活用水量

水池位置

h配水点要求水头,按风钻取30

管径

查技术手册,选择管径为φ80, hf=34.6m

3、施工用电

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沿线施工用电缺乏,采用由条件相对较好的苍梧县地方电网供电,新地至回龙改线为95mm 210.4Km,回龙至隧道出口改线为70mm 26.4Km,隧道出口至进口新架线50mm 22Km。隧道出口设500KVA变压器两台及160KVA变压器一台;隧道进口设630KVA500KVA变压器各两台,分别设置变电站,同时在进出口分别预备两台250kw内燃发电机。供电方案见临时供电方案图

4、施工供风

隧道供风前期采用17m3/h移动式内燃空压机过渡,后期在隧道四个口处各设100m3固定空压站一座,架设风管供隧道内施工,满足隧道施工供风需要。

5、通讯

前期采用无线通信,中后期采用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相结合,以解决项目部

与内、外部联系。项目部配备4部直拨电话,一台传真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通讯工具保证每天24小时开机,随时与施工现场保持联系。

6、加工场及堆料场

K30+900右侧、K32+380左侧设加工场各作业区均设有钢筋加工,堆料场地。全面负责本区段的钢筋、钢构件、格栅加工生产,注浆导管加工和其他生产用钢料的加工、安装。

7、拌和站

在岑溪端、苍梧端均设置50m3/h30m3/h各一个自动计量拌和站,负责标段内的所有模筑混凝土及隧道喷混凝土施工,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各作业区砼拌合场,砂、石、水泥分别置于特设的料仓中。

8、弃碴场

本合同段弃碴场设计按业主提供图纸选择,在岑溪、苍梧端各设弃碴场一个。弃碴前,首先施作弃碴场底渗水沟,弃碴坡脚砌筑挡护,防止水土流失,弃碴后进行覆盖绿化,弃土场用地位置及数量见表6-2《临时工程用地计划表》。

9办公、生产和生活房屋

生产、生活房屋本着安全适用、布局合理、标准统一的原则进行建设布置。

因施工场地限制,生活办公房屋集中布置;生产用房中空压机房、料库、电工房、机修间、加工房等采用石棉瓦墙石棉瓦屋顶竹骨架结构;其余生产房屋采用简易竹骨架石棉瓦屋顶结构;对于有防火要求用房,则按要求调整房屋结构,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10工地试验室

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室,配齐所有试验设备和专业试验工程师,进行与本隧道有关的工程检验和试验负责监理工程师例行检查、材料的取样及测试,并对机具和测量仪器检查,有效控制各项监控质量。同时,若工地试验室不能完成的试验,委托具有符合业主及质量监督站要求的相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11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

工地排水采用明沟排水系统,明沟沿施工道路外边构筑。施工污水经明沟、沉淀池集流、沉淀后,再排

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施工现场设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按规定分开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每班清扫

三、临时设施数量

场地布置见图场地平面布置图

临时设施数量见6-1临时设施计划表、表6-2临时用地计划表

表6-1临时设施计划表

岑溪端

梧州端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备注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备注

临时房屋

 

 

 

临时房屋

 

 

 

1

临时住房

1600

m2

 

1

临时住房

900

m2

 

2

办公等公用房屋

640

m2

 

2

办公等公用房屋

350

m2

 

3

料库

400

m2

 

3

料库

200

m2

 

4

水泥库

400

m2

 

4

水泥库

300

m2

 

5

空压机、配电房

200

m2

 

5

空压机、配电房

200

m2

 

6

预制场地

200

m2

 

6

预制场地

300

m2

 

小计

3440

m2

 

小计

2250

m2

 

其它设施

 

 

 

其它设施

 

 

 

1

污水处理池

1

20m3 

1

污水处理池

1

20m3 

2

生产水池

1

120 m3 

2

生产水池

1

120 m3 

3

生活水池

1

20m3 

3

生活水池

1

20m3 

4

汇水池

1

20m3 

4

汇水池

1

20m3 

5

拌和站

2

50m3/h

5

拌和站

2

50m3/h

6

砂石料场

2200

m2

 

6

砂石料场

2000

m2

 

7

弃碴场

11334

m2

 

7

弃碴场

6667

m2

 

8

高压线路

2

km

 

8

高压线路

16.4

km

 

9

临时电力线路

0.5

km

 

9

临时电力线路

0.5

km

 

10

临时管道

0.5

km

φ50 

10

临时管道

0.5

km

φ50 

11

新修便道

0.4

km

部分浆砌

11

新修便道

0.3

km

部分浆砌

12

扩建便道

0.2

km

12

扩建便道

0

km

13

洞外水管

1

km

φ80

13

洞外水管

1

km

φ80

14

洞外高压风管

0.1

km

φ159

14

洞外高压风管

0.1

km

φ159

             6-2临时用地计划表

    

     (m2)

需用时间

     月至

      

用地位置

菜地

水田

旱地

果园

桩号

左侧(m)

右侧(m)

一、临时工程

 

7201

15068

 

2004.3-2006.2

 

 

 

  1.便道

 

534

2067

 

 

YK30+850

 

 

 

 

 

1667

 

 

ZK32+340

 

 

  2.弃碴场

 

 

11334

 

 

YK31+000

 

100

 

 

6667

 

 

 

YK32+400

 

100

二、生产及生活临时设施

 

2001

33356

 

2004.3-2006.2

 

 

 

  1.临时住房

 

 

4335

 

 

ZK30+900

150

 

 

 

 

4335

 

 

ZK32+300

100

 

  2.办公等公用房屋

 

1334

4668

 

 

ZK30+900

50

 

 

 

667

4301

 

 

ZK32+300

80

 

  3.料场

 

 

5500

 

 

YK30+850

 

 

 

 

 

4500

 

 

YK32+400

 

 

  4.加工场

 

 

3034

 

 

YK30+860

 

 

 

 

 

2683

 

 

YK32+420

 

 

租用面积合计

 

9202

48424

 

 

 

 

 

 

 

第七章 路基、涵洞施工方案、方法

本工程主要以隧道工程为主,施工前期工作以确保隧道首先进洞为前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完善、完成洞外路基及涵洞工程。

第一节 路基工程

岑溪端先行把洞外大部分土方挖除,以用作隧道的施工场地;梧州端先行把洞外50米路基进行填筑成平坝,以用作隧道的施工场地。在隧道正常施工过程中,逐步完善、完成路基的施工。

一 、施工方案

1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结合本工程情况以及招标文件要求,采用以下施工方案:

1)路基挖方:土方采用PC200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边坡, ZLC50装载机装碴。采用8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

2)路基填方:采用8t以上自卸汽车运料,采用ZLC50C装载机摊铺,PY160A平地机整平;碾压采用Y18T振动压路机。

2、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防护及排水工程紧密配合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基础挖方截面大且数量大的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截面小且数量小的基坑采用人工开挖,人工砌筑,砂浆采用现场强制性拌合机拌合。

3、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以,路基采用挖出不良土质换填渗水土加土工格栅的施工处理方法,施工方案如下:

土方采用日立200挖掘机1台挖装,人工配合修整边坡,5台8t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弃至K30+900右侧隧道弃渣场。挖至换填深度后立即进行换填。

二、施工方法

1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首先要做好以下施工准备:

1) 路基开工前,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变更设计。

2) 测量放线及土石方调配

路基开工前作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对整段线路进行精测,对曲线五大桩点放出护桩,沿路基中线每隔10~20m打一中线桩,放出路基边坡线,并精确算出填挖土石方数,然后制定土石方调配方案。

    3) 地表处理

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所有构筑物、植被和杂物,人工挖除地表种植土和腐植土,地表土运至弃渣场指定的地方做为复耕预留土,避免填筑路基时误用或由于雨水冲刷回流到路基上。填方路段因地表土处理形成的路槽压实后才能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4) 路基排水

根据路基边线及用地范围,施作截水沟、临时排水沟或导流渠,疏通排水系统。

2、路基挖方

本合同段挖方均为土方。土方开挖严禁使用爆破法,开挖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单层或多层横向或纵向进行。土方挖运由自卸汽车配合ZLC50装载机及PC220挖掘机施作。成型后及早修整边坡,并施作边坡防护,修建侧沟。土方地段路基顶面标高,要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沉降量。

路堑开挖过程中,加强检测工作,确保边坡坡度和开挖尺寸,同时土质路堑开挖时,边坡留20~30cm余量用人工修整,以防机械施工时造成超挖。

对于地质不良设挡墙等防护设施的路堑边坡,采用分段挖掘、分段修筑防护设施的方法,以确保边坡稳定。

路堑路床顶面以下0~8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5%,因此,当挖方至设计标高时,800mm的压实度检测。若压实度不符和要求,必须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其他特殊的压实机械进一步压实,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土质路堑施工标高,考虑压实的下沉值,避免造成超挖或欠挖。

若挖方段开挖完成后,发现属于不良土质地段或非适用的材料,需经监理工程师鉴定和批准后,采用改良土质或换填土等措施处理。

3 路基填筑

1) 填筑前准备工作:

路基填筑前首先做填方材料试验和填方试验路段,以确定填筑材料最佳含水率、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

对全填路段,首先清理表面,清除坡脚线范围内地表植被和杂物,并运至弃土场或做为复耕预留材料。设计有挡墙或涵洞的地段,提前将挡墙或涵洞做好,然后按图纸要求将基底挖成台阶,其宽度能满足压实机械的操作需要,同时晾晒压实基底,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2) 填筑

施工流程为“四区段,八流程”。四区段即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即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整修成形

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运料,装载机配合PY160A平地机摊铺整平,然后分层碾压,分层厚度可按以下考虑:

对于填石路基: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

对于填土路基:通过试验确定,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路床以下50cm范围内,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不同填筑材料分层摊铺,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小于50cm。路基填料: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符合试验规定。

3) 压实

    路基压实采用Y18T振动压路机压实。注意事项: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进行检查,每层填料的摊铺宽度超出该路堤设计宽度40-50cm,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在第一遍时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直线时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时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横向接头重叠0.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4) 结构物处回填

    结构物处的回填,采用打夯机夯实压路机不能到的地方。

    在回填压实施工中,选用材料较好的砂砾土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0mm,结构物台背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台背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

4 、软基处理施工

本标段存在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软土,分布于水田等地段,系淤积或地表水长期浸泡形成,本合同划分范围岑溪端全为软基地段,主要软土类型为淤泥质土及粘土,层厚2.5m

根据设计比选方案,采用清淤回填渗水水土

施工时采用推土机配合反铲挖掘机清理软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碴场。

回填材料选用砂砾或其他透水材料,由自卸汽车运输至换填区域,摊铺后由振动压路机压实至设计标高,再填筑路堤,路堤填筑见路堤施工方法。

4.1换填渗水施工

1)路基挖出不良土质后,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处理后,分层填筑渗水土(砂砾石)并用震动式压路机碾压,砂砾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含泥量不大于5%。

2)碾压时,严格按照“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轮迹重叠足够、压实遍数足够”的原则压实,做到无漏压、无死角。

3)沉降和稳定监测:安装监测沉降板在路中心线,填筑过程中每填一层进行一次监测,路基加载速度控制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宜超过0.5cm,沉降量不大于1.5cm,超过时即暂停填筑,待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规定值后再继续施工。

4.2土工格栅施工

1)施工方法

a.施工程序是:

地基压实→测量放线→将土工格栅锚固、摊铺、张紧并定位→填料压实

b.土工格栅的摊铺沿线路的纵向进行,并设法张紧,使之产生一定的相对伸长后采取有效措施定位,使其与下部已压实土联为一体。

c.相邻两幅土工格栅采用缝接法连接,缝接宽度不小于15cm。土工格栅间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为300mm,用镀锌铁丝呈“之”字形穿绑。连接处强度要求不低于土工格栅自身强度的60%。不同层面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以增强其整体效

d. 土工格栅的质量符合图纸要求,采用GSZ80型双向土工格栅

e.土工格栅储存在不被日光直接照射和被雨水淋泡处。根据施工进度和日用量按日取用。

2)技术措施

a.施工时设法避免运料车及其他施工机械在已摊铺的并张紧定位的土工格栅上直接碾压,以免车轮对其产生推动或造成损伤。

b.铺设土工格栅按图纸施工,在平整的下承层上全断面铺设。铺设时,土工织物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格栅于填土下承层表面。

    c.在铺设土工格栅时,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基轴线方向。

d.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格栅层80mm以内的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0mm

e. 土工格栅摊铺以后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超过48h。填料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f. 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填土摊铺宜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的轴线方向行驶。

g.采用后卸式卡车沿加筋材料两侧边缘倾卸填料,以形成运土的交通便道,并将土工格栅张紧。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以不大于lm为宜,以免造成局部承载能力不足。卸土后立即摊铺,以免出现局部下陷。

5、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

首先测量放线,开挖基础。基础开挖完成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基础砌筑。在挡墙砌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石料、砂、水泥的质量,并严格按配合比配料、拌合,确保砌筑质量。砂浆由现场强制拌合机拌制,随用随拌。石料严禁使用风化石、水锈石和尺寸过大、过小的石块。砌筑前,将石块表粘附的泥土清洁干净,砌筑时,对已完成砌体及时进行洒水养护,确保砌体强度。

5.1 挡护工程

5.1 菱形骨架护坡植草或边坡植草

1)基地平整,密实,坡面高低偏差不超过20cm

2)坡用水浇湿,土壤不出现浮土。             

3)坡面整形后,进行护坡放样,骨架施工采用挖槽法进行。

4)砌筑片石网格骨架,边、角棱不用砂浆填补,选用形状尺寸合适的片石砌筑。

5)用M10水泥砂浆砌筑与勾缝。

6)定期浇水,在草发芽后即根系充分发达并完全固定于边破土石前保证土体潮湿。

5.2 排水系统

首先根据设计图排水沟系统的布置与现场实际相结合,检查排水系统是否满足排水要求。

急流槽以及竖井与涵管顺接,做好基地的整平工作。

排水天边沟的基底处理,包括灰土垫层、土工膜制作均与路基基底处理时同步进行,在开挖沟槽时即施工挡水土埝。

排水系统的施工严格按混凝土以及浆砌石的要求施工,处理好防滑平台以及沉降缝等一些细部结构。

5.3 浆砌片石施工

5.3.1石料

砌体工程的石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的花岗岩,石料表面的污渍施工时予以清除。

片石的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用作镶面的片石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不得小于15cm。备料按大、中、小尺寸搭配备料。

5.3.2砂浆

砌体工程所用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勾缝为M10。

砂浆中所用水泥、细骨料、掺合料、水等原材料须进行进场检验。

砂浆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现场可用直观法检查,即用手捏成小团,以指缝不出浆,松手后不松散为度。

砂浆随伴随用,当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5.3.3砂浆拌制与运输

   拌制砂浆

a.按规定的配合比配料。如果砂子的含水率超过规定时,应调整施工配合比。

b.砂浆的稀稠须符合要求,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在已拌好的砂浆中加水冲稀。

c.砂浆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不小于1.5分钟。

d.拌和后的砂浆应于开始凝结前全部用完,因此,拌和时应根据砌筑需要量决定砂浆每次拌和量。宜少拌快用,杜绝将已凝结的砂浆重拌和后使用。

砂浆运输

a.运送砂浆采用人力运输。在使用前将运输容器内已结块的砂浆刮净,使用时也应经常把容器内的砂浆用尽,勿使砂浆凝于容器内。

b.砂浆经运输后,应检查其分层度(出现泌水),已分层的砂浆应予重新搅拌后使用。

5.3.4砌筑施工

水沟主体采用7.5#浆砌片石,片石半径大于150毫米,浆砌片石砌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砂浆必须饱满,不得有通缝、假缝。质量必须满足《砌体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

砌体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按每15米分段,各段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段内各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边成一体,定位砌块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镶嵌小石块。定位砌块砌定后,应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且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砌缝饱满,砌筑腹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石料间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先干填石料,而后铺灌砂浆。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挤浆时可用小锤调皮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以留有孔隙。

浆砌片石的砌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超过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小于8cm。在较宽的砌缝中可小石块塞。填腹时,水平砌缝宽度不大于3cm,竖向砌缝不大于4cm,填腹石的砌筑缝彼此错开。镶面石宜用一顺一丁方式砌筑,砌缝宽度不大于3cm。镶面石料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镶面行列中每列高度应固定不动,但可向上逐列递减。每一行列均应以一丁一顺交替的方式砌筑。相邻行列中垂直砌缝相错不小于10cm。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均应无垂直砌缝。当错缝确有困难时,丁石顶面或底面可有一侧的划缝梢小,但也不得小于4cm。镶面石砌缝的宽度应为1.5~2.0cm

水沟边墙顶面和水沟底面采用M10砂浆抹面,抹面厚度不小于2cm,水沟边墙内面勾缝。

砌体表面的勾缝按要求施作,应在砌筑时留出2cm深的空缝,即用砂浆勾缝。砌体表面勾缝采用凹缝。勾缝所用的砂浆强度M10。砌石时表面灰缝不必全部补满,待砂浆凝固后用铁钎子将灰缝修凿整齐,并刮深约3cm左右,在墙面上浇水湿润,将砂浆填人缝内,用板条或绳子压成凹缝,再用灰抿修整。砌体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砌体的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受到碰撞震动,以免妨碍砂浆凝结。

5.3.5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措施

保证安全措施

a.保证排水畅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挖好纵向、横向、工棚及堆料场四周的排水沟,作到大雨后无阻塞、漫流、工棚材料完好,道路畅通。

b.砂子、石料的堆放,材料库、拌和棚、避雨棚的修建,均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保证不受河流泛滥只灾。

c.砌体、石料、拌和棚、料库之间有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并备有防滑材料。

d.搬运石料要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跳板必须搭设稳固。

e.两人抬石料时,要用同一侧肩。砌石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挤手碰脚,严禁下摔。

f.工作面上的石料必须放稳,防止滑动伤人。

g.设安全员游元明在岑溪端负责洞口下方防护工作。

h.在截水沟下方设置必要拦护,防止落石伤人。

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a、砂浆质量

砂子、水泥均存于拌和棚内,“下雨停工,停雨施工”时,完全可以保证质量,盛砂浆的容器上应加盖,防止雨水侵入。

砂浆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

b、砌体质量

砌体尺寸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

按照“下雨停工,停雨施工的原则,每次开工前应将砌体表面的积水清除干净,并检查砌体外观及灰缝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若有不合,拆除重砌。

每次收工前应用旧麻袋、草席、竹席或其它防雨物品等将新砌的砌体覆盖好,免雨淋。

 

第二节   涵洞工程

本合同段涵洞2座,一座为泄洪普通圆管涵(K32+408);另一座为改移二级路涵洞,采用顶进法施工。

一、涵洞施工方案

涵洞施工须服从本合同段主要工程的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普通涵洞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当发现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方法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涵洞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管节采用厂家预制涵管。

1、普通圆管涵施工

涵洞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当发现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方法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涵洞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管节采用厂家预制涵管。

1.1涵洞施工顺序、工艺

涵洞施工中,合理安排各工序间的衔接,使各工序间形成流水化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严禁出现窝工现象的发生。

涵洞施工工艺见后“涵洞施工工艺框图”。

1.2沟槽开挖

⑴沟槽的断面

依据沟槽深度、土质、地下水情况,管体结构和挖槽方法(人工开挖、机械开挖、人机混合开挖)以及施工季节等因素选定开槽断面和坡度;本工程拟采用反铲开挖人工配合,沟槽底部开挖

宽度按下式确定:

B=D+2b

D:管道外缘宽度

b:工作面宽度,600mm1000mm

沟槽开挖前,按设计图纸断面坡度开挖等对沟槽进行施测,同时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

⑵沟槽开挖:

填土高度不大的管涵尽量采用反开槽开挖,当填土高度较大时,先行施做涵洞再进行路基施工。

沟槽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开挖,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振动或破坏,开挖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

沟槽开挖质量

·尽量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为±20mm;开挖石方时为+20mm、-200mm

·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1.3预制管进货及检验

进货:

预制管由按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认可的合格的厂家购买。倒虹吸管必须采用承插式高压管。购买的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放置一处,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检验:

安装前,首先对各种管管节内外壁、各部尺寸、钢筋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验收,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货或报废处理。

·有断裂或裂缝的;

·配料、拌和或浇注成型不良的;

·蜂窝、麻面或钢筋外露的;

·管端损坏或有缺口、缺裂的;

·外露钢筋错位或混凝土保护层测量仪检验确定不符合要求的。

管节运输、存放时,注意轻放,堆放平面平稳,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其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

1.4管节安装与铺设

预制管安装拟采用垫块法铺设,其施工程序为:

预制垫块→ 安垫块→下管→在垫块上安管→支模→接口→浇混凝土基础→养护

⑴预制混凝土垫块

·垫块尺寸:长等于管径的0.7倍,等高等平基厚度,允许偏差为+0mm-10mm,宽大于或等于高。

·垫块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同混凝土基础。

·每根管垫块个数:2个。

⑵下管安装

垫块放置平稳,高程符合质量要求。

下管前在垫块面上弹线,以控制安管中心线,下管采用汽车汽重机进行,管节采用兜身吊带起吊,装卸时轻装轻放,运输时垫稳、绑牢,不得相互撞击;接口的内外防腐层采取保护措施。

管节安装注意事项: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管件按施工设计的规定摆放,摆放的位置便于起吊及运送;

·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

·管道安装时自下游开始,承口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

·管道安装时,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管道安装时,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安管的对口间隙,按10mm控制,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稳管以达到管内底高程偏差在±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为合格。管子安好后,用干净石子或碎石卡牢,并及时灌筑混凝土管座。

·涵洞施工时设置上拱度,其数值视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但入水流水面的高程不低于中心管节流水槽面的高程。

·涵洞全长范围内,每隔3~5m设置沉降缝。

⑶管节接头处理

根据设计管节接头间的空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上半圈从外向里填塞,下半圈从里向外塞。外面用满涂

⑷管道基础混凝土的模板

·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事先拼装好,拼装高度可以大于混凝土浇筑高度,接缝有防止漏浆措施。

·支模时面板对准给定的基础边线垂直竖立,内外打撑钉牢,内侧打钢钎固定。并在面板内侧弹线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⑸灌筑混凝土

·先将模板内清扫干净,并刷涂脱模剂;

·浇筑时要分层,第一层可摊铺薄些,振捣时使一侧的混凝土人管下部通向另一侧,即两侧混凝土要碰头成为一个整体;

·管底部混凝土要注意振捣密实,防止形成管子漏水的通道;

·管底以上,与管子接触的三角部分(肩三角),要选些同强度等线混凝土中的软灰用抹子压实;

·浇筑时两侧要同时同步进行浇筑,防止将管子挤偏;

·注意管口处插捣密实,防止管口漏水,配合浇筑勾好内缝。

1.5涵洞出入口及涵洞回填

圆管涵涵身施工完成后,进行涵洞出入口施工,同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施工。

涵洞防水层已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且涵洞圬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涵洞回填;

圆管涵洞洞顶填土厚0.5~1m时,管顶路基及管身两侧,在不少于两倍洞径范围内,用含灰量9%的石灰土每20cm一层,分层夯实,或用天然级配砂石料分层填筑,压实密度达到95%以上。

