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某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处理施工组织计划

第二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1

1

2

12

14

15

15

16

18

18

19

20

20

21

22

26

26

38

56

62

87

101

107

107

108

109

109

109

109

110

113

114

114

114

116

118

120

138

145

145

146

146

149

151

153

154

157

158

160

163

163

205

221

223

附表2  项目经理简历表

附表3  主要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附表4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附表5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表

附表6  承诺书

附 图: 施工进度网络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  工程简介

一、城市概况

********位于陕西省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延安。1999年榆林撤地建市,辖12个县区,108个镇,l54个乡。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29.82万人。

8888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端,位于东经107°28′~111°l5′,北纬36°57′~39°34′之间,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市区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军事重镇。在城北的莽莽沙丘中,东西蜿蜒横亘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榆林市历史源远流长,古以九五重镇,蒙汉交往地而闻名,亦以其丰富的水、草资源被誉为“塞外名珠”。榆林市是国家确定重点开发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的来临,榆林必将成为晋陕蒙接壤地区新兴的综合性开放型中心城市之一。

 

二、自然条件

888市位于陕北,地貌比较复杂,大致分为北部风沙草滩地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及西南部黄土梁状低山塬涧丘陵沟壑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1040m1165m之间,高差125m,总的地势是东西两侧高,中部低,榆溪河自北向南从市中心穿过。   

888市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    温:年平均气温8.2°C,极端最高气温38.6°C,极端最低气温-32.7°C

年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414mm。               

日    照:年太阳总辐射平均值为538.9~603.6×107kJ/m2

湿    度:年平均相对湿度56.1%。

风    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平均风速2.06m/s。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1.46m。   

市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基本类型,均为潜水性质。地下水位除一级阶地埋藏深度很浅(0.12~2.3m)以外,其余地段均埋藏较深,埋深在3.8~20m之间。地下水均无侵蚀性。

另外,市区内泉水除普惠泉外,水长沟和农校东南也有泉水出露。

88市区范围内有榆溪河、榆阳河、芹河、沙河四条河流。

8溪河发源于市区以北约60km海域,常年流水,为无定河一级支流,最小流量2.96m3s,流域面积在榆林市区榆阳河口以上为4938km2,主河长119km,自北向南穿越整个市区。芹河、沙河、榆阳河均为榆溪河一级支流。榆溪河年平均流量为11.77m3/s,最大年平均流量15.60m3/s,最小年平均流量8.09m3/s。

榆阳河流域面积15.7km2,长5.6km,沙河流域面积100km2,长8.6km,芹河流域面积181km2,长16.5km

榆溪河在榆林市区以上共建有中型水库四座。其中著名的红石峡水库在市区以北5km处,控制流域面积2060km2,总库容1900万m3,最大下泄流量150m3/s。尤家峁水库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控制流域97km2,总库容1584万m3

 

三、项目概况

依据《88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88市规划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及南郊污水处理厂两座污水厂。本工程为888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即总体规划中的南郊污水处理厂)及其污水管网,服务范围包括经济开发区北区和南区。北区为沙河以南,化工一路以北,西至神延铁路,东到榆溪河西岸;南区为化工一路以南,化工十一路以北,西至神延铁路,东到东环路。工程建设规模确定为:一期工程(2010年):4.0×104m3/d,其中深度处理回用2.4×104m3/d

 

第二节  工程概况

一、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

1、二沉池工程概况:本工程包括1#、2#二沉池,二沉池中心直径为34米的沉淀池,二沉池高度为4.65米。二沉池平面图见图1-1

图1-1二沉池平面图

2、A/A/O微曝氧化沟:长度为100米,宽度为31.6米,池体高度为6,池壁厚度约为300/400mm,底板厚度为600mm。氧化沟平面图见图1-2

1-2 氧化沟平面图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S6防水等级。池体混凝土添加膨胀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外加剂。

3、变配电室为一幢单层建筑物,主要由变压器室、配电室、值班室组成。

4、污泥脱水机房为高12.00米高的2层建筑物。

5、消毒出水渠为深2.75米的构筑物,混凝土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池体混凝土添加膨胀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外加剂。

6、粗格栅池/提升泵站深14.65米,其中地下部分为14.65米,混凝土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池体混凝土添加膨胀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外加剂。  

7、风机房为单层建筑物,高为11.4米,内设起重葫芦。

8、回流泵站池体埋深为6.20m,地上4.70米,池壁厚度约为300/400mm,底板厚度为400mm

9、维修间为单层建筑物,高为6.7米,内设起重葫芦。

 

二、综合管理大楼概况

本工程实用面积1600平方米,其中包括化验室、中控室、食堂、行政与生产管理、浴室、宿舍。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为丙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三、厂内管线及道路排水绿化工程概况

厂内管线及道路排水、绿化工程、围墙、大门、绿化、道路、泵站进、出水管等,除绿化工程由建设方施工外其余按照常规做法。

 

四、污水处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概况

1、主要工艺设备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一、粗格栅、进水泵站、细格栅、沉砂池

1

启闭机及闸门

QDA-45

起重力4.5吨N=0.75Kw

池深13.0米   H=12.30米

铸铁镶铜圆闸门SYZ1000

(注:H为闸门中心至池面距离)

6

 

2

粗格栅(栅条回转式)

栅宽1300mm  渠宽1400 mm

栅缝20mm   栅前水位1200mm

N=3.7Kw  安装倾角75°H=13

出渣口1.5米(自池面开始计)

配套现场电控箱。

2台

 

3

手推式垃圾车

垃圾斗V=1m3

1台

 

4

提升泵

Q=1167m3/h       H=18m

功率N=80kW      池深14.20米

(含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3台

 

5

电动葫芦

荷载3.0吨  功率N=4.5kW

行程12米   起升高度16.0米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套

 

6

人工细格栅

栅宽2000mm

栅缝10mm

安装倾角7

1台

 

7

机械细格栅

栅宽2000mm  栅缝5mm

安装倾角35°功率N=2.2kW

出渣口距池面净空1000mm

带现场控制箱,

1台

 

8

螺旋输送机

(无轴)

 

 

XLS-300

叶片直径320mm  r=19r/min

N=2.2Kw   有效长度L=12m  水平安装

1台

 

 

 

 

9

手推式垃圾车

垃圾斗V=1 m3

1台

 

10

旋流沉砂器

XLC-1980

Q=1800m3/h     功率N=1.1kW

池内径3650mm 

配套现场电控箱及安装平台。

旋流沉砂器、砂水分离器、鼓风机及手推式垃圾车应配套使用。

1

 

11

砂水分离器

 

XSF260

Q=12L/S 功率N=0.37kW

U形槽直径260mm

1台

 

 

 

12

罗茨风机

Q=2.03m3/min

H=45kPa

功率N=3.0kW

1

 

13

插板闸门

CBZ2000X1200

B=1600mm,H=1100mm

配套手动启闭装置。

6台

 

14

插板闸门

CBZ750X1200

B=750mm,H=1200mm

配套手动启闭装置。

2台

 

二、初沉隔油池

1

 

刮油吸泥机

刮泥移动速度1 m/min

池宽26m,池深4mN=3.7kW

1

 

、氧化沟

1

厌氧池水下搅拌器

叶轮直2500mm,r=32r/min,N=2.5kW

池深6.00m

配套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2套设备配套移动式起吊架1台。

2台

 

2

缺氧池水下搅拌器

叶轮直2500mm,r=32r/min,N=2.5kW

池深6.00m

配套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4套设备配套移动式起吊架1台。

4

 

3

好氧池水下搅拌器

叶轮直2500mm,r=40r/min,N=4.5kW

水池深6.00m

配套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6套设备配套移动式起吊架1台。

6

 

4

可提升式管式微孔曝气管

WBB-15

Q=15m3/h,氧利用率≥20%

服务面积:0.7m2/只

水深5.25m。水池深6.00m

1044

 

5

旋转闸门(回流门)及启闭机

HLM-1000

B×H=1000×5500,N=1.1kW

水池深6.00m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台

 

6

启闭机

QDA-45

起重力4.5吨

池深6.00米   H=5.15米

(配铸铁镶铜圆闸门SYZ900)

(注:H为闸门中心至池面距离)

4

 

、二沉池

1

单管中心传动刮吸泥机

Φ34m周进周出,周边水深4m, N=0.37kW。池深4.50m

配套桥架、堰板、浮渣挡板及支架、浮渣斗及支架等。

配套现场电控箱。

2套

 

、污泥回流泵站

1

污泥回流泵(潜水离心污水泵)

Q=834m3/h H=6m

功率N=22.5kW

池深6m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3台

 

2

电动葫芦

荷载2.0t 起升高度12

行程8

功率N=3.0kW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套

 

六、中间水

1

提升泵(潜水离心污水泵)

Q=1167m3/h H=5m

功率N=28kW

池深6m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3台

 

2

电动葫芦

荷载3.0t 起升高度8

行程8

功率N=4.5kW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套

 

高效澄清池

1

调节堰板

通径1500×500

QSY-2启闭机,启闭力2吨

1套

 

2

吸泥机

功率N=1.1+0.75kW

池宽12m,池深4.5m

行走速度~1.0m/min

 

2套

 

D型滤

1

反冲洗水泵

Q=260m3/h H=11m

功率N=13.5kW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2

 

2

反冲洗风机

Q=16.9Nm3/min

P=6.0 mH20

N=30kW。

配套进风消声器、过滤器、出口消声器、蝶阀、止回阀、柔性接头、安全阀、变频器(如果需要);

配套现场电控箱。

2台

 

中水回用池(含设备间)

1

提升泵

Q=700m3/h H=56m

功率N=160kW

池深6m

配套原装电缆。

3台

 

2

电动单梁起重机

跨度9 m    荷载5t

功率N=9.9kW

起升高度5.0米,行程15m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套

 

3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台

 

紫外消毒池

1

紫外线消毒装置

处理能力  Q=1000~1400m3/h

48320w系统

N=15.36kW

配套空压机1.5 kW,PLC 1 Kw

现场控制柜0.8 kW

1套

 

2

紫外线消毒装置

处理能力  Q=667~933m3/h

32320w系统

N=10.24kW

1套

 

3

电动葫芦

起重量  0.25吨

起升高度  6m

功率  1.2kW

1

 

十一、鼓风机房

1

离心鼓风机

Q=132Nm3/min

P=6.0 mH20

N=185kW。

配套进风消声器、过滤器、出口消声器、蝶阀、止回阀、柔性接头、安全阀、变频器(如果需要);

配套现场电控箱。

 

3套

 

2

电动单梁起重机

行程21.0米,跨度11米

起重高度5米

荷载5.0吨

功率N=9.9kW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套

 

3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台

 

十二加药间及脱水机房

1

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

有效带宽2.0m,Q=250~500kgDS/m.h

N=2X2.2kW。

泥饼含固率≥20%,固体回收率≥95%。

配套污泥流量计2台DN100;

配套现场集中控制柜1台。

 

3

 

2

剩余污泥泵

H=0.2Mpa

功率N=15kW

Q=30~100m3/h

3

 

3

自动溶药投药装置(PAM制备)

功率N=4.0kW  Q=3.8~4.7kg/h

配备计量泵

1套

 

4

反冲洗泵

50D8x7

Q=12.6-21.6m3/h

H=87.3-65.7m

功率N=7.5kW

2台

 

5

空压机

ZL30100

Q=370L/min

功率N=2.2kW

3

 

6

静态混合器

DN250

1

 

7

螺旋输送机

叶片直径320mm

有效长度12

功率N=2.2kW

1台

 

8

电动泥斗

ND-10

V=10m3

N=2.2kW

1台

 

9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3

 

10

污泥搅拌器

N=2.2kW

叶轮转速740r/min

叶轮直径320mm

 

1

 

11

混凝剂投加泵

N=1.5kW Q=100~600 L/h

2台

 

12

混凝剂搅拌机

N=1.5kW

叶轮转速125r/min

 

 

1

 

十三维修间

1

电动单梁起重机

跨度9 m    荷载5t

功率N=9.9kW

起升高度5.0米,行程15m

配套现场电控箱。

1套

 

2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台

 

十四生物除臭

1

生物除臭装置

Q=4000~6000m3/h ,N=8.0kW

1套

 

十五变电所

1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台

 

 

2、自控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PLC1(变电所)

1

CPU S7-300

6ES7 314-6CF02-0AB0

1

 

2

电源模块10A

6ES7 307-1KA01-0AA0

1

 

4

32点 数字量输入模块

6ES7 321-1BL00-0AA0

8

 

 

32点 数字量输出模块

6ES7 322-1BL00-0AA0

3

 

5

8点 模拟量输入模块

6ES7 331-7KF02-0AB0

6

 

 

MMC 64K微存储卡

6ES7 953-8LF11-0AA0

1

 

 

IM360扩展模块

6ES7 360-3AA01-0AA0

1

 

 

IM361扩展模块

6ES7 361-3CA01-0AA0

2

 

 

以太网通讯模块

6GK7 343-1GX21-0XE0

1

 

6

40针前连接器

6ES7 392-1BM01-0AA0

17

 

7

导轨530mm

6ES7 390-1AF0-0AA0

3

 

8

24VDC开关电源 20A

6EP1336-3BA00

1

 

9

PLC编程软件 标准版

6ES7 810-4CC07-0YA5

1

 

10

PLC控制程序

自主开发

1

 

11

UPS

3KVA,1h

1

 

12

隔离继电器

PLC-RSC-24DC/21

352

 

14

电涌保护器

VAL-MS 230

1

 

15

电涌保护器(I/O模块)

CT 10-2PE/FS-24

5

 

16

PLC柜(含防雷、照明、加热除湿等)

2000*1000*600,非标

1

 

二.中控系统

1

工业计算机

P4 3G 512M 120G

带DVD刻录机 19TFT

2

 

2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8口

1

 

3

操作系统

WindowsXP Professional SP2

2

 

4

上位机组态软件

(开发)版 无限点

KINGVIEW 6.52

1

 

5

上位机组态软件

(运行)版 无限点

KINGVIEW 6.52

1

 

6

投影仪

2000流明,分辨率1024X768

1

 

7

电动卷帘幕

2m X 2.5m

1

 

8

激光打印机

A4

1

 

9

针式打印机

A3

1

 

10

UPS

2KVA,1h

1

 

11

电涌保护器

VAL-MS 320/1+1

1

 

12

上位机监控程序

自主开发

1

 

13

光纤

多模

400

 

14

光端机

 

4

 

15

编程电缆

 

1

 

 

3仪表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超声波液位差计

(控制粗格栅)

变送器: FMU862-R1A1A3

1

 

探头2个:FDU82-RG3A(0-15m

2

超声波液位差计

(控制细格栅)

变送器: FMU862-R1A1A3

1

 

探头2个:FDU80-RG2A(0-10m

3

超声波液位计

(控制提升泵)

变送器: FMU860-R1A1A3

1

 

探头1个:FDU82-RG2A(0-10m

4

超声波液位计

(控制污泥泵)

变送器: FMU860-R1A1A3

1

 

探头1个:FDU81-RG2A(0-10m

5

超声波液位计

(控制中间水池提升泵)

变送器: FMU860-R1A1A3

1

 

探头1个:FDU80-RG2A(0-10m

5

超声波液位计

(控制中水回用泵)

变送器: FMU860-R1A1A3

1

 

探头1个:FDU80-RG2A(0-10m

6

电磁流量计(进水流量DN900)

PROline-Promag53W

53W-9H-HD1A1AC2AAAA

1

 

 

电磁流量计(进水流量DN700)

PROline-Promag53W

53W-7H-HD1A1AC2AAAA

1

 

7

电磁流量计(出水流量DN1000)

PROline-Promag53W

53W-T0-HD1A1AC2AAAA

1

 

9

电磁流量计(剩余污泥量DN500)

PROline-Promag53W

53W-5H-HA1A1AC2AAAA

2

 

 

电磁流量计(剩余污泥量DN125)

PROline-Promag53W

53W-1Z-HA1A1AC2AAAA

3

 

10

电磁流量计(空气流量 插入式 DN500)

T-mass 65I(0-27000m3/h)

1

 

11

PH计(带温度输出

(提升泵站、出水池、中水回用池)

控制器:CPM253-PR0105

3

 

探头:CPS11-2AA2ESA

电缆:CPK9-NBA1A

支架: CPA111-00B

12

COD测定仪

(提升泵站)

CSM750-7A1A, 变送器

2

 

CSS70-B1D2A, 探头

CYY102, 安装柱

 

COD测定仪

(出水池、中水回用池)

CSM750-7A1A, 变送器

1

 

CSS70-B2D2A, 探头

CYY102, 安装柱

13

ORP测定仪(厌氧池)

 

控制器:CPM253-PR0105

1

 

探头:CPS12-ONA2ESA

电缆:CPK9-NBA1A

支架: CPA111-00B

14

压力变送器

PMC41-RE11H2C11M1, 0-0.1MPa

3

 

15

压力变送器

PMC41-RE11M2C11M1, 0-0.4MPa

3

 

16

压力变送器

PMC41-RE11P2C11M1,0-0.75MPa

3

 

 

压力变送器

PMC41-RE11P2C11M1,0-1.0MPa

2

 

17

泥位计(二沉池)

CUM750-1E0BA(变送器)

2

 

50064291,安装立柱

CUS70-1A2A(超声波探头(带230V清洗装置))

18

污泥浓度计(好氧池)

CUS41-A2, 探头

1

 

CUM253-TU0005, 变送器

19

溶解氧测定仪

(缺氧池,好氧池,)

COS41-4F,探头

2

 

COM253-DX0005,变送器

20

过电压保护器

PT2-PE/S-230AC

24

 

21

浪涌吸收保护器

PT-1X2-24VDC-ST

36

 

22

浪涌吸收保护器

PT-2X2-24VDC-ST

3

 

23

不锈钢仪表箱(罩)

非标

28

 

24

信号电缆

DJYPVP 2X1.0

10000

 

25

控制电缆

KVV-3X1.5mm2

9500

 

26

镀锌钢管

DN20

3000

 

 

第三节  编制依据

 

(一)、《榆林市闫庄则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招标文件;

(二)、为本工程设计的专用图纸;

(三)、2007年9月19日招标答疑会纪要

(四)、本施工组织设计参考规范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含条文说明)》GB50300-200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9:2001              

《硬聚氯乙烯(PVC-U)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玻纹管材》CJ/T3079-199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7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959-96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O194-9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84)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我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

 

节 编制原则

(一)、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二)、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三)、满足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及有关单位协调施工的原则。

(四)、充分利用工作面及充足的施工机械,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信誉、向业主交一项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污水处理厂。

(七)、在创建优良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把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为环保产业和榆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  本工程的质量工期目标

我公司将充分发挥优势,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技术素质高,能打硬仗的劳务队伍进场,运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按“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效益、服务”六个一流的要求,以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竭诚为社会和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令业主满意。

 

一、工期目标

工程有效施工工期目标(冬季停工期不计)收到建设方进场通知后,180个日历天内完成土建及设备安装工程;其中土建工程120日历天,设备安装60日历天完成。

我公司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工程序和对施工方案按施工阶段和部位进行深化、细化,力争尽早插入施工,做好现场协调工作,保证本工程顺利完成。为此目标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并以此目标来组织劳动力、机械、材料、资金等进行该工程施工。

 

二、质量目标

本工程招标文件,本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求必须达到综合验收优良标准,我公司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及质量验收,质量目标为:保证达到国家施工验收相关标准,争取榆林市优良样板工程,确保回用及污水排放达到设计标准。

 

三、文明施工目标

我司将和甲方及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共建文明工地,严格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实施。确保获得“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四、安全施工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部、陕西省和榆林市颁布的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防火安全规定,确保不发生重大伤亡和安全事故,将月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创“无安全事故标准化工地”。我司专门成立安全监察小组,制定安全计划,按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制定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做到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不得出现有任何人为的安全事故,并采取严密的监控措施,确保周围的建筑、管线、道路等安全。

 

五、环境保护目标

以实际行动实行环境保护,对施工场地周围树木、建筑物和绿化场地严加保护,车辆驶出要冲洗干净,污水沉淀后才排出,接驳排污水管按有关规定执行。控制施工噪音,避免施工扰民,完全建立爱民工程的形象。

 

第二节 施工区、段的划分

本工程根据地理位置、工艺流程、施工条件并结合各单元的具体情况,要想在招标文件确定的180个日历天,并提前5天内完成工程施工,必须进行土建及安装工作的交叉施工,我公司经过仔细的研究后确定了如下基本施工思路:

1、首先完成所有建筑物,因建筑物内有80%的设备、电气和自控设备,建筑物的完成有利于设备、电气、自控等大量安装工作的进行,为后续工作提供充裕的施工时间。

2、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为减少重复性的工作,在工程一开始就进行围墙的施工,即有利于文明施工,又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

3、临时道路的设置首选厂区规划的永久道路位置,提前完成路基的施工,对有条件的区域完成道路施工。

4、在工程开工后,对厂区公用工程部分的自来水水管、消防、热水、总电、雨水排水、工艺总排水、工艺总进水等安装工程,作为独立施工区段,开工。

5、对构筑物内设备安装工程量较大的,作为土建施工的重点,优先施工。

针对上述基本施工思路,施工区域划分如下

一、第一施工区

第一施工区包括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配电房、办公楼、维修间、食堂、宿舍;在施工时,作为一个施工区进行施工。施工机械、人员安排按照一个施工区进行布置。

二、第二施工区包括①微曝氧化沟组成,二沉池、回流泵房、中间水池。

对于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处理部分工程,由于其本身工艺需求对池体进行分段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变形缝。因此本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微曝氧化沟施工区段的划分如下:氧化沟根据变形缝及混凝土加强带的设置分成Ⅰ施工段、Ⅱ施工段、Ⅲ施工段、Ⅳ施工段、Ⅴ施工段、Ⅵ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

三、第三施工区包括粗格栅间、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隔油池高效澄清池、D型滤池、中水回用水池、紫外消毒池;虽然这部分区域相隔比较远,但施工本体工程量较小,对总体进度的影响小,所以在施工中只要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能够满足总体要求的。

四、第四施工区

第四施工区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围墙、门卫室、组成;

五、第五施工区

    厂区公用工程部分的自来水水管、消防、热水、总电、雨水排水、工艺总排水、工艺总进水等安装工程,作为独立施工区段。

在上述五个独立施工区施工中,各自配置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需要调配人员和机械施工。

 

 

 

 

 

 

 

 

 

 

第三章  施工管理人员的组织机构

第一节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单位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上,按照“项目法”施工的模式,拟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工程项目管理班子,并特别派出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3-1:

 

 

 

 

 

 

 

 

 

 

 

 

 

 

 

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组成,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从平面管理、资源调配、工序安排、目标控制、计划进行、专业施工等方面协助项目决策层。

 

第二节  项目主要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

我公司拟在本工程的施工中采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全过程施工管理,对工程项目实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确保实现项目的管理目标。

(一)各职能部门工作内容:

1、项目核心决策层:

设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为组长,按照项目施工内容,确定的工期、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目标,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全面开展施工工作,最终实现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目标。

2、施工检测组

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负责,具有一票否决权。

3、计划预算组

负责编制施工预算,跟踪工程成本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否正常,跟踪生产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材料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向业主提交进度款结算,工程签证,工程合同管理,本项目经理部各班组内部结算等项工作。

4、材料设备组

负责安排材料员按施工班组提供的各种材料需要计划单组织材料进场,下设采购组、料库、地材验收管理等部门及人员,并及时向成本核算部反馈信息、计划需用量、实际消耗量等数据。

5、后勤组 

负责施工现场日常性各项后勤工作事务、接待来宾及对外沟通联络工作。

 

 

 

 

 

 

 

第四章  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第一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说明

一、土石方施工机械及道路施工机械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张,在主体结构施工,共配备4台PC200挖掘机,保证了机械的充分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在道路及室外管道工程施工中配置2台压路机、PC200挖掘机2台、摊铺机1台、QY80吊机2台,采用综合机械化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对于各种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其完好,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二、砼泵的配置

在砼浇注中,采用泵车进行砼的输送,根据当班安排的浇注量配备1-2台泵车,确保浇注连续进行。

 

三、塔吊的配置

计划配置2台QT60塔吊,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厂区池体钢筋吊运、砌体、装修材料的运输。

 

四、其他的配置

计划配置一台16T汽车吊车,主要是钢筋吊运、砌体、装修材料的运输。

 

五、钢筋加工场的配置

计划配置1个钢筋加工场,配置钢筋加工设备4套。

 

第二节  施工机械配备

为满足本工程土方开挖、土方填筑、砼生产、及施工排水等生产任务的需要,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期要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现有施工机械设备条件,拟投入如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附表

 

 

 

 

 

 

 

 

 

 

 

 

 

 

 

 

 

 

 

 

 

 

第五章 施工方案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一、建筑物施工工艺框图

 

二、构筑物(池体)施工工艺框图

 

 

 

三、室外装饰阶段施工工艺框图

 

 

 

四、安装阶段施工工艺框图

 

 

 

章 施工技术方法

第一节  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处理部分池体结构工程

 

一、土石方开挖与回填

(一)、大型基坑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及挖土机数量的确定

本工程土方大开挖主要基坑工程,采用2台PC200挖掘机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考虑土壤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10;挖土机的工作时间利用系数KB=0.7,土斗充盈系数KC=0.85。估计挖土机挖土时每次作业的循环延续时间为t=60S。采用PC200的反铲挖掘机的斗容量为q=1.2m3PC-200型的反铲挖掘机台班产量为500m3/台班。(由于各池分开流水施工,现计算最大使用台数,计算第二工区的挖掘机台数)

①挖土机数量

土方量Q=10000立方米(估算),挖土计划工期T=15d,挖土机生产率P=500m3/台班。工期内的工作时间利用系数为K=0.8

则需配置挖土机数量为:

