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施工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北京××工程位于××区××路××号,总建筑面积××m2,基地尺寸41.16×43.96m。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结构型式全现浇框架一筒体结构,±0.000相当绝结标高51.70m,设计室外地坪为-0.45m,基底埋深-10.75m,檐高59.65m,建筑物总高65.40m。
现场试验室设置在施工现场西南角,离建筑物15m左右,便于结构施工相对现场各种材料进行取样,对进场 的混凝土及时进行坍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并及时将试块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基养护室采用自动温湿控制仪控制,保证养护室内标准温湿高。
2、设计要求
2.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表参数表 表1-1
序号  | 部位  | 结构参数  | 砼强度等级  | 备注  | 
1  | 基础  | 平板筏基,底板厚度:1500mm  | C35,P8抗渗  | 结构砼属II类工程  | 
2  | 垫层  | 厚度:100mm  | C15  | |
3  | 外墙  | 厚度:350mm  | C40,P8抗渗  | |
4  | 内墙  | 厚度:250mm,300mm,350mm,500mm  | C40  | |
5  | 梁板  | 井字梁结构,框架梁:800×800mm,800×700mm,非框架梁:300×700mm,250×600mm,板厚:250mm,200mm  | C35,其中地下二层顶析、梁为P8抗渗  | |
6  | 柱  | 1100×1100mm,800×800mm  | C40,边柱抗渗同外墙  | 
2.2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一筒体,结构参数及相关要求见下表1-2:
主体结构表参数表 表 1-2
序号  | 部位  | 结构参数  | 砼强度等级  | 备注  | |
1  | 框 架 柱  | 一~三层  | 1100×1100mm,1000×1000mm 800×800mm  | C40  | 
  | 
四~八层  | 1000×1000mm,800×800mm  | C35  | |||
九~十层  | 900×900mm,700×700mm  | C30  | |||
十三层以上  | 900×900mm,700×700mm  | C25  | |||
2  | 筒体墙  | 200mm,250mm,300mm,350mm  | 同框架柱  | ||
3  | 梁、 板  | 一~三层  | 框架梁:800×600mm 井字梁:250×500mm 板厚:90mm(标准层)、100mm、120mm、150mm  | C35  | |
四~八层  | C30  | ||||
九层以上  | C25  | ||||
2.3附属结构
设备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25。
生活水池砼强度等级C25,防水砼抗渗等级≥S6。
地下车道及进、排风道砼强度等级为C25,防水砼抗渗等级≥S8。
其它砼强度等级为C25。
2.4金属构件
钢筋采用I、II级多筋,型钢为A3F钢板;钢筋连接按钢筋直径≥Φ22采用等强锥螺纹与冷挤压连接,其余采用搭接接头,钢筋固搭接及构造要求,按03G101标准图集执行,具体见下表1-3:
钢筋锚固搭接及构造要求表 表1-3
剪力墙一级抗震、框架二级震  | ||||||||||
闪梁和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及最小搭接长度l1  | ||||||||||
钢筋类型  | 砼强度等级  | |||||||||
C20  | C25  | C30  | ≥C40  | |||||||
la  | l1  | la  | l1  | la  | l1  | la  | l1  | |||
I级钢筋  | 30d  | 36d  | 25d  | 30d  | 20d  | 24d  | 20d  | 24d  | ||
II级钢筋  | d≤25mm  | 40d  | 48d  | 35d  | 42d  | 30d  | 36d  | 25d  | 30d  | |
d>25mm  | 45d  | 54d  | 40d  | 48d  | 35d  | 42d  | 30d  | 36d  | ||
冷轧带肋钢筋  | 45d  | 54d  | 45d  | 54d  | 40d  | 48d  | 40d  | 48d  | ||
框架梁、柱、剪力墙受拉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及最小搭接长度l1  | ||||||||||
钢筋类型  | 砼强度等级  | |||||||||
C20  | C25  | C30  | ≥C40  | |||||||
laE  | l1E  | laE  | l1E  | laE  | l1E  | laE  | l1E  | |||
I级钢筋  | 35d  | 41d  | 30d  | 35d  | 25d  | 29d  | 25d  | 29d  | ||
II级钢筋  | d≤25mm  | 45d  | 53d  | 40d  | 47d  | 35d  | 41d  | 30d  | 35d  | |
d>25mm  | 50d  | 59d  | 48d  | 53d  | 40d  | 47d  | 35d  | 41d  | ||
钢筋保护层厚度执行GB50204-2002规定,具体如下:
地下室外墙外测30mm,内侧25mm;
基础底板底部35mm,顶部25mm;
内墙丙侧15mm;
板顶、板底15mm;
梁、柱25mm;
2.5防水材料