涵身基座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回填。回填前要清理基坑和两侧的松土,与路基结合部要挖成台阶,台背回填压实以压路机为主,配备手扶式振动机器夯实处理结构物的边角区和压实机械无法压到的地方,分层夯实回填时必须对称分层填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15cm,涵管顶部回填厚度超过涵顶上1.0m时,方可开放交通。

2、顶进涵的施工

2.1施工方法

施工时先施作工作坑,工作坑挖成后,进行测量,铺设导轨,铺设长度为6米,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顶管施工,设备就位后进行顶进,全部85米钢筋混凝土圆管施作完成后,进行接收坑的开挖,清理现场。

1)导轨的安装

基坑基础采用混凝土木枕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厚度大于20cm,混凝土内横向埋入150×150mm枕木,枕木高出混凝土表面2cm,坡度与设计管道坡度(-4%)一致。基坑导轨起导向作用,用道轨安装,其耐磨性好。导轨固定后,外侧用两层15×15cm方木挤靠牢固,防止导轨因受钢筋混凝土圆管挤压而倾斜、移位。

2)顶管施工工艺流程见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3)顶管架的安装

顶管工程下管、出土的工作支架采用定型顶管支架,架设时由专人负责组装,待大轴穿好后,由吊车配合立起支架,人工配合将四个支点位置找准确后,立即在四脚外侧焊防滑挡托,然后上横向拉杆,横向拉杆要齐全,安装要平且保证拉杆能充分拉紧。拉杆上齐后,大、小卷扬机就位,搭设工作棚。

4)顶进

a、根据工程需要选用两台QYS500型液压千斤顶,安装千斤顶,设备就位后,校核导轨和液压千斤顶活塞杆的中线位置和坡度,使每台设备负载均匀。调试泵站压力,准备顶进施工;一根顶进完毕马上组织连接,连接完毕后继续顶进。

b、在每一根圆管顶进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控制顶进参数,顶进初期较为困难并会影响后续管节的顶进精度,所以前2米圆管采用低压缓慢顶进,待顶入2米后恢复正常压力继续顶进。

c、顶管允许偏差见下表顶管允许偏差表

 

顶管允许偏差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D>1500

≤50

管道内底高程

D>1500

+20   -40

相邻管间错口

D>1500

≤30

对顶时管节错口

≤30

 

d、在正常顶管地段,管顶部位最大超挖量宜控制在1.5cm左右;管底部位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过二级公路的顶管地段,管子周围不得超挖;   

g、出土

采用边顶边掏的方法降低摩擦阻力提高顶进效率即每顶进一节圆管(3米)就进行一次人工掏土,掏方严格控制,不超过300cm,严禁超挖。

二.技术措施

1.集料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与污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

2.砼配合比准确,计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搅拌均匀。

3.投料顺序符合要求,其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且第一盘和封顶砼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减少石子用量。

4.严格按分层浇筑的方法施工,分层厚度不超出规定值,且振捣密实。

5.模板内表面要平整光滑,脱模剂涂刷均匀,堵平模板缝隙,以防漏浆。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振捣,直到将气泡完全振出为止,振捣时要掌握好插点间距及振捣时间,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砼中严禁掺有杂物。

8.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严格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的规定。

第三节 路面施工方法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1.2施工准备

①选用稳定土拌和设备设站进行集中拌和,拌和站的位置要适宜,即考虑原材料的进场方便又要考虑成品料的运距。

②检查验收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宽度、无侧限压强,进行工序交接。

③做好培路肩及施工前的清扫工作。

④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10m钉一中桩,同时放出边桩,测出边桩顶标高并进行复核。

⑤做好配合比设计,按配合比备足各种合格的原材料。

⑥选择自振动及夯锤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以提高摊铺压实系数,减少碾压推移而造成平整度降低。

⑦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设备数量组合、人员组织和压实遍数以指导正常施工。

1.3混合料的拌制和运输

①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厂拌设备,使之运转正常,配料计量准确,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含水量都达到配合比的要求,拌和成品料要颜色一致均匀,方可正式投产。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视运距长短气候变化情况酌情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但不能太大,并及时取样做含水量水量检测及制作无侧限压强试件。

②拌和料尽快运到摊铺现场,如运距远、天气不好,车上的混合料要覆盖以防雨淋、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1.4摊铺和压实

①基准线一定要拉紧,拉力应不小于150kg,控制标高支架间距不超过10m,同时基准线拉好后要仔细观察一下是否有误。

②基准线无误后,摊铺机就位,调好纵横坡仪,熨平板垫好垫木,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尽量与拌和机产量相适应均匀行驶,尽量减少停机,如一幅分两次摊铺其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以100m为宜。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③选用大吨位压路机首先不振动稳压,然后振动碾压,后用胶轮压路机柔压。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应保持湿润。

④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处理离析边角缺料现象。

⑤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实度的96%以上;不够时及时进行补压。

⑥成活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七天内洒水养生并严禁开放交通。

⑦先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自治,达到要求标准方准交验。

施工工艺:

 

`

 

 

3.5

 

1.5养生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天。养生方法采用洒水养生,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但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1.6施工时注意事项:

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上(顶)层混合料的最少压实厚度不得少于10cm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厚度,且必须采用摊铺机摊铺;

当基层施工时现场气温低于20时,在一定距离内暂留一段不做,待气温高于25时再补做。

2、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

2.1准备工作

⑴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逐一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承层标高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新完成的土基,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底基层;

·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如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

⑵、测量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

·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⑶、材料准备

·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压碎值不大于30%,其有害物质含量及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规定。

·计算材料用量,根据路段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需要的干集料数量。

·在料场洒水加湿未筛分碎石,使其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未筛分碎石的最佳含水量约为4%)。

2.2拌制

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在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时,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2.3摊铺

采用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摊铺碎石混合料时,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2.4碾压

整形后的基层,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6t轮胎压路机压实2~3遍追实松虚厚度,第二次再用平地机找平,预留压实系数1.05;随后25t振动压路机压实2遍,再用钢轮压路机压实1~2遍至无轮迹现象为止。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实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为宜。碾压中还应注意下列各点:

·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碾压全过程均应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洒水量可参考下表中数量并结合季节洒水,待表面晾干后碾压,但薄于10cm时不宜摊铺后洒水,可在料堆上泼水,摊铺后立即碾压,碾压直到要求的密实度。

碎石基层不同厚度、不同季节洒水量

厚度(cm)

季节(温度)

说明

春秋季(kg/m2

夏季(kg/m2

10

15

20

25

6~8

9~12

12~16

15~20

8~12

12~16

16~20

20~28

施工时应扣除天然含水量;

②一般天然砂含水量约7%左右;

③天然级最佳含水量为5%~9%

·开始时,应用相对较轻的压路机稳压,稳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同时如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碎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碎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晒干,或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碾压。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对于不能中断交通的路段,可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接缝处应对接,必须保持平整密合。

2.5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应人工补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与路拌法相同。

·纵向接缝——应避免产生纵向接缝。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必须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8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在仅有一台摊铺机的情况下,可先在一条摊铺带上摊铺一定长度后,再开到另一条摊铺带上摊铺,然后一起进行碾压。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并按下述方法处理。

a、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用方木或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级配碎石层的压害厚度相同;

b、在摊铺后一幅之前,将方木或钢模板除去;

c、如在摊铺前一幅时未用方木或钢模板支撑,靠边缘的30cm左右难于压实,而且形成一个斜坡。在摊铺后一幅时,应先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并补充洒水,待后一幅混合料摊铺后一起进行整平碾压。

3、沥青石屑下封层、透层施工

   3.1材料

a透层封层沥青材料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或煤沥青。透层材料使用之前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且满足规范的要求。沥青标号根据基层的种类、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

b封层集料及吸附沥青用集料封层及吸附沥青所用的石屑或粗砂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308.02-2的规定。

3.2透层封层施工

准备工作

浇沥青的工作面,须整洁而无尘埃。监理工程师对已准备好的工作面进行检查,在未批准前不得喷洒沥青材料。

气候条件

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应低于10℃,风速适度。浓雾或下雨不施工。

喷洒温度

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在正常温度下洒布,如气温较低,稠度较大的可适当加热。

沥青用量

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透层、层所用的沥青品种和用量。

喷洒

a在喷洒工作开始前3d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b透层及封层沥青均匀地洒布,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中有关要求和方法检测洒布用量,每次检测不少于3处。

c沥青洒布设备配备有适用于不同稠度沥青喷洒用的喷嘴,在沥青机械喷不到的地方可采用手工洒布机。喷洒超量或漏洒或少洒的地方予纠正。

d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加以保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当其受到污染时,须及时清除。

e铺筑下封层前,基层表面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

f在喷洒透层沥青后,撒布石屑或粗砂。并用轻型压路机滚压一遍。

养护

a负责保持洒好透层、封层沥青的基层的良好状态。一当出现泛油或监理工程师有指示时,按指定用量补撒吸附沥青材料。

b养生期间,一般不应在已洒好透层沥青的路面上开放交通。如果在沥青材料充分渗入之前需要开放交通,为了防止车轮粘沥青,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撒铺吸附材料,以覆盖尚未完全吸收的沥青。

 

第八章   隧道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

一、隧道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隧道围一座分离式隧道,其中左线隧道桩号为ZK30+920~ZK32+360,长1440米,隧道右线桩号为YK30+935~YK32+387,长1452米。隧道所在区域为长期风化剥蚀的丘陵地貌区。区内冲沟发育。隧道围岩分类为Ⅰ、Ⅱ、Ⅲ类。

主要隧道工程项目见下表

隧道名称

桩号

各类围岩长度(m)

Ⅰ类

Ⅱ类

Ⅲ类

明洞

牛岭界隧道左线

ZK30+920~ZK32+360

85

1022

300

33

牛岭界隧道右线

YK30935~YK32387

65

1018

330

39

合        计

150

2040

630

72

比        例

5.2%

70.5%

21.8%

2.5%

二、隧道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以及工程规模及工期要求,隧道施工设两个工区。根据隧道设计弃碴分别全部弃至YK31+000、YK32+400右,即在隧道进、出口。综合考虑后确定从隧道进、出口掘进,形成四个作业面,进行左、右隧道的施工,左右线隧道施工错开30米以上。

隧道土方段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隧道采用双头四口同时施工;用自卸汽车无轨运输;明洞及Ⅰ类围岩仰拱采用全幅施工,其余仰拱半幅交错施工;二次衬砌采用轨行式整体式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

各类围岩段采用大管棚(岑溪端洞口段)、小导管(梧州端洞口段及洞身段)对前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后再开挖,开挖时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拱架(I、II类围岩)或格栅钢架(III类围岩)等为初期支护,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全断面模筑二次混凝土衬砌。

隧道施工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案分述如下:

1、洞口及明洞土石方开挖

隧道洞口开挖至上而下分层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履带式反铲刷坡,随挖随喷锚网防护、边仰坡处于稳定状态方能进行明洞施工。洞口施工时作好施工观测和量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洞口施工安全。

2、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

洞身Ⅱ、Ⅲ类围岩采用多功能台架配合手持风钻钻眼,光面或预裂爆破,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洞身Ⅰ类围岩地段及Ⅱ类围岩地段采用环状开挖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法;洞内Ⅱ、Ⅲ类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

洞身类围岩地段施工,严格遵循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快支护、勤量测”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3、衬砌

隧道洞身衬砌采用先仰拱填充、铺底、墙角,后进行拱墙衬砌的施工工艺,为减少施工的干扰,仰拱填充、铺底Ⅰ类及梧州端端洞口段采用全幅施工,其余仰拱半幅交错施工方案

拱墙衬砌均采用模板台车衬砌,衬砌砼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制,砼运输车运输,泵送砼入模。

在正洞浇筑前,必须对添加防水剂混凝土做实验,寻找最佳配合比,同时确保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

4、防水层铺设

利用自制多功能台架进行防水层铺设。

5、通风、排水

通风:为减少噪音污染,提高通风效率,隧道通风采用低噪节能风机采用φ1300拉链式风管;前期采用压入式通风,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

排水:岑溪端施工因反坡独头施工,故在隧道内隔100米设置集水井,采用潜污泵或抽水机抽水,通过ф80钢管排出洞外。洞外设沉淀池,经处理后排出,以防污染环境。苍梧端施工采用顺坡自然排水,在距工作面适当距离挖一集水井,采用污水泵抽至边沟中排入洞外沉淀池,经处理后排出。

第二节  施工方法

一、洞口、明洞地段

1、洞口土石方开挖

施工前进行详细调查,对危石进行清除,以确保施工安全。边、仰坡外的截排水沟在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开挖前按设计对边仰坡进行放样,土石方开挖按至上而下顺序分层开挖,采用反铲开挖,人工配合刷坡。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断面,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边仰坡采用边挖边施作喷锚网防护以策安全。

洞口土方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观测和监测、检查,于坡顶设置观测断面,埋设观测点,定时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明洞、洞门施工方法

2.1明洞施工方法

明洞施工采用先仰拱,后拱墙的施工方法。

①仰拱、墙脚、铺底施工

先基底的地基稳固性检测是否符合要求,基坑的渣体、杂物、积水清除干净,架立组合制模板绑扎钢筋,并预留边墙、仰拱钢筋接头,经检查合格后,泵送砼施工。

②拱墙衬砌

拱墙衬砌采用模板台车衬砌,先测量放样,安设台车轨道,模板台车就位,然后架立脚手架绑扎边墙及拱部钢筋并按设计安设预埋件、立外模,经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检查认可后,刷涂脱模剂,砼由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制,砼运输车运送,泵送砼入模。

砼灌注的顺序由下而上对称连续浇灌,浇筑砼向内跌落的距离不大于1.2m,严禁采用导致集料分离的方式浇筑砼。若砼浇筑中断时,在初凝以前将接缝处的砼振实,并使缝面合理,形成均匀稳定的坡度;在继续浇筑新砼前,先凿除硬化的前层砼表面上松软层和水泥砂浆薄膜,并将表面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在旧砼达到2.5MPa以上方可浇筑新砼。衬砌工作缝均按设计进行防水处理。

2.2明洞回填

拱墙砼达到设计强度,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拱墙背复合防水层,回填土方。

回填材料:靠近防水板及顶层回填材料采用粘土回填,以利于隔水和保护防水板;

回填对称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度差不得大于0.5m,夯实密度不小于90%;

注意使用机械回填时,需先用人工填筑夯实至拱顶以上1.0m后,方可使用机械施工,且在回填土石全部完成后方可移动模板台车。

二、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法

1、进洞方案

1.1、上线进口施工

a、隧道上行线洞口及65mI类围岩地段。隧道洞口段及洞身围岩为人工填碎石土和残坡积层,呈不稳定状态。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右侧山谷间有泉水出没,丰水期间大气降水沿坡向流下,对施工有较大影响。本段洞身为Ⅰ类围岩,洞身围岩主要为第四系人工素填土及第四系残积软~可塑粘性土,土质结构松散,自稳能力差,围岩开挖极易坍塌变形,出现地表下沉。同时,隧道经二级公路下方通过,上覆岩层厚度为13米,施工中控制地表下沉是施工重点。二级公路下方有φ1.5米圆涵与隧道斜交,施工时须修建新涵洞、拆除旧涵洞与隧道相接部分。

本围岩段设计为φ89mm管棚超前支护,径向锚杆使用RD25N型中空锚杆,按梅花型布置。钢支撑采用I20b型钢拱架,之间采用Φ22的钢筋连接。具体见施工图。

  b、上线进洞方法

洞口开挖及支护完成后,进行大管棚施工,再施作明暗挖分界处2米长25#砼套拱,套拱内设2榀I20b工字钢,并将φ89大管棚尾端包裹,施工时必须确保套拱基础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洞身开挖,并及时施作支护。管棚施工见后管棚施工方法

因旧涵位于隧道上半部,受其影响大管棚6根,不影响顶部及中部管棚施工,故涵洞改移同洞口施工同时进行。拆除旧涵洞在隧道顶部(涵洞上部)大管棚施工完成后进行,以利用管棚支护提供的安全条件。改建涵洞与大管棚施工平行作业,涵洞拆除在新涵洞完成后进行,但因某些特殊原因造成时间不能满足需要时,采取机械抽排水的过渡方案,保证隧道正常施工(机械抽排水(过渡涵洞期间)及紧急情况下临时道路如图1示)。施工顺序见上行线进口开挖施工框图

由于207国道为岑溪通向梧州地区惟一的一条二级公路,大型集装箱货柜车较多,保证行车安全有一定难度。由于该地段超前支护设计参数为超前长大管棚支护,结合施工经验,本段施工不中断交通采用暗挖法施工(修建施工便道,作为备用道路,在紧急情况下疏散车流)。进洞施工前提为套拱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坡面防护按施工图施作完毕。为了保证207国道路基稳定,沿二级路线路方向,距土路肩外2米,打13根长为6米小导管,注浆形成管幕,以稳固路基。

1.2、下行线出口施工

隧道下行线洞口及85mI类围岩地段。隧道洞口段及洞身围岩为残坡积层,呈不稳定状态。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丰水期间对施工影响较小。本段洞身为Ⅰ类围岩,洞身围岩主要为第四系残积软~可塑粘性土,土质结构松散,自稳能力差,围岩开挖易坍塌变形,出现地表下沉。同时,隧道经二级公路下方通过,上覆岩层厚度为17米,施工中控制地表下沉是施工重点。

本围岩段设计为φ89mm管棚超前支护,径向锚杆使用RD25N型中空锚杆,按梅花型布置。钢支撑采用I20b型钢拱架,之间采用Φ22的钢筋连接。具体见施工图。

洞口开挖及支护完成后,先行施作明暗挖分界处2米长25#砼套拱,套拱内设2榀I20b工字钢,并将φ89大管棚(按批复方案施工)尾端包裹,施工时必须确保套拱基础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洞身开挖,并及时施作施工支护。

由于207国道为岑溪通向梧州地区惟一的一条二级公路,大型集装箱货柜车较多,保证行车安全有一定难度。由于该地段超前支护设计参数为超前长大管棚支护,结合施工经验,本段施工不中断交通采用暗挖法施工(修建施工便道,作为备用道路,在紧急情况下疏散车流)。进洞施工前提为套拱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坡面防护按施工图施作完毕后,进行动身开挖。施工顺序见下行线出口开挖施工框图

1.3、上行线出口、下行线进口施工

根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进洞采用环向双排小导管锁口的方式,施工时严格按施工图纸放线布点并平行打入环向中空注浆小导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下、上行线进、出口成洞面的土质以原状粘土夹强风化页岩为主,因此开挖以挖掘机开挖为主,利用开挖台架人工用风镐开挖为辅的开挖方式。

洞身开挖见S2-1型衬砌围岩开挖方法。

2类围岩段开挖

Ⅰ类围岩处于洞口地段,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台阶法开挖;出采用无轨运输,挖掘机、正铲侧卸式装载机配合8吨自卸汽车运输出;及时进行施工支护,仰拱紧跟。类围岩(S1)开挖指标为:22/
  对隧道周边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后进行分步平行开挖。

开挖按照“小分块、短台阶、早成环、环套环”的施工原则;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仰拱封闭落后开挖面14-20m,二次衬砌落后开挖面不大于60m,必要时(根据围岩监控量测决定)紧跟仰拱进行。
  I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分步平行开挖法,见下图。环形部分人工采用风镐开挖,其余各部采用日立200挖掘机开挖、装渣。运输采用8T自卸汽车运输,弃碴至已落实的K30+900弃渣场。循环进尺一般控制在1m内。

台阶分步平行流水作业法示意图(尺寸单位:m)

S1型衬砌洞身开挖循环时间拟算如下:

工序

用时(小时)

备注

准备

0.5

 

环形开挖

2

8

初喷

1

 

拱架安装

2.5

 

锚杆、钢筋网

3.3

 

复喷

2

2台喷浆机、10

挖核心土、出碴

1.5

13

合计用时

12.8

 

 

3类围岩段开挖

3.1S2-1型衬砌围岩开挖方法

a、开挖方法30/月):

在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能够满足土方施工条件时,采取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方案。当围岩较坚硬,按土方施工有一定困难时,辅助松动爆破。爆破施工见钻爆作业

根据广西区交通规划设计院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S2-1型衬砌围岩开挖的区域划分及总体施工顺序如下图:

S2-1型衬砌围岩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按“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进行。上台阶采用留核心土开挖的施工方法,台阶长度27米开挖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进尺0.5-1.0m,装载机配合8吨自卸汽车出碴。仰拱封闭落后开挖面30m以内,二次衬砌落后开挖面不大于80m,必要时(根据围岩监控量测决定)紧跟仰拱进行。上台阶施作完成初喷砼后,立即架设钢支撑,并做好锁脚锚杆,下半断面开挖后及时架立墙部、仰拱钢支撑封闭。循环进尺控制在1米以内。洞内待支护完成后采用装载机装碴,8吨自卸汽车出碴。

b、单洞每一循环施工机械配置及人员安排如下表:

名称

数量(台)

班组

人数(人)

挖机

1

装运班

6

装载机

1

预制场

10

自卸车

3

开挖班

36

风镐

8

 

 

风钻

4

 

 

cS2-1循环时间

S2-1型衬砌洞身,分上下断面开挖,上半断面开挖高度6,上半断面面积为50m2(整个开挖断面积为118m2,下部两断面面积为68m2),开挖顺序按上半断面开挖完成约30后开挖下半断面。上半断面进尺度控制在1.0m以内。下半断面半幅开挖,边施工边进行拱部初支,进尺控制在2.0m以内。

S2-1开挖循环时间拟算表

工序

用时

备注

开挖

2小时

18

出碴

1小时

 

初喷

10分钟

2个喷浆机

中空注浆锚杆

2小时

10

钢筋网及拱架安装

1.5小时

15

合计用时

6小时40

 

 

3.2S2-2型衬砌围岩开挖方法

a、开挖方法58/月)

在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采取台阶留核心土方案开挖,辅助松动爆破。当围岩较坚硬时,取消核心土

根据广西区交通规划设计院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S2-2型衬砌围岩开挖的区域划分及总体施工顺序如下图:

S2-2型衬砌围岩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27施工按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进行。上台阶采用留核心土开挖的施工方法,开挖高度为6,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进尺控制在1.5m内,装载机配合8吨自卸汽车出碴。上台阶施作完成初喷混凝土后,立即架设钢支撑,然后挂网、锚杆、喷射混凝土。下半断面开挖先用挖掘机开挖大中糟,两边墙各预留1.5m宽紧随进行。马口开挖交错进行,循环进尺控制在2m。仰拱交错开挖,落后边墙支护5m及时封闭成环。循环进尺控制在2m以内。

b单洞每一循环施工机械配置及人员安排如下表:

名称

数量(台)

班组

人数(人)

挖机

1

装运班

6

装载机

1

初期支护

20

自卸车

4

开挖

7

风镐

7

 

 

风钻

4

 

 

c、循环时间

S2-2型,上半断面面积为50m2(整个开挖断面积为118m2,下部两断面面积为68m2),开挖顺序按上半断面开挖完成约40米后开挖下半断面。上半断面进尺度控制在1.5m以内。下半断面半幅开挖,边施工边进行拱部初支,进尺控制在2m以内。