10000         1

N1=                ×          =1.63(),取2台

              500        15×0.8

   考虑到道路及其他工程使用,全部土方工程采用2PC200挖掘机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②自卸汽车数量

根据弃土地点远近的施工经验,选用1015吨自卸汽车15台。

开挖次序为先周边后中间,先上层后下层,在挖土机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至挖土机到达的地方,挖出的土方由自卸车外运弃土。挖土机挖土方至基底标高以上30cm后即停止开挖,剩下的土方由人工开挖修槽。开挖完成后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和有关单位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基坑开挖应做到:

①在基坑挖深较大时,应留设坡道满足挖土机及运土汽车出入基坑。基坑较深时,采用对称分层开挖,随时保持一定的坡势有利于排水。

②土方开挖施工在保持开挖面干燥的条件下作业,防止基坑内排出的水和地面雨水等向坑内回渗,在施工期要保持坑项地面排水的畅通,在边坡保持范围内的地面不应有积水。

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在坑边堆置弃土或安置其他重型施工设备器材,以尽量减轻地面荷载。

④当基坑开挖至离坑底标高30cm时,即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挖土机挖掘过程中扰动底板以下地基土层。

⑤基坑开挖后,根据设计要求及时作好坡面的防护工作及浇筑垫层封闭基坑。

⑥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查。

⑦施工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⑧挖出的余土由运土汽车运到指定余土排放点排放。在汽车装土时不宜装得太满,车斗应进行围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泥土溢出,污染路面,运土车进出工地门口时进行高压冲洗,不污染附近路面,保持附近道路干净,创文明施工工地形象。

(二)、土方回填

基础分部工程经监理单位及其它有关验收合格后(污水处理池体外壁板应待防水层和保护墙体完成后,后浇带位置除外)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施工要点:

①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要控制适宜含水量。当采用不同的回填土时,应按不同类土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应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土内形成水囊和滑动现象。

②填土前,应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③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

④基坑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⑤基坑回填土方时,应在相对的两侧同时进行。每层均须仔细压(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视土的性质、设计所要求的密实度和所使用的压实机具的性能而定。

⑥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⑦人力夯实要按一定方向进行,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基坑开挖到位后,分段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槽,以便回填石粉和封闭垫层,减少坑底土受外界的影响。

 

二、污水处理池体结构工程

(一)、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    测量放线、定位   基坑开挖     换填施工    底板(承台底)垫层混凝土浇筑、底板侧壁(承台侧)砖模砌筑     底板   钢筋安装    预埋管线、孔洞    底板混凝土浇筑     池壁钢筋安装      池壁模板安装    池壁混凝土浇筑       池顶梁、板(走道板)模板安装     池顶梁、板(走道板)钢筋安装     池顶梁、板(走道板)混凝土浇筑    试水     池内外壁抹灰     池外基坑土方回填       土建收尾、竣工验收。

(二)、底板施工

1、钢筋安装

底板钢筋在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场制作成型后按规格堆放好,用汽车吊、塔吊配合人工运到施工作业面进行绑扎安装。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检测报告,每批还要按要求做见证抽样试验,经试验合格后使用。底板底层钢筋与面层钢筋之间设钢支撑筋,选用 Ø16@1000布置,以保持钢网平整度。池壁钢筋与底板筋焊牢。钢筋绑扎后经监理公司、设计院、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底板砼。

2、砼浇筑

钢筋混凝土底板垫层浇筑前,应当检查土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或被扰动。如有变化时,须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如基土为稍湿而松软时,可在其上辅以厚10cm的砾石层,并加以夯实,然后浇灌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浇完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垫层面然后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放线,定出底板的边线,并画出钢筋分布线,依线绑扎钢筋,接着安装底板外围的模板。

浇筑底板砼前在底板面每3m设置一道标志筋,以控制厚度和保证平整度。

底板检采用汽车泵进行输送,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水池底板的浇灌方式采取斜向推进,用振捣器振捣密实;浇筑顺序从排水沟、集水坑等较低部位开始,顺序向上浇筑。避免出现冷缝;用混凝土泵运输混凝土浇灌底板与环槽柱杯口连接部位,待底板浇筑完后,稍停0.5~1.0h,待沉实后再继续浇筑,避免在交接处出现蜂窝烂脖子和施工缝。池底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应压实抹光,使达到强度高、抗裂性好。

若水池底板厚度在20cm以内,可采用平板振动器。当板的厚度较厚,则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混凝土浇捣后,其强度末达1.2Nmm2时禁止振动,不得在底板上搭设脚手架、安装模板和搬运工具,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养护: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用湿润麻袋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日期不得少于14d

(三)、池壁施工

l、钢筋安装

池壁钢筋在内模支好后安装,也应一次绑好,内外钢筋之间用连接筋固定,竖向筋采用对焊,水平筋采用搭接,长度不少于35d,接头应错开1/4。

2、模板安装

本招标工程池壁模板均采用18厚夹板(二沉池除外),钢管做支顶。由于二沉池为直径34m的圆形水池,其水池壁、走道板为同心圆,该部分的模板拟采用钢定型模板,用 Ø48钢管支顶支牢,模板安装后,使用经纬仪检查调整其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模板支设按水池施工缝的留设而分段进行。底板与外壁施工缝宜设在离底板面以上300mm左右,池底与池壁的水平施工缝应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应连续,采用焊接接头,安装在池壁厚度中间(见下图示意)。

施工缝大样图

池壁模板支设可在池内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先固定内模,再利用内模固定外模。内外模板间用组合对拉螺栓或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设止水环。

          

对于部分投池外壁模板的支设也可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

固定模板用的铁丝和螺栓不宜直接穿过池壁。当螺栓或套管必须穿过池壁时,应采取止水措施,可在螺栓上加焊直径80-100mm的止水环,止水环应满焊,环数应根据池壁厚度确定,最好在支模前沿螺栓两头木垫块造成30mm深的凹坑,拆模后拆除木垫块并将螺栓两端多余部分割去后,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堵严凹坑。

                      预埋拉紧螺栓大样

对于池壁上有较多的穿墙管道应设止水环,环与主管应满焊或粘结密实,应将其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或焊固在主筋上,同时加强该处局部模板的支撑,以保证标高,位置正确。

 

 

矩形钢筋混凝土池壁采用有撑支模方法,采用斜撑或钢管支撑内外模,当池壁较高时,中部开门子板,将插入式振动器放人振捣。当矩形池壁较厚时,内外模可在钢筋绑扎完毕后一次立好。

3、砼浇筑

池壁混凝土浇筑,应从中心部位开始向两侧对称地进行,每层高度约500mm,以免混凝土浇灌时,由于荷重不均衡或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均而使整个模板向一侧倾斜;混凝土应通过串套筒分层均匀下料,在门子洞处用振动器分层振捣密实,振动棒插入间距不得大于45cm,振动时间2030s,使混凝土中多余的气体和水份排出,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泌水应及时排干。为保证整体性和提高抗渗注,池壁混凝土的浇筑应一次完成,避免留施工缝,浇筑过程中设专人随时检查花篮螺栓、拉杆的松紧程度,模板有无变形、漏浆、套管铁件的位置有无移位。

立壁施工采取将清水槽钢筋留出,将弯折钢筋紧贴内模板,拆模后再拔直,并将接缝面凿毛。相邻板块的连接设胶止水带,安装时应用模板夹住,并用钢筋卡借铁丝固定,混凝土浇注在止水带两侧对称均匀下料振实,以保证位置正确,止水带不歪斜、变形,对确保水池不渗漏具有重要意义。

相邻板块的连接设橡胶止水带,安装时应用模板夹住,并用钢筋卡惜铁丝固定,混凝土浇筑在止水带两侧对称均匀下料振实,以保证下料正确,止水带不歪斜。

当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串筒进行浇筑。墙壁砼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在池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厚2025mm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的灰砂比应与混凝土材料的灰砂比相同。

池壁有密集管群穿过、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浇筑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池壁上有预埋大管径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应在其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以利排气、浇筑和振捣。

池壁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并充分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拆模时池壁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C

4、顶板施工

(1)池顶走道板模板施工

池顶走道板采用18厚夹板模板。梁板支模采用钢管脚手架加可调托作顶架,用钢花梁或80 ×100木柱作龙骨。为更利于拆模,所有模板表面均涂刷脱模剂。

2)钢筋安装

钢筋由现场设置的钢筋加工场制作成型后,用汽车吊配合人力运输运至工作面绑扎安装。钢筋接驳方法和长度、位置及绑扎方法均按国家规范及图纸要求施工,池壁间的拉结筋按图纸设计要求布置,若无说明时选用Ф8@800。设专人负责检验,办理隐蔽验收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顶板钢筋应一次安装,其伸入池壁内锚固筋,应预先插入壁内,否则应将施工缝留在锚筋的下部。绑扎方法同一般肋形梁板式无梁楼板钢筋绑4L

3)砼施工

顶板砼浇筑方法采用砼泵输送,一次浇筑成型。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用湿润麻袋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四)预留孔洞、预埋件、管道的施工

组织各专业共同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尤其对预埋、预留的位置、标高、数量等进行详细的审核,使现场施工人员都能心中有数。

所有预留设备吊装孔洞、人孔、预埋钢板埋件、防水套管等在施工前要与设备专业单位相配合,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对于穿越池壁的防水套管,在浇捣砼时要确保振捣密实,防止在套管与砼接触处出现蜂窝麻面,使水池漏水。

采用专人负责的管理方法,即对所有工程的预留预埋件指定专人负责(分区域)、 做到责任到人。

对所有预留洞、预埋件固定完成后,在砼浇筑前,除自检合格后,还应组织有关人员(土建、设备、业主等)共同进行逐个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砼。

砼浇筑完成后,对预留预埋作进一步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位置、标高均符合要求,还应进行可靠的保护,防止杂物落入预留洞内难以清除。

(五)池体防水工程

(1)、结构自防水工程

①、模板系统处理

A、严格控制模板系统的质量。应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接缝要严密、平整,不得变形、裂缝,砼浇捣时不发生漏浆现象。

B、砼浇筑前,模板要充分湿润,避免模板在施工中遇水后膨胀而拉裂砼面。

②、钢筋工程

A、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等必须清除干净。

B、钢筋下料、加工尺寸要准确。

C、钢筋绑扎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形状等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D、保证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符合规定要求,保证钢筋绑扎牢固,无松动等变形现象。

③、砼工程

A、从提高砼内在质量着手,保证砼达到设计要求,使用优质骨料,控制含泥量(不超过1%),采用连续性级配,严格控制砼配合比,以提高砼抗拉性能。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按照配合比要求的UEA混凝土膨胀剂,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保证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B、严格计量控制原材料配合比和砼坍落度,做到搅拌均匀,使砼浇筑时处于最佳状态。

C、保持砼连续浇捣,避免产生施工冷缝,选择有技术的进砼工进行振捣密实。

D、尽量选择在晴天浇筑砼,避免雨天施工时对砼浇捣产生影响。

E、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拆模后的砼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拆模后如发现缺陷,应及时征得监理、设计人员同意,采取有效措施修补。

F、模板拆模时砼强度不得低于规范规定的强度,以防过早拆模造成裂缝。

④、施工缝防水措施

A、底板及顶板在施工过程中原则上不留施工缝,如因特殊原因(如暴雨等),其施工缝按规范留设在次梁跨中的 1/3的范围内。

B、底板与外墙之间的施工缝应留设在底板以上200~300mm处,并通常设置4mm厚钢板止水带。

在施工缝处浇注砼时,己浇破的强度(抗压)不应小于1.2MPa;在己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的湿和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在浇注砼前,首先在施工缝处辅一层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10mm-15mm),并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六)工程质量要求

钢筋混凝土壁板和壁槽灌缝之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用水将模板湿润。

池壁模板不论采用无支撑或有支撑法,必须将模板紧固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发生变形。

防渗混凝土可掺用木素磺酸钙减水剂,掺用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耐油、抗渗性好,而且节约水泥。

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由于工艺需要,长度较长,在底板、池壁上设有伸缩缝。施工中必须将止水钢板或止水胶皮正确固定好,并注意浇灌,防止止水钢板、止水胶皮移位。

水池混凝土的强度好坏,养护是重要一环,底板浇注完后,在施工池壁时,应注意养护,保持湿润。池壁混凝土浇筑完后,在气温较高或干燥情况下,过早拆模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因此,应继续浇水养护,底板、池壁和池壁灌缝的混凝土的养护期应不少于14d

(七)试水

试水工作应在水池全部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试水主要目的是,检验结构安全度、结构有无漏水,并预压地基。试水时应先封闭管道孔,由池顶孔放水入池,一般分几次进水,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每次进水高度。从四周上下进行外观检查,做好记录,如无特殊情况,可继续灌水,到储水设计标高。同时要做好沉降观察。灌水到设计标高后,停1天进行外观检查,并作好水面高度标记,连续观察5天,外表面无渗漏及水位无明显降落方为合格。

水池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基坑回填之前,可按设计要求进行满水试验。按设计要求氧化沟在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满水试验,为避免沉降不均匀造成底板干裂,放水时,几个水池必须同时进水和放水。

水池满水试验经验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经有关部门签证,排放池水,及时清扫池内杂物、污垢,做好下道工序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综合楼工程等建筑物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及沉降监测方案

l、施工平面控制

根据复核后的坐标点及图纸计算的相对位置,布置好施工所需控制点,然后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特征,建立本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控制点采用主轴线控制局部的方法,把控制点设置成坐标控制网点并计算出各点坐标,与甲方提供之坐标点闭合。

轴线控制桩布置在建筑物外不容易受到破坏的适当位置上,并做好各控制点,要有明显标记,定期检查。每次放线时,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出纵横向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条轴线位置及墙柱梁位置。主控轴线的容许测角误差士6,测距精度为 11000,并考虑尺长、温差修正。

2、施工放线及标高控制

1)、利用本工程原来规划部门和施工单位的首级控制点,作为施工放线的基准。

2)、施工放线要求一次性投设完毕,由于本工程高度不是很大,施工层轴线的传递采用“吊线锤法”。“吊线锤法”是使用较重的线锤悬吊,以每层靠近建筑周边轴线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的方法。

(3)、每次施工放线,在控制主轴线弹出后,再按工长要求,加设数条辅助控制线,用以控制一些不平行于轴线的梁、柱、墙,在放线的同时,用红油漆在控制线上画上红三角并注明控制线的编号,便于今后寻找。

(4)、楼层标高控制,使用检测过的钢尺逐层向上传递,即用钢尺在底层+1.000m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量到施工层,并据此标高在该施工层上划出+0.500m水平线,为保证标高传递的精度,各层的标高线应由各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当高差超过一整尺时,则在该层用水准议精确地测设第二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

(5)、将水准仪架设在相应的施工层面上,检测由下向上传递的相应水平线上,误差应在±5mm之内。在各层找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6)、在每次施工平台浇砼前,待平台上的大部分工人散去时,将水准仪架设在稳定的平台上,进行抄平工作,水平点用红油漆画在钢筋高出砼面0.5m处作为施工的依据。

3、垂直度偏移的控制

(1)、层间坚向测量偏差控制在±3mm之内,建筑物全高(H)坚向测量偏差不超过H310000

(2)、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线锤法,把地面点向上传递到施工层,然后用经纬仪,根据传递的控制点,放出主轴线。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4、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设计

在±0000平面设置观测点,均匀分布。其埋设办法:用长150mm的角钢,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预埋入柱内,留出长约30mm,铆钉头向上。统一埋于首层柱高200mm处。

2)、沉降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首先在其它不易沉降的建筑物设置固定参考观测点,采用NS3-1水平仪进行观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0d观测一次,装饰阶段30d一次,直至沉降稳定。沉降稳定标准:1年内沉降观测值相差不大于lmm。

3)、沉降观测布置

在建筑四周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长期观测。沉降观测采用环形闭合路线与水准基点进行联测方法,测点使用长150mm的角钢,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预埋入柱内,留出长约30mm,铆钉头向上。以便点位的施测保存。施测时采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象清晰稳定时进行,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

 

二、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模板工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桩基础、地梁支模

本工程基础和基础梁采取在地梁、桩基础承台底用 C 10素砼胎模,四侧采用木模板利用土壁进行支撑,其斜撑、平撑、木档等安装按常规进行。详见下图。

(二)、柱模

模板支模拟采用钢木组合模板配制模板,模板之间采用联结插销插紧,短钢管抱箍加固,钢管柱箍的竖向间距按500毫米设置。

普通柱模板安装示意图

各层柱均考虑在装好上一层楼面模板后才浇筑柱砼,柱模板安装时应独立自成体系,以便能够提早拆除。其模板装设方法如附图所示。

对于柱长超过700毫米者均设置Ø16穿心螺栓,间距以500毫米为宜。在柱模板底设木枋压脚,确保其位置准确。设钢管斜撑,在柱脚周围的砼楼板插短钢筋,作为柱模斜支撑的固定锚点,以确保柱模的垂直度。施工时必须根据图纸提供的尺寸,进行模板排列设计。模板大样见下图:

大柱模板示意图

(三)、梁板模板

支顶采用多功能门式架,部分采用Ø48 × 3.5毫米钢支顶加强。支承高度变化下端加设可调支座,上端采用可调托架作调整。

为便于配置模板,梁底采用25厚直边板,梁侧和楼板底采用18厚建筑夹板,梁底支顶门式架@915毫米一道,当梁高<800毫米采用单层 80×100毫米木访代笼,当梁高800毫米(转换层梁除外)采用双层 80×100毫米木枋打叠。当层高3时,设2道水平支撑,层高超过3,设3道水平支撑,水平支撑采用钢管,纵横设置。支撑安装时要注意留出施工通道,以方便检查和加固。

次梁模板安装应先钉接头板,校企加固后,进行底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梁傍压脚必须钉压脚板,支撑水平角度大于45º,梁傍板要求平顺垂直通光,拉水支撑牢固,建筑物外侧梁傍采取加枋钉拉水的方式,使傍板能均匀受力,严禁借外排栅作支撑。以免振捣混凝土时发生模板变形。

池板安装必须在梁傍板钉固后才能进行支承平板模板的代笼枋铺设,架廊设置必须牢固,平板铺设时要着重掌握板跨的几何尺寸和板缝高低差的质量,因此在平板安装时必须遵循傍板边拉线限位,铺设时先用标准尺寸的整块胶合板对称排列,不足部分留在中央及两端,用胶合板锯成所需尺寸嵌补。代笼采用 80×100毫米木枋,@600毫米一道,当板的主龙骨跨度超过 1500毫米时,代笼中间应加设钢支顶支承的搁访,且钢支顶应用钢管拉水与梁支顶连结成一体。

凡跨度大于4的板及梁及L2的悬臂梁均需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将梁模起拱。本工程层高度约3-4米,模板支设置示意图见下图。

模板支设示意图

三、钢筋工程

(一)、 钢筋的制作

钢筋全部采用大型企业产品。全现浇框架结构工程中的钢筋工程是现浇框架结构施工的关键部分之一,为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现场建立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本工程所采用的钢筋为111级钢筋。钢筋的取样及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钢筋的抽料、加工严格按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进行。钢筋经调直,除锈后方可开始下料,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翻样抽料单进行。成型钢筋制成后由专人及时进行验收、整理、按规格和区段部位分类堆放,并作好挂牌标志。绑扎前必须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查,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二)、钢筋绑扎

1)、绑扎钢筋时由现场技术人员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要注意钢筋的型号、位置、搭接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弓铁(吊筋)以及负弯矩钢筋位置要准确。梁板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控制高度,避免超厚增加结构荷重和造成砼的浪费,每层柱及墙楼面接驳采用加设一道箍筋或拉筋电焊固定,并用一截短筋,用以保持钢筋与模板的相对位置。防止上部钢筋位移,确保几何尺寸的准确。

(2)、梁高不等时其主筋应分开锚固,框架梁、柱、墙纵向筋和连梁主筋、筒体墙水平筋锚固长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3)、板面负筋安装前如有预埋预留的必须先行完成各种设备的预埋管工作,并应再三复核,确保无遗留。

(4)、楼板钢筋采用按图示尺寸弹线或点线排列安装,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开洞楼板除按设计要求另加附加钢筋外,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所有板筋包括受力筋,分布筋暂不切断。板和墙的钢筋网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其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必须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

(5)、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需设砼垫块,不同的梁板、柱板负钢筋需按不同的垫块设置,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竖向钢筋的连接除特别注明外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

(7)、底板、顶板层板配有双层钢筋采用钢筋马凳作支撑,纵横间距≤1.0米

(8)、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极其重要的部位,该部位的箍筋对于保证框架有足够的强度至关重要。本工程中梁柱接头加密柱箍可采用先将柱箍绑在短竖筋上,与绑扎完成的梁钢筋同时沉落。

9)、钢筋绑扎完毕,砼浇筑前,要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应先行进行公司的三级检查,符合图纸、设计、规范要求并通过后,才通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驻场代表验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10)、钢筋绑扎网和骨架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网的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骨架的宽与高

±5

骨架的宽与高

±10

骨架的长

±20

箍筋间距

±10

受力钢筋

间距

±10

排距

±5

 

(三)、钢筋的连接方法

1、本工程钢筋设计要求全部楼层的竖筋及d>22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其余位置可采绑扎连接。对此我单位拟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需经业主和设计人同意)。

2、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直螺纹接头是把需连接的钢筋端加工成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套筒把两根钢筋用扭力扳手,按规定的力矩值连接成一体的钢筋接头。各种接头适应不同的连接部位,满足设计上结构构造的要求。

(1)、连接工艺与方法

①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②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的钢筋应固定,连接套的外露应有密封盖。

③必须用力矩板手拧紧接头。

④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 要求每半年用扭力仪检定一次。

⑤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人连接套,然后用力矩扳手拧紧。

(四)、 钢筋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1)施工前,钢筋车间按设计详图按抽料单统计出所需钢筋的规格、数量、型式、间距和重量等,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出月、旬出场计划,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2)、将本工程的钢筋加工,焊接成型及安装技术要求、规范向所有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施工中坚持三检制,对钢筋工程质量严格验收,严格遵守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操作。

3)、每批进场钢材均要有质保书和试验报验单,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

4)、钢筋堆放及加工场地应做好防雨,排水设施,避免水浸现象发生。

5)、进场钢筋应按级别、规格分别堆放,使用前钢筋进行调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

6)、钢筋加工、焊接、成型和安装按技术要求及规范进行,钢筋对焊质量,搭接长度及焊接长度为重点质量检查及控制对象。

7)、钢筋焊接成型后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和浇筑砼时,不得松动或变形。

(8)、绑扎双层钢筋网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定位准确。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必须满足梁每1距离,板每平方米一块,确保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9)、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附表。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冷拉率

不大于设计规定

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根)

1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成型长度

+5

-10

1

3

弯起钢筋

弯起点位置

±20

2

弯起高度

0

-10

1

4

箍筋尺寸

0

5

 

2

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的排距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2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间距

梁、柱

±10

2

在任意一个断面量取每根钢筋间距最大偏差值计1点

板、墙

±10

2

基础

±20

4

3

箍筋间距

±20

5

用尺量

4

保护层厚度

梁、柱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5

 

板、墙

±3

基础

±10

5

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

≯25%

 

点数计算截面面积

 

四、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结构砼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厂区混凝土的输送采用混凝土泵进行垂直和水平运输。混凝土浇筑操作必须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章节内容执行。

砼浇筑前,除对材料供应、机具设备、劳动力组织安排就绪外,还应对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作认真检查,钢筋、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应与监理人员办好隐蔽验收手续。

1、混凝土浇筑

基础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时,形成自然坡度,每层厚度控制在400500mm每个出料口的一个坡度内,从前到后设四个振捣点,三点在钢筋面上,一点在两皮钢筋之间。振捣时呈梅花状,每振点之间距离不大于500mm,新旧混凝土面加强振捣,振捣器插入先浇混凝土面内50mm保证新旧砼粘结成一整体。浇筑时,严格注意先浇的砼在浇好后4h内,必须有新浇砼覆盖,避免出现冷缝。浇筑由窄面开始,采用后退拆管法施工,浇筑工作面宽度应控制在3m以内。

基础浇筑,采用按轴线逐轴进行,独立基础采用平面分层,地梁采用斜面推进。

本工程选用低水化热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抗渗能力最好), 掺入减水剂和粉煤灰,供应水化热低,可泵性好的混凝土,要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和砼的初凝时间在8小时左右。

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在底板面视情况建议设置 Φ 6~Φ8@200钢筋网片,浇捣时,对板面进行拍打、振实、去除浮浆,滚筒辗压,赶走表面泌水,实行二次抹面,闭合和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柱墙砼浇筑

柱墙砼在楼面模板安装后,钢筋绑扎前进行,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工期。梁板与柱、墙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板底50毫米位置处,柱和墙砼浇筑采用导管下料,使砼倾落的自由高度小于2,确保砼不离析。一次连续浇灌高度不宜超过05,待砼经振捣沉积、收缩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砼浇灌,但应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一般不再留置施工缝。要加强柱四角和根部砼震捣,防止漏捣造成根部结合不良,接角残缺现象出现。新老砼施工缝处理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砼的震捣时间,不得震动钢筋及模板,以保证砼质量。

3)楼面梁板砼浇筑

梁、板结构的砼浇筑,要在浇筑前在板的四周模板弹出板厚平水线,并钉上标记,在板跨中每距1500毫米焊接干水标志筋,并在钢筋端头油上红漆,作为衡量板厚和平水的标尺,为避免产生施工的冷缝,砼应连续浇注,一般控制在4小时之间,超过时间视为施工缝。楼板砼采用砼泵输送管布料,采用平板震捣器捣实,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己振实部分的边缘。随打随压光,当混凝土面收水后再进行二次压光,以减少裂缝的产生。砼浇筑由窄边开始向阔边推进,混凝土浇筑从楼面一向尽端处开始,作后退拆管法施工;并分段成带状浇筑,带宽5m左右。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卸车起计不小于4小时,在正常情况下先浇部分砼在初凝前将得到复盖,不会在砼带之间出现施工冷缝。整个施工段砼浇筑控制在10个小时左右完成,每一施工段计划连续进行,不留设施工缝。为保证砼的密实,梁浇筑采用震捧震捣时,间距应控制在500毫米左右,插入时间控制在10秒,以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宜。使用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并注意“快插慢拔,不漏点”上、下砼振捣搭接不少于50毫米