地下到防水等级为一级,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底板、外墙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及SBS(Ⅱ+Ⅲ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采用SBS(Ⅱ+Ⅲ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防水为1.5mm厚聚氨酸涂料,周边上卷250mm。
2.6砌体材料
页岩砖墙体强度等级为Mu10,采用混合砂浆强度 级M5,隔墙砖块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外隔墙砌块容量小于6.0k/Nm3
2.7回填土
地下室肥精髓采用2: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地下室挑梁、挑板下塞填易压缩的聚苯板填充物,高度不小于300mm。
3、预控计划
3.1有见证试验工作
3.2混凝土部分
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为200m3)混凝土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m3时也按一取样单位计算,第一取样单位留置一组28天强度的标养试块,并且根据需要留置1.2Mpa、7.5Mpa、50%、75%、100%强度和备用试块。28天、1.2Mpa、 7.5Mpa、50%、75%、100%强度和设用试块的编号一一对应。
抗渗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冬期施工时留置;
墙柱梁侧模1.2Mpa试块及施工缝处理;
简体处挂架7.5Mpa试块;
梁、顶板50%、75%、100%强度试块;
冬施临界强度试块;
冬施临界强度试块;
冬施转常温养护28天试块;
其数量根据需要确定。
3.2.5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
3.2.5.1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 ,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mm的白色百叶箱。
3.2.5.2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的、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背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设置且临时封闭。
3.2.5.3结构测温孔的位置
(1)梁(包括简支梁与连续梁)
梁上测温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学为梁高的1/3~1/2处。
(2)柱
每根柱均应设置测温孔,测温孔应设在中心线,并与柱面倾斜角30度,也深为柱断面边长的1/3处。
(3)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
(4)底板
底板测温也布置按纵横方向不在于5m间距布置,每间房间面积不大于20m2对可设一个测温孔,测温孔垂直于板面,孔深为板厚的1/3~1/2。
(5)现江混凝土墙板
墙厚为20cm及20cm以内时,单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2;当墙厚大于20cm时,双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1/3,并不小于10cm测温与板面成30度倾斜角。
大面积墙面测湿孔按纵横方向均不大于5m的间距布置;
每块墙面的面积小于20m2时,每面可设一个测温孔。
(1)在测温时,按测温孔编号顺序时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分钟后进行读数;
(2)混凝土出罐、浇注及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4次;
(3)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其间隔每6小时测量一次;
(4)掺用防冻剂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4.0Mpa以前,每2小时测1次,以后每6小时测一次;
(5)冬期施工有室外大气测温记录表,并填写混凝土冬期施工日报表;
(6)采用成熟度法预估混凝土强度。
3.3钢筋部分
以同一厂家、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进货状态,同一进场日期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亦按一验收批计算),取一组钢筋试件做拉伸、冷弯试验,第一次取样不合格时,需对原批钢盘取双倍试样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钢筋在加工或施工过程中发生脆断和焊接不良,以及机械性能不正常时,需对原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根据工程使用的钢筋量,取样次数以实际发生量,按照规范进场时即可取样送检。
公称容重不大于30t的冶炼炉冶炼的钢筋和连铸环轧制的钢筋,按98新标准执行,允许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以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级别的钢筋组成一批,每批不大于50t,每批钢筋应有出场质量合格证,每盘或每捆均有标牌。