S2-2开挖循环时间(1m拟算表

工序

用时

备注

施工准备

0.5小时

 

上半部开挖

3小时

 

初喷

0.5小时

 

上半部钢支撑

3小时

 

上半部锚杆、挂网

2.5小时

 

上半部复喷

2小时

 

下半部开挖

1.5小时

 

下半部钢支撑

1小时

 

下半部锚杆、挂网

1小时

 

下半部喷射混凝土

1.5小时

 

出碴

2小时

 

合计用时

18.5小时

 

3.3S2-3型衬砌围岩开挖方法

a、开挖方法78米/月)

采用微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3米,断面一次光面爆破成型,循环进尺1.5米,炸药单耗控制在0.8kg/m3左右。爆破完毕后,进行初喷3~5cm出碴采用1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配合,4台自卸汽车运至洞外弃碴场。出碴完后,进行钢支撑的架设及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

S2-3开挖如下图示:图G-1

 

 

 

 

 

 

G-1

                      

开挖主要使用人员、设备数量表

名称

数量(台)

班组

数(人)

挖掘机

1

装运班

7

装载机

1

喷射混凝土

10

自卸车8T

4

开挖班

20

风钻

10

初期支护

10

喷浆机

2

 

 

锚杆注浆机

1

 

 

混凝土运输车

2

 

 

注:以一个洞口计算拟定投入的数量

b、S2-3类围岩开挖循环时间

    S2-3类围岩开挖,采用上下断面同时爆破开挖,进尺度1.5米,出碴量180m3

S2-3类围岩开挖循环时间拟算表(1.5m

工序

用时

备注

施工准备

1小时

20

钻眼爆破

2.5小时

通风找顶

0.5小时

1

出碴

3小时

7

初喷

40分钟

 

钢支撑

2.5小时

10

 

锚杆、挂网

2小时

复喷

2小时

10,2个喷浆机

合计用时

14小时10

 

4类围岩段开挖

a、开挖方法78米/月)

采用微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3米,一次光面爆破成型,循环进尺1.5米,炸药单耗控制在0.8kg/m3左右。爆破完毕后,进行初喷3~5cm出碴采用1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配合,4台自卸汽车运至洞外弃碴场。出碴完后,进行格栅支撑的架设及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Ⅲ类围岩开挖如图示:图H-1


H-1

 

Ⅲ类围岩开挖主要使用人员、设备数量表

名称

数量(台)

班组

人数(人)

装载机

1

装运班

6

自卸车8T

5

开挖班

20

风钻

11

初期支护

10

喷浆机

2

喷射混凝土

10

注浆机

1

 

 

运混凝土料车

2

 

 

       注:以一个洞口计算拟定投入的数量

b类围岩开挖循环时间

     类围岩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进尺度2,出碴量400m3

工序

用时

备注

施工准备

1小时

20

钻眼爆破

3小时

通风找顶

0.5小时

1

出碴

4小时

7

初喷

0.5分钟

 

钢格架

1.5小时

10

 

锚杆、挂网

2小时

复喷

2小时

10,2个喷浆机

合计用时

14.5小时

 

5、断层地段施工

施工前,根据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对断层情况(包括破碎带的宽度、填充物、地下水以及隧道轴线与断层构造线方向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的分析确定具体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断层段围岩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台阶法开挖;出采用无轨运输,挖掘机、正铲侧卸式装载机配合8吨自卸汽车运输出;行施工支护,仰拱紧跟。开挖按照“小分块、短台阶、早成环、环套环”的施工原则;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

当断层带内充填软塑状的断层泥或特别松散的颗粒时,先行施做单侧导坑开挖,然后进行上半部环状开挖,最后挖核心土的施工方法。

断层地段出现大量涌水时,采用排堵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通过断层的各工序间的距离尽量缩短,并尽快使全断面衬砌封闭,减少岩层瀑露、松动和地压增加。

采用爆破法掘进时,要严格掌握炮眼深度、数量和装药量,并采用减弱松动爆破法施工。

断层地段的支护只能加强不得减弱,并经常检查加固。

三、钻爆作业

1、爆破器材

   本工地所用的爆破器材如下表所示,存放于经梧州市公安局验收审批的工地火工品库。火工品一览表:

序号

火工品名称

规格

产地

备注

1

乳化炸药

32mm×200mm×150g

广西建化机械厂

药卷统一采用φ32mmL=20cm药卷。周边眼采用以上药卷从中剖开,呈L=20cm的半圆药卷(用电工刀)

2

非电毫秒雷管

115

广西建化机械厂

3

导爆索

外径6.2mm

广西建化机械厂

4

火雷管

8#

广西建化机械厂

5

导火索

外径5.25.8mm

广西建化机械厂

2、爆破方案

2.1、施工方法

根据地质条件: S1、S2-1衬砌段为土方开挖,台阶法施工,开挖方法为人工配合挖掘机施工,上台阶预留核心土,不做爆破设计;S2-2台阶法施工,开挖方法为人工手持风钻钻爆开挖,上台阶预留核心土,光面爆破。在地质条件差时,取消光爆层,施做松动爆破下半断面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施工; S2-3、S3衬砌段采用台阶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

2.2、爆破施工

(1)施工布眼

钻眼前,测量人员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开挖断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按爆破设计(修正设计)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超过5cm

(2)定位开眼

采用人工手持风钻利用自制开挖台架钻孔。台架就位后,人工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他眼要高,开眼误差分别控制在3cm5cm以内。

(3)钻眼

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由有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方向由测工确定并在台架上确定参照物供司钻人员使用,确保周边眼有准确的外插角(按爆破设计或修正设计),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不小于15cm。同时,根据眼口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4)清孔

装药前,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直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吹净。

(5)装药

装药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对号入座”。所有炮眼均以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6)联结起爆网路

起爆网路为复式网路,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联结时注意: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相同;引爆雷管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簇导爆管自由端10cm以上,网路联好后,专人负责检查。      

(7)瞎炮的处理

发现瞎炮,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尽量靠近炮眼。

(8)光面爆破质量检验标准

超欠挖:爆破后的围岩面圆顺平整,无欠挖,超挖量控制在设计规范范围内。

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留率不少50%。

相邻两孔之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有明显的爆破裂隙。

相邻两孔之间出现的台阶误差不得大于150mm

(9)注意事项

a、掏槽区钻眼布置及钻孔方向控制

钻爆人员按区域分工,人员要长期固定,各自掌握该区域钻孔参数,并根据爆破效果责任明确。

掏槽孔方向利用台架框及底板做明确标识,做为参照物,保证钻孔方向。

整个台架上的炮孔特别是掏槽区钻孔装药之前必须统一检查,长度、角度必须符合要求,避免漏打或堵孔后其它孔已装药而不敢再补钻的现象发生。

b、炮孔雷管段别的准确性控制

掏槽孔与扩槽孔之间,以及扩槽孔与内圈眼之间在局部地区由于孔口位置较近,稍不注意而造成段别混淆,为此:

爆破工按照爆破设计段别先在各炮孔中放入起爆药卷,然后按区域进行检查;

司钻工同时对自己负责区域段别进行核对,对导爆管上无明确标识段别的雷管及时更换。

c、底部超欠挖控制

利用台架与地面上卡一工字钢(可直接将台架顶推前进用横担卸在地上用枕木卡死即可,然后打底板眼时风钻平扒在地面上,司钻工只管调节风量即可使钻眼平顺,确保底部成型好。

3、爆破设计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3.1、S2-2段爆破设计

3.1.1、计算炮眼数目:

式中:N­——计算炮眼数目,不包括未装药的空眼数。

     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

    s­——开挖断面面积(m2

    α——炮眼装填系数

γ——每米药卷长度的炸药重量(Kg/m)

由工程类比可取q=0. 55,开挖端面的上部面积为S=61.90m2

α、γ的值由实际得其值如下表:

药卷直径

炮眼装填系数α

炸药每米长度的重量

32

0.40

0.75

由此可得: N=0.55×61.90/(0.40×0.75)=113

3.1.2、爆破参数的确定

1) 周边眼间距

周边眼间距适当缩小,可以控制爆破轮廓,避免超欠挖,又不致过大地增加钻眼工作量,孔间距的大小与岩石性质、炸药种类、炮眼直径有关,一般为E=(8~18)d,E为孔距,d为炮眼直径。本断面E的值选用E=50cm

2)光面爆破层

光面爆破层就是周边眼与最外层辅助眼之间的一围岩层,光面爆破层厚度就是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W,为65cm

3)周边眼密集系数

周边眼的间距E与光面爆破层厚度W有密切关系,通常以周边眼密集系数K表示为K=E/W。本例为K=50/65=0.77。

4)空隙比Di

炮眼直径与药卷直径之比称为空隙比Di,由于炮眼的直径选用ф42mm,药卷直径选用ф32mm/2,因此Di=炮眼直径/药卷直径=42/32/2=0.67。

5)炮眼深度L

预计每循环进尺1.2m,由工程类比可取炮眼平均深度L为1.5m,其中掏槽眼深度为1.8m。总的爆破参数见下表

炸药品种

药包直径(mm)

药卷规格

(Kg/m)

炮眼平均深度

(m)

周边眼

间距

(cm)

光面爆

破层

W(m)

周边眼密

集系数

K=E/W

空隙比

Di=D/d

乳化炸药

32

0.75

1.5

50

65

0.77

0.67

 

3.1.3、爆眼布置   

爆眼布置见图1。

3.1.4、爆眼装药参数见下表

炮眼位置

炮眼编号

炮眼深度(m

倾斜角(°

炮眼装药量(K g

起爆

雷管

段别

备注

每个

眼深

总深

垂直

水平

每眼

卷数

每眼用量

总重

1

16

1.8

28.8

90

 

4

0.75

12.0

1

 

3

8

1.5

12

90

 

3

0.60

4.8

3

5

17

1.5

25.5

90

 

3

0.60

10.2

5

7

38

1.5

57

外插角小于2°

2

0.23

8.74

7

9

18

1.5

27

90

 

2

0.23

4.14

9

1

18

1.5

27

90

 

2

0.45

8.1

1

合计

115

 

 

 

 

 

 

47.98

 

 

3.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开挖断面积(m2)

单位面积炮眼个数(个/ m2

预计炮眼利用率(%

预计每循环进尺(m)

每循环爆破岩石(m3

比装药量(Kg/m3

比钻眼量(m/m3

61.90

1.9

80

1.2

74.28

0.65

2.4

3.2S2-3S3段爆破设计

3.2.1计算炮眼数目:

式中:N­——计算炮眼数目,不包括未装药的空眼数。

     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

    s­——开挖断面面积(m2

    α——炮眼装填系数

γ——每米药卷长度的炸药重量(Kg/m

由工程类比可取q=1.0,开挖端面的上部面积为S=60.96m2S=43.22m2

αγ的值由实际得其值如下表:

药卷直径

炮眼装填系数α

炸药每米长度的重量

32

0.6

0.75

由此可得:

N=1.0×60.96/0.6×0.75=135

N=1.0×43.22/0.6×0.75=96

3.2.2、爆破参数的确定

1) 周边眼间距

周边眼间距适当缩小,可以控制爆破轮廓,避免超欠挖,又不致过大地增加钻眼工作量,孔间距的大小与岩石性质、炸药种类、炮眼直径有关,一般为E=(818)dE为孔距,d为炮眼直径。本断面E的值选用E=50cm

2) 光面爆破层

光面爆破层就是周边眼与最外层辅助眼之间的一围岩层,光面爆破层厚度就是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W,为60cm

3) 周边眼密集系数

周边眼的间距E与光面爆破层厚度W有密切关系,通常以周边眼密集系数K表示为K=E/W。本例为K=50/60=0.83

4) 空隙比Di

炮眼直径与药卷直径之比称为空隙比Di,由于炮眼的直径选用ф42mm,药卷直径选用ф32mm/2,因此Di=炮眼直径/药卷直径=42/32/2=0.67

5)     炮眼深度L

预计每循环进尺2.0m,由工程类比可取炮眼平均深度L2.2m,其中掏槽眼平均深度为2.925m.。总的爆破参数见下表

炸药品种

药包直径(mm

药卷规格

Kg/m

炮眼平均深度

m

周边眼

间距

cm

光面爆

破层

Wm

周边眼密

集系数

K=E/W

空隙比

Di=D/d

乳化炸药

32

0.75/2

2.2

50

60

0.83

0.67

3.2.3、爆眼布置  

爆眼布置见图2、见图3

3.2.4、爆眼装药参数见下表

爆眼装药参数表

炮眼编号

炮眼深度(m

倾斜角(°

炮眼装药量

K g

起爆

雷管

段别

备注

每个眼深

总深

垂直

水平

每眼卷数

每眼重量

总重

 

 

1

6

3.3

19.8

 

41.8

11

1.65

9.9

1

 

3

4

3.0

12

 

47.2

10

1.5

6

3

5

6

2.5

15

 

61.64

8

1.2

7.2

5

7

17

2.2

37.4

90

 

6

0.9

15.3

7

9

19

2.2

41.8

90

 

6

0.9

17.1

9

11

29

2.2

63.8

90

 

6

0.9

26.1

11

13

38

2.2

83.6

外插角小于2°

5

0.375

14.25

13

15

15

2.2

33

90

 

7

1.05

15.75

15

合计

134

 

 

 

 

 

 

111.6

 

 

1

13

2.2

24.2

90

 

5

0.75

9.75

1

3

13

2.2

24.2

90

 

6

0.9

11.7

3

5

7

2.2

6.6

90

 

6

0.9

6.3

5

7

28

2.2

46.2

外插角小于2°

7

1.05

29.4

7

61

 

 

 

 

 

 

57.15

 

3.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上半断面

开挖断面积(m2)

单位面积炮眼个数(个/ m2

预计炮眼利用率(%

预计每循环进尺(m)

每循环爆破岩石(m3

比装药量(Kg/m3

比钻眼量(m/m3

60.96

2.2

90

2

121.92

0.92

2.5

2)下半断面

开挖断面积(m2)

单位面积炮眼个数(个/ m2

预计炮眼利用率(%

预计每循环进尺(m)

每循环爆破岩石(m3

比装药量(Kg/m3

比钻眼量(m/m3

43.22

1.4

90

2

86.44

0.66

1.55

 

4、爆破施工要点

隧道钻爆作业必须严格按钻爆设计进行。当地质情况出现变化时,爆破设计随围岩条件变化作出调整,不断优化爆破设计,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

钻孔根据不同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法,采用风钻,钻孔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钻。

炮眼深度、角度、间距按设计要求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的精度。

钻眼完毕,按爆破设计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药。

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水及石粉用高压风吹净,装药时严格按爆破设计进行,并派专人现场指挥,并作好装药记录,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及时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少于200mm

采用预裂爆破时,从药包顶端起堵塞,不得只在眼口堵塞。

爆破时,人员和机械撤至受爆破影响范围之外;爆破后必须立即进行安全检查,查出有未起爆的瞎炮,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的规定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才能出碴。

5、安全管理

爆破安全管理执行项目部爆破安全管理办法。爆破施工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贯彻执行从严管理,依法监督,方便生产,保障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工班长对所在班组爆破器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物资管理部门负责购买、运输、储存、退库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5.1开挖及凿孔

5.1.1 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地或裂缝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5.1.2 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5.1.3 机械凿岩时,采用湿式凿岩机。

5.1.4 站在碴堆上作业时,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5.1.5 风钻钻眼时,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拉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的捕尘设施是否良好。不合要求者予修理或更换。

5.1.6 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5.1.7 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

5.1.8 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5.2

5.2.1 装药与钻孔在同一平台上严禁平行作业。

5.2.2 爆破器材严禁在加工房地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

5.2.3 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5.2.4 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1)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

2)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

3)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

5.2.5 装药前须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泥浆,石粉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不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5.2.6 洞内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

5.2.7 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其导火索的长度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1.2m

5.2.8 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有火照明。

5.2.9 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5.2.10 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处理。

5.2.11 装炮时使用木(竹)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撤至安全地点。

5.2.12 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岩石隧道两工作面距离接近15m(软岩为20m),一端装药放炮时,另一端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只准一端掘进,另一端的人员和机具撤离至安全地点。

四、施工支护

1、管棚施工方法

1.1、 工程简介

管棚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周围布置。管棚施作的里程平均覆土深度为9m20m。由于隧道结构断面较大、管棚施作位置为207国道公路下,其交通车流量较大及覆盖土浅、地质条件差等原因,该工程设计为了确保隧道开挖安全及上部土层稳定和施工安全采用φ89mm×8mm长管棚作为隧道开挖的超前支护体系。

根据设计及施工特点要求,采用的设备必须方便管棚施作和满足误差要求,我施工单位预采用非开挖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完成隧道的超前φ89mm大管棚。即采用水平导向钻进施工法施工,形成管幕。采取施工技术为:采用德国TT40水平导向钻机先成孔后跟管钻进完成管棚施工

1.2、大管棚支护参数

大管棚主要设计参数表

项目编号

技术参数

施工标准及技术要求

1

管棚设计长度

上行线进口65m,下行线出口85m(一环63根)。

2

管材标准

管径为φ89mm*8mm热轧钢管

3

布设范围

隧道结构轮廓线外围

4

管棚纵坡

第一个100.5-1%仰坡,后为2%仰坡。

5

方向

与隧道中线基本平行

6

管棚与结构关系

钢管中心超出通道结构外轮廓尺寸线按设计图纸

7

布设间距

环向30cm

8

接头错缝要求

接头错开距离>1.0m,同一断面接头数量<50%

9

管节联结方式

丝扣联结,丝扭长15cm

 

1.3、施工方法

采取施工技术为:采用德国TT40水平导向钻机先成孔后跟管钻进完成管棚施工。TT40水平导向钻机配备有美国DCI无线导向系统,在管棚施工过程中,可测量及控制管棚方向和高程,能充分保证管棚施工的精度要求。在施工时先成孔后跟管,再做套拱锁住洞口

1.3.1、关于管棚分两次施工的有关说明:

设计的管棚施工是10m施工一次,结合我单位以往的施工经验及施工管棚设备,确定以下施工:第一次施工长度:上行线45,设置1度的上仰角;其它按施工设计施工。因管棚施工里程均在缓和曲线向直线段过度的曲线上经过计算,40m缓和曲线外侧最大弦矢距只有7cm。在施作管棚时,在曲线外侧考虑10cm的外移量,以保证管棚不侵入开挖净空及确保管棚起到支护作用。管棚分布详细情况见施工图:

1.3.2、钻导向孔、跟管钻进施工流程图见下图

 

钻导向孔、跟管钻进施工流程图

1.3.3、 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

(1)主要机械设备、仪器统计表见下表:

机械设备、仪器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水平钻机

TT40

1

 

2

泥浆泵

TT40

1

 

3

水准仪

DZS3-1

1

 

4

全站仪

NT322

1

 

5

专用无线导向仪

DCI

1

 

(2)主要施工机械TT40水平导向钻机有关技术规格:

TT40钻机由三部分组成:主机、液压动力系统和泥浆系统。

主机长2.35m,宽1.4m,高1.3m,最大主轴扭矩1500N.m,回拖力4吨,冲击力11吨,液压动力系统发动机使用柴油,总功率41KW,泥浆系统最大流量50升/分钟,钻杆为整体式锻造钻杆,钻杆每节长度1.25m,钻杆直径48mm,最小弯曲直径38m,最大钻孔直径250mm。配备有美国DCI无线导向系统,在管棚施工过程中,可测量及控制管棚方向和高程,能充分保证管棚施工的精度要求。

1.3.4、导向孔钻进

(1)导向孔钻进示意图(见下图)


水平钻机导向孔成孔示意图

 

水平导向钻是指在钻机钻头内设置无线信号发射器,指导钻进方向的一种钻孔工艺,本工艺适用于施作地下隧道、通道超前大管棚,施工管棚精确度较高,成孔质量好,钻机灵活性大。

(2)根据已探测的地质情况,由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测量放样工作,下发测量技术交底,然后进行孔位定位工作,再经技术人员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 在施工隧道洞口达到管棚施作条件后,开挖到施作深度,按照设计顺序准确安装导向钻机,孔位对正,安装牢固,管路连接准确无误。导向仪器严格遵守使用技术规程,正确安装,细心调试,直到精度测量误差小于规范要求为止。

(4)机械设备就位

在工作坑内,给钻机铺设施工平台,确保施工时钻机不倾斜,不抖动平台采用方木和木板搭设,平台搭设完成后将钻机安装就位、固定,将钻机与其它辅助设备连接妥当、安全,按提前设计好的钻孔角度调整钻机倾角,并做好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急措施。

(5) 配置泥浆,准备钻进施工。

(6)其它准备工作做好后,机械操作人员启动钻机,开始按设计的孔位沿隧道方向从洞口向里钻进,每完成一根钻杆的钻进,接下一根钻杆,直到完成设计的长度。钻进的技术参数、泥浆配比均按提前设计的数据严格执行,机械操作人员按TT40型钻机的最佳钻进指数进行操作。钻进时使钻头缓慢旋转、顶进、进入地层,方向改变时确保曲线平滑。

(7)钻进导向孔时注意事项:

a、严格按照设计钻进坡度及方向进行钻进,泥浆配比及时根据钻进施工情况及导向孔成孔质量及时进行调整。

b、导向仪严格遵守使用技术规程,正确安装,细心调试,直到精度测量误差控制在设计及规范予许范围内,及时反馈钻进指数,及时调整钻头、钻孔方向达到设计的坡度和方向。

c、由于钻孔位置要求严格,在每一根钻杆钻进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及泥浆流量,并及时进行导向。

d、地表导向要严格遵守导向仪的操作规程,准确测量各项参数(深度、轨迹方向等),及时与钻机操作人员联系沟通,确保钻孔施工精度准确。

e、钻孔施工中根据导向仪测量的数据严格控制钻孔轴线,若有不利偏向要及时进行纠正,纠偏遵守“勤纠少纠”的原则。

f、导向钻孔严格按设计轨迹施工,要求导向孔轨迹平顺,以便于后序跟管钻进,减少阻力。

g、在钻进过程中防止对土壤扰动的影响,造成地表沉降,采取慢钻、加大泥浆配比的方法确保施工安全,更好的控制地表下沉。

按照以上原则钻进,最终到钻孔达到设计长度,完成导向孔钻进。

1.3.5、跟管钻进施工

(1)水平钻机跟管钻进示意图(见下图)


水平钻机跟管钻进示意图

   跟管钻进即直接将钢管与钻机动力头连接,钻机带动钢管旋转顶进至导向孔内。

2导向孔钻进完成后,对导向孔的方向及成孔质量检查达到要求后,再进行跟管钻进施工。

3)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按导向孔孔位沿导向孔方向从洞口向里钻进,钻进的技术参数、泥浆配比均按设计的数据严格执行,机械操作人员按TT40型钻机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钢管连接牢固,钻进时使钢管前端缓慢旋转、顶进、进入地层。在钻进的全过程中,钢管与导向孔之间采用泥浆润滑、护壁,泥浆经泥浆搅拌机拌合,由钻机上的高压泥浆泵加压,通过钻杆,从钻头喷出起到润滑和护壁的作用。最终完成跟管钻进。