浇筑楼面砼采用A字凳搭设水平走桥,严禁施工人员辗压钢筋。楼梯浇砼,不得将砼泵输送管砼直接喷射模板,应打铲浇灌,均匀布料,并用灰匙清理执平。专门派瓦工把高出的砼铲出、抹平,同时在模板边“插浆”, 消除蜂窝,终凝前,严禁人员上落。

浇筑砼时应注意保持钢筋位置和有内模结构的模板位置准确及砼保护层控制,特别要注意负筋的位置,设专人负责检查并及时校正。

砼的养护在浇筑完后12h以内对其进行覆盖和采用浇水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要确保浇砼后静养护24h,然后才能在其上面进行施工。

4)墙壁混凝土浇筑

砼壁采用斜面推进,由一边开始,向另一端浇筑,根据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在浇筑面的前、中、后各布置一支桩动棒,第一道布置在出料口,负责出管砼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下层,第二道设置在流淌斜坡的中间部位,负责将斜面胜振捣密实,第二道设置在斜坡脚及底面钢筋处,确保砼流入下层钢筋的底部,确保下层砼振捣密实。

(5)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柱与墙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板底50mm位置处。

梁板砼计划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如因施工环境影响,需留设施工缝,则施工缝位置,应沿次梁方向浇筑梁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和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施工缝宜用钢丝网挡牢。

6)砼找平方法

在底板、层板、顶板面砼浇筑前,在墙、柱竖向钢筋上测设出标高控制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后,采用机械抹光施工工艺一次性抹光,采用园盘式抹光机,并使用一台水准仪随时复测整平,保证板砼面的平整。

7)砼的养护

砼在浇捣完毕后12小时之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各不同部位的养护方法和养护时间要求如下:

①混凝土板采用蓄水养护;

②竖向构件上拆模后随即涂刷养护液进行保水养护;

③楼板采用洒水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7天;

④屋面板采用覆盖薄膜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五、围护结构工程

1、砌体工程

砌筑前,先按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然后摆砖样,排出灰缝厚度,于墙身交接处立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并用水准仪抄平。砌筑时采用“三一”砌砖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浆”。水平及竖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交接墙体不能同时组砌时,应于墙体中引出阳搓,特别是两种墙体交接均应在灰缝中预埋长度不小于500毫米,间距不大于600毫米的Ф6拉结筋,每道二根。砖在砌筑前两天在地面浇水湿润,湿润后含水率为812%。隔墙及填充墙与上层结构接触处,为防止出现裂缝,应留墙顶数层砖待砌体砂浆压缩到一定程度后,才采用侧砖斜砌挤紧,脚手眼不得随意留设,如需留设,须符合规范规定。砌筑时除需要注意砂浆要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外,尚需控制铺灰的长度和灰缝厚度,一般铺灰应不超过35米,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米

灰砂砖砌筑方法与普通红砖基本相同,但要注意灰砂砖应在出釜后放置一个月以后,方可用于砌体的施工,使其大多数收缩变形在放置期内完成。

2、铝合金门窗、夹板门工程

本工程采用铝合金门窗、夹板门等。门窗安装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门窗装入洞口应横平竖直,施工时特别注意外墙门、窗的安装,安装前要在外墙弹出垂直线及标高线,以使各层门、窗上下一致,水平整齐。

外框与洞口应连接牢固,框与墙体缝隙应分层填嵌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填塞材料与方法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的安装必须执行国家“建筑装饰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铝合金门窗由生产厂家按设计要求的材质实际情况绘制加工图纸,经设计人会同业主认可后才能给予施工。

l)操作工艺

①防腐处理

1)、门窗框四周侧面防腐处理如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如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在门窗框四周侧面涂刷防腐沥青漆。2)边接铁件、固定件等安装用金属零件,除不锈钢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②就位和临时固定

根据门窗安装位置墨线,将铝门窗框装入洞口就位,将木楔塞入门窗框与四周墙体间的安装缝隙,调整好门窗框的水平、垂直、对角线长度等位置及形状偏差符合检评标准,用木楔或其他器具临时固定。

③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

1)连接铁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适用于钢筋破和砖墙结构。

2)连接铁件用紧固件固定。

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水泥钉、膨胀螺栓、射钉)固定,铁脚至窗角的距离不应大于180毫米,铁脚间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或间距应不大于600毫米

④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密封

1)铝合金门窗安装固定后,应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合格后再进行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密封处理。

2)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处理,如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执行。如设计未定填缝材料时,应填塞防水水泥砂浆,如室外侧留密封槽口,填嵌防水材料。

⑤安装五金配件齐全,并保证其使用灵活。

⑥安装门窗扇及门窗玻璃

1)门窗扇及门窗玻璃的安装应在洞口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完成后进行。

2)地弹簧门应在门框及地弹簧主机入地安装固定好后安装门窗,先将玻璃嵌人门扇构架并一起入框就位,调整好框扇缝隙,最后再将门扇上的玻璃填嵌密封胶。

3)平开门窗一般在框与扇构架组装上墙,安装固定好后安装玻璃,先调整好框与扇的缝隙,再将玻璃入扇调整,最后镶嵌密封条和填嵌密封胶。

4)推拉门窗一般在门窗框安装固定好之后将配好玻璃的门窗扇整体安装,即将玻璃入扇镶装密封完毕,再人框安装,调整好框与扇的缝隙。

2)质量标准

铝合金门窗及其附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②铝合金门窗的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门窗安装必须牢固,防腐处理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连接方法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框与墙体安装缝隙填嵌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填塞材料及方法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④门窗附件齐全安装牢固,位置正确,灵活适用,达到各自功能,端正美观。

⑤门窗扇开启灵活,关闭严密,定位准确,扇与框搭接量符合设计要求。

⑥门窗安装后表面洁净,无明显划痕、碰伤及锈蚀。密封胶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

⑦弹簧门扇自动定位准确,开启角度为90º土15º。关闭时间在610秒范围之内。

3)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通病防治

①门窗框固定不好,水平度、垂直度、对角线长度等超差,门窗框起鼓变形:门窗框临时固定后,在填塞与墙体缝隙时,注意不要使门窗框移位倾斜变形,应待门窗框安装固定后再除掉定位木楔或其它器具。

②铝合金门窗表面腐蚀变色:施工时严格做好产品保护,及时补封好破损掉落的保护胶纸和薄膜,并及时清除溅落在铝门窗表面的灰浆污物。

③门窗扇玻璃密封条脱落:玻璃厚度与扇挺镶嵌槽及密封条的尺寸配合要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安装密封条时应留有伸缩余量。

④门窗表面划痕:使用工具清理铝合金门窗表面时不得划伤、割伤铝合金型材表面。

⑤外观不整洁:门窗表面胶污尘迹应用专门的溶剂或洁净的水及棉纱清洗掉,填嵌密封胶多余的胶痕要及时清理掉,确保完工的铝合金门窗表面整洁美观。

 

六、屋面防水、隔热工程

113水泥砂浆找平层

l)、基层清理:基层必须坚实,在做底层前,先凿除浮浆、残灰,然后提前一天用清水洗擦干净,凹陷地方事先用设计配合比相同的砂浆分层抹压找平。

(2)、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

3)、打灰饼、冲筋

根据±50cm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然后拉线打中间灰饼再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冲筋,间距约为1.5m左右。在有地漏和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和坡度。

(4)、刷水泥浆:用水泥:防水剂=1:0.03加上适量的水拌和成糊状,铺摊在屋面,均匀扫一遍。

(5)、防水砂浆按设计的原材料、外加剂,将拌和好的砂浆倒在屋面上,用木抹子顺平,再用铁抹子压抹一遍。

(6)、相隔24小时以后,再刷水泥浆一遍。

2、防水卷材工程

l)、基层处理

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按设计要求找好坡度,做到平整、坚实、清洁,无凹凸形、尖锐颗粒,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表面处理成细麻面。

2)、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基层上用喷枪(或长柄棕刷)喷涂(或刷涂)基层处理剂,要求厚薄均匀,不允许露底见白,喷(刷)后干燥4-12h,视温度、湿度而定。

3)、局部增强处理

对阴阳角、水落口、管子根部等形状复杂的局部,按设计要求预先进行增强处理。

(4)、涂刷胶粘齐

先在基层上弹线,排出铺贴顺序,然后在基层上及卷材的底面,均匀涂布基层胶粘剂,要求厚薄均匀,不允许有露底和凝胶堆积现象,但卷材接头部位100mm不能涂布胶粘剂。如作排汽屋面,亦可采取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涂刷胶粘剂。

5)、铺贴卷材

①待基层胶粘剂胶膜手感基本干燥,即可铺贴卷材。

②为减少阴阳角和大面接头,卷材应顺长方向配置,转角处尽量减少接缝。

③铺贴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从两边檐口向屋脊按弹出的标准线铺贴,顺流水接搓,最后用一条卷材封脊。

④铺时用厚纸筒重新卷材,中心插一根ф30mm、长1.5m铁管,两人分别执铁管两端,将卷材一端固定在起始部位,然后按弹线铺展卷材,铺贴卷材不得皱折,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每隔1m。对准线粘贴一下,用滚刷用力滚压一遍以排出空气,最后再用压辊(大铁辊外包橡胶)滚压粘贴牢固。

⑤卷材接头的粘贴

卷材铺好压粘后,将搭接部位的结合面清除干净,并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做到均匀、不露底、不堆积,并从一端开始,用手一边压合,一边驱除空气,最后再用手持铁辊顺序滚压一遍,使粘贴牢固。

⑥收头处理

卷材末端收头处或重叠三层处,须用氯磺化聚乙烯等嵌缝膏密封,在密封膏尚未固化时,再用水泥砂浆压缝封闭。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上口应用密封材料封固。

⑦保护层施工

防水层经隐蔽验收、检查合格,即可施工保护层。

3、高分子防水涂料工程

①、涂膜程序

A、当采用外防外贴法时,先涂刷平面,后涂刷立面,平、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涂膜固化后,及时砌筑保护墙。

B、当采用外防内贴法时,先涂刷立面,后涂刷平面,刷立面应先刷转角处,后刷大面,在涂膜未固化前,在涂层表面稀撒上一些砂粒,待固化后,再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②、细部处理

A、突出地面、墙面的管子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等薄弱部位,应在大面积涂刷前,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层,底胶表干后,将纤维布裁成与管根、地漏等尺寸、形状相同并将周围加宽200mm的布,套铺在管道根部等细部。

B、在根部涂刷涂膜防水涂料,常温4h左右表面干后,再刷第二遍涂膜防水涂料。经24h干燥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

③、刮涂膜防水层

A、刮第一遍涂膜系在基层底胶基本干燥固化后进行。将配制好的聚氨酯涂料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一层涂料,涂刮时用力要均匀一致,厚度为1.3mm,不得有漏刮和鼓泡等现象。

B、刮第二遍涂膜系在第一遍涂膜固化24h后进行,涂刮方法同第一遍,方向与第一遍垂直,要求均匀涂刮在涂层上,涂刷量略少于第一遍,厚度为0.7mm,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现象。

 

七、装饰工程

(一)、抹灰工程

l、墙面抹灰及罩面

(1)材料:宜采用不低于32.5R并经检验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砂,使用前宜过筛。石灰膏或磨细生石灰粉。

2作业条件: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已检查合格,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道己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将混凝土墙等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l6水泥石灰砂浆分层补平。

3作工艺

①、清除墙的灰尘、污垢、碱膜、砂浆块等附着物,要洒水润湿。对用钢模板施工过于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可采用墙面凿毛或喷、扫1l的水泥砂浆均匀分散到墙面上(水泥砂浆中宜掺入水泥量10%的108胶搅拌均匀后使用),待结硬后再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灰与墙体的附着力。

②、套方、吊直,做灰饼(打墩)。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程度,确定抹灰厚度后(最薄处一般不小于7mm),进行挂线“打墩”可先在地面上弹出十字线作为准线,并结合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大致确定墙面抹灰厚度。

③、待砂浆墩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在上下砂浆墩之间做宽约3050mm的灰浆带,并以上下砂浆墩为准用压尺推平(即为冲筋)。冲筋完成后应待其稍干后才能进行墙面底层抹灰作业。

④、根据砂浆墩和门框边高墙面的空隙,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阴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n以外位置,将多余砂浆切除、清净。

⑤、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对混凝土墙壁表面宜先刷批水泥浆一遍,随刷随抹底层灰。底层灰宣用1l6水泥石灰砂浆,厚度为5mm,待底层灰稍干后,再以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宜为7mm。若中层灰过厚,则应分层涂抹。然后以冲筋(打拉)为准,用压尺刮乎找直,用木磨板磨平。中层灰抹完磨平后,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返工,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日及管背后位置等应及时清理于净。

⑥、抹面层。待中层灰达到七成干后,即可抹面层灰。面层厚度为5mm,抹灰时要压实抹平。待灰浆稍“收身”时,要及时压实压光,并可视灰浆干湿程度用灰匙蘸水抹压、溜光,使之更为细腻光滑。窗洞口阳角墙面阴角等部位要分别用阴阳抹子推顺溜光。

2、顶棚抹灰

(1)将混凝土顶板底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板底凿毛,并用钢丝刷满一遍。对蜂窝、麻面、露筋、漏振等处应凿到实处,用水泥石灰砂浆分层抹平,抹灰前一天湿润基层。

(2)根据墙柱上弹出的水平墨线,用粉线在顶棚下100 mm沿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的水平控制线。

3在顶板投湿润的情况下,先刷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打底,1:1:6水泥石灰砂浆10厚。

(二)、地面砖施工

1、操作工艺

(1)抹结合层

①、根据+50厘米水平线,打灰饼及用刮尺推好冲筋。

②、浇水湿润基层,再刷水灰比为05素水泥浆。

③、根据冲筋厚度,用l3干硬性水泥砂浆(以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抹铺结合层。结合层应用刮尺及木抹子压平打实,抹铺结合层时,基层应保持湿润,己刷素水泥浆不得有风干现象,结合层抹好后,以人站上面只有轻微脚印而无凹陷为准。

④、对照中心线(十字线)在结合层面上弹上面料控制线(靠墙一行面料与墙边距离应保持一致,一般纵横每五块面料设置一度控制线)

2)铺贴地面砖

①、根据控制线先铺贴好左右靠边基准行的块料,以后根据基准行由内向外挂线逐行铺贴。

②、用水泥膏(约23毫米厚)满涂块料背面,对准挂线及缝子,将块料铺贴上,用小木锤着力敲击至平正。

③、挤出的水泥膏及时清干净(缝比砖面凹1毫米为宜)。

灌缝:待粘贴水泥膏凝固后,用自水泥、颜料(色泽根据面料颜色调配)填平缝子,用锯末(木糠)、绵丝将表面擦干净至不留残灰为止。

2、质量标准

1)、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2)、地面砖面层应表面洁净,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三)、室内乳胶漆施工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修补腻子→刮腻子→施涂第→遍乳胶漆→施涂第二遍乳胶漆

1、操作工艺

1)、清理大花、内墙表面:首先将天花、内墙表面起皮及松动处清理干净,将灰渣铲干净,然后将天花、内墙表面扫净。

2)、刮腻子:遍数可由天花、内墙平整程度决定,一般为两遍,腻子以纤维素溶液、福粉,光油和石膏粉拌合而成。第一通用抹灰钢光匙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搓,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平顺。干燥后磨砂纸。

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天花、内墙表面清扫干净。第二遍用抹灰钢光匙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并扫干净。

3)、刷第一遍乳胶漆:乳胶漆在使用前要先用筛子过滤。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活动的排笔毛拔掉。乳胶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漆刷不开。由于乳胶漆漆膜干燥较快,因此应连续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推进,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待第一遍乳胶漆干燥后,复补腻子,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4)、刷第二遍乳胶漆:第二遍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少加水,以防露底。

 

第三节 总图部分工程

一、管线工程施工

1、施工方案

(1)开工前准备及测量放线

① 施工全过程必须做到“六落实”即施工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三位一体”人员落实;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落实;施工机具设备、检测手段落实。

②在开工之前,我公司将查明施工区域内原有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③施测前测量人员应先校核施工图纸,按图纸确定排水工程的位置和标高。

2)基坑开挖及支撑

① 地面以下2m范围内的土方开挖采用人工方式,2m以下采用机械开挖。基坑的开挖宽度,必须考虑以后各工序的操作方便和利于排水,基坑的宽度除能满足结构尺寸外,还应有侧面工作位宽度及支撑的位置,并在确定的宽度弹放边线。

②采用放坡开挖方式,对于基槽开挖深度在3m以上的,要采用疏板支撑。对地下水较多的地段,采用集水井将积水抽出坑外。当土质情况较差时,基坑支撑材料需适当加密。

③机械挖至距槽底标高30cm位后应即停挖,待下一工序开工时再用人工清底挖至设计标高,以保证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

④开挖基坑时,应及时测量基底高程,防止超挖,如果发生超挖现象,干槽超挖150mm以内者,可用原上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天然地基土,干槽超挖150mm以上者,可用石灰土分层处理,其相对密实度不应低于95%此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含水量较大者,可用天然级配砂石或卵石回填。

3)施工排水及余泥堆放

①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坑底出现地下水及积水情况,应立即将水抽出坑外,通常采用基坑内两侧设明沟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宜随着基坑的挖深而逐步加深。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井的井壁空加支护,其水深宜为1m左右,集水井底部可用粗砂、细碎石、粗碎石作反滤层,反滤层施工一定要按规范做好,既要防止集水井井壁坍塌,又要避免泥沙堵塞管道。

②在适当的地点另选堆土位置,并做到随挖随运。对挖出的烂泥、淤泥应立即用车运走,以免阻占施工场地,影响现场文明施工。

③基坑开挖后排水管施工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以减少现场交通的阻碍,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坑内造成塌方或基底土遭到破坏。

④挖出的土方不得坑边堆放;应远离基坑边线1.5m以外堆放,且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另外挖出的土方不得覆盖、堵塞原地面排水沟或市政设施并及测量控制井位。

4)管道基础施工、装管、砌井

①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复测无误后,经甲方与现场监理工后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底垫层的施工,根据基础的要求,施工时将坑底浮上挖掉,在沟底放中线、边线、打设水平木桩,铺上一层砂,再铺碎石,垫层应分层铺填,边铺边检平,每层松铺2025cm,并用平板振动器在垫层面上予以振动压实。

②铺好垫层后即放样安装管座模板,基础管座模板一般采用木模板。

③平基模板安装后灌筑平基进,注意预留后浇段。投采用商品检,平基进在管底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其余留粗糙面以便和管座破接合。砼强度达到5MPa才允许下管安装,下管前要清除沟内杂物,妨碍下管或安装的横撑应事先移换或拆除,破平基面要清洗干净,然后弹放管边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才许下管。

④下管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安全操作方便为原则,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机械吊管为主,人工下管为辅的下管方式,下管机械采用吊机,φ400m以内的管道可用人力下管。深基坑开挖的排水管要采用吊机下管。下管要有专人指挥,低速轻放,下管后将渠管排列好,注意承插管在安装时还应备有厚度为(承口外径一管身外径)/2的砼垫块将管身垫高,然后在承口下部铺上接口砂浆,套入插口,再对线校正,垫稳管身,要注意管内流水位是否相平,不相平时还应垫平。由下游开始装管,装至上游井时,管长如不适合,以伸入至管外径两侧能接触井壁为止,超余部分截除。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汽车吊进行安装,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管节安全就位,用吊车安装时可以采用特殊制作的吊钩。吊钩由支杠一和横梁2组成,支杠和横梁均用外径102mm和管壁厚7nun的钢管制成,套钩33号钢制成,厚20mm,嵌入支杠一终端的槽内并焊上。套钩410mm装在横梁2的套筒上也同样用电焊焊上。支杠一的两端挂着链条和钩子5。详细见下图:

 

安装管节吊钩架示意图

用吊车起吊管节的时候,将横梁2穿过管节,然后把套钩4挂在钩子5上,管节用吊车起并安装在管道基础上。在管节安装就位后,将钩子5与套钩4脱离并把横梁2取出。管节间的缝隙应小于1cm

⑤管道安装好后,核对无误,即浇筑傍管砼,浇筑完傍管砼后,即进行抹带,注意12水泥砂浆抹带前要用水淋湿管口,抹带后应用湿麻袋养护。

⑥检查并、沉砂井采用马路甲式,检查井井身内外用12水泥砂浆批荡2cm,井底设置砖砌流槽。进水井采用防撞式马路乙种侧入式进水井。砌筑各种排水井前必须认真复核其中心位置,高程及井距。砌筑前将基础面冲刷干净,并定出井中点,划上砌筑位置和砌筑高度,以便操作人员掌握,同时应做好配合砌井的排水工作,沉砂井的砌筑严禁带水作业。

⑦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以10mm为宜,即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灰缝应平整,并不得有通缝。

⑧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⑨砌筑检查井、沉沙井要注意圆度(方并要注意结构尺寸),挂线校核内径、收日段每段检查有无偏移,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2m,井砌完后要及时装上预制井环,安装前应校核井环面与路面标高是否一致,无误后才座浆垫稳,井盖安放面必须平整。

⑩侧入式竖隔栅的安装应垂直稳固,其压顶面应与侧顶面水平一致,竖隔栅前进水位置应比两侧平石面低3cm

5)闭水试验及管道回填

①相邻井孔之间的污水管道铺装完毕,当管道接口工作结束72h后其接口的水泥砂浆或其它接口材料己终凝并且有一定强度,方能做闭水试验,并应在回填土之前进行,以利观察管道及接口的渗漏情况和采取堵漏措施,为节省试验工作,亦可选取数井段一起进行闭水试验,但宜一段管带一个井,不宜只试管不试并。

②按闭水试验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并及时记录渗水量,观察渗漏点,测定渗水量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③闭水试验合格后,在基坑干管两侧分层回填石屑至管节或管带顶10cm;并用水冲实,拔出支护板桩,石屑层以上回填土,应用小型夯实机或小型压路机分层压实,尤其注意对管沟侧腔和井边周的压实。

④沟槽回填的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夯实,防止管道位移。

⑤管坑两侧回填石屑至管顶上10cm,并用水冲实。管顶上回填土分层夯实,管顶以上500mm内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石块、砖块等杂物。当管顶覆土厚度不足70cm时,应采用C20 K包管,厚度10cm

⑥回填时,槽内应无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质,回填土壤的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过湿的土壤要晾干后再回填,过干的土壤回填可应适当洒水。

⑦回填土的压实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压 实 度 (%)

检验频率

检验

方法

范围

点数

1

胸腔部分

≥90

两井之间

每屋一组3点

用环刀法

2

管顶以上500mm

≥85

3

管顶500mm以下至地面

0~800 mm

≥95

800~

1500 mm 

≥90

 

>1500 mm

≥85

 

二、厂区道路工程

1、土路基填筑

(1)施工工艺顺序

本分部主要施工工艺顺序:测量放线→表层处理及土方开挖→填料试验一填料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遍数由试验提供)→检测密实度一不断调整控制含水量继续填筑下一层直至设计标高。

2)测量放线

进场后,根据设计单位交出的桩点和测量资料,立即进行复测工作,并及时做好复测结果记录,在确保复测无误的前提下,选点放出主要控制桩和导线点,以利路面里程桩和水平桩的复核,然后放出路基边桩,定位测设。初步工作完成后,对主要控制点应设置标志,妥善保护免受破坏。

3)表层处理

道路用地范围内所有的树墩、树根、竹根和其它有机物都必须彻底掘除。道路用地范围内的树墩、竹根、树根应挖到原地面30cm以下深度。在路基范围内,路床面标高高出原地面小于1m的区域内,所有树墩、树根、竹根和其它有机杂质都必须清除到路床面标高以下至少1m;路床面标高高出地面1m以上的区域,树墩、树根。竹根应清除至原地面。道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结构物、墙基以及其它障碍物的基础均应掘除到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

4)土方挖填

①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中挖出的土方可利用回填则堆于指定位置,其余均外运,废方不得弃入或侵占耕地、水渠等。

②开挖中应避免超挖,若超控应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回填料回填并压实。

③清理场地后的地面,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应将原地表土翻松,再进行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2%至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路堤填筑,但砂性土上则可不挖台阶,只需将原地表翻松。

④填筑高度小于08地段,应将清除表土且将地面翻松,并分层碾压。

⑤填筑路基时,拟采用15t自卸汽车运土,配备推土机推土,整平,采用15t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填土自下而上,由中央逐渐向路边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 30cm,且自中线向两边设置 2%~4%的横向坡度,及时碾压。

⑥雨季施工时更应注意。填土宽度每侧均应略宽大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

⑦路基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⑧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十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度,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⑨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纵向重叠100.5 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路堤边缘及挡土墙位置等不易压实的地方,应使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分层镇劳,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2、基层施工

路基填筑完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再进行基层填筑。摊铺前,先按运料车的装载量计算出材料的堆放距离,然后按计划分批堆卸材料,用推土机大面积摊铺,人工辅助平整,再洒水压实,并同时注意压实系数,不断调整至最佳数值。底基层和上基层则分段采用拌和机拌和,翻斗车送料,按一定松铺系数一次摊铺而成,用 15t 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密实度,3小时后洒水养护7天以上。压路机碾压过程应由路两侧向路中心逐次倒轴碾压,边缘处应先碾压34遍,稳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如发现砂窝威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砾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垫层完成后应控制车辆通行。