每批抽取5%(但不少于5盘或5捆)进行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和重是偏差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JGJ95-95规程附录D中规定,如其中有一盘或一捆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筋逐盘或逐捆检查。对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逐盘进行检验,检查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JGJ95-95规程附录D中规定,则该盘钢筋不合格。
应由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冷拉钢筋组成一验收批。每批中抽取2根钢筋,每根取2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
防水部分
防水材料试验主要由防水施工单位提供详细资料。
以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进场时间的甲组分,每5t为一验收批,同足5t也为一验收批,乙组分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增加。
每一验收批按产品的与比取样,甲、乙组分样品总重为26Kg。3.4.2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SBS)
按GB50207-2002执行,进行拉力试验、断裂延伸率、不透水性、耐热度和柔度试验。
3.5回填土部分
4、试验取样方法
从一验收批中抽取2根钢筋,每一根钢筋截取2个试件,一个做拉伸试验,一个做冷弯试验。
拉伸试件取样长度为10d+200mm
冷弯试件取样长度为:5d+150mm。
4.4钢筋连接试件
冷挤压连接试件,从每批接头数量中,从结构上随机抽取3个试件,试件的长度为600mm。锥螺纹连接试件接头在施工前从批量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试件的长度为600mm ,试件的委托单位上应注明原材的试验编号。
4.5防水材料
4.5.1聚氨酯防水涂料
在每一验收批中随机抽取整桶样品,抽样桶数见下表4-1,应不低于(n/2)1/2(n进场甲组分产品桶数),将取样的整桶数样品搅拌均匀后用取样器液面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进行再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样品容器中,样品容器应留有5%的空隙,密封并做好标志,(甲、乙组分取样方法相同,分装不同的容器中)。
聚氨酯涂料取样标准表
序号  | 交货产品的桶数  | 取样数(组)  | 
1  | 2~10  | 2  | 
2  | 11~20  | 3  | 
3  | 21~35  | 4  | 
4  | 36~50  | 5  | 
5  | 51~70  | 6  | 
6  | 71~90  | 7  | 
7  | 91~125  | 8  | 
8  | 126~160  | 9  | 
9  | 161~200  | 10  | 
注:此后每增加50桶取样数增加1。
4.5.2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SBS)
在验收批中任取一卷,将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为5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二块,一块作为物理性能试验,另一块备用。
4.6烧结砖
烧结砖
烧结砖
砖的试样,从同批量中不同的砖垛中,随机抽取20块砖组成一组试样。
4.7回填土试验
采用环刀试验时,在夯实好的每一层中取样,先挖一个200×200mm 小坑,将上部土去掉,从每步中的下部取样,将环刀刀口向下,盖上环刀盖,用锤将环刀均匀地平稳的下击,环刀盖埋入土中10mm为止,再从土中挖出环刀,用削土刀将两端余土削平,称土的重量,计算土的干密度,然后再从中以部分土放入烘箱(或电炉烘干)然后计算土的干密度。
5 试验管理保证体系
现场试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求试验人员各负其责,又互相配合。现场试验管理保证体系如下图:
6. 建立试验管理台账
(1)试验方案
(2)混凝土施工试验记录
(3)钢筋土配合比、合格证记录
(4)钢筋原材料试验记录
(5)钢筋连接试验记录
(6)坍落度测试记录
(7)原材试验记录
(8)养护室温湿度记录
7.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1)了解工程的特点及结构类型,形象进度,做好试验及准备工作。
(2)建立试验管理台账,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3)经常与工地技术、材料员联系,了解进度情况,按规定及时送样。根据使用部位、按批量配合材料人员索取各种材料的合格证。
(4)按规定及时对混凝土、砂浆取样,制作试块,每工作台班坍落度测试至少二次。
(5)混凝土开始浇筑时,试验值班人员要检查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单,看是否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一致,避免混凝土强度发生错误,还需检查比,并经常检查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严禁混凝土在现场加水。
(6)按规定钢筋连接进行取样试验。
(8)对工作要认真负责。试验取样真实且具有代表性,资料的填写要清楚整齐,日期、部位的填写要交圈。
(9)及时取回试验资料,交技术资料员存档,做好交接记录。
(10)试验值班人员每天做好试验记录,将每天的试验取样项目填写清楚、编号。
(11)分价段对混凝土强度统计进行分析。如试验中出现问题时,及时向技术主管汇报,并进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