4)钻孔与跟管钻进布置

管棚浆液凝结后,即时进行套拱的施工,套拱以下采用留核心土的方法施工,在核心土上立模并安装2I20b工字钢。长管棚钻孔前先进行施工测量定点,按奇偶数孔孔位画好中心位置,先钻奇数孔位,从洞顶往两边对称钻孔,每钻好一孔后及时顶进长管棚钢管并进行注浆作业。钻一孔奇数孔后紧接着钻一孔偶数孔,顶进一根钢管。钢管设计参数为:

a、热轧无缝钢管φ89×8mm,壁厚8mm;钻φ8mm的压浆孔,间距为25cm;节长分别为2m 3m4m6m7m

b、管距采用30cm的环向间距。

c、倾角采用10(不包括线路纵坡)。

d、钢管施工误差,钻孔平面误差不大于15cm,角度误差不大于0.50

奇数孔第一根钢管用3.0m,第三根钢管用2.0m,最后一根钢管用7.0m,其余钢管用6.0m;偶数孔第一根钢管用6.0m,第三根钢管用2.0m,最后一根钢管用4.0m,其余钢管用6.0m。钻孔方向用测斜仪检查控制,发现偏斜角超过设计要求时及时纠正。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接头长度为15cm。第一根钢管必须制作长20 cm的锥头。如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泥质围岩,钻孔发生塌孔事件时必须重新进行泥浆护壁后继续进行钻孔,泥浆性能各项指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跟管钻进注意事项

a、跟管钻进轨迹基本保持与导向孔轨迹相同。

b、地表导向要严格遵守导向仪的操作规程,准确测量各项参数(深度、轨迹方向等),及时与钻机操作人员联系沟通,确保钻孔施工准确。

c、钢管连接迅速、牢固。

d、保证泥浆配比达到设计指数,拌合均匀。

1.3.6、处理施工泥浆

施工导向孔、跟管钻进的泥浆及时清理,在隧道洞口沉淀,将泥浆拉运处理。

1.3.7 工艺特点

1)此钻机配备有专用的泥浆系统,确保对管棚周围土层扰动最小,可通过信号发射、接收设备进行调节、控制导向孔管棚精度。

2)所需施工场地空间小,机动灵活性显著;施工周期段,工艺循环紧凑,造价不高于其他类型设备。

3)采用专用膨润土泥浆护壁,附带搬运泥砂,且有润滑减少钢管与孔壁之间摩擦作用,浮托跟管,使施工过程更加流畅,保证管棚精度。

4)环保附加值高,自带动力系统。

1.4人员组织

根据管棚工程规模和技术方面的要求,结合管棚工程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在人员组织方面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及到位情况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到位情况

1

现场负责、管理人员

6

已到位

5

技术人员

4

已到位

6

测量人员

4

已到位

9

电工

1

已到位

10

钻工

3

已到位

11

机修工

2

已到位

12

电焊工

3

已到位

13

钢筋工

6

已到位

14

其他人员

12

已到位

合计

41

 

 

1.5 施工机械布置

主机安置于施工钻孔处,主机中心线与管棚中心线重合,液压动力系统和泥浆系统安置于主机边缘。隧道洞口砌筑泥浆池,用于储蓄施工后流出的泥浆。

1.6 管棚管内注浆

整根管棚施工完成后,对该管棚管内进行注浆,注浆前利用钢板对管口进行封闭,焊接注浆管,而后进行注浆。注浆材料为30号砂浆。

1.7施工工期安排

单根89mm管棚施工流程:钻进前准备(20分钟)钻机就位(40分钟)→导向孔钻进(180分钟)→钢管联结及跟管钻进(180分钟)→拆卸、清理(20分钟)。单根共计440分钟(合7小时20分钟)。隧道拱部范围内从中间向两侧施作。

1.8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施工保证措施

1.8.1质量保证措施

此管棚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以生产负责人为组长,各施工部门领导为组员的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建立安全质量目标岗位责任制及保证安全,争创优质工程为目标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杜绝重伤以上事故为安全目标。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2)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及其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3)对各道工序和各种工艺操作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作好钻机轨迹记录及施工记录。

(4)严格把好质量关,搜集各类质保单,作好规定的原材料试验。

(5)对导向孔轴线,标高等实行专人测量,专人复测,并经业主及监理复测认可。

(6)内业资料尤其是质量验收资料与实际施工同步。

1.8.2、施工安全措施

(1)人身安全措施

a、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坚持周一安全活动,坚持班前教育,班中检查、班后总结制度。

b、现场悬挂施工安全标志牌,配置必要的消防灭火器材,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机、电安全措施

a、各种机械、电器的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非操作司机和机电操作者,严禁擅自动用机电设备。

b、加强临时用电管理,临时用电设施派专人看守,并有防护措施。

c、送电电缆、电线绝缘良好,无破损,闸箱要有防雨设备并有接地装置。较大容量的用电设备加漏电保护器。

1.8.3、环境保护措施

(1)以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主,组成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小组,加强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堆放管线布置和场内文明施工等工作的协调与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3)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我公司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环保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自查自律。

(4)检查制度,定期的设专人对施工现场和场外进行环保检查和治理。

(5)材料标牌清楚明确,堆放规整有序。

(6)施工中主要环保措施

a、施工泥浆及时沉淀处理清运。

b、严格控制无故敲打,最大限度减少噪声。

2、锚杆施工方法

洞身开挖完经初喷砼后,先由测量人员用红油漆按设计标定锚杆位置。锚杆采用YT-28钻机造孔,造孔完毕,需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孔补钻。

锚杆必须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主结构面不明显时,与隧道周边轮廓垂直呈梅花形布置。其施工程序流程:锚杆材料准备→钻锚杆孔→安装锚杆→拉拔试验。

2.1、施工方法

钻锚杆孔。

按设计要求定出位置,孔距允许误差±15mm

保持钻孔顺序,孔口岩面整平,钻孔与岩面垂直或径向设置。

钻孔深度及直径与杆体相匹配。

2.2、施工技术措施

·开挖初喷后尽快安设锚杆,然后复喷。

·锚杆原材料规格、长度、直径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杆体除锈。锚杆孔位、孔深及布置形式符合设计要求。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并从钢架腹部穿过,锚杆头与钢架焊接。

锚杆安装:

杆体插入锚杆孔时,保持位置居中,砂浆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杆体露出岩面长度不大于喷层厚度。

锚杆孔内C30早强砂浆饱满密实。锚杆垫板与孔口砼密贴,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紧固垫板螺帽。

水泥砂浆强度C30,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用细砂,粒径不大于2.5mm

 

3、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法

成洞面加固小导管长5米;明洞边仰坡小导管长5米。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mm钢管(壁厚4mm),沿隧道拱部设置。超前小导管在预制厂制做,前部做成锥头,在壁上钻8mm的对穿注浆孔,尾部要设铁箍。

3.1、施工方法

按设计架立拱部钢架经检查合格后,施作定位锚杆之后,在钢架上标定小导管施作位置,利用风钻造孔,并按设计严格控制外插角(10-15度),再用风钻将已加工好的钢花管顶入,尾部与钢架焊成整体;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然后采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结束5h后进行开挖。

钻孔位置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位置与角度钻眼。孔位误差不大于5cm,外插角偏差不大于2°(角度用地质罗盘仪检查)。超过允许误差时,在距离偏大的孔间补管注浆。

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画出草图,对照孔位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

小导管尾端置于钢架腹部或焊于系统锚杆尾部,以增强共同支护能力。

注浆结束标准:采用定压注浆,当注浆终压达到设计压力(1MPa),并稳定10min以上才可以停止注浆。

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明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生情况及处理过程。

单孔注浆量不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80%,不足处进行补管注浆。

3.3施工技术措施

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1.0m,外插角10~15°,与线路中线方向大致平行。孔位钻设偏差不超过10cm,孔眼长大于小导管长,钢管外露长度不大于20cm

上岗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上岗,并坚持岗位责任制。

在注浆以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机具设备的检修工作要认真进行,并试运转,如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予以修复,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对注浆管路系统,包括混合器、接头、阀门等,都要认真检查,如有破损,予以更换,不好用的接头、阀门,不得使用,以免注浆时,在较高压力下发生脱扣的危险事故。

注浆前,在洞外将管路全部接通,进行试压,试压可用清水进行。在试压时,如管路不通或接头有漏水现象,予以排除,要保持管路系统各部件完好畅通。

4、喷砼施工方法

隧道开挖完成后立即对岩面喷射砼,以防岩体发生松驰。

4.1、施工准备工作

4.1.1、工作台架
  根据断面大小现场加工制作了可移动简易工作台架。台架长度5m(一个喷射作业循环长度),方便前后移动台架,节省拆卸台架占用的大量作业时间。

4.1.2、安装调试好设备,连接管路并备好备用设备

4.1.3、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原材料堆料场按施工所需平整硬化完成,临时设施如水泥库、外加剂库房均已搭建完毕。

4.1.4、材料方面:所需的材料如水泥、砂、碎石、速凝剂、施工用水等在施工堆料场均已贮存了一定数量,能满足一个星期的施工用料,在以后施工中按施工所需继续购进。同时原材料的质量均按批次或进场数量抽检并达到施工要求。

4.2.5、机械及管路方面:混凝土搅拌机安装调试完毕,混凝土运输车机况良好,混凝土喷射机及管路在洞口仰坡临时支护混凝土喷射施工中已安装调试使用过且工作状况良好。

4.2、喷射混凝土材料

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碎石、砂、水及外加剂,原材料的选料采用原材料招标、现场考察及实地取样等方式进行,严格把好质量关。

4.2.1、水泥: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并与速凝剂有较好的相溶性,水泥选用了具有强度高、抗渗性和耐久性好的玉林皇龙牌P.O 42.5或P.O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2.2、粗骨料:粗骨料选用北流县境内产的5~10mm粗骨料,该粗骨料质地干净,粒径均匀且针片状颗粒极少,能满足规范及实际施工所要求的标准:即防止混凝土喷射过程中堵塞管道,减少回弹量,保证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强度且坚固耐久。从洞口仰坡临时支护的混凝土喷射施工也得到了验证。

4.2.3、细骨料:细骨料选料标准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减少施工作业时粉尘,减少混凝土硬化时的收缩裂纹,坚固耐久的中砂。基于此标准,选用了南渡镇境内产的河砂

4.2.4、水:喷射混凝土的施工用水采用饮用水,水质经取样送检后满足施工要求。

4.2.5、在严格选取原材料的同时,还进行了严格的施工配合比试验(施工配合比试验报告附后),以满足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的基本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的质量好、强度高、密实度高、防水性能好及达到物理力学指标。

4.3、喷混凝土施工机具

喷射混凝土工艺,配置的基本设备为:

自动计量搅拌机两台,GSP-B型混凝土喷射机2台,ZSP-Ⅱ型混凝土喷射机1台,CPS2000型混凝土喷射机1台,各洞口一台喷射机,20m3/min以上空压机两台,小型混凝土运输车2台。标定生产率为6m3/h。

4.4、人员配置

每台喷射机人员配置情况

序号

名称

人数

备注

1

喷射手

2

 

2

喷射司机

1

 

3

上料人员

2

 

4

其他人员

4

 

合计

 

9

 

 

4.5、喷混凝土施工

4.5.1喷混凝土工艺

    施工顺序:准备工作→清理危石、岩面→埋设喷射厚度控制标志→初喷→安设支护结构→清理喷射面→复喷至设计厚度。

按照配合比,把喷射混凝土用的原材料不加水拌制成混凝土,送入喷射机料斗,喷射机活塞将混凝土送入混合室,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进入喷射管,在喷嘴处加入水、速凝剂,再次混合后的料束从喷嘴射到受喷面。施工工艺见下图。

 

 

 

4.5.2、喷方法

4.5.2.1、喷射机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洁管道内杂物。同时用高压风吹扫受喷面,清除受喷面上的尘埃。

4.5.2.2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钉,如工作面有滴水或淋水,提前做好钻孔埋管的引排水工作

4.5.2.3、喷射混凝土的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保证连续供料。

4.5.2.4、喷射混凝土的喷射路线自下而上,呈S形运动;喷射时,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前进,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

4.5.2.5、喷射机要求风压为0.40.6Mpa,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0.61.0m时较好。

4.5.2.6、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如遇受喷面被钢筋网片、钢拱、格栅覆盖时,可将喷头稍微偏斜10°20°

4.5.2.7、喷射厚度受混凝土进入喷射机、速凝剂的效果、气温的影响,喷射墙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10cm,喷射拱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7cm

4.5.2.8喷射混凝土表面大面平整并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4.6、喷混凝土质量要点

4.6.1、初喷混凝土紧跟掌子面,复喷前先按设计要求完成超前小导管,钢筋网、钢拱、格栅拱的安装工作。喷射混凝土分层喷射,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确定,拱部为56cm,边墙为710cm。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1h以上再次喷射混凝土时,受喷面用风、水清洗。

4.6.2、试验室负责优选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与现场控制,喷射施工前先进行试喷,试喷合格后再投入喷射施工,并按规定喷射大板,制作检验试件。

4.6.3、每次喷混凝土完毕后,即时检查厚度,若厚度不够需进行补喷达到设计厚度25cm

4.6.4、坚决禁止将回弹料做为喷射料使用。

4.6.5、坚决实行四不制度,即:喷混凝土工序不完,掌子面不前进;喷混凝土厚度不够不前进;混凝土喷射后发现问题未解决不前进;监测结果表明不安全不前进。

以上制度由现场技术员负责执行,责任到人,并在工程施工日志中做好记录以备检查,项目经理负责监督。

4.7、遇水地段处理措施

本工程防水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制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选择及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治水措施,确保围岩稳定,便于初期支护的施工。

4.7.1.出现大面积漏水时,采用钻孔将水集中安设引水盲管汇流引入排水沟,再进行喷射混凝土。

4.7.2.遇有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宜先采用钻孔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压力,然后注浆法进行封堵后,进行喷射防水混凝土。

4.7.3.有轻微渗水或成片潮湿的岩面,喷射混凝土前采用喷涂防水层整治或直接喷射防水混凝土处理。

4.7.4.在开挖后大部分呈潮湿或浸湿状,节理裂隙带和脉岩接触带有偶见的明显出水点,表现为局部的滴水、小线状出水,涌水量小时,喷射前紧贴围岩表面安设软式弹簧盲管作为喷射混凝土背后排水系统,以此起到疏水泄压的作用,以降低地下水水位压力,提高锚喷结构的防水效果。盲管布设型式,其一为每隔5m一根的环向盲管,并在边墙两侧盲管未端设泄水孔;其二为在集中出水点或面状淋水点设局部盲管,局部盲管与邻近的环向盲管相连。盲管安设必须紧贴岩面,以获得最佳排水效果。

5、钢架加工制作及架设的施工方法

5.1格栅钢架

5.1.1格栅钢架加工制作

钢架加工制作时,构件的连接是关键性工艺,按《钢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5-95的规定执行,确保各类焊缝及螺栓连接质量。

⑴钢架在预制时按设计图放大样,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将主钢筋、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⑵焊前及焊缝检查

焊接材料均附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

按照钢材质量证明书进行现场复检。

有锈蚀的钢材禁止使用,对轻微浮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并对焊点进行防锈处理。

焊制前进行焊工摸底试焊,接照手工电弧焊规范经考试合格评定焊接等级,并按规范选用焊接电流、电压、引弧速度等,并要求供电质量稳定。

施焊前焊工复查组装质量及焊缝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修整合格后才能施焊。

焊接完毕后清除熔碴及金属飞溅物。按《钢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要求检查焊接质量,不允许出现漏焊和假焊等现象。

⑶钢架加工后要进行试拼,其允许误差

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

钢架由拱部,边墙各单元钢构件拼装而成。各单元用螺栓连接。螺栓孔眼中心间距公差不超过±0.5cm

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5.1.2格栅钢架架设

⑴为保证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在钢架基脚部位预留0.15~0.20m原地基,架立钢架时挖槽就位,并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

⑵钢架平面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度。钢架的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大于5cm

⑶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在隧道开挖时:

·在两拱脚处、两边墙脚处预留安装格栅钢架槽钢凹槽,其尺寸为8.3cm(高)×8cm(深)。

·在初喷混凝土时,在凹槽处打入木楔,为架设钢架留出连接板(或槽钢)位置。

⑷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时设骑马垫块,钢架与围岩(或垫块)接触间距不大于50mm

⑸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各种钢架设纵向连接钢筋。

⑹为使钢架准确定位,钢架架设前均需预先打设定位系筋。系筋一端与钢架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锚入围岩中0.5~1.0m并用砂浆锚固,当钢架架设处有锚杆时尽量利用锚杆定位。

⑺钢架架立后尽快施作喷混凝土,并将钢架全部覆盖,使钢架与喷混凝土共同受力。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6cm左右,先从拱脚或墙脚向上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脚)而不密实,强度不够,造成拱脚(墙脚)失稳。

5.2 I20型钢支撑

5.2.1 I20型钢支撑加工制作

钢架加工制作时,构件的连接是关键性工艺,连接采用M20高强螺栓,每个螺栓终拧扭矩为486.2KN·m,需采用扭矩扳手施工,两个螺帽必须同时对称拧紧。施工遵循《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9254-95第8章有关规定。

⑴钢架在预制时按设计图放大样,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

⑵采用特制冷弯机加工I20型钢,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⑶焊前及焊缝检查

焊接材料均附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

有锈蚀的钢材禁止使用,对轻微浮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并对焊点进行防锈处理。

焊制前进行焊工摸底试焊,接照手工电弧焊规范经考试合格评定焊接等级,并按规范选用焊接电流、电压、引弧速度等,并要求供电质量稳定。

施焊前焊工复查组装质量及焊缝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修整合格后才能施焊。

焊接完毕后清除熔碴及金属飞溅物。按《钢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要求检查焊接质量,不允许出现漏焊和假焊等现象。

⑷钢架加工后要进行试拼,其允许误差

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

钢架由拱部,边墙及底部各单元钢构件拼装而成。各单元用M20高强螺栓连接。螺栓孔眼中心间距公差不超过±0.5cm

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5.2.2 I20钢支撑架设

⑴为保证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在钢架基脚部位预留0.15~0.20m原地基,架立钢架时挖槽就位。

⑵钢架平面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度。钢架的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大于5cm

⑶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时设垫块,钢架与围岩(或垫块)接触间距不大于50mm

⑷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钢架及时设置纵向连接钢筋。

⑸为使钢架准确定位,钢架架设前均需预先打设定位系筋。系筋一端与钢架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锚入围岩中0.5~1.0m并用砂浆锚固,当钢架架设处有锚杆时尽量利用锚杆定位。

⑹钢架架立后尽快施作喷混凝土,并将钢架全部覆盖,使钢架与喷混凝土共同受力。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6cm左右,先从拱脚或墙脚向上喷射,以防喷射回弹料虚掩拱脚(墙脚)而不密实,强度不够,造成拱脚(墙脚)失稳。

5.3 高强螺栓施工

5.3.1高强度螺栓的储存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制造厂按批号,一定数量同一规格配套后装为一箱(桶),从出厂至安装前严禁随意开包。在运输过程中轻装、轻卸,防止损坏,防雨、防潮。当出现包装破损、螺栓有污染等异常现象时,及时用煤油清洗,并按高强度螺栓验收规程进行复验,经复验扭矩系数或轴力合格后,方能使用。

工地储存高强度螺栓时,放在干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内,并不得损伤丝扣和沾染脏物。连接副人库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规格、批号分类存放。安装时,要按使用部位,领取相应规格、数量、批号的连接副,当天没有用完的螺栓,必须装回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妥善保管并尽快使用完毕,不得乱放、乱扔。

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油膜正常无污物的方可使用。

使用开包时应核对螺栓的直径、长度。

使用过程中不得雨淋,不得接触泥土、油污等脏物。

5.3.2高强度螺栓的紧固方法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是用专门扳手拧紧螺母,使螺杆内产生要求的拉力。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一般用二种方法拧紧,即扭矩法和转角法:

    扭矩法分初拧和终拧二次拧紧。初拧扭矩用终拧扭矩的30%~50%,再用终拧扭矩把螺栓拧紧。如板层较厚,板叠较多,初拧的板层达不到充分密贴,还要在初拧和终拧之间增加复拧,复拧扭矩和初拧扭矩相同或略大。

    转角法也分初拧和终拧二次进行。初拧用定扭矩扳手以终拧扭矩的30%-50%进行。使接头各层钢板达到充分密贴,再在螺母和螺栓杆上面通过圆心画一条直线,然后用扭矩扳手转动螺母一个角度,使螺栓达到终拧要求。转动角度的大小在施工前由试验统计确定。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也分初拧和终拧二次进行:

    初拧用定扭矩扳手,以终拧扭矩的30%~50%进行,使接头各层钢板达到充分密贴,再用电动扭剪型扳手把梅花头拧掉,使螺栓杆达到设计要求的轴力。对于板层较厚,板叠较多,安装时发现连接部位有轻微翘曲的连接接头等原因使初拧的板层达不到充分密贴时应增加复拧,复拧扭矩和初拧扭矩相同或略大。

5.3.3高强度螺栓的安装顺序

    一个接头上的高强度螺栓,应从螺栓群中部开始安装,逐个拧紧。初拧、复拧、终拧都应从螺栓群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逐个拧紧,每拧一遍均应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做上标记,防止漏拧。

5.3.4高强度螺栓施工注意事项

    高强度螺栓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螺栓穿方向以便利施工为准,每个节点整齐一致;

螺母、垫圈均有方向要求,螺栓、螺母均标有级别与生产厂家;

已安装高强度螺栓严禁用火焰或电焊切割梅花头;

因空间狭窄,高强度螺栓扳手不宜操作,可采用加高套管或用手动扳手安装;

高强度螺栓超拧应更换并废弃换下来的螺栓,不得重复使用;

安装中的错孔、漏孔不允许用气割开孔,错孔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处理;

高强度螺栓的包装、运输与使用中应尽量保持出厂状态;

施工前必须对扭矩扳手进行标定;终拧时,大六角螺栓应按施工扭矩施拧,扭剪型螺栓用专用电动扳手施拧,拧掉梅花头;

高空施工时严禁乱扔螺栓、螺母、垫圈及尾部梅花头,应严格回收,以免坠落伤人;

施拧后应及时涂防锈漆

要求初拧、复拧、终拧在24h内完成

母材生浮锈后在组装前必须用钢丝刷清除掉;

连接板叠的错位或间隙必须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要求进行处理,确保结合面贴实。

五、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方法

隧道洞身衬砌采用先仰拱填充后墙脚,再拱墙衬砌的施工方法施工,仰拱及填充砼Ⅰ类围岩及梧州端洞口段采用全幅施工,Ⅱ、Ⅲ类围岩采用半幅施工的原则,以保持施工道路畅通,便于平行作业。