3、面层检浇筑

基层养护7天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可进行面层破的浇筑工作,现分述各施工工序。

1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从中央分隔带向外接车道分界线划分路面,先铺内边一板,然后向外跳板铺筑,最后将余下各板铺好,测量放线同样以此原则进行,位置应准确。

2)安装路边板:严格按照测量的高度、位置安装,并且要顺直,支撑及铁撅牢固,面涂润滑剂。按设计要求留设伸缩缝、胀缝板。

3搅拌及摊铺:该工程采用商品殁,用翻斗车送到摊铺点,采用摊铺机一次摊铺成型,并往返多次至破表面平整。拉杆、传力杆摊铺过程中由专人留设。

4进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搞,每一位置的停留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不宜过振。振揭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

5)表面处理:砼摊铺 810m后,采用真空吸水机进行真空吸水,将进内的游离水份吸出,然后依次完成磨浆、平整、做面和拉毛作业。

6)所有工序完成3小时表面强度达到要求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方法采用麻袋覆盖路面,并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潮湿。缩缝的施工应采用切缝法,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锯产生的粉末在其干燥前清除干净并即用填缝料填缝;压缝应在混凝土做面后,立即用振动压缝刀压缝。

 

第四节 机械设备、管道安装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管道安装

1、管道预留预埋

由于本工程水处理构筑物较多,大部分管道需要埋地,配合土建预留、预埋工程量较大,预留、预埋是本工程控制的关键工序,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质量、进度影响很大。一定要与土建工程密切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1)孔洞预留

土建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跟踪配合。施工前熟悉图纸,列出配合清单,标出配合部位,并预制好预埋件、套管和模盒。待土建施工到预留孔洞部位时,立即按施工图中给定的穿管坐标和标高,在钢筋下方的模板上,按标出的轴线,量尺测出预留孔洞中心至坐标并画出“+”标记。

土建扎钢筋时,将事先做好的模具中心对准标注好的“+”后进行模具的固定安装,用钉子或铁丝绑靠在周围钢筋上,并考虑方便拆除临时模具。当遇有较大的孔洞、模具与多根钢筋相碰时,经土建技术人员检验,采取相应措施后在进行安装固定。对用砖石砌筑的预留孔洞,派人和土建密切配合。随时检查洞上尺寸,预留出所要求的空隙量。

2)套管安装

管道构筑物墙体、底板及顶板均应在土建施工主体时预埋刚性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做法详见标准图集02S404

管道穿墙(或楼板)处需预埋比管道直径大二号的钢套管,管外壁与套管间的空隙用油麻和石棉水泥封填。

套管两端平齐,除掉毛刺,管身除锈,管内壁防腐。

安装套管用螺纹钢筋加强固定,安装后要仔细核对方位和标高,在土建浇混凝土时,专人看护,避免移位和歪斜。安装好后管内塞泡沫及编织物,以防混凝土进入套管内部堵塞套管。

2、支架制作安装

1)支架造型

参照准图集03S402并结合支架部位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架,以便控制管道在预定的范围内产生水平和垂直位移,并且不产生过大的应力,以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2)支架带作

根据管道规格和安装高度,准确下料,成直角焊接并防止变形,支架制作完后涂刷防护漆。支架打眼用台钻,坚决杜绝用气割打眼。

3)支架安装

支架安装程序:拉线→描点→打眼→上支架→找正→拧紧。

支架的安装必须先拉线,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要平整牢固。

支架安装要根据规范及要求合理布置间距大小。

3、管道防腐及油漆

管道防腐:钢管在进行内外防腐处理前,应将表面的油垢及铁锈等去除,焊缝不得有焊渣、毛刺,钢管表面的预处理满足SYJ400786《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的要求,处理后达到Sta21/2级。

所有生产管道中不锈钢材料及非金属材料不作防腐处理。

其他金属管道及材料的防腐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A、前处理

表面除锈达国家标准St2级,即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等杂物。

B、埋地管道外壁。涂层结构:“二底二布三面”

GZ—6环氧煤沥青底漆 一道 棕黑色 60um

缠绕玻璃纤维布10X10        100um

GZ—6环氧煤沥青底漆 一道 棕黑色 60um

缠绕玻璃纤维布10X10        100um

GZ—6环氧煤沥青底漆  三道  棕黑色  180um

厚度合计:﹥480um   要求:网眼灌满涂料

C、露天管道,钢过道,支架及预埋件等外壁。涂层结构:“二底三面”GZ—2新型高分子防腐涂料  二道  铁红底漆  2X50um

GZ—2新型高分子防腐涂料  三道  海兰色  3X40 um

厚度合计:﹥220um

D、室内管道,钢过道,支架外壁。涂层结构:“二底三面”

GZ—2新型高分子防腐涂料  二道  铁红底漆 2X50um

GZ—2新型高分子防腐涂料  三道  海兰色  3X40um

厚度合计:﹥220um

E、浸水管道外壁等防腐采用:

GZ—2新型高分子防腐涂料  三道  每道不少于50um

F、防腐施工时,严格按照涂料供应商产品说明及设计说明进行施工。

4、管道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本工程生产管道及材料,除特殊说明外,均按如下选定:

A、水下管道及材料除风管采用UPVC管外,其他均采用不锈钢。

B、水上或地面及埋地管道材料,加药管采用UPVC管,风管采用不锈钢。

C、其他采用碳钢材料,其中DN≦100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100﹤DN≦200管道采用无缝钢管,﹥DN200管道采用直缝卷焊钢管。

碳钢管及不锈钢管焊接连接,热镀锌钢管一般采用丝扣连接,塑料管采用粘接,水下UPVC空气管除采用粘结外,还需焊接。

严格以施工图和业主批准的图纸为依据,进行管道及设备的安装。管道施工应自下而上,即先安装埋深最大的管道,并分层夯实一直到上一层管底,使土壤密度大于 95%以上,然后再施工上层管道。间距较近的两根管道可同时开挖施工,以免开挖时相互扰动,沟槽回填。

(1)测量放线

管道放线:在检查井处、变换管径分支处均应设中心桩,必要时设置护桩或控制桩。

在管道中心线和转折点的适当位置设置控制桩,并妥善保护。

管道放线找平后,绘制出管道纵断面图。

测量工作必须详细认真记录,安排专人妥善保管,作为工程交工的原始资料。

测量仪器及工具齐备,测量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查调整,对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校对。

2)沟槽开挖

施工前向施工人员进行详尽的施工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状况,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

开挖时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沟槽底面,槽底应留0203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临铺管前用人工清理挖至标高,并同时修整槽底。

沟槽开挖时,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挖出的土方堆放在沟槽的两边,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不宜小于0.8米,堆土高度不宜超过5.2米

沟槽堆土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的安全,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沟槽开挖需设支撑,挖土应与支撑相互配合,机械挖土好后及时支撑,以免槽壁失稳导致塌陷。当采用挖掘机时,挖掘机不得进入未支撑的区域。

管道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回填时采用铲运机铲运土方至管沟,用打夯机分层夯实,在打夯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管道位置偏移。

沟槽开挖的少量土方考虑堆在槽边两侧,待管道安装完成并己验收合格后用于回填。

回填土必须经过必要的处理,土中不得含有机物及冻土,若有大于35mm的砖及石块等硬物须清理掉才能用于回填,在管道接口处,采用细粒土回填。对于地下管道安装根据图纸进行轴线开挖,开挖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夯实,敷设石沙,对于特殊情况进行排水或档上处理。

在槽沟上进行管线预制:用机械设备吊装后进行管道沟槽就位。

3)钢管焊接

本工程所用钢管包括304材质不锈钢管和直缝卷焊钢管(黑铁管)管道焊接前,应将管道接日处清理干净,当管壁厚度δ≥3mm时,焊接前应对管口进行坡口。

用气割加工管道坡口,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并将其表面打磨平整。管子对口时,要求两管子保持平整且保持同心。

施焊时,应保持焊条干燥,且有防风防雨、防火措施,不能在带压的管道上施焊。

管道焊接后,表面不应有烧穿,裂纹和结瘤、夹渣、气孔等缺陷。

管道接口应牢固,焊缝要焊透.并有一定宽度和一定的保护高度。

管道焊接完后,应作外观检查。如焊缝缺陷超过规定标准,应按下表之规定修整。

缺陷种类

允许偏差

修整方法

焊缝尺寸不符标准

不允许

焊缝加强部分如不足应补焊,如过高过宽则修整

焊瘤

严重的不允许

铲除

咬肉

深度大于0.5mm,连续长度大于25mm

清理后补焊

焊缝或热影响表面有裂纹

不允许

将焊口铲除重新焊接

焊缝表面弧坑、夹渣或气孔

不允许

铲除缺陷后补焊

管子中心线错开或弯折

超过规定的不允许

修整

 

钢制管件焊接按国标标准执行。焊缝需进行X连接部位全部进行X射线探伤检查,对焊缝总长2.5%进行X射线探伤,按国标标准进行。其余焊缝做油渗检查。此外钢管焊接及检查标准还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要求。

4)混凝土管施工

①施工工艺

检查及清扫管材→下管→稳管→对口→调直→打口→养护→灌水试验

②管道地基处理

处理湿陷性黄土和杂填土地基时,采用素上垫层,素土垫层的施工方法是:先挖去基础下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层,然后从最底部分起,分层铺设,分层夯实。

若沟槽地基为岩石或砾石时,应在其上加铺0102厚的砂垫层。

槽底有地下水或含水量较大的粘性土地基采用砂和砂石垫层施工,施工方法为先清除槽内浮士,填实槽底及两侧,然后铺垫层,最后捣实。

③管子的运输装卸和堆放:

管子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止滚动和相互碰撞的措施: 装卸管子采用吊车,捆绑管子可用绳索兜底平吊或套捆立吊,管子堆放场地要平整,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管子要分开堆放。

卸管方法:采用机械结合手工下管。先用汽车起重机将管子吊起后入沟槽内,然后用钢管制作三脚架,上面挂手动葫芦将管子吊起加以稳定,以保证对口到位。

机械卸管注意事项:起重机沿沟槽开行距沟边间隔1的距离,以免沟壁坍塌;吊车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作业;机械下管应有专人指挥;绑(套)管子应找好重心,平吊轻放,不得忽块忽慢,突然制动;起吊搬运管材、配件时,均应采取保护措施;管节人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土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④管道接口

下管:按下管的技术要求将管子下到槽底,如管子有向上放的标志,按标志摆放管子。

⑤清理管口:将承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因为任何附着物都可能造成接口漏水。

打口:将管道调直、找正,用麻钎将承插口缝隙找均匀,用沥青油膏填塞。

铸铁管施工:

本工程给水铸铁管采用胶圈嵌缝,排水铸铁管为石棉水泥密封。

施工工艺:

下管→清理管口→清理胶圈、上胶圈→安装机具设备→在插口外表面和胶圈上刷润滑剂→接日→检查

操作注意事项:

填打橡胶圈时,应随时量取填入深度,使之保持均匀;

填打橡胶圈出现“麻花”、“闷鼻”、“凹兜”、“跳并”时,可利用铁牙将接口间隙适当撑大,进行调整处理。将以上情况处理完善后,方可进行下层填料。

将胶圈上的钱结物清擦干净;把胶圈弯成花形(大口径)装入承口槽内,并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一致的卡在槽内。

润滑剂用厂方提供的,也可用肥皂水,将润滑剂均匀的刷在承口内以安装好的胶圈内表面,在插口外表面刷润滑剂时应注意刷至插口端部的坡口处。

(5)UPVC管安装

施工程序:

 

 

 

 

 

主要施工方法:

排水、雨水主管自上而下进行安装,卫生间内用水器排水桩管及排水支管均随立管的安装进度进行。此项工作需要土建标出墙面灰饼及地面五零线,以便于卫生洁具排水口的定位。

在排水管弯头,三通处均应采用带检查口的管件,支管与干管连接处均使用 45º三通或 90º顺水三通。立管与出户管或排水横管连接接时,均使用两个45º弯头,且出户管或排水横弯均放大一级管径。排水管立管部分每层均需安装伸缩节,管端插入伸缩节的预留隙视安装时间气温而定,一般夏季 510mm,冬季 1520mm

排水立管的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出地面1,并应高出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

在UPVC塑料管施工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锯管工具选用细齿锯,断口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断面处不得变形。

插口处用中号挫刀挫成 15º一30º坡口,坡口厚度为管壁厚 1/3—1/2。

用棉纱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若有油污则加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涂胶应轴向涂刷,迅速而均匀,先涂承口,后涂插口。

承插连接时插口插入深度应满足要求,并应静置2——3分钟,然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胶粘剂性能和气候条件经试而确定。

UPVC管安装完毕后,需用塑料膜包裹加以防护。

5、管道试验

1)管道闭水试验: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以灌水高度不低于地面高度,满水15分钟水平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分钟,液面不下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后进行闭水试验,30分钟管道不渗漏为合格。

2)管道严密性和强度试验:

  管道安装完毕后,经现场监理、建设方联合检查确认后,进行管道试压,管道试压应按系统进行,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稳压10分钟,以管道不出现变形、渗漏及压力不出现降压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倍,稳压30分钟,以管道不出现变形、渗漏及压力不出现降压为合格。

试压注意事项:

1)安装压力表应设置高点和低点两块表。

2)拆除所有仪表件。

3)断开与设备的连接,如果与设备一起试压,必须经监理及建设方工程师的同意,并且试验压力应按照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严禁超压。

4)升、降压应缓慢,严禁快升、快降。

(5)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渗漏等现象,应泄压后处理,严禁带压处理。

(6)试压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严禁多头指挥和无人指挥的现象出现。

3)系统冲洗

在管道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系统进行水冲洗,冲洗水应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消防水,管道冲洗的流速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目测进出水颜色基本相同为合格,冲洗合格后的管道应及时进行封闭,避免再次弄脏。

6、井室砌筑

本工程室外管网复杂,检查井较多。在室外管网施工时,检查井的砌筑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

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检查井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应符合非金属管道基础安装的允许偏差。

制作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需要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大于30mm;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大于50mm

检查井内的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混凝土井壁的踏步在预制或现浇 时安装。

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连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检查并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壁平齐,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应留有3050mm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一石棉水泥或部土填塞并捣实。

砂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震动。

检查井做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冬季检查并应有覆盖等防寒措施,并应在两端管头加设风档。

构筑物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结构内的配筋位置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达到标准要求。

构筑物内的管道埋件、管件、铁件应有规定的防抗腐能力。

7、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如有修改应有设计修改通知书。

安装前应准备好主要部件装配检查记录及产品预检查报告和安装用控制点位置图等资料。

安装用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及焊剂)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书,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扩散氢含量等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阀门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闸阀的驱动方式有电动、手轮传动、电动、气动。

阀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得少于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阀门试验后填写《阀门试验记录》和《安全阀最初调试记录》。

安装要点:

先安装墙框,再安装闸座,最后将问板插入闸座内。墙框的预埋深度为安装墙框处的混凝土厚度,墙框与问座结合面问填充粘接剂。

安装启闭机。启闭机安装在启闭机支座上,支座离地坪1,支座通过预埋的地脚螺栓与混凝土地板联结。启闭机就位用倒链或汽车吊。

用闸杆将启闭机与闸板连接。

与管道组装时,应使法兰密封面与管子轴线垂直,法兰与管子应保持同心;阀门法兰并保证螺栓自由穿入。

两个法兰密封面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mm;紧固螺栓应采用合适的扳手,按十字交叉的顺序对称进行,以使垫片各处受力均匀;紧固时用力适度,不可过猛,分二至三次拧紧。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

8、管道、设备保温

因为榆林地区冬季气温低,所以设备和管道必须进行保温防护,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必须在地沟及管井内已进行清理,不再有下道工序损坏保温层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保温。

1保证项目:

保温材料的强度、容重、导热系数、规格、及保温作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说明书。

2基本项目:

保温层表面平整,做法正确,搭茬合理,封口严密,无空鼓及松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厚度

+0.1

-0.5

用钢针刺入保温层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卷材或板材

5

2m靠尺或锲形塞尺检查

涂抹或其他

10

 

4施工其他要求

一般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已完方可施工,不能颠倒工序。

1)保温材料进入现场不得雨淋或存放在潮湿场所。

2)保温后留下的碎料,应由负责施工的班组自行清理。

3)明装管道的保温,土建若喷浆在后,应有防止污染保温层的措施。

4) 如有特殊情况需拆下保温层进行管道处理或其它工种在施工中损坏保温层时,应及时按按要求做好

5)保温材料及附属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6)进场应有验收记录,其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保温前管道及设备应有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8)保温完工后应有验收记录

 

二、机械设备安装基本要求

本工程每一设备底部均加设高强度的铸铁或钢结构的底座,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基础与底座之间填有支撑填塞垫等。所有钢板间的接口均连续焊接并磨平。设备和装置所必需的所有基础均严格根据由业主代表所批准的细节与图纸来制作加工。

安装的机电设备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印有合格证明。

所有需二次浇注混凝土的埋件,必须清底、凿毛、刷洗,但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等于或高于同部位一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体积较小的,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压入法施工,特别注意考虑雨季施工因素。

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设备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检查验收,并做以下记录:

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

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外观检查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对重要工序,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设备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规范执行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1、设备基础验收及处理

1)基础验收必须在相关人员参加下进行。

2)检查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3)按土建施工及验收规范检查基础平面位置,各平面标高,外形尺寸,预埋螺栓及地脚螺栓几何尺寸的偏差是否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4)基础验收不合格时,由土建施工人员处理,基础验收合格时,有关人员签字,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即可进行设备的安装。

2、设备吊装

设备吊装作为设备安装就位的关键工序,我公司一向给序了高度重视。每一种设备安装就位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又存在着大同小异的特性,故在各设备安装就位前必须编制《设备吊装方案》,并绘制出详尽的吊装大样图,下图为设备吊装的示意图:

设备吊装示意图

水处理设备吊装

①工作桥采用全桥板梁式,或桁架式钢焊接结构,采用合适起重量的吊车进行吊装就信。

②按制造厂商指定的吊点位置进行吊装。

③摆放好临时垫铁,然后用吊车将  驱动装置吊装到池面就位,不能用吊装就位的,利用道木加滚杠滑移到位后,用扒杆及倒链就位。吊点的选择可根据每面钢架的实际尺寸,精确计算后获得。吊装时,钢架要加支撑给予固定。

④吊装过程应平稳,不得碰撞其他结构,以免损坏其他设备。

⑤吊装到位后,用临时垫铁对设备进行初步找正,保证其中心线标高、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2)水泵吊装

①水泵吊装之前,检查地脚螺栓预留几何尺,将上好地脚螺栓的泵进行吊装到位与基准线相吻合,并用水平尺利用垫铁调正找平,泵座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②找平正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对于小型水泵用钢件预制底坐,然后利用其它办法与建筑物固定同时需找平正。

③联轴器找正,泵与电机轴要同心度,两轴水平度,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间隙以规范标准为准。

④水泵试运转时,先需对泵进行检测,然后单独试运转,转动无异常现象后对水泵轴,检测转动灵活,再连接联轴器的螺栓。

⑤泵启动前应先关闭进出阀门空转无异常现象,再连动试运:阀门要逐步开戾,使其保持工作压力,检查水泵及电机的温度直到正常温度为准。

(3)设备吊装注意事项

①设备吊装绳捆扎,严格按照《设备的吊装图和地脚螺栓布置图》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设备,利用其吊装孔捆扎。

②设备吊装:设备吊装前应试吊,保证吊装平衡,并保证设备操作柄等部件不受损伤。

③设备附件保护:吊装前将设备电线缠绕保护好,易卸零件需拆卸单独吊装运输,并集中堆放保管。

④用顶丝或临时垫铁进行设备找正,用水平测量仪进行测量纵横水平度达到制造厂商规定标准。

⑤设备初步对中应符合证明书的要求。

4)地脚螺栓灌浆:

①灌浆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设备精找正对中,紧固地脚螺栓,找正对中结果应符合证明书要求,并填写有关记录。

②管道与设备最终连接后,应对连轴器的对中偏差进行复测或调整,最终偏差符合说明书或规范要求。

3、设备吊装

该工程设备安装有通用固定设备及污水处理专用设备二个主要部分,设备安装技术采用通用要求及类别要求共同施工,通用技术要求概述如下:

1设备安装位置,在设备安装之前,由土建提交一份中间交工复测记录。再按照设计图复查土建设施工的标高、轴线、预留孔,预埋螺栓位置准确度进行复测检查,一般要求如下:

基础座标位置允许偏差(纵、横轴线)   士20mm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上偏差士0   下偏   差士20mm

基础上面平几何尺寸                士20 nun

基础上平面不水平度    5/1000      全长10mm

预埋螺栓标高(顶端)              +20   -0mm

预埋螺栓座标(中心距)            士20mm

预留地脚螺栓孔位置中心            土10mm

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                 +20mm

预留地脚螺栓孔不垂直度             20 mm

起重运输轨道设备应根据土建施工检查轨道标高,轨道中心距,轨道中心尺寸偏差,轴道面水平误差必须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设备开箱检验,应由业主、监理及施工三方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开箱后检查设备文件,装箱单是否齐全,依据设计要求核对设备的型号及规格,按照装箱单清理核对附件规格、数量,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运输、装卸过程造成损伤,记录设备出厂日期,所有检查过程记录在案备查,对于分装,散装设备应以设备安装图对照检查验收,暂不安装的附件入库妥为保存。

(2)设备就位前应认真阅读设备安装说明书,核对安装尺寸与设计尺寸是否一致,与其他设备和管道联接的方向是否一致,旋转中心是否一致。

设备就位前须在设备基础上划出的轴线(十字线),设备吊上基础应准确对位,根据设备基座选用斜垫铁垫平,用水平伙测量标高,一般设备轴线偏差(与建筑物轴线)士20mm安装标高士510mm。设备纵向,横向水平度须按类型允许偏差校核。一般纵向为0.05—0.l‰,横向为0.1‰,斜垫铁校正后应立即焊牢固定,不得移动,预埋螺栓适当紧固。

预留地脚螺栓孔在设备就位前应预清除干净,可用水浇湿但又不得有积水,在设备校正后用细石混疑土进行二浇灌,浇灌时要精细操作,不得使垫铁和设备移动,待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能拧紧螺帽。

4、污水预处理主要设备施工

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安装除遵守一般规范外,还需按照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程序及技术要求进行。每一工序须经检查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现将主要设备应注意的安装要点简述于下:

(1)厂内泵站提升泵安装2台,潜水深度达12米左右,设备开箱检查时详细查看是否有外部受损的情况。

2)原基座及导杆对泵体潜入定位起关键作用,允许误差项目必须全部在允差以内。

(3)潜污泵厂家通常规定不允许解体检查,泵外壳及引出电缆的外观,密封,绝缘技术要求很高,在安装,搬运过程中须特别注意。电气检验测试工作应在潜水前、后各测试一次,如果潜水后达不到技术文件规定要求,不能进行单机试车,单机试车采用清水为试验介质。试车前编制方案上报监理批准。3台回流污泥泵、2台清水泵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同上。

(4)厂内泵站粗格栅除污机安装工程量为2台,细格栅1台,除污效果与除污动作密切相关,设备格栅安装位置准确互相关联,安装后试车时应细心调整,调试运行检验应达到所规定的标准。

5)旋流沉砂器安装前,详细检查土建工程预埋件及砂斗直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标准如下:

机身安装纵向水平度不超过0.051000,横向0.11000

若安装使用说明书另有规定,则遵照执行。

该设备系由空压机及移动桥两部分组成,空压机安装按照空压机要点及规范施工,移动桥及配电装置按照桥式起重机安装规范施工及检测。

5、二沉池吸刮泥机安装

(1)二沉池吸刮泥机1套是该工程中最大的设备,由于设备是分装运输,对设备到货开箱检验尤为重要,部分构件体积大,也容易在运输装卸中发生变形,损坏除认真清点外还须对构件作详细检查。

(2)安装定位测量是安装工程的第一步,钢筋检池中心柱位置、标高,定位后划出运转中心座标线,以此为基准点检查池子半径误差,池壁垂直变形及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一步检查锥形池底,可采用划同心圆分布水平控制点方法检查。周边轨道仍以旋转中心的基准,检查半径及平面误查。由于进池直径大,土建设差亦会较大,有可能采取设备安装后补救措施。为此,设备安装基准为旋转中心及周边轨道,此三项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才可进行安装施工。

(3)首先安装中心支座,以支座为基准安装工作臂及周边轨道,传动机械传力系统暂时断开,以人力推动工作臂旋转以检查安装效果。同时可在工作臂上设置相应的量具检查池壁,锥形池底的几何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超出设计范围的应予及时处理。

4)在池壁、池底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按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刮臂及刮板等部件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进程用人力推动工作臂旋转,检查安装质量。

(5)传动力系统在最后接通。电气系统、传动系统接通后通电运转检验传动系统,若无异常进行负荷试车。

6)二沉池吸刮泥机安装拟在吸刮泥机到货后,参考说明书制定安装方案报业主及监理批准后施工。

6、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安装要点

(1)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为整体全封闭结构,单重达4T左右,安装位置为二层楼面。整机安装就位无特殊要求。

(2)压滤机可采用启重车从二楼未砌墙面直接吊至二层就位。

(3)压滤机安装完工及待二次浇灌层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能与其他附件联接、调试。

7、曝气池管道及管件安装

(1)安装前检查池子的几何尺寸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注意池壁,池底抹灰层的质量,若有空放部位应予划线记录,要求处理。

2)按设计要求尺寸在池底和池壁安装管道部分弹出墨线,标明位置,设置曝气器,支架等位置。

(3)第一步安装空气管主管,通向池内曝气器的H通位置必须准确,固定牢固。

4)第二步设置池底支架,支架标高位置应详细检查,根据标高安装支架,并调整在同一平面位置。

(5)曝气器及方形钢管安装应先选取一个单无试装,确定各管件尺寸后才能成批下料安装。

 

三、主要设备安装方案

1、起重设备安装

(1)污水处理厂设计2台电动葫芦,其功能为设备拆装及设备检修使用。

(2)电动葫芦安装前应先检查土建安装的工字钢轴线,轨底标高工字钢水平度,工字钢翼沿平整度,工字钢接头平整度几个标准,合格后才能施工。

(3)电动葫芦应检查变速箱,若润滑油不足,按说明书牌号加注,电机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进行安装。

(4)安装后检查电葫芦车轮凸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的间隙值,起重量3t和1t

(5)以上2台起重设备安装后可接入施工电源,进行通电调整,调整部位有:行走电机制动器、起重电机制动器,大车、小车车档限位器、起重电机吊钩上、下行程限位器。

(6)各限位器调整符合运行要求。进行空载试车检验,各运转部分运转正常。

(7)调位器灵敏可靠,然后进行额定负荷试验,第三步进行静载试验,静载试验起重量为额定重量的1.25倍,停置10mm,检验主要变形情况,第四步为动载试验,起重量为额定的1l倍,动载试验中可同时进行两种动作的操作,正转、反转,检验合格后可投入使用。

(8)起重设备安装检验标准,按广东省有关文件进行,并由专检机构认可。

2、机械格栅安装技术方案

(1)运输和保管

①包装:机械格栅一般是整机裸装。

②装卸:在流通过程中采用起重机装卸。装卸工具有:车载起重机或电动葫芦(五吨以上)1台,6m长钢丝绳两条,索具卸扣 4个。先把格栅放平,然后用索具卸扣把两条钢丝绳与格栅上下四个吊环连接,再用起重机钓钩住两条钢丝绳的重心点,使格栅保持平稳状态升降。

注意:格栅升降时,格栅下面不能站人!

