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施工准备工作

3 施工准备工作

 

3.1施工技术准备

3.1.1 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

3.1.1.1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详细复核有关红线点,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临时用水管线和其它的临时设施,并尽快安排施工机械进场。

3.1.1.2 对场地内地下管线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要求有关单位提供相关资料。

3.1.2 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图纸的全部内容,提出改进设计便于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3.1.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深圳市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规范(试行)》中关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各项条文规定,收集以前施工的各种经验性资料,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及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要求等,以后编写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3.1.4 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同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要认真反复地学习。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执行。

3.1.5 布设测量控制点

本工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统一放线,测量规范采用《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有关施工测量的规定,进行测量放样,并设置控制桩点和四等水准桩点,桩点位置宜便于轴线及标高的引测和控制。对于所有永久性标桩,包括中线桩、转角桩、水准基点、三角网点,树立易识别的标志并认真加以保护。

主要采用的仪器工具为全站仪(精度2″)、S3型水准仪、水准塔尺、钢尺、锤球、砧标等。由多次参加工程测量工作并有丰富经验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四等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并浇灌混凝土予以保护,桩点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同时在场地内作若干水准点,并作闭合水准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高程水准点。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沉降或碰动。

3.1.6 编制施工图预算

3.1.6.1掌握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业务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标准详图,施工定额,施工组织设计等;

3.1.6.2计算工程量,根据设计图纸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计算;

3.1.6.3作好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等需用量分析;

3.1.6.4填写材料、人工单价,计算其价值;

3.1.6.5编写预算说明书。

3.2 施工生产准备

3.2.1 前期各项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部将派出得力的人员对施工前期的工作进行协调、规划,尽快与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疏通施工渠道,提高准备工作效率,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和后续施工生产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2.1.1 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汇报工作情况,并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协商工作事项、商定议事规则及程序、确立例会制度、落实现场施工条件、生产生活用地。

3.2.1.2 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协调

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公安机关、土地管理部门、交通、城管、环保环卫、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等部门取得联系,向他们通报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最新信息,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施工行为符合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以取得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支持、信任与配合。

3.2.1.3施工环境的协调

    搞好施工环境的协调,首先要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真实情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尽可能的减少自然或人为的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3.2.1.4 与供应商的协调

在施工前应对大型施工设备的租赁和大宗材料的采购方式、供应渠道作出妥当的安排。项目经理部本着“确保质量、满足需求、降低成本”的原则,决定对大宗材料采取规模采购、专业化公司负责供应等方式。

    3.2.2 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前的现场准备工作考虑的是否周到充分将对整个施工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负责施工的人员进行对现场深入了解,现场也基本达到“三通一平”。

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临时设施拟在**大道南侧原**污水处理厂旧房屋一幢三楼。项目加工场和材料堆场拟在基坑北中、南侧东各设一个,项目部临时用电从基坑北侧的变压器内接驳,用水从基坑东北角处接驳。

施工临时道路拟使用前期采用原旧道路作便道,后期挖土方时从东门进往西方设置两条主道。

3.2.3 半成品(钢筋、砼等)加工与采购计划

根据施工设计图计算出工程所需材料的总量,同时施工进度计划编写材料采购总计划。项目材料部每月20日前根据现场情况上报采购下月采购计划,由公司招标采购分阶段的材料数量,材料商直接送施工现场

砼采用商品砼。

材料加工场详见现场平面布置图。加工要根据现场情况

3.2.4 其它准备

3.2.3.1 机械设备来源:场内土石方挖运施工机械设备、桩基设备、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设备及测量设备使用我公司自有施工设备,并根据工程需要采用购买、租赁的方式增加投入。

3.2.3.2 劳动力来源:场内挖运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设备操作手使用我公司人员,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等工种采用社会化用工。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场后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施工人员上岗前组织专业技术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办理或审核上岗证、工作证证件。

 

3.2.4 各项准备工作计划一览表:

  

           

完成

天数

承办单位

承办人

计划完成日期

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确定施工方案和质量

技术安全等措施,并报审。

7

公司、项目部

王铭宇、郑金焕

2007.12.2

2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经理部,

确定各班组及组成人员。

1

公司、项目部

李振雄、于显峰

2007.11.26

3

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交底

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

并向有关人员和班组仔细交底。

15

公司、项目部

王铭宇、郑金焕

2007.12.8

4

编写施工预算

计算工程量,人工、

材料限额量、机械台班。

7

公司、项目部

刘刚、谢以连

2007.12.2

5

材料计划

原材料和各种半成品需量计划。

7

公司、项目部

苏学金、卓建财

2007.12.2

6

图纸会审

全部施工图。

3

甲方、业主、设计、监理、公司

王铭宇、郑金焕

2007.11.29

7

现场定位放线

点线复核,建立平面布置

的定位和控制细部。

5

项目部

谢信

2007.11.30

8

现场平面布置

按总平面图布置水、电及临时设施。

10

项目部

刘家亮、陈元法

2007.12.4

9

主要机具进场

机械设备进场就位。

7

项目部

刘家亮、陈元法

2007.12.2

10

主要材料进场

部分急用材料进场。

6

项目部

刘家亮、陈元法

2007.12.1

11

劳动力进场与教育

组织劳动力陆续进场,

进行三级安全技术教育。

5

项目部

向高尚

2007.11.30

12

进度计划交底

明确总进度安排及各部门的任务和期限。

2

项目部

于显峰、郑金焕

2007.11.28

13

质量安全交底

明确质量等级特殊要求,

加强安全劳动保卫。

2

项目部

郑金焕、卓建财

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