洞身衬砌的时间根据量测反馈确定,洞口及Ⅰ、Ⅱ类围岩浅埋段尽早施作二次衬砌,Ⅱ、Ⅲ类围岩进行二次衬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②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位移量的80%~90%。③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尽快进行二次衬砌的施作。

衬砌采用自制模板台车衬砌,泵送砼施工。浇筑顺序为从两侧墙底至拱顶连续进行。

1、施工方法

本隧道所有模筑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混凝土罐车及平板车运输,插入式捣固器捣固,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泵送浇筑的施工方法施工。施工采用顺作法,即由下到上,先仰拱、矮边墙后拱部的施工顺序进行连续浇筑。模板台车长9m,为了确保隧道二次衬砌不侵入设计建筑限界,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台车考虑4cm的半径加大,即半径为584cm二次衬砌施工工艺见《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1.1、仰拱、隧底填充施工

仰拱及隧底填充混凝土采用平板运输车运输,人工进行混凝土摊铺、插入式捣固器捣固作业方式施工。

⑴、仰拱

仰拱除明洞及I类围岩段采用全弧一次性浇筑完成外,其余均采用半幅交错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

明洞及I类围岩段仰拱混凝土浇注每循环按6米施工,采用栈桥保证洞内施工运输。施工前,用水冲洗表面、并排除积水;严格按设计及规范绑扎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注混凝土由仰拱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

S2-1、S2-2、S2-3型仰拱施工每循环按10-12米,半幅交错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前,用水冲洗表面、并排除积水;严格按设计及规范绑扎钢筋,并交错预留搭接钢筋;进行定型模板的立摸加固;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注混凝土由仰拱中心向侧边进行浇筑。

S3型仰拱施工每循环按15-20米,半幅交错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前检查开挖断面,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冲洗及排除积水;进行定型模板的立模加固;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注混凝土由仰拱中心向侧边进行浇筑。

⑵、隧底填充

隧底填充按跟进仰拱,半幅交错施工的方法进行。待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进行施工。

在施作隧底填充混凝土前,清除仰拱面上的碎碴、粉尘,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进行定型模板的立模加固;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注混凝土由洞外向洞内分层浇筑。

1.2、洞身衬砌

因为考虑洞内的预埋管线、检查井等,二次衬砌不能全幅一次浇筑完成,拟先施工一定高度的矮边墙,再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泵送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二次衬砌人员配备见人员配备表。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见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人员配备表

序号

班组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1

 

 

 

 

工组长

1

负责及协调该组工作,指挥立、拆模

台车司机

1

台车就位、脱模及台车行走操作

电工

1

照明等

测量员

3

台车的测量定位,就位调整

模板工

8

模板的清理,安装预埋件及挡头板的立、拆模

 

2

 

 

 

工组长

1

负责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电工

1

台车本身用电及捣固用电

输送泵司机

1

输送混凝土操作及维修、混凝土进料控制

检料工

3

混凝土进料控制、收拾下料口,清检超标骨料等

捣固工

4

混凝土的捣固及移动导管,关闭作业窗

关模工

2

现场清除残渣,导管,浇筑过程中的加固

 

 

3

工组长

1

负责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工作

电工

1

搅拌站用电

上料工

5

1个装载机司机上料,4人上水泥、外加剂

司机

5

2人开搅拌机,3人开混凝土运输车

合计

38

 

⑴、二衬钢筋的绑扎:

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和绑扎钢筋,绑扎钢筋的同时检查防水板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在台车就位之前修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就位。

⑵、台车就位及固定:

台车前移之前,先根据隧道填充面上已放好的隧道中线点,调整铺设钢轨,轨道中心线于隧道中心线重合,误差小于4cm。将台车驱至即定位置,并制动。交替启动垂直油缸,使拱部模板顶升至要求位置。启动侧向油缸和横向油缸,顶进两侧边板到要求位置。安装丝杆顶杆,台车上各丝杆从下向上依次旋紧,再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复紧,使台车受力均匀,牢固不移动。在必要时,在矮边墙施工时,在侧边合适位置预埋钢筋用以固定台车,防止台车上浮。

⑶、预埋各种管线及预埋箱体:

各种管线及预埋箱体在洞外预先加工(定型钢模板)。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安装正确,做到稳固、不遗漏和不错误。

⑷、台车打油及关挡头板:

采用脱模剂对台车外轮廓进行打油处理。打油之前必须对钢板进行打光处理,使成型二次衬砌混凝土成型后外观光洁。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挡头板的关模。注意止水带的安设及保护。

⑸、混凝土的浇筑:

通过监控量测结果,确定具备浇筑条件后,可进行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对台车、钢筋、止水带,预埋箱体及管线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挡头板采用5×20×70cm的木板,如有缝隙,填塞严密,挡头板均匀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时,左右对称浇筑,左右混凝土的相对高差控制在1.0米范围内,做到勤换管,捣固全面。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以防浇筑速度太快使台车变形。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台车的稳定情况及各种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发生,立即减小泵送速度,同时对进行加固台车或对预埋件进行稳固。在接近拱顶时,必须减小泵送速度,并在顶部预留注浆空两个φ20cm60cm长的钢管,在台车脱模前1小时内进行拱部注浆处理,以达到拱部混凝土密实的要求。

⑹、脱模及养护:

待混凝土终凝后(一般为浇筑完混凝土12小时)既可脱模。严防过早和过晚脱模。脱模先拆除挡头板,然后再拆除顶撑丝杆,先收两侧边模,再浆顶模,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松开台车制动,启动行走装置,将台车移至下一循环位置。行走的过程中,严防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发生摩擦或碰幢。当拆模、台车前移后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水与混凝土拌制水相同,每天喷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宜。喷水养护不少于14天。

⑺、紧急停车带、人行及车行横洞衬砌施工:

紧急停车带二次衬砌施工与正洞二次衬砌平行进行,施工采用自制拼装台架,组合钢模板进行施工。人行和车行横洞采用简易拼装台架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其混凝土的施工均在正侗正常的二次衬砌施工完之前完成。

2、通病防治措施             

2.1、隧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在隧道灌筑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影响工程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通病,进行有效防治。蜂窝、麻面、空洞是砼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为防止通病出现,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⑴集料清洁、坚硬、坚韧、耐久,并不含结、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

砼配合比准确,计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搅拌均匀。

投料顺序符合要求,其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且第一盘和封顶砼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减少石子用量。

严格按分层浇筑的方法施工,分层厚度不超出规定值,且振捣密实。

模板内表面平整光滑,脱模剂涂刷均匀,堵平模板缝隙,以防漏浆。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振捣,直到将气泡完全振出为止,振捣时要掌握好插点间距及振捣时间,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中严禁掺有杂物。

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的规定。

2.2、砼出现质量通病会直接影响到砼外观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结构安全,必须采取相措施进行处理。

麻面处理:用压力水将麻面处冲洗干净,待其潮湿无积水时,用素水泥浆抹平即可。

小蜂窝处理:用压力水将小蜂窝处冲洗干净,待其无积水但仍较潮湿时,用1:2或1:2.5素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即可。

大蜂窝处理:将大蜂窝处及四周松动的砂石剔除干净,并剔凿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再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待该处处于潮湿状态而无积水时,刷一道素水泥浆作为粘结层,然后用比原砼高一个等级的细石砼填捣密实,最后加强养护即可。

空洞处理:把空洞处不密实的砼及突出的石子剔除干净,凿成斜形,不可留有死角,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再用钢丝刷清刷干净,保持潮湿状态72小时,刷一道素水泥浆作为粘结层,浇筑比原砼高一个等级的细石砼,其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入适量铅粉(用量为水泥重量的万分之一),用小捣固棒捣实,认真养护即可。

2.3砼裂缝的防治

砼裂缝类型主要有: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外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裂缝、施工缝处理不当引起的接茬缝等。

砼裂缝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走向没有规律。影响砼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用量及水灰比,骨料的大小和级配,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宽度冬季较宽,夏季较窄。温度裂缝的产生砼的厚度及水泥的品种、用量有关。

·荷载变形裂缝:模板没有牢固固定、过早脱模,或脱模时砼受到撞击以及受到其它较大的外力等都容易产生变形裂缝。

·施工缝(接茬缝):砼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砼灌筑作业中断时间超过砼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时,原砼基面未进行凿毛处理,或凿毛后未用水冲洗干净,也没有铺水泥砂浆垫层,就在原砼表面浇筑砼,致使新旧砼接茬间出现裂缝。

砼裂缝的处理:

对于出现的裂缝,认真分析其原因,分清是有害裂缝还是无害裂缝,并对有害裂缝进行有效处理。

·细微裂缝:砼表面常出现一些没有扩展性的细微裂缝,这种裂缝是稳定的,一般可自愈,不会影响结构的使用和耐久性。从美观考虑,可先清洗干净裂缝表面,然后涂刷环氧树脂浆液二至三遍,最后用刮抹料、调色料处理砼表面,使其颜色与周围衬砌砼颜色一致。环氧树脂浆液配比,环氧树脂:501稀释剂:二甲苯:乙二胺=1:0.2:0.35:0.08。刮抹料配比,水泥:细砂:水=1:2:0.35。调色料配比,水泥:白水泥:107胶=5:3:1。施工时经试验确定。

·贯通性裂缝:这种裂缝常常发生在隧道衬砌中,通性裂缝的危害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沿裂缝方向凿成宽5cm、深3 cm的V形槽,在槽内骑缝每隔0.5 m钻一孔,孔深为衬砌厚度的1/2或2/3,一般不少于15 cm,并不得穿透衬砌以防跑浆。用清水冲洗干净槽内的杂物及粉尘,在孔内插入Φ10的压浆管,利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锚固,用灰刀将砂浆压实抹光。环氧树脂浆配比,环氧树脂:水泥:细砂:乙二胺:二丁酯=1:1.6:3.2:0.1:0.12,其中乙二胺是固化剂,二丁酯是稀释剂。待环氧树脂砂浆有一定的强度后,以0.15Mpa~0.2 Mpa压力压入水泥---水玻璃浆液或环氧树脂浆液。压浆结束后在0.2 Mpa压力下压水检查压浆效果。裂缝表面用刮抹料和调色料处理。

·密集裂缝:这种裂缝也常常发生在隧道衬砌中,衬砌背后有空洞或衬砌厚度不足引起的密集裂缝,必须进行防水和地层加固处理。沿裂缝两侧每隔1.2m1.5m交错布点,凿成10cm×10cm大小深5cm的方槽,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孔深3m,安装WDT25中空注浆锚杆,注入水泥砂浆,灰砂比1:(3~5),水灰比1:1,施工时由下往上逐级注浆,注浆压力以0.4 Mpa~0.6Mpa为宜。注浆结束后,另凿新孔在0.6 Mpa~1.0Mpa压力下压入纯水泥浆检查注浆效果,当达到规定压力而砂浆压不进时,即认为已经注满。注浆24h后安装锚杆垫板,用环氧树脂砂浆抹平方槽,表面用刮抹料和调色料处理。

预防、缓解砼裂缝的措施:

·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标准。

水泥: 施工现场多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但尽量减少单位水泥用量,不同品牌、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水泥不能混用。

碎石:根据泵送管路的内径,尽可能选用较大粒径的碎石。砂:在砂场地周围砌筑挡护,并安设雨棚,防止雨水污染砂。

水:水灰比越大,砼的干燥收缩越大。严格控制泵送砼的用水量是减少裂缝的根本措施。

掺合料:推广掺加粉煤灰和膨胀剂的双掺技术,等量替代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具体掺量需经试验确定。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能够有效减少拌合用水,降低水化热,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从而减少温度裂缝,但掺量过多,会引起砼的肿胀和开裂。

·严格砼施工工艺

砼的拌合:严格按施工配料单计量,定期检查校正计量装置。加强砂石料含水率检测,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夏季施工时,当气温高于32℃时,对砂石料、搅拌机搭设遮阳棚,用冷水冲洗碎石降温。尽量安排在夜间浇筑砼。

砼的灌筑:砼在运输、泵送过程中严禁加水。适当放慢灌筑速度,对称分层灌筑,砼灌筑过程中必须振捣,提高砼的密实度和均质性,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气孔,提高抗裂性。

砼的脱模、养护:砼拆模时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严禁未经试验人员同意提前脱模,脱模时不得损伤砼。

2.4、气泡的预防

严格控制砼生产质量:原材料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采购,砂石料级配合理;砼严格按配合比进行生产,注意投料顺序,减少引入气体含量,搅拌充分,砼拌合均匀。

模板清理干净,特别是大跨以下部分模板,确保模板工作面平整、光滑,杜绝模板出现锈斑和粘附砼残碴;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出现积聚成堆或流滴现象。

在砼灌筑过程中,加强振捣,使粘附在模板上的气泡充分排出。

2.5、错台的预防

保证模板的加工精度,设备、机具在硬件上要确保不出现大于2mm的错台。

确保模板定位质量;同时在砼灌筑过程中,注意严格控制模板两侧砼高度,使模板两侧砼对称、连续灌筑,并随时注意紧固松动的丝杆,彻底杜绝跑模、模板移位现象发生。

2.6、隧道防渗漏措施

隧道防水板材料,使用前检查其质量,不使用有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的防水板。安装防水板前,对岩面凹凸部位找平,切除外露钢筋头。防水板铺设质量尤其是焊接缝必须认真检查,合格后模板台车才能就位锁定。

砼施工缝安装橡胶止水带,定岗定责,确保安装质量。

加强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把好进货关,所有材料存放及使用均标识、记录清楚,确保不合格材料不投入工程实体使用中,并且具有可追溯性。

砼外加剂经试验选定质优品牌,确定最佳掺量。

隧道砼施工前,提前进行砼配合比试验,按规范选用砼材料,对砼所用水泥、外加剂及砂、石骨料级配优选后确定。

砼生产采用强制搅拌机、自动计量搅拌站,尤其砼外加剂亦要采用自动计量,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砼的质量。

砼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灌筑砼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时,其允许间断时间在试验确定的范围之内。砼振捣以插入式捣固棒为主,辅以附着式震捣器,确保砼均匀密实,不存在空洞、露筋、露骨、蜂窝麻面、气泡、裂缝等缺陷。

对空气湿度进行监测,当空气湿度不能满足养生要求时,必须进行喷水养护。

2.7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光泽的措施

确保砼生产质量。选用质量稳定的原材料,严禁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用,规范操作,保证砼生产质量和均衡、稳定、连续生产。

加强模板清理,确保模板外表面平整、光滑、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出现漏刷、积聚成堆或流滴现象。

在砼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加强封堵工作,杜绝发生漏浆现象。

加强捣固,保证砼密实度,消除漏捣和过捣现象,杜绝衬砌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流砂现象。

规范操作,杜绝模板跑模、移位,造成砼表面出现错台、麻面等质量通病。

3、施工技术措施

⑴砼用材料和衬砌工艺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自动计量拌合站的碎石仓上加罩格筛,控制倒入仓内碎石的最大粒径,防止砼输送管堵塞和损坏输送泵,造成质量和机械事故;

⑵严格自动计量拌合站质量控制,绝对保证砼的生产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砼质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准确,所以在生产前由当地计量论证部门进行校验工作并颁发计量合格证后才能进行生产,生产中要定时检查调试计量部分和自动控制部分,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⑶模板台车要加工精确,安装就位准确,锁定牢固,接头密贴上一循环,保持衔接和衬砌轮廓的正确;

⑷边墙基底虚碴、污物和基坑积水必须排除干净,严禁向有积水的基坑内倾倒混凝土拌和物。边墙基底的埋置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的扩大部分及仰拱的拱座结合边墙施工一次完成。

⑸灌注混凝土时左右对称分层进行,确保两侧混凝土灌注面等高、同步,用振动器捣固,大跨以下部分用高频低幅振动器捣固:管路出口对准混凝土灌注面,避免混凝土喷出时直射模板或岩壁;

⑹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堵头模安装时将与防水板接触的端头用胶皮包住,避免将防水板弄破;

⑺衬砌作业时注意予埋件、洞室的施作。隧道内通讯、消防、照明、通风等予埋件、予埋盒、予埋管道很多,为使其按设计位置准确施工,模注衬砌时严格控制预埋件和相关洞室的里程和高度,务使其准确无误,洞室立模稳固,在砼灌注过程中不致出现跑模现象。且在衬砌台车设计时亦给予相考虑;

⑻灌注砼按规范操作,将砼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1.2m以内,避免出现集料分离,影响砼灌注质量。封顶时砼一定要从内向端模方向灌注,排除空气,保证拱顶灌注密实;

⑼砼要分层灌注分层捣固,捣固时要掌握好时间,基本无气泡冒出,把气体完全排出,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拨,捣固后将砼层表面浮浆去掉,保证砼无麻面;

⑽砼灌注结束时装一组施工试件用来控制衬砌砼脱模时间,当施工试件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时进行脱模。脱模之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

⑾复合式衬砌施工前严格按设计铺设防水层和予埋排水管,并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层。

⑿二次衬砌拆摸时间:不承重结构:在混凝土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摸; 承重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拆摸。

⒀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和程序,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衬砌施做时间,根据围岩稳定情况和支护情况确定,必须注意开挖爆破不得危害已经衬砌的混凝土。

4、拱顶砼密实度解决方案

六、洞内装饰施工

本隧道墙部用瓷砖贴面,拱部喷涂DADI-SD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

1、贴砖施工

首先清洗干净基层,然后刷3mm11水泥砂浆,再用12水泥砂浆找平,最后,用不11水泥砂浆抹面,粘贴面砖。瓷砖选用同一系列、同一色调,以确保整体效果。贴砖时,每30m进行测线,确保横竖逢直通。

    ⑴饰面砖浸水:釉面砖镶贴前先将砖的背面清理干净,然后置于清水中浸泡,浸水时间一般不少于2h,阴干后方可使用。

    ⑵设标志及挂线:先找准标高,采用废瓷砖粘贴在基层上作为标志块,上下标块吊线或用靠尺找垂直,横向标志块拉通线或用靠尺板校正平整度。利用标志块作为釉面砖面接缝的平直,使饰面不显接槎。

⑶镶贴顺序与垫尺:砖块镶贴顺序一般是先大面,后阴阳角和凹槽部位,大面镶贴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按设计要求和预排,依地面水平线先垫好底尺,底尺可采用八字靠尺或直靠尺,作为第一行饰面砖就位镶贴的依据并可防止饰面砖因自重下移,以保证饰面横平竖直。

⑷粘结料的使用:釉面内墙砖镶贴固定所采用的粘结材料,宜为1:2水泥砂浆,砂浆厚度为6~10mm。为改善水泥砂浆的和易性,也可掺入不大于水泥重量15%的石灰膏。亦可采用胶粘剂或聚合物水泥浆时,其配合比由试验确定。

⑸釉面砖镶贴:

釉面砖上墙之前,在其背面满刮粘结浆,上墙就位后用力捺压,使之与基层表面紧密粘合。设缝时,可按缝宽度制备小十字架,临时卡在每四块砖相邻的十字形缝间,以保证缝隙精确;单元式的横缝或竖缝,则可采用分格条;一般情况下只需挂线贴砖。

    最下一行砖贴好后,用长靠尺横向找平。有高出标志块者,可用铲刀木柄轻敲使之齐平;如有低于标志而亏灰者,取下砖块刮满刀灰再次到位镶贴,不得采用在砖口塞灰的做法,否则会造成空鼓。

当镶贴至上口,采用一端圆的配件砖(压顶条)贴成平直线。其它设计要求的收口、转角等部位,以及腰线等,均采用相的砖块(条)适时就位镶贴。

⑹砖缝处理:采用刷具蘸糊状白水泥浆(按设计要求亦可采用彩色水泥浆)进行擦缝,要求均匀密实,不得漏擦或形成虚缝隙。对于离缝的面,宜用与釉面砖相同颜色的水泥浆嵌缝或按设计要求。砖缝隙处理后,及时将面层残存的水泥浆清洗干净,并做好成品保护。

2、涂料喷涂施工

   拱部喷涂施工,表面清洗后,直接用喷涂料。施工时,下铺彩条布防污染。施工工序为:修补→清扫→填补缝隙→磨平→喷涂

2.1、喷涂工艺要点:

    基层处理后,用稍作稀释的同品种涂料打底。

    大面积喷涂前宜先试喷,以利于获得涂料粘度调整、准确选择喷嘴及喷涂压力的大小等施涂数据;同时,其样板的涂层附着力、饰面色泽、质感和外观质量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并经业主认可后再进行正式喷涂施工。

    喷涂时,空气压缩机的压力控制在0.4~0.8MPa范围内,排气量一般为0.6m3/h

根据气压、喷嘴直径、涂料稠度适当调节气门,以将涂料喷成雾状为佳。

    喷枪与被涂面保持垂直状态;喷嘴距喷涂面的距离,以喷涂后不流挂为度,通常为500mm左右。喷嘴与被涂面作平行移动,运行中要保持匀速。纵横方向作S形连续移动,相邻两行喷涂面重叠宽度宜控制在喷涂宽度的1/3。当喷涂两个平面相交的墙角时,将喷嘴对准墙角线。

    涂层不有施工接搓,必须接搓时,其接搓在饰面较隐蔽部位。如果不能将涂层接搓留在理想部位时,第二次喷涂必须采取遮挡措施,以避免出现不均匀缺陷。若涂层接搓部位出现颜色不匀时,可先用砂纸打磨掉较厚涂层,然后大面满涂,不进行局部修补。

    喷嘴直径的选用,可根据涂层表面效果及所用喷枪性能适当选择,一般如砂粒状喷涂可用4.0~4.5mm的喷嘴;云母片状可用5.0~6.0mm的喷嘴;细粉状可用2.0~3.0mm的喷嘴;外罩薄涂料时可选用1.0~2.0mm直径的喷嘴。

2.2、喷涂技术措施

    涂料在使用前须进行充分搅拌,使之均匀。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也需不断搅拌,以防止涂料厚薄不匀、填料结块或饰面色泽不一致。

    涂料的工作粘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施涂时不流坠、不显涂刷痕迹;但在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根据具体的涂料产品种,按其使用说明进行稠度调整。当涂料出现稠度过大或由于存放时间较久而呈现增稠现象时,可通过搅拌降低稠度至成流体状态再用;视涂料品种也可掺人不超过8%的涂料稀释剂(与涂料配套的专用稀释剂),不可以随意加水稀释。

    根据规定的施工方法选用设计要求的品种及相稠度或颗粒状的涂料,并按工程施工面积采用同一批号的产品一次备足。注意涂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根据涂料的不同品种具体要求,正常条件下的贮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出厂日期3~6个月。涂料密闭封存的温度以5~35为宜,最低不低于0,最高不高于40

同一墙面或同一装饰部位采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施涂操作的每遍涂料根据涂料产品特点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均匀,颜色一致。