③运输

采用汽车运输,将格栅平衡放置于车厢内,再用钢丝将格栅固定在车厢内。

④保管

格栅应平衡放置在地面上,一般不应露天存放。格栅上严禁文物;

链条和各链轮上应涂上油脂,防止生锈;

电机和减速机应注意防水,在使用前应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如电机绕组上有冷凝水,应烘干后再投入使用;

减速机应加注润滑油;

各轴承应加注润滑油。

(2)安装

①安装准备

A、安装施工前,应仔细阅读安装手册,以及工程施工图、设备安装图等技术文件。

安装施工前,对运输道路、起吊场地、电源、主要材料和工具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出合理安装。

B、安装施工前,仔细按照安装基础图检查格栅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质量要求,并对基础进行验收,格栅安装点沟渠两侧点沟渠两侧面的垂直度误差应小于21000,沟渠上边缘的水平度误差应小于11000,沟渠底面的水平度误差应小于2/1000

C、安装施工前,安装施工点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积水等,应清除干净。然后起重车入场并定位,设备置于便于起吊的位置。

②吊装

A、吊装工具有:车载起重机或电动葫芦(五吨以上)1台,5m长尼龙绳两条。

B、用索具卸扣把一条5m长的钢丝绳的两端与格栅上部两端的吊环连接,格栅下部的吊环上穿尼龙绳索用来起吊时定位。

C、把钓钩钩住钢丝绳贩中间,将格栅缓缓吊起,再拉住尼龙绳,把格栅先放置于安装点前方500mm左右,格栅两侧的安装脚支撑沟渠上边缘。

注意:吊起格栅时,格栅下严禁站人!

D、再用索具卸扣把一条10m长的钢丝绳的两端与格栅下部两端的吊环连接,然后包钓钩钩住钢丝绳的中间,将格栅保持现有的姿态缓缓吊起,慢慢地把基础上的地脚螺栓穿过格栅两侧的安装脚步的螺栓孔。

E、格栅找平,在格栅底部和安装脚处适当位置垫上垫铁,使格栅的角度符合要求。格栅的水平度也应符合要求,即格栅水平度误差应小于21000

F、把地脚螺栓上垫上垫圈,上紧螺母(也可以采用胀锚螺栓)

③电源连接

先把 380 V50HZ三相交流电源接至控制箱,再从控制箱按电路图把电源接至现场开关和驱动电机。安装国家电器设备安装规范和当有关规范连接电缆,采用电缆导管铺设,电缆线的尺寸应足够大,而且电缆绝缘程度良好。控制箱应接地良好。

④试机

先点动开关启动按钮,确定格栅的正确运转方向,即前格栅应从下往上运转,如果运转方向相反,则电机两相电缆互换。

注意:反向运转(即前栅面应从上往下运转)可能损坏格栅,试机时先点动确定运转方向。

3、曝气器布置方法

氧化沟曝气方法采用微孔曝气法。曝气支管采用80X100的方形钢管,采用矩形布置方法。曝气管中心线高度离池底300mm。曝气器由汽车运往现场,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日光曝晒,以避免减少曝气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曝气器及曝气支管本身质量相对较轻,故在现场不必单设起吊设备,由人工可以搬运。本设计方案中氧化沟有0.75m的超高,己满足进气管高度至少应高于水面0.5m的要求。

曝气池管道及管件安装:

(1)安装前检查池子的几何尺寸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注意池壁,池底抹灰层的质量,若有空放部位应予划线记录,要求处理。

(2)按设计要求尺寸在池底和池壁安装管道部分弹出墨线,标明位置,设置曝气器,支架等位置。

(3)第一步安装空气管主管,通向池内曝气器的三通位置必须准确,固定牢固。

4)第二步设置池底支架,支架标高位置应详细检查,根据标高安装支架,并调整在同一平面位置。

5)曝气器及A方形钢管安装应先选取一个单元试装,确定各管件尺寸后才能成批下料安装。

4、鼓风机安装

鼓风机必须在厂家的指导下安装。

1)污水处理厂设置的两台鼓风机,是污水处理的核心设备之一,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安装要求也高,该机安装过程的关键部位的传动、轴承及润滑,拟由高级技工承担。

2)该机由于体积较大,通常按部件包装运输,在开箱检查时除认真核查装箱单外,要详细检查运输过程是否造成影响,在安装前须认真阅读安装、使用说明书。按技术要求配备相应的安装机具、工具、检查、校验的仪表及量具。

(3)风机、增速点、电机为三大固定件,轴线、标高的误差对风机的运转有很大影响,风机的轴承正常由径向滑动轴承,轴向上推滑动,轴承组成。轴承配合间隙对滑润油膜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也决定着使用寿命。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说明书的要求详细检查。

(4)机身安装纵向水平度一般不超过0.051000,横向0.11000,轴承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须遵照说明书进行。其他控制机构,润滑系统,仪表检测均严格按说明书安装。

5)风机单机安装的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必须经过检验,测量,符合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6)风机试车须按一般规范结合设计要求编制出试车方案,报业主及监理批准后进行。

7)鼓风机试运转不低于4小时,径向振幅不低于下表允许值:

转速(r/min)10001450   14503000

振幅(mm)   0.08           0.05

5、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安装技术方案

(1)储运和保管

①包装: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一般是散件分部裸装。

②装卸:在流通过程中采用起重机装卸。装卸工具有:车载起重机(16吨以上,起吊臂30m以上)1台,30m长钢丝绳两条,索具卸扣 4个。用索具卸扣把两条钢丝绳与工作桥(主梁)两端连接,再用起重机钓钩约住两条钢丝绳的重心点,使工作桥(主梁)保持平衡状态升降,依次装卸工作桥(主梁)各段。然后依次装卸其余散件。

注意:装卸时,下面不能站人!

③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时,将各散件平稳放置于车订内,再用钢丝将工作桥(主梁)固定在车厢内。

④保管

A、各散件应不稳放置在地面上,一般不应露天存放。上面严禁放物,严禁与有腐蚀性物质接触或混放;

B、中心支座上的轴承和驱动装置内的轴承上应加注润滑油,防止生锈;

C、电机和减速机应注意防水,在使用前应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如电机绕组上有冷凝水,应烘干后再投入使用;

D、减速机应加注润滑油;

E、集电装置应注意防水,在使用前应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阴。

(2)安装

①安装准备:

A、安装施工前,应仔细阅读手册,以及工程施工图、设备安装图等技术文件。

B、安装施工前,对运输道路、起吊场地、电源、主要材料和工具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出合理安装。

C、安装施工前,仔细按照安装基础图检查沉淀池的几何尺寸、质量要求,并对基础进行验收。沉淀池底的倾斜度和沉淀池周边上缘的水平度误差应小于11000,沉淀池中心台的水平度误差应小于11000,沉淀池圆周的圆度误差应小于1l 000

D、安装施工前,安装施工点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积水等,应清除干净。然后起重车入场并定位,设备置于便于起吊的位置。

②吊装

A、吊装工具有:车载起重机(16吨以上,起吊臂30m以上)l台,20m长钢丝绳2条,10m长钢丝绳1条,索具卸扣4个,30m长尼龙绳两条,液压千斤顶1个。

B、先拉线找准沉淀池中心平台的几何中心的位置,然后将电缆引入中心平台中心位置。

C、用索具卸扣把一条10m长的钢丝绳的两端与中心支座上的安装架两个销轴圆孔连接,然后起吊到中心平台,找准中心位置(中心支座的中心与中心平台的中心重合),找水平以及标高,然后用螺栓固定,固定后水平度误差应小于1/1000。

D、用连接板和螺栓将工作桥(主梁)各段按顺序连接,为了起吊安全,将走道板取下,然后将驱动装置安装在工作桥(主梁)的一端。用索具卸扣把两条20m长的钢丝绳的两端与工作桥(主梁)上吊环连接,将两条30m长尼龙绳分别绑在工作桥(主梁)的中心支座安装点和驱动端。然后用起重机钩住钢丝绳平稳起吊,在尼龙绳的牵引下,将工作桥(主梁)的两端分别置于中心支座和沉淀池周边,用销轴与中心支座连接。起吊时,工作桥(主梁)必须保持水平状态,下面禁止站人。

E、依次把走道板铺设在工作桥(主梁)。然后用液压千顶斤将驱动端顶起,调整走轮的轴线,使轴线与沉淀池的径向相重合。

F、将主刮板装置和铺助刮板装置吊装到池内。以工作桥(主梁)的中轴线为基准坐标线,按照安装图在池底划出刮板的轮廓线。按序号将刮板在轮廓上连接,然后在刮板的相应位置装上滚轮及其支座。按序号将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工作桥(两端)和滚轮支座连接,拉杆上端与工作桥(主梁)销接,下端与滚轮支座焊接,拉杆长度如果不适当,可割短或加长。按序号将接杆拉紧杆分别与工作桥(主梁)和滚轮支座交叉连接,拉杆长度如果不适当,可割短或加长。然后在刮板的下边缘装上橡胶板和压板。

G、安装集电装置。将集电环安装在中心支座的固定底盘上,电刷安装在中心支座的转动盘上,盖上保护罩。

H、安装撇渣装置。用螺栓将浮筒支座安装在排渣管的位置上,浮筒放在支座止,用软管将排渣管与浮筒排出口连接。然后将撇渣板和排渣机构安装工作桥(主梁)的相应位置上。

J、堰板与浮渣挡板的安装。将堰板一块一块底安装出水槽的内圆周上,螺栓先不拧紧,然后根据标高调整堰板上边缘的高度,保证堰板上边缘的水平度误差应小于11000,然后拧紧螺栓,用水泥将堰板出水槽的内圆周密封。按图纸要求在沉淀池内壁相应位置上用螺栓安装挡板支撑杆,然后安装浮渣挡板,螺栓先不拧紧,然后根据标高调整浮渣挡板上边缘的高度,保证浮渣挡板上边缘的水平误差应小于1l 000,然后拧紧螺栓。

③电源连接

先把 380 V50Hz三相交流电源接至控制箱,再从控制箱按电路图把电源接至沉淀池预设电缆上,预设电缆与集电装置连接。再用电缆穿过工作桥(主梁)两端分别与减速电机和电刷连接,必须按国家电器设备规范和有关规范连接电缆,采用电缆导管铺设,电缆线的尺寸应足够大,而且电缆绝缘程度良好。控制箱应接地良好。

④试机

先电动开关箱启动按钮,确定刮泥机的的正确运转方向,如果运转方向相反,则电机两相电缆互换。

注意:反向运转可能损坏刮泥机,试机时先点动确定运转方向。

6、带式压滤机施工方案

l)概述

本期安装一台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在脱水机房,首先由2台污泥泵将剩余污泥与絮凝剂混合,再把它们送人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脱水。干滤饼的干固含量可望达到15~20%左右,泥饼运输车送至垃圾场填埋或作其他用途。

2)作业准备工作

A、具备制造厂以下文件:设备供货清单及设备装箱单;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说明和技术文件;设备的出厂证件、检验试验记录、及重大缺陷记录;设备装配图和部件结构图;主要零部件材料的材质证明;全部随箱的图纸资料。

B、熟悉制造厂设备及制造厂安装技术要求.

C、认真核对安装项目任务书的各项目及安装标准。

D、落实工具、材料、及各项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E、落实清楚材料设备的到货情况。

F、制定施工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G、准备好技术记录表格以及所有安装设备的图纸、资料。

H、本次安装所使用的吊索吊具、起吊扁担、转子支撑架、起吊专用工具、手动葫芦、卡环、吊环等施工机具应进行认真清理检查,落实到位,并检验合格。

(3)常用工具及耗材的准备

①主要测量工具

A、楔形塞尺,010mm一把

B0300mm的游标卡一把

C010mm百分表及磁力表座4

E4  6塞尺各10

F、 圈尺35 m 10

G、钢尺1m 1把

所有量具应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

②主要的施工工具

A、1T手动葫芦2个,5T 4个;

B610中平挫20把;

C10的刮刀4把;

D100mm手提角磨机4把;

E、内磨机3把;

F1.5的撬棍8根;

G2榔头8把、8榔头4把、大榔头3把;

H、活动板手   6105把,124把,184把;

I、内六角2套;

J、梅花板手2套;

K、Ф30 X 400的铜棒一根;

L20寸、10管子钳各一把;

M、活动电源盘2个;

N、轻型套筒2套;

U、其他如油石千斤顶等常用工具。

③主要消耗材料

A、各种规格砂纸20张;

B、棉纱10kg

C、汽油   10kg

D、各种厚度的钢质垫片数张;

E 白布 5m²

F、清漆、脱漆剂各skg,螺栓松动剂4瓶。

4)施工的准备工作和开工条件

A、有关的主要设备均己到现场。

B、场地干净整洁且有就地的充足的施工电源。

C、基础按规范及设计要求验收完毕。

D、厂家图及运行维护说明到场。

E、有关工程、质检、监理工程师到位。

F、所有施工人员、机具均己到达现场。

G、现场安全、技术工作均已交底完毕。

H、具备完整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

I、现场安全设施完备并检查合格。

J、特殊工种的证件齐备。

K、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准备好所有的工器具和耗材。

5)作业的主要方法、作业主要程序

①基础的凿毛和垫铁安装。

A、按照厂家提供的垫铁布置图,在基础上画出所有垫铁的位置,将这些位置的混凝土表面用蜇子剔平,并使两者接触紧密,四角无翘动。凿毛面的面积应比垫大25%以上,垫铁与基础毛面用蓝墨检修,接触不小于60%以上,且接触点均匀分布,用左右水平误差用精度为11000的水平尺检测,应小于1.5mm/m

B、垫铁的材质应符合制造商的要求。

C、斜垫铁的靖边厚度不小于10mm,斜度为1/10~1/25。

D、垫铁应平整,无毛刺,平面四周边缘有45º的倒角,平面加工后的粗糙度小于63,相应两块的接触密实无翘动

E、每叠垫铁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块。特殊情况下允许达到5块。其中只允许1对斜垫铁。

F、两块斜垫铁错开的面积不应超过该垫铁的面积的2 5%。

G、垫铁与垫铁之间的接触应密实,0.05mm的塞尺不应塞,局部塞入部分不得大于边长的1/4,其塞深度不超过侧边长的1/4。

②底座和脱水机的检查及安装

A、对底座位置进行清洁工作,将所有接触面彻底清洗、吹干,无任何杂物。内表面的油漆无起皮和不牢现象。

B、底座与脱水机的水平结合面,紧好螺栓后用005mm塞尺应塞不进,应连续无间断。

C、脱水机外观检查无各种损伤和制造缺陷,表面光洁,无锈蚀和污垢。内部清理干净,无任何附着物。

D、依据厂家或设计院的图纸,将底座对应安装在基础上,再将脱水机安装在底座上。

E、底座与脱水机的纵横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使各地脚螺栓均能穿入螺栓孔。

(6)作业的质量要求

转动部分找中心要求:圆周误差≤0.5mm,外圆误差≤1mm

系统各间隙符合制造厂要求。

(7)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①参加人员必须统一指挥,服从命令,口令清楚,信号明确。

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交底,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③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起吊设备时防止惯性伤人,禁止在起吊设备下方站人。

④起重工必须有操作许可证。

⑤千斤顶、手动葫芦等工具必须检查,保证完好使用功能后方能使用。

⑥施工操作或起吊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a.工器具检查工作。

b.起重工具及配套常用起重工具应检查合格。

c.钳工工具应经逐一检查并合格。

d.起吊及钳工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e.有丰富的现场作业经验。

⑦安装过程中,指挥人员必须慎重、仔细,所有工作人员统一动作,步调一致。

⑧监护人员必须到位,且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

⑨施工区域必须设置围栏,并作好警告标识。

⑩尽量减少夜班作业,如确实需要,则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7)文明施工措施

A、进场人员应衣着整洁。

B、现场有专人负责清洁及文明施工,做到现场24小时都干净。

C、施工现场设备部件及其他物品应严格按厂方划定位置放置,做到整齐美观。

D、现场所有物件不得直接放于地上,应用塑料布垫放,以保护地面不被污染。

 

第五节 电气及自控仪表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电气安装

电气设备安装采用分组分专业同时进行,来确保工程工期。

(1)安装顺序

施工前的准备→测量定位及基础铁件的安装电缆穿线管的安装→配电柜现场箱的安装及母线安装→接地装置安装→电缆桥架的安装→电力电缆的敷设→电缆头制安及接线→通电调试。

2)施工前的准备

①熟悉设计的施工图纸,电气控制原理图及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做好设备、材料、加工的详细计划。

②准备好工具、机具、设备、材料。

③分组分专业进行技术交底、质量要求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④预先检查土建的预留、预埋情况,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⑤准备好施工前倒运、装卸的机械设备。

⑥准备完毕后,提出开工报告,报批后进入施工阶段。

3)测量定位及基础软件安装

①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实地测量、定位、放样;

②按设计要求安装好预埋铁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③在安装预埋时须注意连好接地线。

4)穿线管安装

①硬塑料管的连接采用管头涂胶合剂套扩套管的方法进行连接;

②管的长度为连接管内径的3倍,连接管插入的深度为管内径的1.8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间;

③硬塑料管暗敷通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在伸缩两端各设一个接线盒,防止硬塑料管在极内受热冷缩的影响下拉裂;

④明敷硬塑料管用管卡固定,管卡的固定距离均匀,符合规范要求;

⑤电缆管(镀锌钢管)在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应有严重锈蚀;

⑥电缆管在加工时打磨管口,管口不应有毛刺和尖锐棱角,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存在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10D),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超过3个,直角弯不多于2个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不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镀锌管锌层剥落处要进行防腐漆处理;

⑦电缆管应进行可靠的接地,施工中应先焊好接地,再敷设电缆,并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⑧至设备的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排列应整齐。

(5)高低压配电柜、现场箱的安装及母线的安装

①各种屏、柜、箱出库前应检查型号、规格等与图纸设计是否相符,部、器件有无损坏,各种附件是否齐全,各种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无误后方可出库。

②屏柜等在搬运和安装时应有防震、防潮、防止柜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

③基础型钢安装其允许偏差应小于下规定,不直度每米1mm,全长5mm,水平度每米1mm,全长5mm,型钢应固定牢固,接地良好。

④屏柜本体及内部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牢固,屏拒不宜与基型钢焊死(除非要求焊死时),屏柜安装后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屏柜安装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垂直度(每米)

1.5mm

水平度

相邻两盘顶部

成列盘顶部

2mm 

5mm 

不平度

相邻两盘边

成列盘面

1mm 

5mm 

盘间接缝

2mm 

 

⑤抽屉式开关柜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推拉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动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手车推入工作位置后,动触头顶部与静触头底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要求;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机械闭锁装置应动作准确可靠。

⑥母线安装、制作:母线平直时,一般用木锤锤平,如用铁锤时,必须用硬木衬垫。铁锤不得直接打在母线上,母线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平弯的弯曲半径R=2b,立弯的弯曲半径R=1.5 a(a-母线的宽度,b-母线的厚度)。母线切割时,切割时,严禁用电、气焊切割。

⑦母线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时,必须紧密。用0.05*10mm塞尺检查时,其塞入深度对于宽度在60mm以上的母线,不得超过6mm;宽度在50mm及以下的,不得超过4mm.母线水平安装时,用卡夹固定。垂直安装时,用夹板固定。

⑧母线槽的安装:母线槽采用膨胀螺栓,用花蓝吊杆进行安装,要求平整固定,吊点距离不得大于1m.

(6)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电力变压器在搬运过程中,无冲击或严重振动的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着力点在变压器的重心以下,以防倾倒,搬运时倾斜角不超过15度,防止电力变压器内部结构变形。

电力变压器整体起吊时,将钢丝绳系在电力变压器专供起吊整体的吊环上。

电力变压器在安装作下列检查:

-技术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制造厂的技术文件齐全

-变压器的所有附件齐全,无锈蚀和机械损伤

-变压器及附件通过所有的常规试验

-电力变压器基础的轨道水平,轨距与轮距配合良好。

-电力变压器的滚轮能转动灵活,在变压器就位后,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

-与变压器配套供应的温度信号报警装置进行必要的校验,信号接点应动作正确,温度的整定根据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7)接地装置的安装

接地板用镀锌∠50×50×5角钢一端作成尖角加工而成。长2.5m打入地下,接地极顶部距地平-0.8m,接地极之间应用镀锌-40×4的扁钢连接,连接处用电焊将扁钢焊在角钢的平面上,连接处要四面全焊满,焊后除药皮涂沥青漆,扁钢与扁钢连接处用电焊焊接,连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焊后清除药皮涂沥青漆。

接地线采用搭接焊接,其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2倍(且至对少三条棱边焊接)、圆钢直径的6倍,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沉降缝处时,加设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的补偿器。经过对地网测试其各项指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测试结果。

(8)电缆架的制安,电缆桥架的安装

①电缆架的制安

A、电缆沟的电缆架,采用角钢制安,钢材应平直。无明显变形,下料后长短偏差在5mm范围,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B、角钢应焊接牢固,无明显变形,支架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应符合设计,其偏差不应大于2mm

C、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士5mm.