注意涂饰操作中的涂层施涂时间控制,以保证涂膜质量。

七、洞内预埋管件施工

风机、灯具供电管道及控制箱在行车方向左侧,监控设备信号管道及控制箱设在行车方向右侧。

1、风机管道

风机安装处设引线孔,风机控制箱设在行车方向左侧壁。引线孔到控制箱洞及控制箱洞到电缆沟敷设1根管。引线孔至右侧电缆沟敷设1根管。

2、照明灯具管道

a、每个灯具处设引线孔,每个灯具间纵向敷设1根管。

b、照明配电箱洞设在行车方向左侧。

c、照明配电箱洞向下到电缆沟敷设4根管,向上到灯具转线孔敷设2~3根管,两侧灯具转线孔横向敷设1~2根管。

3、隧道内安全设施布设

3.1、行人、行车横洞照明管道

a、在每个灯具处设引线孔,引线孔之间用1根管连接。

b、洞内2米处右侧壁设一个照明配电箱洞,箱洞至电缆沟敷设2根管,箱洞至洞顶照明管道敷设1根管,连接处设转线孔。

3.2、紧急停车带照明管道

a、每个灯具处设引线孔,引线孔之间用1根管连接。

b、隧道左侧壁设一照明配电箱洞,箱洞至电缆沟敷设2根管,箱洞至灯具敷设1根管,并在连接处设一转线孔。照明配电箱洞与人行横洞指示标志及隧道照明共用。

3.3、隧道电缆托架

a、在隧道左、右侧电缆沟内设电缆托架,每2米设1道托架。

b、托架由40×40×3镀锌角钢焊接而成,托架用膨胀螺栓M10×120固定。

c、电缆沟内每隔50米设1根40×40×3角钢接地极,接地极长2.5米,接地极用40×4镀锌扁钢连接,并与电缆托架焊接。

八、水沟及电缆槽

九、防水和排水

1、结构防排水施工方法

1.1复合防水板施工方法

铺挂前准备工作

·作业台架就位后,用电焊或氧焊将外露的锚杆头齐根切除,并用1:2水泥砂浆抹平,以防止顶破防排水板。

·对于初期支护表面存在的凸凹部分,当矢高/弦长>1:6时,要做局部找平,根据找平范围的大小选取补喷混凝土、抹砂浆等方法找平。

·在使用防排水前先查看每卷防排水板是否有合格证,然后再进行直观上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厚度是否足够、吊带挂得是否牢固、防排水板表面有无砂眼等。如果对质量有怀疑时,抽查进行防水性实验。

1.2、防水板施工

⑴卷材防水施工准备

a、基面处理:铺设防水层前对初期支护表面进行处理,具体要求及处理重点如下:

对平整度要求:边墙及底板:D/L≤1/6,拱顶:D/L=1/8(L: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D: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否则要采用1:2.5的水泥砂浆顺平,直到达到要求。

基面上不得有钢筋,铁丝和钢管等尖锐突出物,否则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曲面,以防防水板被扎破。隧道断面变化或转弯时的阴阳角抹成R>50mm的圆弧。底板基面要求平整,无大的明显的凹凸起伏。防水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采取注浆堵水或引排,并保持基面干燥。喷射砼的强度要求达到设计强度。

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b、洞外防水卷材检验

外观检查:检查卷材是否有变色、波纹、斑点、刀痕、撕裂、小孔等外观缺陷;卷材品种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取样复试:按规定取样检查卷材物理力学性能。

c、其它准备工作

超挖部分铺钢筋网喷砼回填;工作台架及供电线路就位;测量洞内温度,保证防水板铺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

⑵防水层铺挂点设置

本工程防水层采用400g/m2土工布。土工布采用吊带固定于已达到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基面上,固定方式见下图。固定点之间呈梅花形布设,固定点之间的间距为:拱顶500~800mm、边墙800~1000mm、底板1500~2000mm。土工布的搭接宽度为50mm。铺设时沿隧道环向进行铺设,不得拉得过紧,以免影响防水卷材的铺设,同时在分段铺设的连接部位预留不少于100mm的搭接余量。

⑶防水卷材铺设

防水卷材采取无钉铺设工艺。裁剪卷材时,要考虑搭接,预留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

防水板接缝焊接:

焊缝采用双焊缝热合机将相邻两幅卷材进行热熔焊接,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00mm,接缝为双焊缝,中间留出空腔以便进行充气检查。如下图所示。

当纵向焊缝与环向焊缝成十字相交时(十字形焊缝),事先须对纵向焊缝外的多余搭接部分齐根处削去,将台阶修理成斜面并熔平,削去的长度≥130mm,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焊机通过顺利,见下图所示。

焊接温度与电压及环境有密切关系,施焊前必须进行量测,点绘出电压~温度关系曲线,供查用。焊接前将防水层的接头处擦拭干净。

c、防水的固定

防水固定与铺设同步,边铺边将其用热缝焊枪。

将卷材吊带固定于挂钉上时,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特别注意阴阳角部位的卷材一定要与转角部位密贴,以免影响灌注混凝土的尺寸或将卷材拉破。

拱部防水板固定前先在喷射混凝土上标出隧道纵向中线,防水由拱顶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边与固定挂钉挂栓牢固。

拱墙防水板铺设前搭设工作台架。

d、防水层的保护

防水层铺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要特别注意严加保护。底板防水层做好后及时施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没有保护层处绑扎钢筋时不得破坏防水层,严禁穿带钉的鞋在防水层上走动,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及时修补。

为保护好防水层,本工程二衬钢筋接头拟采用套筒机械连接;防杂散电流钢筋焊接作业时,采用移动保护板保护;洞内搬运时,钢筋头加塑料帽保护。

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注意加以保护,不得弄脏和破损。分段铺设的卷材的边缘部位预留至少500mm的搭接余量。

e、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防水板铺设超前二衬砼施工10m,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可根据隧道断面大小、二衬混凝土循环灌筑长度等因素确定,铺设前,宜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

⑷防水层的检查

a、防水质量检查方法

防水板的质量检查可采用下表所示的检查方法。

防水板质量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直观检查

1)用手托起防水层,看其是否与喷射混凝土层面密贴;

2)看防水层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弄破损现象;

3)看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

4)外露的锚固点(钉子)是否有塑料片覆盖。

焊缝检查

1)(2)(3)(4)项同上;

5)每铺设2030延米,剪开焊缝23处,每处0.5m,看其是否有假焊、漏焊现象。

漏水检查

1)(2)(3)(4)项同上;

5)焊缝采用双焊缝,进行水压(气)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

b、防水铺设质量标准

固定点间距:固定点间距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拱部0.5~0.8m、边墙0.8~1.0m、底板1.5~2.0m。凹凸变化点增加固定点。

与基面密贴:用手托起塑料板,各处均与基面密贴,不密贴处小于10%。

焊接质量:防水焊缝宽度≮2cm,搭接宽度≮10cm,焊接平顺、无波纹、颜色均匀、无焊焦、烧糊或夹层;进行充气检查时,充气压力为0.12~0.15Mpa,稳定时间≮5min,允许压力下降≯20%。否则进行补焊,直到达到要求为止;焊接1000延米抽检一处焊缝,每天、每台热合机至少抽取一个试样。

⑸结构自防水及其背后注浆堵水施工

①结构自防水主要由二衬防水钢筋砼承担。因此对二次衬砌砼施工要求较高。

②背后注浆

暗挖隧道拱顶砼灌注采用泵送挤压砼施工工艺,拱顶砼往往会产生灌不满等现象,对此部位的砼,采用在拱顶贴近防水板面预埋注浆管,一是作为排气孔,排除拱部空气,减小拱部泵送压力;二是通过灌注过程观察流浆情况检查砼灌满程度;三是作为注浆管,对二衬实施回填注浆,以弥补砼因收缩或未灌满造成拱顶空隙,且进一步堵截渗漏水。

⑹防排水铺设注意事项

·防排水板沿隧道纵向一次铺挂长度要比本次灌注混凝土长度多1m左右,这样一方面便于与下一循环的防排水板相接,另一方面可使防排水板接缝与混凝土接缝错开1.0m左右,有利于防止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⑸防排水板的保护

·当衬砌紧跟开挖时,衬砌端部预留的接头防排水板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掌子面放炮时,飞石砸破防水板。

·衬砌加强钢筋的安装,各种预埋件的设置,挡头模板的安装,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就位以及灌注混凝土等作业,很有可能出现撞破、刺穿或烧穿防排水板的现象,防排水板一旦遭到破坏必须立即进行修补。

1.3止水带施工方法

在沉降缝处设中埋式止水带,所用材料符合图纸规定要求,并取样检查。

沿衬砌设计轴线间隔0.5米在挡头板上钻一φ12钢筋孔。

将加工成型的φ10钢筋卡由待模筑混凝土一侧向另一侧穿入,内侧卡紧止水带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结在挡头板上。待砼浇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靠钢筋挂直,弯钢筋卡住止水带,进入下一循环。止水带部位的砼须加强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与砼紧密结合。

待模筑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靠中心钢筋拉直,然后弯曲φ10钢筋卡套上止水带,模筑下一环混凝土。

在绑扎钢筋和支模时,止水带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避免在浇筑砼时发生位移。

固定止水带时,只能在止水带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本体部分。

止水带应尽量在工厂中连接成整体,需要在现场连接的,应采用热压硫化胶合和冷粘接,接头处应平整光洁,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90%;止水带的各处交叉连结点,由厂家生产成配件,保证施工中现场连接只在直线段进行。

2、施工防排水

2.1施工原则

⑴采取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和结构防排水相结合,以确保施工中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⑵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以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进行。

⑶隧道施工前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防排水方案。施工中按现场施工方法、机具设备等情况,选择不妨碍施工的防排水措施。

⑷隧道进洞前先做好洞顶、洞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

⑸施工中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

⑹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拱部、边墙不滴水;路面不冒水、不积水,设备箱洞处不渗水;洞内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通畅。

2.2洞口施工防排水措施

隧道洞口必须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排水系统;地表积水及早处理,并符合以下要求:

·勘探用的坑洼、探坑等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

·洞顶附近泉、水田等,妥善处理,不将水源截断、堵死;

·洞顶排水沟与路基边沟顺接组成排水系统。

十、风、水、电及通风防尘措施

1、供风及供水

隧道进出口端各设一座100m3电动空压站,采用φ159钢管作为风路供风,以满足隧道开挖、支护等风动机械作业需求,隧道开挖面风压不小于0.5MPa

洞内供水采用水泵站抽水至洞顶山坡附近高压水池供水,采用φ100钢管作为水路供水,隧道开挖面水压不小于0.3MPa

⑶高压风、水管路敷设平顺、接口严密、不漏风、不漏水。

高压风、水管路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避免妨碍运输和影响边沟施工。

⑸在空气压缩机站和水池总输管上设总闸阀,主管上每隔300m分装闸阀。

⑹管路前端至开挖面宜保持30m距离,并用高压软管连接分风器和分水器,通往上导坑开挖面使用的软管长度不宜大于50m。分风器、分水器与风动机具间连接的胶皮管长度,不宜大于10m,上导坑、挖底地段不宜大于15m

⑺风、水管路使用中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

2、供电及照明

从当地电网(苍梧县新地镇)接线,架至隧洞口附近,供隧道施工用电。每端变压器容量为1130KVA.。并设250KVA内燃发电机组2套以备临时停电使用。

⑵洞内采用400/230V三相四线系统供电,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采用220V,一般作业地段不大于36V。

⑶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使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宜采用橡套电缆。

⑷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并分层布设。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的距离在2.5m以上。

⑸涌水地段的电动排水设备,采用双回路输电,并设可靠的切换装置。

⑹36V低压变压器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输电线路长度不大于100m

⑺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丝具。

⑻隧道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洞外照明按一般建筑工地要求。

⑼对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作业时,参照现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办理。

3、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

⑴隧道施工采用低噪节能隧道风机DKJNo-10进行通风。

⑵隧道施工通风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⑶通风管直径采用1300mm的拉链式风管。通风管送风口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15m。前期采用压入式通风,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见通风方案示意图 图6-10

⑷通风管的安装做到平顺、接头严密、弯管半径不小于风管直径的3倍。

⑸通风管如有破损,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

⑹通风机配备保险装置,当发生邦联时能自动停机。

⑺定期测试通风的风量、风速、风压,检查通风设备的供风能力和动力消耗。

⑻隧道施工时要勤洒水,并搞好个人防护,并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使作业环境达到施工卫生标准。

隧道风水电管线路布置见下图。

十一、施工措施及预案

本隧道洞进出口处岩体破碎,且顶板较薄,易出现大面积坍塌或冒顶现象。

因此隧道施工时,作好预测、预报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作出专门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隧道通过破碎松散、承压涌水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前对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和水文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制定相的预防措施,备足有关急的机具材料。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先治水,采用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的工程措施,稳步前进。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观测地质和地下水的变异情况,检查支护、衬砌的受力状态、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防止突然事故发生。如有险情,立即分析情况,采取措施迅速处理。

1、隧道施工防坍措施及预案

1.1、防坍措施

1.1.1开挖

a、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开挖,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将大跨断面采用分部分段开挖使之变为小跨断面,保证土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b、坚持先护顶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或大管棚加固措施,在特殊地段采用大管棚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通过试验确定注浆压力、固结范围,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注浆能够互相胶结,提高地层的自稳能力。

1.1.2支护

a、开挖成形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尽早施作仰拱,做到步步成环、环套环,以改善受力条件。特别是对特殊地段、特殊部位如结合部等采取缩小格栅钢架间距,加密超前小导管,施作大管棚等强有力技术措施,以加强初期支护,确保稳定。

1.1.3、隧道弃碴在二衬未完成前,避开该段,在二衬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10%时,逐层弃碴,并加强量测,适时停止弃碴经过该段。

1.2、紧急预案

g.同地方公路局保持联系,加强施工中对207国道路面的监控量测,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处理,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业主单位反馈监测信息,保证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如果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超过允许值时,立即中断交通,绕施工便道而行;并采取加强初期支护、增设临时支撑、改变开挖步骤、修改施工方案等急措施

2、二级公路急预案与响

2.1、预防措施

二级公路形式进行周密的调查,摸清路基结构形式及尺寸、基础情况以及与隧道结构之间的确却关系,避免因不明确而造成其破坏。

施工现场始终保证有足够的急物资储备,如轻质填充材料、方木、钢材、防水、防渗材料等,在任何情况下不得随意挪作它用。

制定严格防坍塌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切实保证各部位初期支护、临时支撑结构工程质量,强化格栅钢拱架锁脚锚管打设,保证开挖面平整度,防止初支背后出现空洞;如果因施工、隧道小型塌方造成空洞,必须立即用与初支同等材质的填充材料填充密实,并及时跟踪注浆,以确保初支背后无空洞,保证初支混凝土与土体粘结紧密。

严格进行初支背后注浆,保证注浆压力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一方面确保初支背后无空洞,保证初支与围岩粘结紧密;另一方面防止渗水,避免因渗水带走围岩土体(尤其是沙层)而形成空洞,导致路基下沉或破坏。

严格执行沉降观测。项目部在隧道结构以上路面、建筑物周围布设了沉降观测点,坚持每天观测两次,将沉降观测结果及时整理,真实汇报给总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对沉降速率、沉降量过大的部位,立即进行注浆处理。注浆时切实保证压力和效果,反复注浆,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2.2、急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险情,项目部将严格按照以下程序上报和急处理:

⑴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一旦发现路基出现问题、发生破坏事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向项目部调度和项目经理汇报。在报告的同时,现场进行必要的急处理,防止破坏程度进一步扩大。

项目部在接到问题或事故报告后,一方面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如实汇报,一方面立即由总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如果确定为一般性问题,则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处理方案,在确定处理方案后立即组织实施,直至处理项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报告后,在第一时间内向岑梧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汇报。

如果经过分析,确定为事故,项目部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严格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

在向相关部门报告的同时,立即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监理工程师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向施工单位下停工指令,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处理,在处理工作完成后,下复工指令。监理工程师在接到事故报告的同时,向岑梧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报告。

接到事故报告后,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必须在5分钟之内组织员工进行现场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交通导流,中断交通等,同时便于专业部门尽快查处事故原因,为尽快完成抢修争取时间。

出现险情时,项目部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在进行现场抢修的同时,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便于上级部门掌握情况及决策。

十二、洞室施工

1、行人、车横洞施工

行人、车横洞所穿过岩层均为Ⅱ、Ⅲ类围岩,由于断面较小采用微台阶开挖,初期支护及石碴运输程序与隧道正线施工相同,二次衬砌均采用自制拱架,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2、交叉口施工

按照设计进行隧道正洞施工,并按设计要求加强该段初期支护,增强围岩稳定性,在叉口主洞上、下断面分部开挖和支护完成,并通过横洞50m后,进行行车横洞施工,主洞施工时,对横洞部分进行喷混凝土临时支护并架设第一榀钢拱架,完成横洞开挖面超前支护,行车横洞分上、下断面分部开挖并支护后,最后进行叉口范围内铺底的施作。

铺底紧随开挖进行,以有利于结构稳定。

钢筋混凝土衬砌在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适度紧跟开挖。

十三、洞内砼路面施工方法

砼路面施工采用小型机具(真空吸水)施工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小型机具施工工序为:测量放样→基层检验和整修→支立模板和安设钢筋(拉杆和传力杆)→运输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提浆、刮平→铺放过滤布与气垫薄膜吸垫→真空处理  机械抹平→机械抹光→表面制毛(压纹)→机械锯缝→拆模→填缝→养护→开放交通。

路面施工前先行施作侧沟并完成铺底砼施工,且待铺底砼达到70%以上强度后方可进行路面砼施工。

1、施工准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各工序平行流水,相互交错,施工机械、工具、劳力、必须密切配合。工程使用的品种多、数量大、要求严,必须进行科学管理,道路施工现场分布面广、作业战线长、条件差,必须有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对进场材料的试验,做好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确定,其试配强度按有关规范选取一般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校核。

⑵混凝土摊铺准备

混凝土摊铺前,为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先对基层进行检查和整修,基层表面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吸收变得疏松,以免产生裂缝。

2、施工方法

⑴、测量放样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设置胀缝、缩缝、曲线起迄点和纵坡转折点等桩位,同时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

⑵、安设模板

选用有足够刚度的钢模板,用于设置纵缝和施工缝的模板,根据设计要求预留传力杆或拉杆的置放孔,模板高度与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为2mm

安装模板前对基层进行检测,模板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mm,纵向高程偏差不大于3mm,模板安装稳固,能承受摊铺、振捣、整平时的冲击和振动作用。模板间的连接紧密平顺,不得有错缝、错位和不平顺现象,模板接头处及基层与模板之间填塞紧密以防止漏浆,模板内侧涂隔离剂。模板安装就位后,要横向拉线,检查混凝土中部的厚度,测量值小于设计厚度时,将高出的基层削平以保证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

⑶、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间要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确定,拆模时间可根据下表确定:

混凝土路面板允许拆模时间

昼夜平均气温(℃)

5

10

15

20

25

≥30

允许拆模最早时间(h)

72

48

36

30

24

18

⑷、水泥混凝土的制备

3仓式自动计量拌和站自动计量拌和。混和料拌和前,先在拌和机内用适量的拌和物或砂浆试拌并排除,然后规定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向拌和机投料的顺序宜有利于拌和均匀,通常为碎(砾)石→水泥→砂。材料进入拌和机后边拌和边加水,投入外加剂的顺序根据使用规定确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混凝土拌和均匀。每台班或拌和200m3混凝土拌和物,制作两组抗折强度试验的试件,必要时可增制抗压强度试件。

⑸、水泥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振捣拌和物的振动板功率不小于2.2kw,装运混凝土的运输车内壁平整、光洁、不漏浆,使用前后冲洗干净。在运输中混合料明显离析时,摊铺时重新拌和均匀。

⑹、摊铺

混凝土拌和物摊铺前,对模板和基层等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混凝土面板的几何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摊铺厚度大于22cm时,分两层摊铺,下层摊铺总厚度的3/5。摊铺时,料铲反扣,严禁抛掷和搂耙,防止拌和物离析,两层铺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

⑺、振捣

振捣时插入式振捣器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功率不小于1.1kw,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0.5倍。振捣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平板振捣器纵横振捣时重叠10—20cm。振捣器在每一位置停留时间足够长,平板振捣器不宜小于15s,插入式振捣器不小于20s,以便将混凝土拌和物振捣密实。当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在冒汽泡并泛水泥浆时,混凝土即被振捣密实,但不过振。振捣时辅以人工找平,并随时检查模板;如模板发生位移、变形或松动,及时纠正。振捣作业在拌和物初凝以前完成。混凝土分两次摊铺,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插入下层拌和物5cm以上,以便上下层形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拌和物振捣必须在下层拌和物初凝前完成,振捣时有钢筋的部位注意防止钢筋变位。

⑻、整平与提浆

振捣后立即用振动梁(振动梁必须有足够的钢度、长度与一次摊铺振捣的宽度相适,振动梁上安装功率不小于1kw的振动器两台。)在模板上平移拖振,往返2—3遍,使混凝土泛浆整平,赶出水泡。在拖振过程中,凹陷处用相同配合比混凝土找补,严禁用纯砂浆填补。经振动梁整平后,用提浆滚(提浆滚有足够的刚度,表面光滑平整,长度与振动梁相近)往返滚浆,按设计要求的平整度,用3m直尺或刮尺刮平。

⑼、真空脱水

混凝土表面振捣粗平后,即可进行真空脱水。脱水前,先检查真空泵的真空度值不小于0.08Mpa,吸管与吸垫连接后再开机检查。铺放吸垫时以卷放为宜,避免皱折,周边与已脱水的混凝土重叠5-10cm。吸垫就位后,连接吸管并开机,在开机抽吸过程中,吸垫四周边用小刷沿周边轻轻扫刷,以利密封。吸垫封严后开始脱水,真空逐步升高,最大真空度不宜超过0.085Mpa。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真空度达不到要求,及时检查,采取措施解决。达到脱水时间或脱水量要求后,先将吸垫四周掀起1~2cm,继续抽吸15s,以使吸尽表面的吸管中的余水。真空脱水时不准在吸垫上走动,检漏补修时,穿软底鞋。吸垫在存放和搬迁时,避免拖拉或与有尖角的物体接触,以免出现漏洞。每班工作完毕,将吸垫、吸管、真空泵箱内的积聚物清除并清洗干净。

真空吸水后,用功率较小的平板振捣器复振一次,再用振动梁或提浆滚复拉一次,使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

⑽、表面整修

混凝土整平提浆后,对板边和接缝隙进行处理,清除留在表面的粘浆,出现掉边、缺角时及时进行修补。表面整修宜分两次进行,首先抹面找平,到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抹面。表面整修时严禁在混凝土表面上洒水或撒水泥。用圆盘式抹面机抹面,抹面后混凝土平整、密实。

⑾、纹理制作

混凝土面板抹面养生后,为保证路面的磨擦系数,路面要用刻纹机沿路面横坡方向进行纹理制作,纹进制作一般在混凝土脱模洒水养生7d之后进行,纹理构造深度根据面层抗滑要求确定,一般槽深为4~5mm,槽宽为3~4mm,间距20mm。纹理制作时,不得影响表面平整度。

⑿、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形成板体之后,由于受热胀冷缩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在自重、荷载及与基础的磨阻力和粘结力的作用下,将产生过大的力而造成断裂和拱胀破坏,此外由于土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陷或隆起。板体也可能开裂。为了有效地缓冲这种破坏力,混凝土路面设置了纵缝、横缝,把路面分成小块。这些接缝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施工中必须特别予以注意。

⒀、纵缝施工

纵缝采用平缝加拉杆的形成,在模板上设孔,立模后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拉杆穿插在孔内,拉杆中间10cm涂防锈涂料,在摊铺和振动过程中注意保持接缝中传力杆的正确位置。

⒁、横缝施工

模缝制作一般采用切割法,常以混凝土强度达到时切割为宜,切割采用混凝土切割机,缝深一般为4cm。切割过迟,因混凝土过硬而使锯片磨损过大,而且更主要的可能在锯割前混凝土会出现收缩裂缝,切割过早了混凝土因还未结硬,切据时槽口边缘易产生剥落。合适的时间视气候而定,炎热多风的天气或气温有突变时混凝土板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或湿度梯度,使内力过大而出现裂缝。下面列出一些受温度影响的切缝时间。

切缝机开始切缝时间表

昼夜平均温度/℃

开始切缝时间/d

5

4

10

3

15

2

20

1.5

25

1

⒂、缩缝施工

缩缝在混凝土结硬后,用金刚石碳化硅锯片切缝,切缝深度5~8cm,宽度3~8mm,切缝时间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力未超出其强度范围内时。

⒃、胀缝施工

胀缝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宽度2.0~2.5cm,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胀缝填缝料深度4cm,板中间设置传力杆按要求固定放置。

⒄、施工缝

施工缝宜设于胀缝或缩缝处,施工缝设在同一横断面上,施工缝如设在缩缝板中,则增设传力杆,其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先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

⒅、接缝填封

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及时填封接缝,填缝前缝内必须清扫干净,并防止砂石再掉入。灌注填缝料必须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其灌注深度为3~4cm,下部可填入多孔柔性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稍低于板面。接缝填筑饱满密实,平整,粘结牢固和缝缘清洁整齐。填缝料和接缝板的施工质量不低于下表规定:

填缝料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及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高度

±1mm

用钢尺丈量

平整度

30cm直尺±1mm

用钢尺丈量

粘结度

与混凝土粘结良好,没完全粘结部分不超过1%

用眼睛观察,手剥离和尺寸丈量

外观

不起泡、不析油、手感软硬均匀一致,用手剥离与混凝土粘结良好

接缝板制作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及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厚度

±5%

用钢尺丈量

平面尺寸

2±mm

用钢尺丈量

平整度

1mm

1m直尺和钢尺量

垂直度

90º±0.5º

用框架水平尺量

外观

无裂纹、无硬边缺角、无麻面

⒆、养生

混凝土表面修整完毕后,及时进行养生,使混凝土在开放交通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养生期间,须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风干,以免产生收缩裂缝;须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以免混凝土板产生过大的温度力;须管制交通,以防止行人和车辆等损坏混凝土板的表面。混凝土采取洒水湿养,具体方法为,混凝土抹面2h后,当地面有相当硬度,用手指轻压不出现痕迹时即可开始养生,用湿草帘或麻袋(无纺布)等覆盖在其表面,每天洒水喷湿至少2~3次。养生时间14天右。

十四、超前地质予报

1、目的

超前地质预报是勘测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工作的继续,可从超前预报中获取详实可靠的地质信息,如断层破破带位置、性质、规模、富水情况等。通过信息反馈,为正确地选择施工方法、优化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对于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地质工作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隧道按期优质建成,施工时,成立专职地质队和专职地质管理人员负责该隧道的地质工作。施工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分三班轮流值班,进行24小时全过程监控指导,确保各种措施的落实。地质工作组织机构见下地质工作组织机构框图》。

3、地质工作内容与方法

3.1 TSP-202地质探测仪超前探测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专门为隧道和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研制的、目前世界上该领域先进的设备,它的预报距离为地质雷达的4~12倍。经施工开挖验证,其预报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得较好,对施工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预报原理及方法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洞内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它是在掌子面后方边墙上一定范围内布置一排爆破点,依此进行微弱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周围岩体内传播,当岩石强度发生变化时,比如有断层或岩层变化,信号的一部分被返回。界面两侧岩石的强度差别越大,反射回来的信号也就越强。返回的信号被经过特殊设计的接收器接收转化成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根据信号返回的时间和方向,通过专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就可以得到岩体强度变化界面的位置及方位。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有以下特点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任何地质情况。

·预报距离长,能准确预报开挖面前方100~200m地质状况。

·对洞内施工干扰小,可以在隧洞施工间隙进行,即使专门安排此项工作,也不过40分钟左右。

·提交资料及时,在现场采集数据的第二天即可提交正式成果报告。可比较准确地得出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及其它不良地质体相对于隧洞的空间位置。

 

地质工作组织机构框图

洞内数据采集

TSP-202地震波超前地质预报分为洞内数据采集和室内计算机分析处理两大部分。洞内数据采集主要由接收器、数据记录设备以及起爆设备三大部分组成。接收器主要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数据记录设备是将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放大、模数转换并进行测量过程控制、信号数据记录。起爆设备主要是用来引爆电雷管和炸药的。

洞内数据采集包括打接收器孔、爆破孔、埋置接收器管、连接接收信号仪器、放炮接收信号等过程。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洞内布置接收器孔和爆破孔在掌子面附近的边墙上。一般情况下,它是由一个接收器孔和24个爆破孔组成,接收器距掌子面距离大约55m,最后一个爆破孔距掌子面距离约0.5m。爆破孔间距1.5m,孔深1.5m,孔径19~45mm,孔口距隧底约1m,向掌子面方向倾斜约10°向下倾斜10~20°接收器与第一个爆破孔间距20m,接收器孔深为2.4m,孔径32~45mm,孔口距隧底1m,向洞口方向倾斜10°,向下斜10~20°。

为使接收器能与周围岩体很好地耦合以保证采集信号的质量,采集信号前至少12个小时应将一个保护接收器的接收器套管插入孔内,并用含两种特殊成分的不收缩水泥砂浆使其与周围岩体很好地粘结在一起。每爆破孔装药量10~40g,根据围岩软硬完整破碎程度与距接收器位置的远近而不同。若地质情况特别复杂,有时需要在隧道另一边墙上也布置一个接收器和24个爆破孔,左右边墙所测资料对比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结果。

室内计算机分析处理

将洞内采集的地震数据传输到室内计算机上,应用TSP202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地震波分析处理。其主要由三个程序块组成,即:

数据库部分:其作用是负责输入、编辑和管理与数据采集有关的参数,将原始数据从小型数据记录计算机传输到室内微机上来;

震动数据处理部分:其作用是将反射波信号从含有直达波信号的原始数据中提炼出来并对其进行放大、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以供下一步分析处理之用;

确定反射界面部分:分析软件的最终结果是给出反射界面与隧道的相对位置,与隧道轴线的交角和距掘进面的距离。

计算机分析处理分三个步骤进行,波形处理、预报计算、预报输出。其中波形处理从P0~P7分八步进行,预报计算可以采用绕射重叠法或像点法进行。

3.2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

利用地质素描判定工作面前方短距离范围内的地质状况。隧道掘进施工时,每个作业面派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值班。每茬炮后对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必要时照相摄影,并绘制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状态(出水点、出水量、水压力、突水情况等),地层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岩石特征(岩石名称、风化状况、岩石结构、质地、强度),地质结构面(间距、延伸性、粗糙度、张开性等),软弱夹层,贯穿性强的大节理、断层(填充情况、风化程度、开度、渗漏)等。根据地质素描()的内容,作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地质预测报告。

3.3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见表《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综合表》。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综合表

项目

预报主要内容

主要方法/仪器

重点预报地段

围岩类别

岩性特征,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和岩体结构特征

地质素描法,TSP-202,物探法

断层破碎带

软弱围岩地段

水文状况

水量大小、压力、变化规律,环境水文地质特征

钻探孔/测流计,TSP-202,压力计

富水地段

断层破碎带

位置,规模,破碎程度,充填情况,含水情况

钻探孔,TSP-202,地质素描法,物探法/台车

软弱、破碎围岩地段

3.4信息收集与整理

地质预报由专门的地质专业工程师负责,设专职地质组,其它施工、质检人员予以配合,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编制信息预报成果,由主管技术人员予以复核,并报设计、监理单位。为变更

设计、修改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披露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前期地质预报内容相比较,评估预报的准确性,为以后的超前预报工作积累经验。

经分析、整理的地质资料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第二节 监测控制施工

一、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采用全站仪进行无尺量测。

1、监测概述

以往的理论研究和施工实践均表明,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层力状态的改变将直接导致结构产生位移和变形,同时也会对地表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当这种位移和影响超出一定范围,必然对结构产生破坏,并影响到上方地表和临近建筑的安全使用。隧道穿过207国道。如何保证施工不影响二级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及行车安全,如何做到“未雨绸缪”,施工中的监控量测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隧道采用新奥法进行设计和施工。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得到重视,且作为一道工序纳入到施工组织设计中去。其主要目的为:

⑴掌握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围护结构、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及力状态和其稳定情况密切相关,围护结构、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各种破坏形式产生之前通常有大的位移、变形、受力异常等,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观测结果来验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目的。

⑵修改工程设计

监测除表明工程的“健康状况”外,通过研究监测成果,判断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并通过监测数据与理论上的工程特性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设计的合理程度。

⑶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合理确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⑷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我国当前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基本处于半经验半理论状态,土压力多采用经典的理论公式,与现场情况有一定差异。且地下结构周围土层软弱,复杂多变,结构设计的荷载常不确定。而且,荷载与支护结构变形、施工工艺也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施工中迫切需要知道现场实际的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修改。施工监测是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⑸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种类的影响,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2、监控量测方案

2.1、原则

在地下工程中进行量测,绝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信息,而是把它作为施工管理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量测信息能:

⑴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的动态,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流程加以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围岩动态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预估最终位移值、根据监控基准和监测结果的对比来调整、修改开挖和支护的顺序和时机等)。

⑵满足作为设计变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项要求,如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重要参数(初始位移速度、位移量等)。

施工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的布置直接相关。根据我单位多年监测工作的经验,归纳以下5条原则。

a、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需要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

b、多层次监测原则:

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四点:

①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

②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

③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

④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方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

c、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监测测点布置合理,注意时空关系,控制关键部位。在具有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段稳定的标准是不同的。稳定性差的地段重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d、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测量尽量做到方便实用。

e、经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不必过分追求仪器的先进性,以降低监测费用。

2.2、监测项目

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及难易程度、监测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经济情况、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等综合而定,力求在完全满足监测需要的前提下,做到少而精。本工程的监测项目除考虑上述因素外,主要根据设计而定,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监测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量测间隔时间

1~15d

16d~1个月

1~3个月

大于3个月

1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地质罗盘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及初期支护进行

2

拱顶下沉

水平仪、挂钩式钢尺水准尺

S1S2-1

10m一个断面。

2/

1/2

2/

3/

S2-2S2-3

30m一个断面。

1/

1/2

1/

2/

S3

50m一个断面。

1/

1/2

1/

1/

3

锚杆抗拔力

拉拔器

100根至少做三根锚杆,且平均分布

 

 

 

 

4

地表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

S1S2-1

5m一个断面,每断面9个测点,中线每5m一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周。

S2-2S2-3

40m一个断面,每断面7个测点。中线每10m一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周。

S3

50m一个断面,每断面7个测点。中线每10m一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周。

5

周边位移

数显收敛计

S1S2-1

10m一个断面,每断面2对测点

2/

1/2

2/

3/

S2-2S2-3

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1-2对测点

1/

1/2

1/

2/

S3

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1-2对测点

1/

1/2

1/

1/

其中: B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下沉只在洞口及浅埋段施测。

2.3、监测测点布置

⑴监测测点布置的原则

主要进行地表沉降、二级路面沉降等项目的监测。

⑵重点监测部位

从整个隧道的情况看,施工对岑溪端二级路面的影响是整个监测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不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现场监测拟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对路面进行监控。在路面受施工影响的部位上埋设观测点,在隧道开挖的整个过程中对路面进行监测,每天监测2次,并利用相互测点间的沉降值进行纵横向比较,以次来判断路面的沉降及稳定。

2.4、监测网建立

监控量测系统首先建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

水平位移监测网利用地面平面控制点做主控点,与监测网点组成平面监控网,其形式依据结构布设成轴线形;其垂直位移监控网利用本线路高程控制网做为一级控制点,与地表沉降等观测点组成地表高程位移监控网,同时将主控点高程通过洞口引测至地下,并在洞身上埋设水准基点(定期复测),与结构监测点组成地下高程控制网。

主控点埋设坚固、稳定,监控点可埋设在原状土层中,并加设保护装置。

2.5监测方法及监测频率

⑴监测方法

a、沉降监测

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按二级水准测量进行,包括地表沉降、周边建筑物沉降、底板隆起。在暗挖开挖前,在地面变形影响范围之外,便于长期保护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进行水准网布设,首次观测时,适当增加测回数,一般取3~5次的数据作为测点的初始读数。

b、拱顶下沉及净空收敛监测

监测点在支护结构施工时埋设,在支护结构完成后最短时间内取得的读数为初始值,之后按前述监测频率要求进行日常监测。

c、初支与二衬钢筋力监测

将钢筋计串联焊接在被测主筋上,安装时注意尽可能使钢筋计处于不受力状态,特别不处于受弯状态,将钢筋计的导线逐段捆在临近钢筋上,引到地面的测试匣中,喷砼或二衬砼施作后,检查钢筋计的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

d、围岩压力、接触压力监测

先根据预测的压力变化幅度来确定压力盒量程。压力盒采用直接法埋设在初支与土体间、初支与二衬间。采用初支喷砼或二衬灌注砼12h后的三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接触压力测试的初值。

⑵监测频率

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见《监测项目一览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据现场需要进行调整。

2.6、地表、路面等的控制标准

监测管理基准值是根据有关规范、计算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制定的。当监测数据达到管理基准值的70%时,定为警戒值,加强监测频率。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管理基准值时,立即停止施工,修正支护参数后才继续施工。根据设计说明:本工程监测管理基准值见下表。

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

序号

监测项目

允许变形值

1

地表下沉

30mm 

2

拱顶下沉

50mm 

3

洞内水平收敛

0.005B

依据

规范、规程、设计文件等

注:①B为坑道跨度。

位移管理基准值在地下工程安全监控中有广泛用,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地下工程而言,位移指标本身的物理意义不够明确,主要是位移指标与洞径、埋深、支护、施工等影响因素关系未能很好解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因而位移控制指标的制定和用必须同时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并尽可能同时配合使用位移速率控制指标。

与位移相比,位移速率控制指标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反映了地层随时间变化的流变效,在位移V=0条件下,洞室围岩趋于稳定,反之,V=C(常数)或不断增大,则说明地层处于等速或加速流变状态,洞室是不稳定的,因此位移速率控制指标是洞室失稳的充分条件,在安全预报中,较位移指标有更直观和明确的控制意义。

根据以往的经验,Ⅱ类土位移速率控制值为5mm/d,稳定临界值为0.1~0.2mm/d。

3、监控量测反馈程序

本隧道监控量测资料均用计算机配专业技术软件进行自动化初步分析、处理。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绘制各种表格及曲线图,当曲线趋于平衡时推算出最终值,并提示结构物的安全性。

监测人员按时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控量测周报和月报,同时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及时反馈指导信息,调整施工参数,保证安全施工。

3.1监测资料的反馈程序

监测资料的反馈程序见下页《监测资料反馈程序图》。

3.2监控信息的反馈程序

监测信息反馈流程见下页《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

4、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需及时进行处理,排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剔除和识别各种粗大、偶然和系统误差,避免漏测和错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定性分析工作。

4.1、数据整理

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

4.2、插值法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

4.3、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物理量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如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并据此确定工程技术措施等。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周、月汇总报表,及时反馈指导施工,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

根据我单位修建隧道时施工监测的成功经验,我们拟采用《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的Ⅲ级监测管理并配合位移速率作为监测管理基准,即将允许值的三分之二作为警告值,允许值的三分之一作为基准值,将警告值和允许值之间称为警告范围,实测值落在此范围,提出警告,说明需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位移值超限,警告值和基准值之间称为注意范围,实测值落在基准值以下,说明隧道和围岩是稳定的。

当施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处理。

a初支结构有较大开裂。

b监测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c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超过控制基准或出现明显的受力裂缝并不断发展。

d时态曲线长时间没有变缓的趋势等

5、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5.1监测管理体系

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组织机构,由我单位派驻现场4-5人组成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及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组长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较高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工程师担任。监测小组根据监测项目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监测小组,各设一名专项负责人,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地面和地下的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施工监测组织机构见下图。

5.2监控量测流程

监控量测流程见下图《监控量测流程图》。

5.3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a、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关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

b、测点布置力求合理,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和力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c、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

d、测点埋设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

e、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也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f、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规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g、检测数据均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方可上报;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

h、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的测试实施细则。

i、雨季是隧道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加强一些薄弱环节和主要管线及建筑物等项目的量测频率,如测斜、力、拱顶下沉、既有线变形等,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以保证整个工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j、开展相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

二、施工测量

1、本隧道工程测量特点

1.1、本工程主要为暗挖隧道,结构断面多,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转换快,地下施测条件差,测量工作量大。

1.2、地面控制导线及高程控制必由洞口向洞内传递,形成检测条件并经常复测控制点

1.3、洞内导线点间的长度受限制,测量误差容易累积,布置导线时要保证传递导线的精度。

1.4、工程被207国道环绕,车流量大,给洞外控制测量带来较大的干扰。测量控制点保护难度大,且通视条件差。

1.5、贯通面多,对贯通精度要保证。

2、测量仪器及人员

2.1仪器

据本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配备以下测量仪器及工具

⑴全站仪2台(各三个三脚架、一个单棱镜和一个三棱镜):

⑵普通经纬仪2台:DJ2,2秒级;

⑶精密水准仪1台;

⑷国产水准仪2台;

2.2人员

⑴现场设测量工程师3人,测量员6人,以满足现场施工测量及施工的需要。

⑵在施工中分两个测量组,一组负责岑溪端工区施工放线和控制测量,标高放样和控制工作。一组负责苍梧端工区施工放线和控制测量,标高放样和控制工作。

3、施工测量控制

3.1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

⑴接桩与复测

由设计单位勘测部门交桩后,七日内对设计单位所交的测量桩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报告结果上报监理单位。若导线网和高程网精度分别能够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四等导线测量和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则对测量桩点进行标识和保护。

⑵洞口趋近导线控制测量

根据本隧道特点建立二条洞口趋近导线。导线形式可为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洞口趋近导线附合在精度较高的导线点上,进隧道点与精密导线点通视,并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近洞口点必须纳入网中,导线满足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近洞口点的点位中误差在±10mm之内。洞口趋近导线全长不宜超过350m,平均边长60m

⑶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在隧道未贯通前,地下导线为一条支导线,建立时要形成检核条件,保证导线的精度。具体见3.2节。

⑷高程控制测量

详见3.2节。

⑸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中的控制测量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

隧道开挖时,在隧道中线上利用全站仪或经伟仪每10m进行一次中线的定位和复核,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

进行隧道二衬施工测量时,放出上、下层底板上的线路中线点和水准点。隧道沟槽及构筑物施工使用已调整后的线路中线点和水准点。行人道沿边线模板测设以线路中线为依据,其间距误差最大不大于+5mm,行人道模板高程测设误差宜低于设计高程,但最大不小于-5mm。在灌注混凝土前,要检查模板或台车架设的中线和标高以及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方可浇筑。

3.2导线建立及控制限差

⑴地面控制导线网建立

地面控制测量主要依靠设计交付的测量桩点并进行复测,若设计提供桩点不能满足要求时,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加密,加密点与设计提供导线采用相同的测量等级。

⑵地下控制导线网建立

a、导线布设及要求

本隧道施工,坐标控制点和高程点通过洞口传递至洞内。洞内导线在隧道未贯通前沿掘进方向设一条支导线,并将洞口点纳入导线控制网中,指导掘进施工。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前,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前三个导线点进行检测。地下导线点布设成导线锁的形式,多形成检核条件,以提高导线点的精度。在隧道四个横洞处布设16个控制点,各点之间互相通视,以便施工时检查导线点的稳定性和施工放线的检核。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测量三次。重合点重复测量的坐标值与原测量的坐标值较差小于±10mm时,采取逐次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的起算值。

明挖段控制测量可由地面坐标点用导线测量的方法从基坑边向基坑内传递。定向测量拟采用有双轴自动补偿的全站仪。

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宜埋设在直线上,一般边长不小于60米,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小于6″,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小于7mm

b、导线复核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拟通过设在地面上的测量孔,测量孔采用钻机成孔。当隧道开挖至测量孔位置时,即利用通过测量孔投测下来的控制点复核洞内导线点,精确控制隧道中线。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地面多设测量孔点复核。

⑶高程网建立

a、洞外高程网建立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核,并且要贯通联测到相邻工程所用的高级水准控制点一个以上。复核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且经平差后,再在结构物四周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测设数个水准基点作为高程控制及变形沉降观测用。水准基点的埋设要稳固可靠。

b、地下高程网建立

隧道高程测量控制,通过洞口高程传递至隧道内。传递高程时,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地上和地下水准点的高程较差不大于3mm,三测回测定的高差进行温度、尺长改正后取逐次水准测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隧道施工向前传递高程的起算值。

根据本工程特点,拟在洞内布设两条地下控制水准路线,两条水准路线水准点间进行水准联测用于检核。

地下水准点可与地下导线点合埋设于一点,亦可另设水准点。水准点密度与导线点数基本相同。

地下水准测量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施测,闭合差满足限差要求。

开挖至隧道全长的1/3和2/3处、贯通前50~100m,分别对地下水准按三等水准测量复核,确认成果正确或采用新成果,保障高程贯通精度。

⑷导线控制及高程控制限差

地下导线测量按Ⅰ级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5″,导线全长闭合差≤1/15000。

地下水准测量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施测,不符值、闭合差限差≤±12

3.3竣工测量

隧道贯通后进行导线点的严密平差,并在底板上埋设永久控制点,每条线路布设四个点,坐标点和高程点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埋设;永久控制点的测量与贯通测量同步进行并进行严密平差。以贯通后的控制点坐标进行已衬砌地段的线路中线的归化改正,线路的改正在隧道未衬砌的地段进行,各相临点间纵、横向中误差不超过:纵向为±10mm,横向为±5mm

以调整的线路中线点为依据,每5米加密一个控制点及结构变化断面处加中线点,并测设结构断面。结构断面测量采用断面仪进行。测定断面点的里程允许误差在±5mm之内,断面测量的精度允许误差为±10mm,高程误差小于10mm

3.4保障测量精度的措施

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⑴、用于本工程测量仪器和设备,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按测量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⑵、对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知识、测量规范、测量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技能的培训。

⑶、施工阶段的测量实行三级复核制。

⑷、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⑸、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字迹端正、清楚、整齐、美观,内容要完全,并保持整洁,不得涂改、擦改、转抄,外业手簿或记录纸进行编号。技术人员作内业资料要认真,资料要齐全,采用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制度。抄录资料,亦须核对。

⑹、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对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测工人人明白。

⑺、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校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