D、支架须涂防腐底漆,漆膜应均完整。

②电缆桥架的安装

A、电缆桥架和支架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现场只需少量的加工即可组装。

B、在需要电缆桥架切断时,只允许使用机械切割,同时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C、托臂用膨胀螺丝安装固定于砼壁上,为了与铝合金电缆桥架配套,膨胀螺丝采用不锈钢材料,电缆桥架安装于托臂上。

D、电缆桥架之间的联接螺栓、螺母朝外,联接处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

E、电缆桥架安装完毕后,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

F、用16mm2铜导线在电缆桥架合适的位置可靠接地。

G、电缆桥架不得有断续现象,如必须断开,则断开处用16mm2铜线将电缆桥架两端连接起来。

9)电缆敷设

①电缆敷设前核对电缆型号、电压、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是否有扭绞、压扁、保护层断裂等缺陷,电缆出厂材料合格证等资料是否齐全。

②用 500VM Q表对电缆绝缘和导体连续性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合格后方可进行敷设。

③敷设电缆应按设计要求对电缆两端进行清晰的编号,挂上电缆牌。

④电缆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电缆穿管敷设前先进行疏通,清除杂物后进行敷设。

(10)电缆头的制安及灯具的接线

①电力电缆头按户内、外分别采用户内、外型。

②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制作时,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进行,并有防尘和防外来污物的措施,电缆终端头和接头从开始到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来预防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线芯和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防止污秽与潮气侵入绝缘层。

③在电缆接线前,再进行一次绝缘性能测试,记录数据,合格后方可进行接线(电缆的安装、接线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回路进行编号、对线、接线)。

④所有多股导线应压接线耳,三相导线应标明相色。

⑤用对线器将导线按接线图校好,校好的线编上线号。

⑥将导线校直后将其用绳绑扎成束,然后由线束引出导线接到端子板。

⑦接线端子板的导线应有余量,同时预防接线端头处有应力。

⑧绑扎的线束应美观,看不到交叉的导线。

11)电气设备试验及系统调试

①按照设计图纸及《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对电气系统的低压一、二次设备及电缆进行试验;所有的电气元件保护整定均按设计要求及规程进行检测、调试,并做好试验检测记录。

②对每一控制回路均进行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方控制模拟动作试验(二次通电动作试验),各回路元件动作应灵活、准确,信号指示正常。

③带负载进行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方控制通电调试,各回路灯具应起动、运行正常,各仪表指示正确。

变压器应在安装完毕后,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投用

 

二、自控设备安装

(1)取源部件的安装

①取源部件的安装应在工艺设备制造或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

②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③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的工艺管道和设备上开孔时,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④在砌体和混凝土浇注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应在砌筑或浇注的同时埋入,当无法做到时,应留安装孔。

2)仪表箱、控制柜的安装

①仪表箱、控制柜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维修方便的地方。

仪表箱、控制柜安装在有振动影响的地方时,应采取减振措施。

③仪表箱、控制柜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应与仪表箱、控制柜相符。

④仪表箱、控制柜的安装应垂亘、平正、牢固。

(3)电缆的敷设

①电缆在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测量其绝缘电阻不小于5兆欧。

②电缆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③电缆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④电缆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标号、做电缆头,并测量其绝缘电阻,做好记录。

4)压力表的安装

压力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流束稳定的地方并操作和维护方便。就地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振动较大的工艺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后应牢固、平正。仪表接线前,仔细检查仪表本身的特性及要求,特别注意供电等级,接线应正确、整齐、美观。

5)电磁流量计的安装

电磁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之间连成等电位,并接地。在垂直工艺管道上安装时,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电磁流量计不能安装在工艺管道的最高位置不能安装在水泵的上游侧。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电磁流量计的前后工艺管道有直角弯时,应保证前端有3~5倍以上管径的直管段,后端有2倍以上管径的直管段。仔细检查电磁流量计本体、变送器间的电缆接线,注意连接正确、整齐、美观。

6)超声波液位计的安装

安装方式:螺纹/法兰安装。法兰接管高度要求接管与设备交接处不妨碍声波发射即可。

法兰连接探头上带有安装法兰的外螺纹。根据探头直径,选有相应尺寸法兰来安装。探头与法兰盖连接妥当,然后再将法兰盖与法兰根据设备的要求连接好。

要保证最高液面的高度线,不进入探头的盲目区。

在探头规定的波束发射角下,锥型波束在最低测量液面上的投影,不与容器壁及其它能反射声波的构件接触

尽量避开物料入口,避免加入物料的的干扰。

7)水质分析仪表(溶解氧、MLSSORPCODpH等)的安装

安装方式:浸入式安装

在安装和拆卸传感器时,必须注意传感器不要碰撞,防止损坏,同时不宜接触油性物质。

传感器的浸入深度足够深,避免各因水位升降而使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水质分析仪表的校准由专业仪表工程师负责。

8)可编程控制器安装和调试

①可编程控制器的调试

本系统中有变电所控制站、污泥脱水间控制站、风机房控制站等多套PLC控制系统,上位计算机2套,连成工业控制网。

PLC校接线

A、在本步工作进行前,先检查PLC各内部连接,各I/O模块,CPU,电源等完好齐全。

B、按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PLC的各输入/输出电缆的接线、枝线,并做好标记。

C、对照图纸再次复核信号和控制线连接的正确性,监理方、业主检查认可并作好记录。

PLC本体检查和试验

A、再一次确认PLC的接线,确实无误后对PLC加电。

B、观察CPU模块、I/O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工作是否正常。

C、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4~20ma信号对模拟量模块检查其正确性。

D、利用开关信号对离散量模块进行检查。

E、下装PLC控制程序,断开现场的所有I/O信号,让程序运行,检查PLC运行情况。

PLC与现场仪表调试

A、在进行了PLC本体检查和试验后,接通现场仪表。

B、接通现场仪表后,检查仪表的输入信号是否正确。

C、在PLC上监视相应各输入回路值、误差值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

D、可视现场情况用标准水对水质仪表进行检查,可用量程为20%、50%、70%、100%、0%的标准水。分别检查PLC的输入正确性和误差是否合符要求。

E、对压力变送器和流量转换器,只有等有介质流动时才能进行PLC与仪表调试。

PLC与机电设备联调

A、机电设备包括纳入了系统监视控制的泵、阀、格栅、闸门、搅拌器。鼓风机、脱水机等设备。

BPLC与机电设备联调的条件

CPLC与机电设备连接的控制信号线路己接好,并作了正确检查,校验,记录和打上了标识。

D、机电设备本身已经加电,单机进行了手动调试,并运行正常,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EPLC与机电设备联调

F、将机电设备加电,检查PLC对其状态的监视是否正确(关、开、运行、

停止、故障等)。

G、机电设备手动启动,检查PLC是否正确反应了该设备的操作状态或故障状态。

H、在控制室操作站上,利用键盘启动和停止设备,检查该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停止,以及PLC上所反馈的设备状态与现场设备状况的一致性。

PLC单机调试

在进行了PLC一仪表,PLC机电设备的分步联调后,进行PLC单机调试,即将PLC与现场仪表和测控设备全部接通,运行PLC上的监控程序,进行动态运行,逐一检查PLC检测回路,控制回路,调节回路等的正确性。

 

三、计算机及网络安装

1、网络布线施工要点及其它有关事项

1)线缆布线要求

①线缆敷设的一般要求。

②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

③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不损伤。

④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⑤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换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m-6m,工作区为0.3m-0.6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⑥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屏蔽4对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B、干线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⑦布放线缆,在牵引工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⑧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敷设水平双绞电缆,4对双绞电缆导线直径为0.5mm时的牵引拉力不应超过10kg。导线直径为0.4mm时的牵引拉力不应超过7kg

⑨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⑩拉线速度的考虑

拉线缆的速度,从理论上讲,线的直径越小,则拉的速度越快。但是,有经验的安装者采取慢速而又平稳的拉线,而不是快速的拉线。原因是:快速拉线会造成线的缠绕和被拌住。

拉力过大,线缆变形,会引起线缆传输性能下降。线缆最大允许拉力为:一根4对线电缆,拉力为10公斤

二根4对线电缆,拉力为15公斤;三根4对线电缆,拉力为20公斤

N4对线电缆,拉力为N X 5+5公斤;

不管多少根线对电缆,最大拉力不能超过40公斤

双绞电缆与电磁干扰源的间距:

双绞电缆正常运行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在电磁干扰源与双绞电缆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下表给出了电磁干扰源与双绞电缆之间最小推荐距离(电压小于380V)。

注意:

对于电压大于380V,并且功率大于5KVA的情况,需进行工程计算以确定电磁干扰源与非屏蔽双绞电缆分隔距离。

下表中最小分隔距离是指双绞电缆与电力线平行走线距离。垂直走线,除考虑变压器、大功率电动机的于扰外,其余干扰可忽略不计。

走线方式

最小间距

 

负载

<2KVA

负载

<5KVA

负载

>5KVA

接近于开放或无电磁隔离的电力或电力设备

127mm 

305mm 

610mm 

接近于接地金属导线通路的封装无屏蔽电力线或电力设备

64mm 

152mm 

305mm 

接近于接地金属导线通路的封装在接地金属导体内的电力线

380mm 

76mm 

152mm 

变压器和电动机

800mm 

1000mm 

1200mm 

日光灯

305mm 

2)电缆传输通道施工

①金属管的加工要求

综合布线工程使用的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痕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②金属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为了减小直埋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作成喇叭型。

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痕和明显的凹瘪现象。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小金属管的有效管径,造成穿设电缆困难。

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

③金属管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机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焊接钢管套丝,可用管子绞板(俗称代丝)或电动套丝机。硬塑料管套丝,可用套丝板。

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子压力上固定压紧,然后再套丝。若利用电动套丝机,可提高工效。套完丝后,应随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用挫刀挫光,使管口保持光滑,以免割破线缆绝缘护套。

④金属管弯曲

在敷设金属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弯头过多,将造成穿电缆困难。对于较大截面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当实际施工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在适当部位设置拉线盒,以利线缆的穿设。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器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管子,手扳弯管器进行弯曲,并逐步移动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A、明配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宜弯成同心圆的弯儿。

B、暗配时,不应小于管外径6倍,敷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为了穿线方便,水平敷设的金属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或弯曲过多时,中间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否则应选择大一级的管径。

管子无弯曲时,长度可达45M

管子有1个弯曲时,直线长度可达30m

管子有2个弯曲时,直线长度可达20m;管子有3个弯曲时,直线长度可达 12m

当管子直径超过50mm时,可用弯管器或热煨法。

暗管管日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mm-50mm.

⑤金属管敷设

金属管明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金属管应用卡子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较为美观,且在需要拆卸时。金属的支持点间距。当有要求时,应按照规定设计。无设计要求时,不应超过3m。在距接线盒0.3m处,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弯头的地方,弯头两边也应用管卡固定。

2、主干光纤的敷设。

(1)光缆的检验要求

①工程所用的光缆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②光缆所附标记、标签内容应齐全和清晰;

③光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

④剥开光缆头,有AB端要求的要识别端别,在光缆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号;

⑤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观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⑥本系统采用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应现场检验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⑦光纤接插软线(光跳线)检验应符合规定;

2)光纤连接硬件的检验要求

光纤连接器的型号、数量和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3)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光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记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5)光缆布线的要求

光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光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数量与设计规定是否相符;

②光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大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不损伤;

③光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④光缆与建筑物内其它管线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其它弱电线缆也应分管布放。

⑤光缆布放时应有冗余。所有进入室内光纤,均一端多留20m,中心机房端留30m

3)光缆的的布线

在地下管道中敷设光缆是一种最好的敷设光缆的方法,因为管道可以保护光缆,防止潮湿、小动物与其它故障对光缆的损坏。本系统大多数室外光缆采用的是管道敷设,只有一小部分采用的是架空敷设。

①敷设要求

A、使光缆入口离管道曲线段最近;

B、牵引光缆之前,检查管道是否堵塞;

C、若要敷设多条光缆,则应在同一时间内将光缆牵引入管道;

D、应将光缆送到管道的入口处以减少牵引力;

E、当张力超过45公斤时,要用一个拉力计来监视它(通常在使用绞车的情况下);

F、通过对管道进行清洁处理和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力;

G、确认管道的内径为20mm或更大些;

H、平稳而缓慢地牵引,在牵引过程中不要使光缆打结和停顿;

I、在牵引光缆的同时,切勿将一条拉线同时拉入管道中去;

J、切勿使用石油润滑济;

K、最大张力勿超过规定值;

L、如果要与钢缆敷设在同一管道内,必须用内管将光缆与钢缆隔离开来;

M、限制牵引光缆通过 90度转弯数(管道最小的弯曲半径是114.3mm.

通常不能将光缆牵引通过 4 90度转弯处。如果转弯处超过 4个,则需要在每490度转弯处提供中间点(拉线盒),以帮助施工人员将光缆牵引过管道;

N、牵引光缆经过的管道边沿必须圆滑,最好用保护材料将光缆保护起来;

②牵引光缆

在牵引光缆之前,检查施工现场及作业情况,看看是否满足上述的敷设要求。如果符合,就可以按下述步骤来往管道中敷设光缆了。

③检查在整个管道中是否己安装了一条拉带(或拉线)。如果没有,即管道是空的则首先在管道中穿一条钢的鱼线作为拉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之一来完成:

A、鱼线可推入管道或用蛇线盒将其拉进去;

B、将鱼线系在一块软木或泡沫物(或等效的其它材料)上,然后用压缩空气吹进管道;

C、将鱼线(拉线)系在软木或泡沫物上,从管道的出口点通过真空将拉线吸入管道中去;

D、在管道的人出口用套筒将管道的尖边盖起来,以保护光缆的外护套不被划破。

E、将光缆连接到用来牵引光缆的媒体上。

F、在离光缆末端 20cm~25cm处,用 R4366工具环切光缆外护套并除去此段外护套。

G、纱线与光缆分开后,割去光纤及中心支持物,只留下纱线。

H、牢固地将纱线系到线网眼夹上去。

I、用电工带将光缆和拉线的连接点牢固地统扎起来,并检查不要有粗糙的边角,以防牵引光缆时摩擦力过大。

J、如果在管道路线中的任何点上都安装了拉线盒,那么将光缆牵引到第一个拉线盒,并使其出来进入到楼层的一个蛇形管中去,然后再将光缆馈回到管道的剩余部分中去,在每一个拉线盒处重复此过程。

4)冲控室监控设施安装

①中控室内电缆、光缆的敷设要求:

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事半径要求;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在距离起弯点10mm处成捆空绑,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100200mm空绑一次;

采用架槽时,架槽宜每隔一定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在引人机架时成捆绑扎;

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从机架上方引入,并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处成捆绑扎;

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各种电缆和控制线插头的装设应符合产品生产厂的要求;

监控室内光缆的敷设,在电缆走道上时,光端机上的光缆宜预留10m,余缆盘成圈后应妥善放置。

②机架的安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有困难时可根据电缆地槽和接线盒位置作适当调整;

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1%;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均按要求紧固。

③控制台的安装

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台竖直安放,台面水平;

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

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④显示器的安装

显示器安装在固定的机架上,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显示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光罩遮挡;

显示器的外部可调节部分,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

 

第六节 工程项目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工期短

   我公司按招标文件要求整个项目完成计划有效施工工期为180日历天(不含施工图设计时间,冬季停工不计。为此,必须科学地组织施工,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搞好施工场工布置,以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

 

、水池的抗渗、裂、漏、浮措施

(一)水池抗浮

水池在施工中或使用前,由于某些措施不当可能会出现整个池体上浮,脱离原地基础或垫层,底板下脱空积有泥水、淤泥,池底板、池壁、顶板出现裂缝现象,造成池子大量渗漏、破坏,不能使用。

1)原因分析

雨期施工,现场排水不当,涌入基坑;池周围未及时分层回填夯实,雨水流入基坑;管道漏水或停止基坑降水时间过早;池顶上方未回填,池内未适当灌水,使池子上部荷载不足以平衡水的上浮力;施工管理不善,未按施工程序施工,做好施工前的排水、回填压重等措施。

2)处理加固方法

一般采取“自重或再外部加压复位”的方法,具体采取“侧面掏土与底板钻孔冲土”相结合,即在池体四周填土挖去后,用人工从池外侧将涌入池底的泥砂掏除一部份,其余部位则在底板上顺序钻孔,孔径为30mm,按梅花形布置,间距1.5~2.5m,穿透底板,该孔同时兼作以后底板加固水泥压力灌浆用,孔成后,采用高压水泵逐孔压水冲洗,将池底泥砂冲出,经池底冲洗及池体自重或再池项加压,即可使底板基本复位。为使标高一致,可在四边垫以找干好的4根枕木控制复位标高。如池体未裂,采用灌水加压复位应特别注意的是灌水不宜太高,以防止底板中部无支承面造成裂缝。

待底板复位稳定后,一般应从底板钻孔处进行压力灌浆处理,灌浆前先沿池壁四周用300mm厚经夯实的回填土封住,并等距离埋设816根胶管作溢浆孔,灌浆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或水泥砂浆和纯水泥浆。水泥用42.5(R)普通水泥。压浆设备可采用HB013型压浆泵,压浆时用高压橡胶管将灌浆嘴与压浆泵的输浆干管连通,即可用跳仓方式同时往几个灌浆孔向底板下注浆,直至邻孔内出浆为止。注浆一般分两遍进行,第一遍可灌入掺粉煤灰的低强度、高流动性的稀浆增合比为:水泥:粉煤灰:水=1:410)(或水泥砂浆人 间歇48h,第二遍用纯水泥浆喷灌,将板底孔隙压实为止,并在钻孔处预埋Φ16mm垂直钢筋,以作加强新旧底板之间的接合。在向底板灌浆的同时,应在池体基坑四周挖沟和集水,用水泵将坑内积水及新从浆液中带出的水排出,以加快浆液固结。

(3)加固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池体结构加固:根据裂缝和损坏程度,一般可采取加设混凝土内套或增加抹面及板带的方法处理。在加固前应先将底板、池壁、顶板清刷干净,沿裂缝凿成U形槽,刷洗干净后用掺1%促凝剂的水泥胶浆仔细嵌补,池壁、顶板干缝可用环氧砂浆嵌补。

②设内套加固:系在底板上加 100200mm厚新底板,池壁加厚80~100mm,高度为底板以上1.6~2.0 m, 上口做斜坡处理,配筋均用Φ8mm200mm双向,也可仅在底板加 1层厚4060mmC20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配Φ4mm钢丝或8号铁丝@200mm双向。柱子也加外套厚 80100mm,纵向钢筋为12mm,箍筋Φ8mm200mm,下端插入原基础,上端穿过顶板并做弯钩锚固于顶板内,内套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顶板可在裂缝部位加设板带局部加固;

③抹灰加固:系在底板、.池壁、顶板裂湖局部敷设Φ4mm钢丝网然后喷射30mm厚高强水泥砂浆,再在其上按常规方法做20mm厚抹灰层或不做板带,仅在修补裂缝后整体加做1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灰层。加固处理后,应按设计要求修复池周围及池底回填土及排水设施。

(二)施工抗浮措施

基坑上筑围护坝填约10.5高,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并在场区内砌筑排水渠。将地面水及时疏通有组织的排到场区外在基坑内沿着水池底板边线筑一条约0.2m宽,0.3m深排水沟并根据地下水和水池面积,筑一个及多个集水井,将地下水及时抽排,通过地面排水渠排到市政井。对于埋设较浅的水池,坑内排水沟及集水井至基础回填为止。但对于埋设超过3的深式水池,基坑内排水沟及集水井应用砖砌。沟内填满碎石和中粗砂,变为导渗沟,集水井砌筑到设计地面。抽排水工作至池内袋水运行为止,或为永久性排水设施,待空池检修时使用。

按程序施工、池体结构完成后,及时进行充水试验及基础土方回填。尽可能池内装一定水量。一则起抗浮作用,二则减少温差变形。

(三)水池抗渗

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水池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本工程的水池按设计要求采用检等级C25S6的防水砼来浇筑。

1、材料要求

A、水泥: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冰冻作用时,宜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或普通水泥;渗用外加剂时可采用矿渣水泥;在受冻融作用时,应选用普通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R),不得使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B、石子:粒径不宜大于40mm,吸水率不大于1.5%,水量不大于1%.

C、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

D、水:饮用水或无侵蚀性的洁净水。

E、外加剂: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加气剂、密实剂、防水剂、减水剂、微膨胀剂等。

F、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抗渗等级和现场实际使用的材料进行试配确定。选择配合比时应考虑实际施工条件,按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适当提高0.20.4MPa。配合比一般采用“实体积法”进行设计,设计中的3个基本参数为: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水灰比宜在0.5~0.6,最大不超过0.6;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

砂率:宜在28%~38%,灰砂比保持在1525之间,砂石混合密实度不大于 2000kgm3

外加剂渗量:根据外加剂品种而定。

为提高水池的抗渗防水性,在水池的底板内壁做五层式防水砂浆抹灰,作为结构防水以外的一道重要抗渗漏防线。

2、施工要点

防水混凝土应用机械搅拌。先将砂、石、水泥一次倒入搅拌机内搅拌0.51.0min。外加剂最后加入。搅拌前外加剂应用拌合水稀释均匀。搅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l1.5min.

A、模板要求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湿性小,支撑牢固。两侧模板如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应在螺栓中间加止水片,管道、套管等应焊止水环,并须满焊。

B、厚度大于或等于25cm的结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l3cm,厚度小于25cm及钢筋稠密的结构宜为35cm。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灌,常温下应在30min内运至现场,于初凝前浇灌完毕。

C、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插点间距不应超过50C加振捣时间宜为1030s,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表面再用铁锹拍平拍实、待混凝土初凝后用铁抹子抹压以增加表面致密性。

D、防水混凝土结构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70%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时,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20 0C

3、处理方法

A、水池贮水后或空池,池壁或底板局部出现渗漏水现象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B、在排干水池贮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后,将不密实部位混凝土凿开、支模,用半干硬性混凝土强力捣实,或在渗漏水部位凿毛洗净,在表面加做5层水泥砂浆抹灰防水层。

C、池壁橡胶止水带部位渗漏,将该处混凝土凿开、洗净,支模重新灌注混凝土仔细捣实;

D、嵌缝油膏脱开,应将油膏取出,清理干净,预热缝槽,重新灌注油膏。

4、砼防裂措施

(二)结构自防水破施工及技术措施

A、本工程防水破主要以调整配合比的方法,即通过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来抑制和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的生面,改变孔隙的形态和大小,堵塞漏水通路,基于不依赖其它防水措施,仅靠提高混凝土自身密实性达到防水的目的,因此防水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检材质本身及其配合比,而且施工过程中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等也对质量有很大影响。施工时必须对上述内容加以控制。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

B、底板施工时,要做好基坑排水工作,利用在基坑面及底设置的排水沟、盲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降水,以确保地下水位高度处于基础梁底标高以下。

C、动模板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使用吸水性大的木模板,在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支撑结构坚固。下料浇捣前,模板内部必须清理干净。

D、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由现场提供进的各项技术参数,由搅拌站进行试配,并将试配结果送现场审定。防水送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称量允许偏差:水泥、水为土2%.采用密实级配,在拌制进中加入外掺剂,以提高检抗渗性、和易性、密实性、补偿收缩等性能。

E、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一层50100mm厚与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确保缝面密实。

F、确保防水进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使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不接触模板。

G、砼的运输阻滞会影响到破浇筑的前层和后层之间产生“冷缝”,当有可能出现此情况时,应减慢泵送速度。

2)砼的防裂措施

A、结构砼采用分段分层浇注,以减少投的一次浇注量,控制砼的温度应力和砼的收缩量,以避开砼的水化热高峰。采用二次振捣工艺进行砼工程的施工。

B、砼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以控制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掺入可到20%~25%,从而增加砼的密实性,减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砼温度应力和收缩。

C、对砼中所掺入的外加剂(缓凝、减水剂)作使用试验,以避免其收缩时产生的裂缝对结构产生影响。

D、砼施工时,振捣密实,保证砼的匀质性和密实性,提高砼本身的抗裂能力。砼的坍落度不宜过大,以采用120140mm坍落度为宜。

E、砼表面注意提浆、压光,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对进进行养护。由于养护对砼的抗渗性能影响极大,故当砼进入终凝即时浇水复盖或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14d

F、防水砼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要控制进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得超过15~200c,以免砼表面出现裂缝。砼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28oC以下,且需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措施,减少早期裂缝的出现。

 

、超高楼板模板支顶

本工程污泥脱水间,风机房,配电间,该部分模板支顶体系施工属于高支模体系。

对超高楼板的高支模体系施工,主要的施工难点是如何控制模板支顶体系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形及施工安全。采取的措施是进行合理的模板体系设计,预留合理的起拱高度,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属“高支模”范围内的模板系统,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专项技术方案,并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施工特点

   该工程有多个工种、多个专业施工,决定了与业主、设计、监理、专业施工单位、供应商及相关部门单位间的组织协商是重点。

   通过仔细阅读、研究图纸及招标文件,同时结合我公司在工程施工上的成熟经验,我司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各阶段的施工控制重点:

原材料质量控制;

屋面、水池、外墙防水;

管线孔洞的预留预埋;

安装工种的组织协调及配合;

质量、安全、文明、环保的措施及控制

 

 

 

 

章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按照招标文件及招标要求:

有效施工工期:土建及设备安装期为180个日历天完成(冬季工不计)。

(2)工程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各项目工程量、施工技术要求、设计说明、施工规范。

(3)现场施工条件。

(4)主要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范围。

(5)我公司现有可供机械设备的数量和施工人员情况。

(6)施工人员现场工作时间:每月有效施工日考虑28天或29天,每天正常工作时间初定14小时。若工期紧张,则适当增加强度。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程规范。

(2) 与施工总体布置相适应。做到各项目之间施工程序前后兼顾、衔接合理,减少相互干扰,均衡施工。对于地基比较复杂的地段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项目,应适当留有余地。力求均衡生产,合理投入资源,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3)围绕施工关键线路和重点段统筹兼顾,确保各节点工期的同时,其他施工项目协调有序整体进行。

(4)充分发挥我公司丰富的施工经验及技术、设备的优势,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机械化施工,确保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第二节  工期计划

一、本工程工期目标

招标文件工期要求

土建及设备安装

180日历天

我公司工期目标

土建及设备安装

180日历天

结论: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二、工期的控制点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认真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难点,我司计划本工程进度控制点为:

1、施工准备

控制在10个日历天完成。

2、土建设备安装工期控制点

一、第一施工区

第一施工区由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配电房、办公楼、维修间、食堂、宿舍;在施工时,土建部分在83个日历天内完成,安装部分在51个日历天内完成。

二、第二施工区微曝氧化沟、二沉池、回流泵房、中间水池。在施工时,土建部分在100个日历天内完成,安装部分在61个日历天内完成。

三、第三施工区粗格栅间、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隔油池高效澄清池、D型滤池、中水回用水池、紫外消毒池;在施工时,土建部分在107个日历天内完成,安装部分在35个日历天内完成。

四、第四施工区

第四施工区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围墙、门卫室、组成,在80个日历天内完成

五、第五施工区

    厂区公用工程部分的自来水水管、消防、热水、总电、雨水排水、工艺总排水、工艺总进水等安装工程,作为独立施工区段,60个日历天内完成

第三节  施工进度网络图

详见附图:榆林市闫庄则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 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各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尽可能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及业主提供的条件进行;其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各施工场地均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及消防设施。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人员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机械全部布置在指定的红线以内布置,若必须占用线以外土地的部分,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要求,由建设单位批准使用,否则不能使用。

本工程临时住宿、办公等临时设施拟利用二期工程空地进行布置。

 

第二节 施工规划及布置

根据本工程布置特点,污水处理厂工程、泵站工程施工场地在围墙内展开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在污水处理厂用地红线范围内布置,此地方主要为施工办公室、施工临时住宿用地、部分材料堆放场地等。施工机械主要布置在拟建筑工程周围,各施工主要临时施设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内容

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及工作面、生产及生活的辅助设施的布置。

l、施工场地及工作面

施工场地及工作面主要在围墙内布置。

2、生产设施的布置

钢筋加工场地、木材加工场地、水电加工场地、材料仓库、材料堆放场等主要布置在场地二期空地位置。

3、办公及生活区的布置

办公设施主要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监理办公室、经理室、材料室、厨房、厕所,在场地拟建二期工程位置布置。

生活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员工宿舍、男女厕所、浴室、饭堂等。在场地场地拟建二期工程空地位置布置。位置临近办公室位置,采用新型组合装配房设施。

所有办公室、会议室、监理办公室、经理室、材料室、工人宿舍、员工宿舍在场地内布置。

生活废水必须经过三级化粪池净化后,才有排出。

 

二、施工场地的规划与布置

l、生活福利设施的布置

主要生活区采用围护进行半封闭式管理施工。

为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配备一些文娱活动设施,设职工文化室和宣传栏。

仓库的布置:为着使用及管理的方便,仓库布置于施工场地傍侧。

2、供电、供水布置

施工用水用电根据甲方提供的临水临电就近搭接。

3、通讯

我公司将配备足够的无线通讯器材,用手机、对讲机联系,以便保持与业主、监理机构、外界等的联系,便于将指挥中心的指令及时下达至各现场施工班组,指挥、了解施工作业面的进展情况。

 

三节  水电供给计划

业主将提供供水、供电接驳点到现场,按原有水电体系就近驳接。我方将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用水、电点在现场进行水电网的布设,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我方还自备一台150KW发电机组进行施工。

 

一、临时用水布置

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源,按需要接至各需用点,其管线沿路线布设。

现场临时用水主管道的选择

1、  现场施工用水计算

 

        ∑Q1N1K2


         8×3600

施工中主要考虑浇筑砼的及水,包括模板冲洗、浇筑及养护用水等,由于为商品砼,取施工的全部用水定额N1=600(L/M3),每台班浇筑砼量约为200M3,故取:Q1=200M3取K1=1.05,K2=1.5


        200×600×1.5              

           8×3600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p1N3K3           P2N4K4



        2×8×3600        24×3600

p1       高峰期施工人数,               P1=400人

P2       施工现场居住人数,             P2=400人

N3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用水定额       N3=60(L/人.天)

N4       施工现场居住人员生活定额          N4=120(L/人.天)

K3×K4      用水不均衡系数,K3=1.5;K4=2.5

 

     4060×1 .5   400×2.5×120      

α2=               +                =2.01(L/S)      

     2×8×3600       24×3600

3、消防用水

α3=11L/S

α1+α2=6.30+2.02=8.32 (L/S)<α3=11 (L/S)

所以总用水量取Q=α3=11 (L/S)

4、供水管径计算


 


D=

 

取V=1.5m/s

D   

  

现场接通业主提供的水源,沿线铺设施工用水管线,主管管径为DN100,每40米设一水点。

 

二、施工临时用电设计布置

1、 根据施工方案的选择,主要施工机电设备额定功率总和为P1=400KW。(注:P1是根据前施工机械表计算而来)

2、电焊机额定容量总和P2=70KW

3、室外照明容量总和P4=10KW

    设总需要用电容量为P,则根据公式有

                          ∑P

    P = 1.05~1.10(K1×————— + K2∑P2 + K3∑P3 + K4∑P4)

                          COSθ

    取:K=1.05,K1 = 0.7,K2 = 0.5,K3 = 0.8,K4 = 1.0,COSθ=0.75

    则

                         400

     P = 1.05~1.10(0.7×———— + 0.5×70 + 0.8×0 + 1.0×10

                           0.75

       约=450KW

因此,建设方应根据这一用电负荷提供临时电源至厂区边界,以便我方顺利接线,确保施工正常能够进行,另设发电站,在区域内各设一台150KW的发电机,以防止出现停电现象。

 

三、现场平面设计、布置及线路走向

电源由甲方提供。本施工现场用电大致有如下几路走向:(1)钢筋加工场;(2)现场小型机械用电;(3)施工临时设施用电;4)塔吊施工用电;(5)办公宿舍区用电。用电配电箱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在有用电设备的地方设置。

 

第四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榆林市闫庄则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的总和”,而工程质量对施工方、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而言,产品就是经过几方合作完成的建筑物;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施工建造;服务就是为业主着想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使业主满意;规定指对工程质量满足国家所制定的验收规范及标准;而潜在要求只是指在施工中尽量按业主的或设计的要求实施,使工程达到业主最满意的程度。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我单位将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管理,将市优质量要求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性的质量目标。

 

第一节  质量目标

工程的质量目标确定为:保证达到国家施工验收相关标准,争取榆林市优良样板工程,污水排放达到设计标准。根据工程的质量目标,将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目标分解,根据质量目标进行重控,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工程,实行过程目标控制,实现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保证,其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严格进行质量的控制。

为保证工程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我单位将成立项目经理部,并将依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  ISO9002进行质量管理。保证现场质量管理中,责任明确,分工明确。其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一、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二、质量管理职责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职责。职责明确,是落实责任到位、有效管理的首要条件。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作为我单位在本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直接实施者,在此,我单位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予以明确:

1、 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2、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职责:

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从质保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样,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写样各种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分包商所提供的施工方案等,主持质量分析会,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

项目技术负责人亦是项目的质保经理。

3、 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项目主管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等的内部验收。

4、 质检人员的质量职责: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应有相当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相当的预见性,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5、 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第三节  实现质量目标的保证措施

一、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其设置可使施工过程有据可依,但关键是在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1、 施工过程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

设置各阶段工作任务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并对施工班组交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部工程分次成型产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形成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体系的运作方式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即TQC活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并对重点和难点部位进行重点攻关,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综合验收合格的质量标准。

 

二、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阶段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按照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必须针对性地采取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1、 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权责;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根据《项目管理手册》规定、要求建立项目的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计量及质量检测器具、技术和手段;

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

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2、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

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受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项目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3、 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过失。

保证成品保护工作迅速开展,检查成品保护的有效性、全面性。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核查、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回访维修,增补、修订已有的预防纠正措施。

 

第四节  工程创优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技术制度、技术策划执行质量的保证

1、 图纸会审: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的疑点、难点、错误,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

2、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策划: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明确本工程的“特殊工序”、“关键工序”,即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工序。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内业技术员、工长、质检人员等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周密保证,并分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3、技术交底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项目负责人(质量经理),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

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第三级为施工班组长向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4、工序质量控制

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进行作业,运用我单位先进的工法,提高工序质量。

加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按《过程控制程序》实行监控,尤其是被列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序要从材料采购、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重点难点技术攻关、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所用机械设备的能力检定、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予以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推行“样板墙、样板间、样板层”制度,明确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检查监督,暴露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大面积施工之前,样板做好后,经业主代表、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大面积施工。

在施工中实行“工序操作挂牌制”,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专业检、交接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 “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同时也提高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严格执行工长、质检旁站制度

 

二、材料质量的保证

1、所有甲、乙双方采购的材料设备,都要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及检验材料。故在各种材料进场时,-定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质保书;同时对钢材、水泥等及时做复试和分析报告,只有当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方能允许用于施工无论是甲供还是自购材料,如不合格,坚决退货,不得在施工现场出现。

2、为保证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及我单位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及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3、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预制构件及各种设备的采购供应,严格执行《顾客提供产品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采购程序》;实行材料供应“四验”(即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三把关”(材料人员把关、技术人员把关、施工操作者把关)制度;确保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给提高工程质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建立有监理见证抽检试验制度。所有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必须有监理见证,严把材料的质量关。

 

第五节  主要项目工程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根据创优规划,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所有单项施工工艺都要进行有效控制,使所有参建人员明确创优计划,创优目标,达到一次成优的目标。杜绝质量通病的出现。各分项工程的程序质量控制如下:

 

 

 

一、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 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2、 模板安装与拆除质量点设置

工程项目

班组

目标

分项

项目

管理点

设置

工艺标准

允许偏差(mm)

对策措施

检查工具

检查方法

多层

高层

大模

表面平整、垂直度良好、截面准确、标高无误

轴线位移

模板底口偏移

5

3

3

1、施工前检查上道工序质量,钢筋位置及放线位置是否准确。

2、及时更换有缺陷的模板,并予以修复。

3、加强工序自检。

4、加强材料进出场管理及现场保养。

5、连接件扣紧不松动。

6、支撑点牢固可靠,损坏变形的钢龙骨、钢支柱不予使用。

用盒尺引测检查

截面尺寸

表面变形,支撑不牢

+4

-5

+2

-5

±2

用盒尺测量检查

标高

底板标高不准,支撑不牢

±5

+2

-5

±5

用水准仪、拉线或用尺量检查

垂直度

模板上口偏移,支撑不牢

3

3

3

2m靠尺检查

平整度

小面平整度、大面平整度

5

5

2

2m靠尺检查


3、 模板安装与拆除质量预防措施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施工操作

支撑系统不合理

严格设计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扣件连接松动

严格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扣件间距,加固面板

拼缝不平

尽量使用平直模板,扣件补缺

拆除时硬撬

组装前及时刷脱模剂

颠倒工序

强化施工工艺,完善工序间的交接检

环境

基底未夯实

加强夯实,并铺通长脚手板,加强交接检

钢筋网片位移

加强工种之间的交接检、互检工作

砼测压力过大

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加强支撑,适当振捣,设专人看模

材料

模板变形,孔多

及时检查、修理,严重者退回,不予使用

龙骨、支撑件软弱

及时同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加固措施

连接附件质量差

及时退换,加密连接,加固支撑系统

管理

岗位责任制执行不严

强化岗位意识,完善责任制人员定岗

重进度,轻质量

加强教育,摆正进度与质量关系

忽视资料管理

加强全面管理意识,确立技术挡案重要性的认识

施工人员

技术水平低

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自检不认真

认真执行自检负责制

技术交底不清

认真科学的进行书面交底

指挥人员只重进度

尊重科学,服从质量,好中求快

违章作业

严格操作规程

忽视交接检、互检

加强工种间配合,把质量问题消灭在上一工序中

专检人员检查不细

加强教育,不合格者予以停职

 

 

 

 

二、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 钢筋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2、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工艺流程

 

 

 

 

 

 

 

 

 

 

3、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控制

钢筋绑扎工程

目标

项目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品种和质量

钢筋翻样

按规范及设计要求

品种、质量

材质证明、试验报告

断料尺寸

按图纸及配料单

施工操作

执行工艺标准

钢筋保护

防止腐蚀生锈

钢筋成形

图纸和规范

钢筋焊接试件

施工规范

绑扎牢固、不位移、不变形

基层处理

调直、修整

画尺寸线

固定标准

操作工具

不变形

施工操作

执行工艺标准

定位卡及定位箍

尺寸、位置准确

焊接

按规范要求

作垫块

按规范要求

4、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材料

对焊口在端头

调换使用或退场

材质不合格

不允许进场

现场保管不当

妥善分类存放,加以保护

施工工艺

锚固、搭接长度不够

认真按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按施工规范要求焊接

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不够

加大施工角度并焊接

保护层厚度不合理

修整钢筋,重新垫垫块

受压、受拉筋颠倒

返工按图纸施工

焊缝长度和饱满度不够、夹渣

长度和饱满度不够者加焊,夹渣者重新帮条焊

施工人员

重进度、轻质量

加强质量意识,确保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操作人员违章、技术水平低

进行技术培训,执行自检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交底不清,岗位责任制不严格

加强教育,认真进行交底和质量检查

机具

弯钩机转速过快

调整转速

对焊机控制器失灵

更新换件,确保质量

弯勾机零件不配套

有关部门负责解决,配套使用

环境

位置线不准不清

重新弹线,认真复核

构件碰撞和其他人员的踩踏

修整好钢筋并安排专人看守

照明亮度不够

保证施工需要

 

 

 

三、砼质量保证措施

1、 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2、 普通砼工程质量管理点设置

分项项目

管理点

设置

规范标准

对策措施

检查工具

及方法

 

 

 

 

蜂窝

配合比,振捣

梁、柱上一处不大于100cm2,累计不大于200cm2;基础、墙上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 m2

1、砼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

2、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应分层捣固,并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

3、预留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及垫块位置

5、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

6、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设置适当冲洗孔

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下料,振捣

无孔洞

凿除孔洞周边松动石子,尺量面积及深度

露筋

保护层厚度,振捣

无露筋

尺量钢筋外露尺寸

缝隙夹道

振捣

 

无缝隙夹渣层

凿除夹渣层,尽量缝隙长度及深度

位移

砼浇灌,振捣

允许偏差值在5-15 mm

模板固定牢固

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将吊线拉直,及时调整误差。

模板应稳定牢固,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

门洞口、预埋件位置正确无误

门洞口两侧砼对称均匀下料

振捣砼时,避免振捣钢筋、模板及预埋件

砼浇筑并切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并护,砼强度低于1.2Mpa时,严禁在砼面上走动和操作

尺量检查

平整度

振捣,养护

框架允许偏差值为8mm,大模板允许偏差值为5mm

2m靠尺或楔形尺检查

垂直度

下料

允许偏差值为5mm

2m托线板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截面尺寸

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5~2mm

 

标高

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10mm

 

 

3、 普通砼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施工

人员

技术素质低

进行技术培训

赶进度

严把质量关,杜绝因赶进度而清质量的现象

重视关键部位,轻视一般部位

同等对待

执行岗位责任制不严格

实行岗位责任制,作到认真负责

末执行施工工艺标准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

技术交底不清,检查不及时

详细具体地进行书面交底,加强对专检人员的思想教育,及时检查发现问题

管理要求不严格

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管理制度

工 艺

方 法

养护不够

加强养护工作

清理不到位

认真清理

搅拌时间短

满足规范规定的最短搅拌时间,拌和均匀

保护层过大过小,垫块不合理

均匀合理布置垫块

一次性下料过多

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配合比不准确

加强计量工作,严格控制配合比

振捣方法不对

分层捣固,严防漏振和超振

模板隔离剂不均匀

均匀涂刷

机具

计量器具不准

定时检测复核计量器具

机具完好率不高

加强平时的保养工作和检修工作

材料

砂子级配不合理

改变砂子级配,砂率控制在40%~50%

砂、石、水泥、外加剂进场未检验

所有进场原材料必须试验和方可使用

环境

雨季施工

作好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夜间施工

施工前检查电源、电路、照明设备

4、 承台砼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

操作工艺

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石子、砂、外加剂的选用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525#水泥,水泥活性不低于57Mpa。

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大于2.6,含泥量小于2.0%,每周定期抽检。

石子采用碎石,粒径10~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5.0%,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每周定期抽检。

粉煤灰选用Ⅱ级粉煤灰,每月抽检不少于一次。

选用南海外加剂厂生产的FDN-R液体高效缓凝剂,每批抽检。

配合比

坍落度

水灰比

搅拌时间和入模时间控制

砼配合比必须经过现场试配确定。

坍落度根据施工需要控制在12~18cm,通过砂率和掺用外加剂控制。

水灰比控制在0.45以内。

砼搅拌时间不少于1.5~2.0min,砼入模时间不长于2h

浇筑顺序、

砼振捣方法

砼表面处理

砼浇筑顺序严格按施工方案。

砼应分层下料,每层下料厚度不大于0.5m,并分层振捣密实。

振动棒振捣时应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成为行列式,水平间距控制在300mm左右并深入下层50~100mm,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

砼下料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下料,避免砼的离析。

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泌水和浮浆应及时清除,砼表面用刮尺和抹子抹平

养护

养护方法

采用覆盖养护,并通过热工计算覆盖厚度。

 

 

 

 

 

 

 

 

 

 

 

 

 

 

 

四、基坑质量监测措施

为保证基坑暴露期间的安全,在污水处理池、泵池基坑施工期间,要承接前期施工单位的监测,如无进行监测应立即健全基坑的监测,监测内容要有基坑顶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周围建筑物外观记录和沉降、周围马路观测等,通过监测取得数据,指导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如下:

  坡顶水平位移

沿基坑搅拌止水桩顶,每隔2025米设置观测点,固定后依次编号,以基坑边角设基准点,用经纬仪对准基点后由边向中依次测量读数并记录之,以原有的测量数为原始数据,以后的读数与前读数之差,即为该次测读的位移值,将各次测读位移值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接收场地开始每日观测一次,趋于稳定后每周观测二~三次,并需每周送监测报告给业主方。

  地面沉降

沿边坡四周可能受影响的地面设观测点,固定后编号。在远离现场取一基准点,用水准仪测量各测点数水平沉降值,同时填报测点时间━━沉降曲线图。

  周围管线建筑物观测

结合地面沉降观测密切注意管线和地面沉降的关系和变化情况。开工前应检查,如有裂缝等应做好记录和标记,施工期间每天应检查监测,确保安全。

  数据分析

当坡顶位移和地面沉降值超出设计要求或安全临界线时,说明基坑变形不正常,应引起警觉,及时分析变形存在的原因及采取应付措施,如偏差值有加大趋势时,应及时提出抢险措施,从技术、人员、管理、物资等为抢险提供保证。

  抢险对策

当基坑支护位移超出业主和设计允许值时,应及时向设计监理、业主反映和采取措施,其包括立即停止坑底施工,疏导人群,等等,制订补强加固措施,排除险情,施工现场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尼龙袋。

⒍  基坑维护与安全

①  基坑周边应设置护栏,护栏采用钢管搭设;

②  加强对坑面截水沟和坑底集水沟、井的维护和清浚,避免雨水进入基坑和能够迅速排走地下水。

③  当坑面、边坡出现裂缝应立即用水泥砂填补封塞,以免雨水渗入。

④  搭设钢管便梯,供施工人员上落。

 

五、防水工程的控制

1、在污水处理池、泵站结构防水施工中,结构自防水,作为防水主线,从砼级配上要求采用密实级配,在拌制砼中,加入UEA外加剂,以提高砼的抗渗性、和易性、密实性、补偿收缩性能,严格控制水灰(≤0.5)及坍落度(12-14cm)。

2、确保防水结构砼钢筋保护层厚度,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接触模板,穿墙(板)管件等焊接止水片并串一块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以确保止水。

3、以精心的施工操作、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防水砼结构施工的质量,对防水砼的原材料、配合比、坍落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并按要求做好试块的抗渗试验。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砼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严格遵循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思想重视、组织严密、措施落实、施工精确。

4、 严格执行防水工程规范,防水涂膜的品种、牌号及配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没有产品合格证及附使用说明书等文件的材料不得采购和使用。

5、 施工过程层层把关,前一道工序合格后方可施工后一道工序。其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应牢固、平整,所有预留孔洞应已填塞密实。

6、 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管件等细部做法,铺贴和搭接、收口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应粘结牢固,无空鼓、损伤、滑移、翘边、皱折等缺陷。

7、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随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确保防水层不得有损伤。

 

六、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是保证隐蔽工程质量的关键。

1、 项目经理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总负责,项目部负责将各项目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严格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

施工班组在工序完成后,对隐蔽工程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质量检查评定表。

⑵质检工程师在施工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项目经理。检查合格后,由项目经理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⑶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 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质检工程师经常在工地施工面检查,及时指出工程中的不合格处,让施工班组迅速加以改正。

3、 隐蔽检查中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等的检查要做到无一遗漏,位置正确。

4、 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要在质量计划中设立质量控制点(停止点),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

5、 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事先通知监理工程师,让监理工程师有足够的准备和充分的检查时间对将隐蔽的工程的任一部分进行检查、检验。项目部将给予方便和合作。

6、 模板、钢筋、预埋件完成后必须首先经过现场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三级检查,并备有书面记录,然后由监理工程师按隐蔽工程验收,经验收签证后才能浇注混凝土。

7、 基坑回填前应对基底进行清理,经验收后才能进行回填作业。

8、防水层施工应对防水层基面,每层防水层铺贴和保护层施工进行验收,并办理签证。

9、隐蔽工程的验收要争取一次通过,建立奖优罚劣的制度,对隐蔽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的施工生产班组给予一定奖励,对隐蔽工程一次验收不合格的施工生产班组,给予一定的处罚。将验收情况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七、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本工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可能较多,坚持施工中多级检查制度是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建立以下质量控制检查体系:

1、 施工前,专业主管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对钢筋图、结构图、设备安装图及预埋件、预留空洞图进行详细对照审查,对各类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大小、数量、规格等进行仔细复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反映,并最终以设计或监理工程师下达的书面通知为执行标准,不私自做出论断,之后以结构段为单位,对每段内的预留孔、预留件详细统计,把各种预留孔、预留件绘制在一张交底图上,做好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齐全明了。

2、 预留孔模板加工尺寸误差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超出范围的,要坚决拆掉重做。预埋件选用合格材料精心施工,有防水要求的,除设置好防水板等外,穿墙螺栓及穿墙管要设止水环,止水环与螺栓满焊,螺栓靠模板一侧加木质堵头,拆模后将螺栓齐凹孔割平,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安设时以中线为控制基准,支撑不仅要能保证模板不发生移位,同时对模板本身的变形也要有效控制。

3、 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以中心线及实测标高严格控制,中心线应在结构模板调整平并加固好后,用红漆涂于模板面上或稳固的钢筋网片上,中心线附近0.5米钢筋以焊拉形式相连。施工中,中线测设严格按双检制执行,未经复核的中线不准使用,确保中线设置正确。预留预埋为防止错漏,由现场的测量定位放线小组负责定位。

4、 砼灌注前,用经纬仪在牢固的钢筋网上,测设基准中心线,以此对预留孔、预埋件位置再次进行检查,防止施工过程中模板可能的移动导致中线偏差对预留孔位置造成误差和进行精确检查。合格之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做好记录,签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查过程中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砼灌注过程中对垂直升降电梯预留孔等模板设置变形量测点,发现问题立即停止砼浇筑,模板加固牢靠后才准继续灌注,砼振捣时,振动棒离孔模不能太近,并采取措施保证孔壁砼密实。

5、 拆模时要小心谨慎,不准使用撬扛沿孔边硬撬的拆模方法。拆模时不能碰对拉螺栓,以免影响砼与对拉螺栓之间的粘接。拆模后及时做好预留孔、预留件的竣工测量,对孔口尺寸、孔壁垂直度误差超出规范要求的尽早修复。完成后的预留孔用木板堵盖,防止棱角破坏,对接地体设置隔栏加以保护并和其它预留件露出结构面部分一道设置明显位置标志,以便装修时使用。

 

八、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1、 给水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给水系统的水压试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 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排水管的灌水试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3、 排水管道竣工后,进行排水系统的通水试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4、 采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管道的正负偏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坡度正确,距墙一致。

5PVC管粘接后外溢粘接剂及时除掉。

6、 粘接剂涂刷前将粘接处认真处理干净,并在涂刷时做到均匀涂刷,以保证粘接口日后不出现漏水。

7、 卫生洁具安装前认真检查卫生洁具的型号、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 卫生洁具安装完成后,用尺量检查卫生洁具的排水管径和最小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9、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垂直于管中心线,其表面相互平行。

10、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地面50mm,并有防水措施。管道穿越屋面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穿越管段的前瑞应设固定支架。

11、采用金属管卡或金属支、吊架时,卡箍的内侧面应为圆柱面,卡箍与管道之间应夹垫塑胶类垫片。固定支、吊架的架本体,应有足够的刚度,不得产生弯曲等变形。管道支、吊、托架与管道接触的最大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塑料管道的最大支撑间距(mm)

外径

≤40

50

75

100

150

200

水平管

400

500

750

1100

1600

1600

立管

1200

1200

1800

1800

1800

1800

钢管水平安装支架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60

70

80

100

150

支架最大间距m

2.5

3

3.5

4

4.5

5

6

6

6.5

8

PPR管熔接加热时间必须符合下表:

公称外径(mm

熔接深度(mm

加热时间(s

加工时间(s

冷却时间(min

20

14

5

4

3

25

16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12

6

4

50

22.5

18

6

5

63

24

24

6

6

75

26

30

10

8

90

32

40

10

8

110

38.5

50

15

10

12、在上表规定冷却时间内,应扶好PPR管材、管件,使它不受扭、受弯和受拉。

13、排水管道安装后应用塞头予以封闭管口。防止有水泥混砂浆,或其它杂物流入管内,致使管道堵塞。

14、排水栓、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无渗漏,排水栓应低于盆、槽2mm,低于地表面5mm,地漏低于安装处排水表面5mm

15、设有两个以上的卫生用具,其明装水平管段的起点处应装带有检查门的弯管或三通管。

 

 

 

 

 

 

 

 

 

 

 

 

 

 

 

 

第十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主要工期控制点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认真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难点,我司计划本工程进度控制点为:

有效施工工期:必须保证工程在180个日历天内完成。

 

二、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方法

在本工程中,如我单位中标,将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方法,实现进度控制。

(一)、目标管理方法

1、 根据第一节确定的总进度目标,阶段性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

2、 进度目标的实现,需要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各分包单位、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等多家单位互相配合、协调,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

3、 计划控制部门主要职责:

⑴ 对工程的现场条件、周围环境调查和考察,编制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审批。

⑵ 通过设计图纸协调,与设计单位建立合作监督工作关系,确保设计进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⑶ 审核各分包单位及供应单位的进度控制计划,并在其实施过程中,通过履行总承包职责,监督、检查、控制、协调各项进度计划的实施。

⑷ 采用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的方法,以定期检查为主,应急检查为辅,对进度实施跟踪控制,动态调整。

⑸ 通过对各分包单位工程进度款申请签署意见反馈给项目经理和造价财务部,对分包单位实行动态间接控制。

⑹ 对阶段性进度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进度控制中的经验和问题作出总结分析,积累进度控制信息,使进度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⑺ 接受监理单位、业主的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二)、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方法是以编制的网络计划为基础,通过在图上记录计划的实际进展情况,以及有关的计算、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对计划完成的影响程度,预测进度计划出现偏差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1、 编制施工阶段施工总进度计划(一级网络)

2、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监督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监督,贯穿于进度实施控制的始终。施工进度的检查是进度计划实施情况信息的主要来源,又是分析问题采取措施、调整计划的依据。施工进度的监督是保证进度计划顺利实现的有效手段。

⑴ 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

检查的内容:在进度计划执行记录的基础上,将实际执行结果与原计划的规定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逻辑关系、工作量、总计划、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等。

检查的方式:现场专人实地、日常管理,收集进度报表资料。每周召开进度工作汇报,协调会。

⑵ 整理统计检查数据

对收集的进度数据,按计划控制的工作项目内容进行统计,以相同的网络和形象进度,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