⑻、经常复核洞内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水准点,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关注量测信息,经常对控制点进行复测,保证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万无一失。

⑼、外业后,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外业结果无误后,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

⑽、工区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并对上述桩点定期进行复核,作出明显的标志。

⑾、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过程中,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时,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对上次测量成果作出评价。

⑿、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各种建筑物放样时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⒀、和相邻工程进行中线及标高联测,如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照此施工;如在误差允许范围外则查明原因,改正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⒁、积极和监理方测量工程师联系、沟通、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重要部位的测量,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章  施工综合进度计划

、工序施工综合进度

各工序施工综合考虑为:仰拱及填充施工落后下断面开挖40米,二次衬砌落后仰拱及填充40米,装饰工程待二次衬砌施工200米后与二次衬砌平行施工,路面工程在二次衬砌完成后10~20天内开始施工,沟槽落后路面15天开始与路面平行施工。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完成洞外工程的全部施工。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为竣工交验做好个种准备,施工预留1个月的竣工收尾。

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见牛岭界隧道施工形象进度图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见《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

、进度监控方法及向监理报告进度方法

1进度监控方法

a、根据施工组织安排的总体布署,每年编制年度计划,每季编制季度计划,每月编制月计划,对作业班组编制旬日计划。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主要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机械设备配置计划;钢筋、混凝土材料及配件购置计划等。从实际出发,确保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明确主攻方向,保竣工、创优质产品,实现最终经济效益。

项目计划管理体系,见计划管理体系图》。

b、采取以工作计划及责任成本等包干形式的模式,将计划完成情况与项目班子及所有作业人员收入挂钩,以形成强有力的计划保证制度。

c、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动态管理。

2向监理报告进度方法

a、采用专业的计划管理软件编制符合作业标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调整,并按作业标准向监理提交计划软盘报告进度情况。

b、采用先进的合同管理软件对工程合同进行计算机标准化管理,确保合同文件管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章 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  工期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我单位对本工程采取的施工方案、投入的设备人员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合同总工24个月内,计划24个月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施工。2004316开工,隧道工程开挖贯通时间为2005831,隧道二次衬砌完成时间20051031完成,隧道装修、路面及其它工作2006228完成。2006315竣工。

第二节  保证工期的措施

一、施工准备期保证措施

1接到中标通知后5日内,主要管理人员及其它有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测量、复测、三通一平等临时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落实施工图纸,配合业主做好工程沿线征地及管线改迁工作。

2同时组织其它人员、材料、机具设备迅速进场,生产、生活设施齐头并进,尽量缩短施工准备期,早日开工。

工期总体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为确保按期完成本工程,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选好带头人,建立精干、务实、高效的项目领导班子。

配备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选派从事隧道公路工程的专业队伍。

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进入工程施工。若我单位中标,在合同签署后5天内,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全部到位,将全力以赴组织有关人员安排施工准备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时调遣生产操作人员和设备进场。

搞好标准化施工,认真贯彻执行ISO9002标准,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正确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进度,要稳产高产,防止大起大落。

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编制年、季、月、旬、日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逐层签定工期责任状,工期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计划交底,激发全体人员的干劲,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做到以工序保日、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施。

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促进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2、劳力保证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逐季、逐月作出劳动力使用计划,保证劳动力充足。

3、物资保证

保证料源充足。对于结构工程,开工前做出一次性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的供

根据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计划,超前订货加工,同时严把原材质量关,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4、机械保证

项目施工涉及的施工机械种类多,必须按照计划配足开挖、运输、砼生产浇注、模板台车、注浆设备等,同时做好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对常用易损的机械配件有足够的库存量。

5、技术保证

搞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制定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过分析各施工工序的时间,采取特殊措施尽可能减少影响进度的薄弱环节,科学合理地缩短各施工工序的循环时间来提高施工进度。同时牢牢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施工,确保关键工序施工的工期与质量。

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指挥部、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耽误施工。

组织技术质量人员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与施工监理程序,准确掌握本合同段施工要求的标准与程序。

提前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

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6、制度保证

组织全员开展劳动竞赛,建立激励机制,对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班组实行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积极性。

7、管理保证

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交通等单位的联系,同时积极的与其他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突发事件,在施工过程中取得当地居民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施工进度管理程序见施工进度管理程序

三、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

1、展开以关键工序为主的施工进度控制措施,加大人、材、物及施工设备的投入,确保关键工序工期,以关键工序保证整个工程工期。

2、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采用计划管理软件,专人收集施工进度情况,根据计算机预报信息及时调整整个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和横道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确保关键工序工期。

 

第十章 成本目标及保证措施

1、成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强化系统管理

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在施工现场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的成本管理目标。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1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外部环境条件,同时结合公司在其他工程施工的成功经验、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等资源条件在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切实做到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的有机统一。

2.2 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对资源进行动态优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强化施工质保体系,保证施工安全。随着施工阶段的深入,切实编好施工计划,并随时据实调整,控制投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全面推行责任成本制度

3.1 项目部把成本核算,降低造价摆在首位,挖掘内部控制成本的潜力,掌握投入产出的关系,随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定期将实际成本和责任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原因,找出差距,采取有效措施使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每个单项工程结束后,对各项实支费用进行汇总,并逐项与预算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总结经验,不断积累资料,提高全项目成本控制能力。

3.2 建立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明确项目班子责、权、利,充分调动项目施工全员的积极性。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内部承包责任制,完善内部承包责任制的规章制度、指标体系、考核和保证体系。建立一套以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核算制度。使经济核算和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见“图11-1”

3.3 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按“谁负责什么就控制什么”的原则,多层次地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对单位和个人考核实行 “责任成本否决制”。把项目责任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做到“人人有职责,个个有压力”。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分解见“图11-2”

11-1    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图

 

11-2    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分解图

     

编制两算,办理项目增减帐,负责承包和结算,提供分部完成实物工程量统计表,进行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负责编制项目目标成本(成本计划)。正确、及时核算项目实际成本,及时提供成本资料,进行分部、分阶段的三算分析,编制成本报表

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负责落实各项技术节约措施,提供技术措施节约实物量报表

验收施工任务单,严格控制定额用工;提供人工分析表,核发工资、奖金。

编制各类施工进度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控制施工工期和负责做好项目统计工作

负责编制各类机械台班使用计划,提供各类机械实际使用的完好、利用率。负责外来机械的租赁费的控制

编制各类材料合作计划,负责限额发料、进料验收及台帐记录;负责提供材料耗用月报、周转材料租赁单及各类供料的验收资料,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负责构配件使用的加工计划申请、验收(包括甲供构配件),按月提供构配件耗用表,以及现场构配件的合理堆放保管。

负责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控制质量成本,提供为提高质量而发生的实物量统计表及返修、奖惩资料。负责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4、加强施工管理,降低耗支

4.1 切实制定和落实保证施工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杜绝安全重大施工伤亡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避免此类事故引起的停工、返工和不必要的支出。

4.2 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切实合理地安排施工,避免窝工,杜绝返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4.2.1要切实搞好各工序安排,合理确定各分项工程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

4.2.2主干工程要正确地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组织流水施工。周转性材料要以钢代木,以降低成本。

4.2.3严格测量三级复核制度,杜绝因测量事故引起的返工废弃工程。

4.2.4加强试验、检验工作,正确选用圬工配合比,合理使用外加剂,降低单位圬工成本。

4.2.5搞好临时道路等大临及小临方案的比选,做到合理选址布局,以降低造价。

4.2.6安排好季节性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4.3 加强材料管理,堵塞浪费漏洞。对材料要严格按计划采供,避免压库占用资金。采购要货比三家,努力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有奖,浪费重罚,特别是对砂、石料等大堆材料要有强有力的节控措施。

4.3.1节约采购成本——选择运费少、质量好、价格低的供单位;

4.3.2认真计量验收——如遇数量不足、质量差的情况,要进行索赔;

4.3.3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通过限额领料落实;

a) 正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坚持余料回收;

b) 改进施工技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c) 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搬运、减少仓储和损耗;

d) 减少资金占用——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储备;

e) 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减少仓储和摊基损耗。

4.4 从合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节约机械使用费。

4.4.1结合施工方案的制订,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台班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要求做到既实用又经济。

4.4.2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同时,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也要有一定的要求,防止因不规范操作或操作不熟练影响正常施工,降低机械利用率。

4.4.3做好平时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始终保持完好状态,随时都能正常运转。严禁在机械维修时将零部件拆东补西,人为地损坏机械。

4.5 采用弹性用工制度,降低工费支出。

4.6 加强工地调度指挥协调,合理派车,避免车辆空载或超载,努力降低运输成本。

4.7 尽量利用地方网电,并切实解决好施工生活用水问题。

5、做好经济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5.1 完善内部施工定额,做到科学管理,符合实际,并不断加强定额管理,使之不断完善、更新提高。

5.2 制订和完善内部核算价格,包括预制构件、成品、半成品、运输、劳务、材料、租赁等结算价格,并对之实行统一平衡和管理。

5.3 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包括价格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同时掌握动态因素的准确资料,以便做出相的反和举措。

5.4 在基础工作中,广泛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

5.5 定期对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十 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本路段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1,,温度最冷月(一月)11.9,最热月(7)28.9长夏无冬,年无霜期长。本工程不考虑冬季施工。

、雨季施工的一般措施

1 掌握当地气象资料,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定期获得天气变化资料,掌握年、月、旬降雨趋势的天气预报,尤其是近期预报的降雨时间和雨量,以便于安排施工。

2组织防雨防洪抢险队,准备防洪抢险机具和材料。

3 搞好现场调查,了解和掌握施工路段的汇水面积和历年水情,注意住地、仓库、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并与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保持一定距离。调查施工区段内排水构造物系统是否畅通可靠,事前予疏通和防护,防止雨水和洪水影响施工场地和生产、生活设施。雨季到来之前,贮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产物质。

4砂石料在这个时期含水量变化较大,需要经常测定,以及时调整拌合时的加水量。雨季空气潮湿,水泥贮存要注意期限,防止漏雨和受潮。混凝土运输途中加以遮盖。

、隧道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时派专人对洞口地表及洞内不良地质地段进行观察和量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2雨季施工时备足抽排水设备。

三、路基雨季施工措施

1、路堤填筑

1.1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果原地面松软,还应采取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

1.2在路堤填筑时,应选用透水性好的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大到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填料。

1.3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防止表面积水和渗水,将路基浸软。借土填筑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不宜大于1m

1.4路堤填筑完成后,为防止路床积水,应在路肩处每隔5~10m挖一道横向排水沟,将雨水排出路床。

2路堑开挖

2.1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修筑截水沟,并做好防漏处理,截水沟应接通出水口。

2.2雨季开挖路堑宜分层分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位置,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再整修到设计坡度。开挖路堑至路床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季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压实。如果土的强度低于规定要求时,应超用挖30~50cm,并用粒料分层回填并按路床要求压实。

2.3雨季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离路堑边坡坡顶堆放。弃土堆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保持5m以上。弃土堆应摊开整平,严禁把弃土堆放在路堑边坡顶上。

3、注意事项

3.1雨季期间安排计划,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因雨易翻浆地段优先安排施工。对地下水丰富及地形低洼处等不良地段,优先施工的同时,还应集中人力、机具,采取分段突击的方法,完成一段再开一段。

3.2施工坚持“两及时”,即遇雨要及时检查,发现路基积水尽快排除;雨后及时检查,发现翻浆要彻底处理,挖出全部软泥,大片翻浆地段尽量利用推土机等机械铲除,小片翻浆相距较近时,应一次挖通处理。填筑透水性好的砂石材料并压实。

 

第十 其他施工措施

第一节 文明施工措施

一、文明施工目标

1合理布置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各项临时设施符合施组安排,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化作业要求。

2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记录牌、防火知牌、事故记录牌和施工总平面图设置齐全、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

3及时调整设备、机具和材料的位置,保证摆放整齐,保持工作面宽敞,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及时处理。施工废水严禁乱排,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环保规定和招标、设计文件要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4洞内“三管两线”按要求布设,搞好洞内排水,做好洞内清理及道路维护,加强洞内通风。

5路基及隧道弃碴不得随意弃置,必须运至设计指定的弃碴场,运碴途中不落石掉碴,污染道路。

6按照业主及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认真听取驻地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协调好各方关系,搞好安全生产,严格按规范施工,争创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7施工现场的车辆要按指定位置停放。

8工地所有材料必须挂牌堆放在库房内,库房必须有遮雨、挡晒设施。

二、文明施工措施

1、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在施工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教育。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中心的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文明施工组织机构见图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项目经理部及各工区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生产,保证现场施工紧张有序地进行。

加强工区之间的密切配合,减小不协调和矛盾的产生。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项目部设治安室,配一名专职警察以加强法律、法规和治安方面的宣传教育。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员工发生违法、违规、违禁和妨碍治安的行为。

2、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行为宣传发动,加强教育,统一思想,使广大管理人员和员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增强现场管理和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自觉性。

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奖罚制度、会议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检查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

明确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个人的文明施工的责任和义务,从思想上、行动上、管理上、计划上和技术上重视起来,切实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在施工队伍进场前,先派人前往当地对民众的生活、生产习惯、禁忌、宗教信仰等“社情”进行调查,并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做到全体施工人员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在施工过程中由办公室负责协调好与

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的关系。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行为必须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和施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工程序要求,不违章指挥,不野蛮施工、强行施工。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管理的行为,按处罚条例严格执行。

认真开展5S活动,对施工现场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有效地实现文明施工。

按照工程特点,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的综合管理,减少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使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真正抓出成效。项目经理组织对文明施工现场施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缺补漏。

3、场容场貌

⑴工地建立企业特色标志。在工地醒目的地方设置具有公司特色的统一标准,标明我公司的规范简称。

⑵工地现场布置合理有序,场容场貌整洁文明。按规划布置临时施工设施,建立平面信息信号管理系统,对各项生产、生活设施、道路、管线、电力线路、各类物资放置场地及临时仓库实行平面动态管理,定期检查考评,有奖有罚。

⑶设置醒目标志。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⑷在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四牌一图”:

⑸工地必须做到三通一平。场内所有便道,通道必须满足施工,消防通道的要求,并要求排水畅通、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道。

4、料具管理

⑴材料、物品的码垛堆放。按规定进行平整场地,设置支垫物,按平面布置图划定的地点分类整齐,稳固堆放。

⑵材料、物品的支架堆放。易滚(滑)和重心较高的材料物品的支架堆放,其支架稳定可靠,必要时进行设计,严格按设计设置。

⑶易燃和有毒物品的存放

油漆、稀释剂等易燃品和其它对职工健康有害的物品分类存放在通风良好、严禁烟火并有消防用品的专用仓库内;沥青放置在干燥通风、不受阳光直射的场地。

5、现场卫生管理

⑴生活“五有”设施

生活区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现场“五有”设施齐全,设置合理,现场无大面积积水。

⑵除四害要求

防止蚊蝇孽生,同时要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控制四害孽生。生活区内做到排水畅通,无污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沟现象,有条件的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布置。

⑶宿舍

宿舍日常生活用品力求统一并放置整齐,现场办公室、更衣室、厕所等经常打扫,保持整齐清洁。

⑷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要有容器设置并有规定的地点,有专人管理,定时清除。

⑸食堂卫生

食堂内整齐清洁,食堂四周做到场地平整、清洁、没有积水,有条件的食堂要设密封间和配置纱罩;食物盛器要有生熟标记,炊事员必须做到“四勤”、“三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达不到“三专一严”及无地区卫生防疫站许可证的食堂,一律不准供冷食。

⑹医疗保证

在筹建工点的同时规划和建造合理的医疗用房;做到对职工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要利用板报等形式向职工介绍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有计划地购置一定数量的小型便携式医疗设备和器械,以方便对工地职工的医疗服务。

6、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⑴建立卫生清洁责任制,划分卫生责任区域,由各责任人具体负责。

⑵施工污水采用排水渠排入规划的渗水坑、沉淀池内,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杜绝无组织排水。生活临建区域采用明沟排放雨水,生活废水排入集水坑,生活垃圾及时处理。

⑶拌和站的施工废料在指定地点挖坑掩埋,不得随意废弃。

⑷弃土不得随意堆放,须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⑸施工中采取措施保护工程沿线和附近的建筑物、管线设施、道路、水渠、树林等免遭损坏。

三、避免交通干扰的措施

1、与当地政府积极联系,搞好群众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对构筑物损坏的现象,及时予以修复或赔偿。

3、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扰民施工。避免夜间施工的噪音;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掉块及扬尘污染;每隔一段时间对道路进行清理、洒水。

4、做好与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民扰而使工程难以开展的情况。

5、在施工场地内设置安全警示牌,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场内。避免因施工造成对当地农民的人身危害。

6、制定运输线路布局,在合理减少修建临时便道的情况下,少占公路或乡村道路。

7、减少临时道路与公路或乡村道路的平交。在平交道口处,设置安全指示牌、车辆减速缓行,当大批车辆通过时,派专人进行指挥交通。

8、根据当地线路车辆通行情况,合理制定运输道路计划,对主要运输工具还排列运行图。避免因交通堵塞造成的工期延误。

 

第二节  相关职能部门的施工配合措施

1、与当地政府、单位及居民的协调

为保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施工过程中尽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对群众生活影响,与居民搞好关系。

办公室负责群众来访接待,解决施工给居民带来的困难。

因施工需改建及中断既有道路时,及时将其方案上报业主和有关部门,方案经批准后尽快施工,以方便居民出行。

2、与关联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工程中标后,在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主持下与相邻承包商研讨接口施工方案、施工安排,并积极协调、配合相邻合同段,确保施工接口的工期和质量。施工期间与相邻合同段之间加强对工程测量的界面接口管理工作,加强对测量工作的信息互通。

针对施工过程中作业面可能出现的接口问题,制定预防可能引起安全、质量问题的措施和管理办法。由工程技术指派专职工程师负责,明确施工接口内容、责任和协调负责人。作业队建立专门协调小组,确保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得到有效实施。

本合同段施工期间,除遵守合同中有关规定和义务外,对工程界面接口,必须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筹安排,并认真执行有关工作指令。

 

第三节 竣工交验及维护

一、作好竣工文件编制及工程交验工作

竣工文件的编制由专人负责。各级施技部门负责人员平时注重及时收集各种原始资料、作业质量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收集到的资料及时整理和分类归档。由项目部组织定期检查竣工资料的收集和编制情况,随时完善竣工文件。竣工文件编制的原则是每单位工程竣工一处,即完成一处竣工文件的编制。文件的编制采用微机完成,使资料达到成文规范、内容齐全、标准优质的水平。

竣工交验前,组织好自检工作,逐段、逐项进行检查,看施工有无丢项、漏项,一旦发现,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和修补,并做好已完工程的保护工作,同时准备好各项交验资料,以期达到工程的顺利交验。

二、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维护措施

根据本工程合同条款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和“质量第一,百年大计”的方针,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售后服务质量,让用户满意。特制定缺陷责任期内对本工程修复的措施:

1、根据工程特点合同条款规定,工程竣工交验后,半年一次对本工程进行产品质量回访,广泛征求使用单位对本工程在使用期间的产品质量的意见,从中总结施工经验,并作好产品质量回访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2、本工程竣工后会同监理、质检站、业主、设计院等单位组成竣工验收组。对验收中发现存在有产品质量缺陷的,按合同规定要求进行维修,直到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3、在缺陷责任期满后,按合同要求,填报竣工验收报告,报监理组织有关单位对本工程进行最终验收,并将本工程正式移交给业主。

4、在缺陷责任期内或期满后14天内,根据监理或业主在责任期满期之前的检查结果,对本工程存在的产品质量缺陷进行修整、修补。

5、从本工程交付之日起到合同规定的工程保修期内,严格遵守合同规定的保修条约,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组织人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修,并争取做到一次成功,不留隐患。

6、本工程完工后,严格执行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对本工程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回访,保证产品质量保修服务工作,并定期进行回访,凡涉及到我公司的质量问题,立即限期进行维修,达到质量要求,让业主满意。

7、当本工程已合格地通过本合同规定的竣工验收时,办理竣工交验、竣工文件的移交手续。

 

 

 

 

 

 

 

 

 

附图一   岑溪端场地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   苍梧端场地平面布置图

 

 

 

 

 

 

 

 

 

 

 

 

 

 

 

 

 

 

 

 

 

 

 

 

 

 

 

附图三   牛岭界隧道上行线形象进度图

 

 

 

 

 

 

 

 

 

 

 

 

 

 

 

 

 

 

 

 

 

 

 

 

 

 

 

附图四  牛岭界隧道下行线形象进度图

 

 

 

 

 

 

 

 

 

 

 

 

 

 

 

 

 

 

 

 

 

 

 

 

 

 

 

附图五    临时供电方案图

 

 

 

 

 

 

 

 

 

 

 

 

 

 

 

 

 

 

 

 

 

 

 

 

 

 

附图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    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

 

 

 

 

 

 

 

 

 

 

 

 

 

 

 

 

 

 

 

 

 

 

 

 

 

 

 

附图    资金流量计划

 

 

 

 

 

 

 

 

 

 

 

 

 

 

 

 

 

 

 

 

 

 

 

 

 

 

 

附图    爆破炮眼布置图1

 

 

 

 

 

 

 

 

 

 

 

 

 

 

 

 

 

 

 

 

 

 

 

 

 

 

 

附图    爆破炮眼布置图2

 

 

 

 

 

 

 

 

 

 

 

 

 

 

 

 

 

 

 

 

 

 

 

 

 

 

 

附图十  爆破炮眼布置图3

 

 

 

 

 

 

 

 

 

 

 

 

 

 

 

 

 

 

 

 

 

 

 

 

 

 

 

附图十  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1、路基施工工艺框图

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压实施工工艺框图

土质路堑施工工艺框图

土质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2、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水泥稳定土砂砾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3、涵洞施工工艺框图

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

圆管顶进涵施工工艺框图

4、隧道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洞门、明洞施工工艺框图

下行出口及Ⅰ类围岩段施工框图

上行进口及Ⅰ类围岩段施工框图

上行线出口、下行线进口施工框图

隧道Ⅱ类围岩段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Ⅲ类围岩段施工工艺框图

钢架及钢支撑施工工艺框图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框图

边墙基础衬砌工艺框图

拱墙衬砌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路面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压实施工工艺框图

 


土质路堑施工工艺框图

 

   

 

 

 

 

 

 

 

 

 

 


土质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网格护坡                      种植草防护

 


路基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水泥稳定土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不合格

 

         合格                                

 

 

 

 

 

 

 

 

 

 

 

 

                                                            离 析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钢筋砼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洞门、明洞施工工艺框图

 


 

 

 

 

上行线出口、下行线进口施工框图

 

 

 

 

 

 

 

 

 

 

 

隧道类围岩段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类围岩段施工工艺框图

 


格栅钢架(型钢支撑)施工工艺框图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框图

 

 

 


边墙基础衬砌工艺框图

 

 

 

 

 

 

                                       入

                                       下

                                       一

                                       循

                                       环

 


拱墙衬砌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路面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图库网址http://www.xingsc.cn

ftp://xingxin.gnway.net

联系QQ447255935

电话:131115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