⑶ 对比分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

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和统计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后,用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本工程采用的比较方法有:横道图比较法、S线比较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

⑷ 编制进度控制报告

将检查比较的结果,及有关施工进度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预防措施,以简明扼明的书面报告形式,提供给进度职能负责人,监理单位和业主,作为调整进度,核发工程进度款的依据。

⑸ 施工进度检查结果的处理

⑹ 进度偏差不影响总工期,继续执行原进度计划。

① 进度偏差影响总工期,但偏差较小,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继续执行原进度计划。

② 偏差较大,不能按原计划实现时,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总体控制和缩短工期的组织措施

(一)、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科学组织施工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完工,我司选派年富力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的主要管理者均经验丰富,管理有方人员组成,其所承建的工程均被评为优良样板工程以上。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二)、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一旦我司中标该工程,我司将严格依据与业主商定的工期要求更进一步更具体地编制施工总体网络进度计划,该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作为本工程的总控实施目标。我司对于该计划的编制将采用《梦龙网络计划》技术,突出关键线路,项目按照施工网络计划组织施工,确保关键线路工期得到保障,保证各工期控制点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将依据施工总控制计划按照实际情况利用梦龙软件及《PROJECT2002》编制月施工计划、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周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将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责任工长及职能部门,并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确保每一关键工序按期完成,对关键线路工期予以保障。项目经理部每月、每周定期召开项目生产会,针对施工生产中出现的制约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制约施工进展的不利因素,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及问题,并根据计划完成情况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进行奖罚,同时下达下一月或周施工进度计划。实行“日报表”制,对每天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记录,并对照周计划随时调整,确保按计划完成。

(三)、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劳动力的需求

我司将选派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他们为我司创立名优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技术上专业施工队伍完全有能力胜任本工程的施工;

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我司将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建立奖罚制度,开展劳动竞赛,以责任承包和效益挂钩。作好班组工作、生活等的后勤保障,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投入先进周转料具,满足施工的质量、工期要求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安排,我司拟定投入大模板、定型钢模配合普通夹板模板体系,全面采用钢管、多功能门式架等周转料具,充分满足拟定的流水施工要求,并按计划充分保证周转料具供应及时。结构施工前,基本一次性全面储备周转料具,以此确保施工所需的料具供应。所有周转料具按照三层结构进行备料。

(五)、适当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污水处理厂区和泵站工程施工中,配备4台PC200挖掘机作为挖土机械、一台QT80塔吊、6台钢井架作为周转料具等各种材料的运输;采用1台SHC-57型砼输送泵加快砼施工速度;现场共设置钢筋加工场1个,提供钢筋供应,以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各种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其完好,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六)、以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一次成优,保证计划的执行

把好工程质量关,抓好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落实到事前控制,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把影响工期进度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工程度,保证计划按期执行。

(七)、加大“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施工质量效率

1、 UEA等微膨胀剂在池体砼施工中的应用,减少砼裂缝的出现,加强砼结构的自防水功能。

2、 砼中粉煤灰及缓凝减水剂外掺技术的应用,提高砼的和易性、缓凝性,便于提高砼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和施工易操作性。

3、 利用微机进行钢筋翻样、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4、 采用钢筋混凝土模板节点法施工,可以保证主体结构一次成优。

(八)、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分包、政府部门等之间的协调及沟通,为本工程优质高速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我司一贯重视与业主、监理、设计、专业分包、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及沟通,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工程方面的问题及矛盾,我司将从大局出发,从工程的进展出发,积极主动加强相互沟通工作,为工程优质高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及时组织图纸会审,解决图纸存在问题,提早做出样板间,以便能够早日把作法和标准定下,以利能够提早进入大面积施工。

(九)、加强对节假日、恶劣气候的提前准备

对节假日、封路、停水、停电等特殊情况进行妥善安排,以及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保证土石方进出场,原材料供应、预拌混凝土运输、劳动班组责任心、安全防护、成品保护等工作有预计、有组织地开展。尽量减少由于恶劣天气或特殊情况造成对施工的影响。

 

四、关键阶段工程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一)、泵站、污水处理池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泵站、污水处理池主体结构施工,按施工区段进行,按区设置劳动力,每区设置一个作业组织,实行区内分段流水作业,以均衡施工,保证工期。例如,在污水处理厂区氧化沟施工过程中,分成Ⅰ施工段、Ⅱ施工段、Ⅲ施工段、Ⅳ施工段、Ⅴ施工段、Ⅵ施工段进行施工。在每个段施行流水作业施工,保证了人力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

泵站、污水处理池在主体结构施工,配备二台QT80塔吊、2台PC200挖掘机、6台单梁起吊机采用车输送混凝土加快砼施工速度;现场配置钢筋加工场1个,提供钢筋供应,以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各种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其完好,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了机械的充分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

(二)、综合楼等建筑工程装饰安装阶段

各层结构拆除模板砌筑后,随即插入粉饰施工,配合机电设备安装进行。采用以工作面确定粉饰工人进场人数。由于本工程每层建筑面积大,土建装饰阶段也可以类似土建计划分区施工。

安装工程在工程前期阶段必须密切配合土建工程施工,进行预配、预埋工程,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三)、安装工艺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实行奖惩制度

按经济规律办事,公司于项目经理分部签定协议,根据工程合同条款实行奖罚;项目经理分部为调动项目内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对各工期控制点制定奖罚措施,将工程的施工进度的奖罚与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各方协调配合的施工情况挂钩,以带动整个工程健康发展,按期完成。

2、做好各种资源的供应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工程控制计划要求,进行工料分析,相应编制劳动力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以保证各种资源能满足工程计划周期的需要。

物质资料计划应明确材料的数量、规格和进场时间,现场材料储备应有一定的库存量,以保证工程提前或节假日运输困难时,工程对物质的需要,确保现场施工正常运行。

劳动力进场要保证质量、数量。工人进场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基于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安装的高峰,我司将增加施工时间或施工人员分班作业,以确保施工工期。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增派安装力量,并根据本工程特点多创工程面,使安装全面铺开。

按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保证每道工序施工质量管理,以保证施工不因质量原因返工而耽误进度计划。

按计划进场的机具,进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和试运行工作,保证所有机具进场后能够投入正常的使用。

3、选择性能优良的施工机具

选择性能优良、先进的机具、合理布置,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加强管理,保证各施工机具运转良好。

4、严格计划管理

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由计调中心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安排工作,并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实行奖罚制度。项目部制定月进度表,周进度表,每周召开项目部协调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划的调整。

按照总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控制计划,确保工期目标控制点。

按照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抓住关键线路的工序和工期目标控制点,编制确实可能的季度、月度、周计划,确保控制计划的落实。

(四)、室外总图工程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本工程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等特点,为确保该工程优质、安全如期完成,我们在队伍的选择、人员设置;机具配备、材料的供应及施工计划的安排方面均做出相应的安排。

1、管理人员的设置及施工计划的安排

本工程项目经理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员均应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为使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实,针对技术、质量、安全、后勤保障工作设置项目经理主抓各分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保工期,安全地完成这一任务,本工程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把职工的收入直接与工程质量、安全及施工进度挂起来,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质优价,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根据总工期的要求,制定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并在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制定出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及每天施工计划,目标分项分解,责任到人,采取加班加点等措施,在总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施工节奏合理与否,关键是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各工序安排是否合理。我们在施工总进度计划中针对本工程的各道工序以及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编排进度计划,使各段、各道工序不出现打架现象,能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2、进度控制

1)、实施网络计划,强化管理。

2)、建立每周的例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3)、及时向甲方提供进度计划,按时上报工程月报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机械的配备

在道路及室外管道工程施工中配置2台压路机、PC200挖掘机2台、摊铺机1台、QY80吊机2台,采用综合机械化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对于各种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其完好,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了机械的充分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

4、材料的供应

材料的供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进货,既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施工,各种材料需要分类堆放整齐,工程处在工地设立一个强有力的材料供应部,确保施工用料的需要。

 

 

 

 

 

 

 

 

 

 

 

第十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节  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

本工程设计复杂,专业施工工种多且立体交叉作业多。如何作到忙而不乱,杂而不混,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工程建设的安全尤为重要。为此,特制定以下具体安全措施。

首先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为副组长,专业工长和班组长为组员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如图:

 

 

 

 

 

 

 

 

 

各类人员职责如下:

1、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2、 项目副经理:直接对安全生产负责,督促、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随时检查。

3、 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4、 安全监理:督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项目内安全活动及安全教育的开展,监督劳防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5、 施工工长:负责上级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实施,进行施工前安全交底工作,监督并参与班组的安全学习。

 

第二节  安全管理组织计划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将严格执行二级交底和教育制度,即项目总工、项目安全负责人向施工工长和部门负责人交底,施工工长、部门负责人向施工班组交底。安全管理计划组织机构见表。

 

 

 

 

 

 

 

 

 

 

 

 

 

第三节  安全防护措施

该工程专业工程繁多,其安全防护范围有:基坑安全防护措施、建筑物周边防护,建筑物五临边防护,建筑物预留洞口防护,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护,现场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现场防火、防毒、防台风措施等。

 

一、临边和“四口”防护

1、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楼层周边及水池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栏杆杆件可采用:

  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毫米,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毫米,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毫米,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Ф43.5毫米)的管材, 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2、对楼层预留洞口及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必须按规定视洞口大小设置不同的防护设施。

  平面孔洞当短边尺寸小于250毫米的孔口用坚实盖板盖没,并用钉钉牢防止挪动移位。

  平面孔洞当短边为250500毫米的孔口用坚实盖板盖住洞口,盖板要保持四周搁置和均衡,并要采取措施固定其位置,且原结构板筋不断开。

  边长为5001500毫米的洞口,设置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网格,在其上满铺脚手板。

  边长在1500毫米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 栏杆1高,四角立杆要固定,水平横杆不少于二根,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管道井应随楼层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按以上预留洞口做法作防护,并加设明显的标示。如需临时性拆移,要经施工负责人核准,完毕后要立即恢复防护设施。

  墙面等处凡落地的洞口装设工具式防护门,门栅采用防护栏杆形式。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要设红灯示警。

  在临边、洞口附近不准存放杂物,其临时转运必须有专人监护。

  当上方施工可能坠物或塔吊把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二、施工用电安全

  施工用电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现场设配电房,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房建筑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并具备一级耐火等级。

  用电由有相应专业资质的持证专业人员管理,负责保护所有设备的线路和开关箱,停用的设备必须接闸断电,锁好开关箱;搬迁和移动用电设备应切断电源,作妥善处理后进行;对用电过程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和解决。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按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及线路,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安装和架设,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的“三级”保护措施,要对所有机械作接零和重复接地的装置。所有电掣箱均有门、有锁、有防漏雨盖板,有危险标志,有统一编号,有管理负责人。严禁电线随地走,发现使用线路有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应立即撤换。

⒍所有电闸、漏电、熔丝荷载必须与设备额定电流相等,不使用偏大或偏小额定电流的电熔丝,严禁使用铜线代替熔丝。

⒎手持电动工具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按其容量使用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且不得随意接长和调换。漏电保护开关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5的。

⒏架空拉设的电线严禁直接挂在脚手架上,橡皮线通过走道等位置时,必须加设胶套管,以防压裂漏电。水磨石施工时,随机电缆严禁随地走及浸在水中。

⒐加强施工照明管理,除确保施工部位有规定的照度外,照明用具距离地面高度不低于2.5 每一分隔(室或间)设漏电保护开关和电闸。

 

三、施工机械使用安全

1、钢井架架体必须按出厂设备说明设置锚拉系统,并预埋连接件。

2、机械和设备经安装调试达到运转正常后,要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能投入使用,驾驶人员和指挥人员需持有劳动局核发有效的上岗证,按机械性能要求正确使用,严禁违章作业。

3、利用巴杆起吊各种材料时,一定绑扎牢固,有专人负责指挥才能起吊运输,司机与挂钩指挥必须有对讲机联系。

4、要经常对垂直运输机具的绳索、刹车器等进行检查,确保负荷和使用达到要求,严禁带病运行,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5、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要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接受施工人员的监督。

 

四、施工安全

1、参加施工人员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人员进场时和进行各项操作前,需经主办施工员和安全监督员安全交底。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必须遵守项目经理部的综合管理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配带安全帽要符合安全要求,无防护措施而离地(楼)面2 以上施工作业必须配带安全带。

3、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工作完成后如仍存在危险因素,必须恢复安全防护。

4、施工人员立足本职工作,不得随意动用非本职工作范围外的机械设备。

5、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堆放进入现场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施工时要做到工完料净脚下清。

6、杂物、垃圾、建筑余泥不得从楼上向下抛掷,需采用尼龙袋或斗车装载,使用钢井架运送,在地面集中,计划清运。

7、施工人员转出外墙作业,其外排栅必须先行检修加固,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在使用过程要注意脚手架的容许使用荷载。

8、模板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9、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骨架上下。绑扎3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10、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在制定操作规程的同时,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节  消防措施、防灾措施

一、 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的制度管理

⑴ 项目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

⑵ 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制定出教育训练计划和管理办法。

⑶ 重点部位(危险的仓库、油漆间、木工车间等)必须建立有关规定,有专人管理,落实责任,设置警告标志,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⑷ 建立动用火审批制度,按规定划分级别,明确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⑸ 各楼层、仓库及宿舍、食堂等处设置消防器材。

⑹  焊割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烧”及压力容器使用规定。

⑺ 危险品押运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和审证,做到持有效证件上岗。

2、 施工现场防火具体措施

⑴ 安排设立消防通道,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中可以反应,施工场地内道路畅通无阻,保证了消防通道设置的要求。

⑵ 设置消防栓,在本工程中,设置DN100的消防水管,在施工场地、生活区分别设置了三个消防栓,保证了消防的要求。

⑶ 在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在施工区域,特别是烧焊或起明火的地方,在工作过程中应随带灭火器。

 

二、 风灾、水灾、雷灾之防护

⑴ 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台风警报后,值班人员及有关单位应随时注意收听报告台风动向之广播,转告项目经理或生产主管。

⑵ 台风接近本地区之前,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① 关闭门窗,如有特殊防范设备,亦应装上。

② 熄灭炉火,关闭不必要的电源或煤气。

③ 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于安全地点。

④ 放在室外不堪雨淋之物品,应搬入室内或加以适当之遮盖。

⑤ 准备手电筒、蜡烛、油灯等照明器具及雨衣、雨鞋等雨具。

⑥ 门窗有损坏应紧急修缮,并加固房屋屋面及危墙。

⑦ 指定必要人员集中待命,准备抢救灾情。

⑧ 准备必要药品及干粮。

⑶ 强台风袭击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 关闭电源或煤气来源。

② 非绝对必要,不可生火。生火时应严格戒备。

③ 重要文件或物品应有专人看管。

④ 门窗破坏时,警戒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

⑷  为防止雷灾,易燃物品不应放在高处,以免落地造成灾害。

⑸ 为防止被洪水冲击之处,应采取紧急预防措施。

 

节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一、施工总平面管理

合理布局整个施工现场是做好文明施工的前提和关键,严格管理是搞好文明施工的保证,在总平面管理中,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 施工平面管理中项目经理负责,由项目工长、材料部门、机械管理部门、后勤组织部门实施,按平面分片包干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2、 施工现场按照公司CI标准设置“六牌一图”。即公司质量方针、工程概况、施工进度计划、文明施工分片包干区、质量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作好平面布置,主要包括:现场办公临建布置,现场厕所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布置,钢筋加工场地布置,现场排水、排污布置。

4、 施工现场要加强场容管理,做到整齐、干净、节约、安全,力求均衡生产。

5、 施工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以保持场容的整洁。

6、 施工围蔽色彩一致,立放整齐,顺直。设置专人每日巡夜,施工围蔽因施工原因临时拆除后要及时恢复,对破坏的施工围蔽要及时更换。

 

二、重点部位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 临建办公区

⑴ 办公区

① 现场临时办公室、会议室全部按设计要求布置,所有办公室、会议室采用规划统一的雅致活动板房,安装方便,美观大方。

② 临建区场地全部用C10砼进行硬化,并按要求设置明沟排水,在大门口处设置洗车槽。

③ 围墙设置高度不低于2.5m,并按公司CI标准进行粉刷、油漆及做好广告语。

④ 大门整洁醒目,形象设计有特色,“六牌一图”齐全完整。

⑤ 充分利用场地的优越条件,闲置地带全部设置绿地带。创建一个公园式施工工地。

⑥ 办公区公共清洁派专人打扫,各办公室设轮留清洁值班表,并定期检查。

⑦ 施工现场设立卫生医疗点,并设置足够数量的保温桶和开水供应点。

⑵ 厕所

厕所内外要求清洁,墙面铺贴白瓷砖,地面铺贴防滑地砖,现场设水冲厕所,粪便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并派专人打扫,以保证厕所卫生、清洁。

2、 材料堆放场地

⑴ 施工及周转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依据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标识清楚。做到分规格堆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⑵ 施工现场材料保管,将依据材料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⑶ 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⑷ 材料堆放场地设置得力的消防措施,消防设施齐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⑸ 施工现场临时存放的施工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材料码放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市容。堆放散料时进行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0.5m

3、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⑴ 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必须硬化处理,并按要求设置排水、排污明沟和暗沟、泥浆沉淀池,保证施工现场无污积水,泥浆有组织排放。

⑵ 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并派专人对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对所有不合规范的操作限期整改。

⑶ 施工现场用水按平面规划要求设置管线及水头,并有通畅的排水措施。

⑷ 施工围蔽颜色一致,分段封密,并用钢管绑扎牢固,整体顺直,并设专业维护。对损坏的施工围蔽要及时更换。

⑸ 土方外运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

⑹ 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等分类集中堆放,并及时组织车辆外运。

⑺ 工人操作做到工完料净脚下清。

⑻ 施工脚手架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未经许可,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拆除和出入施工区。

 

第六节  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一、检查时间

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质安部门、劳资部门、材料部门、动力部门等)每月对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

 

二、检查内容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

 

三、检查依据

前面所述“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四、检查方面

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组应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应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每次抽查,应针对上一次检查出的不足之处作重点检查,检查是否认真地作好相应的整改。对于屡次整改不合格的,应当进行相应的惩罚。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每次检查应认真作好记录,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限期责任人整改合格,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落实整改的情况。

 

五、奖惩措施

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当对每次检查中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差的应当进行处罚,并督促其改进。由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采用的是分区、分段包干制度,应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明确其责、权、利三者挂钩。奖惩措施由项目根据前面所述自行制定。

 

第七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保护措施

1、 粉尘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场地硬化和绿化,经常洒水和浇水,减少粉尘污染。

⑵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废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⑶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

⑷ 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走。现场主出入口处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在装运建筑物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附近道路及冲洗,保证施工运输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2、 噪音控制措施

⑴ 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⑵ 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施工。

⑶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禁在中午和夜间进行产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业(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10时至第二天早上7时)。由于施工中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并采用降噪音机具及积极的控制嘈音的措施。

⑷ 所有机具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合格后方可进场,严禁机械带病工作。

⑸ 教育施工人员不准喧哗吵闹,违者严厉处罚。

3、 现场绿化

⑴ 在现场未做硬化的空余场地进行规划,种植四季常绿花木,以美化施工环境。

⑵ 对不在施工范围内的原有花草树木要爱护,天气干旱时,设专人定时淋水,确保植物的生长需要,要将植物保护好,竣工后要将树木完好无缺移交给业主。

4、 对原有管线、排水系统的保护

⑴ 施工前应对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管线了解清楚,避免开挖时破坏,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⑵ 所有施工用地排出需经沉淀后才能流入市政排水系统。

⑶ 施工过程如对原有管线、管道有影响时,必须先行对原有管线(道)进行改迁后才能进行施工,确保原有设施的正常使用。

 

二、夜间施工措施

1、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施工噪音较大的工序安排到白天工作时间进行,如楼层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支设、砂浆的生产等。在夜间尽量少安排施工作业,以减少噪音产生。对小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尽量争取在早上开始浇筑,当晚10时前施工完毕。

2、 严格执行本节“噪音控制措施”。

3、 在施工场地外围进行噪音监测,对于一些产生噪音大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噪音,如金属和模板加工场地发电机等均搭设工棚以屏蔽噪音。

4、 注意夜间照明灯光的投射,在施工区内进行作业封闭,不得直附近道路或建筑物尽量降低光污染。减少施工对附近的影响。

5、 若必须进行夜间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手续办理。

 

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实、确定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和对应的环保法规定及其它要求。

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找出影响环境的重大因素,并制定可行的环保工作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若因工程内容、环境要求发生变化,则要相应调整环保方案。

根据环保工作方案和施工内容,制定本工程的环保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环保培训,每月对相关人员的有关环境知识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作为相关人员业绩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

施工现场设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环保负责人组织每周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环保周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整改,重大问题报告项目经理。环保周报定期在现场公告栏公布,并开展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劳动竞赛,建立奖罚制度,用经济手段推动施工期环境管理的深入开展。

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污染事故,应视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影响,同时向业主如实汇报。

建立施工环境档案,将环保日常管理工作的自查记录和各主管部门的检查、审核记录一并归档,工程完工后作为竣工环境审核的资料移交给甲方。

对分项分部工程衔接处的环保工作要明确分工,不同施工单位间的环保工作分工和交接要有记录,每个工序(作业)结束后由环保负责人进行评定,相应资料应归档管理。

在工地门口设置公众投诉信箱,并公布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投诉要及时处理并在三天内给予答复。

工程完成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清理好场地,恢复设施和绿化,并对环保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资料整理。

 

 

 

 

 

 

 

 

 

 

 

 

 

 

第十章 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

 

在本工程中凡使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有鉴定证明或生产许可证,并要有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一、管理系统方面:

本工程管理采用最新的WBS项目管理体系进行项目管理。并采用计算机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

 

二、应用材料方面:

1UEA等微膨胀剂在池体砼施工中的应用,减少砼裂缝的出现,加强砼结构的自防水功能。

2、砼中粉煤灰及缓凝减水剂外掺技术的应用,提高砼的和易性、缓凝性,便于提高砼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和施工易操作性。

3、利用微机进行钢筋翻样、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4、采用钢筋混凝土模板节点法施工,可以保证主体结构一次成优。

竖向粗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连接技术。

墙体采用砼砌块环保节能材料。

外墙采用JNS保温砂浆。

屋面采用挤塑保温板、高分子卷材防水屋面。

工程采用UPVC下水管道、PVC电线穿墙管新型环保节能材料。

 

 

 

 

 

第十章 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一、雨季施工措施

1、做好施工排水工作,准备好排水泵,及时排走所有施工场地内的集水。

2、准备好彩条布、塑料布等设施,对设备、材料进行遮盖,防止设备材料被雨水淋湿。

3、为施工人员准备雨衣、雨伞等雨具。

4、所有用电设备应有良好的保护措施,具备良好的漏电保护器。

5、大型用电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6、水泥等怕水的材料应设立防雨仓库,并与地面间进行隔离。

 

二、冬季施工措施

在榆林地区,冬季气温低,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一般榆林质监站在11月份下达工程停工通知,但在工程紧急的情况下,如果施工就必须做好保温等措施,具体对混凝土的措施如下:

1、冬期施工砼对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砼抗 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砼的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掺用防冻剂的砼,严禁使用高铅水泥。
(2)、砼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砼中,骨料中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3)、在冬季浇筑的砼工程,根据施工方法,合理选用各种外加剂

(4)、拌合水,一般饮用的自来水及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作为拌制砼用水,但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超过水重约1%的水,不得用于混凝土中。为了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塌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砼的搅拌

冬期砼搅拌应制定合理的投料顺序,使砼获得良好的和易性和使拌合物湿度均匀,有利于强度发展。

其投料顺序一般先投入骨料和粉状外加剂,干拌均匀再投入加热的水,等搅拌一定时间后,水温降至40左右时投入水泥,拌合均匀注意搅拌时要绝对避免水泥遇到过热出现假凝现象。

砼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延长50%并符合有关规定。
3、砼搅制好后,应及时运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砼热量散失、表层冻结、砼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在运输距离长,倒运次数多的情况下,加强运输工具的保温覆盖。保证砼入模温度10左右,最少不低于5

4、热水源、砂、石加热,现场有可利用的蒸汽设施,可优先采用;没有热水源时工地可安装1-2t立式热水锅炉供热水,煤用量可参考200kg/1t锅炉.h进行估算。也可使用电热器,砂、石加热可用砂浆中有关说明。
5、砼试块的留设

按规范应较常温至少多留置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用来测定砼受冻前的强度即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作检验28d的强度,砼试块应在浇筑现场用浇筑结构的拌合物制作。试压前试件应在拥有正温条件的室内停放,解冻后再进行试压,停放时间需4-12h。
6、模板和保温层,应在砼冷却到5°C后方可拆除.当砼与外界温差大于20°C,拆模后的砼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对承受荷载的构件模板,应在构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条件下方可拆除。
7、发现冻害要及时处理。

8、浇注完混凝土后,必须采取措施使混凝土保养环境温度达到5℃以上。

 

 

 

 

 

 

 

 

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工程施工前做好方案,土建与管件安装计划协调,避免翻凿、返工;施工中加强检查、督促,并强调不准随便移动预埋管线;完工后及时做好检查验收。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

1、绑扎成型的成品质量保护

(1)、模板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如发现污染应及时清洗干净;

(2)、钢筋按图绑扎成型完成后,应将多余钢筋、铁丝及垃圾清理干净;

(3)、在梁、板钢筋绑扎成型后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时,作业人员不能任意踩踏或重物堆置,以免钢筋弯曲变形;

(4)、接地和预埋件等焊接不能有咬口和烧伤钢筋;

(5)、木工支模和安装预埋、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

(6)、浇筑混凝土的运输车道,要按施工组织设计设定的位置铺设,不能直接搁置在钢筋上。

2、模板支顶质量保护

(1)、模板支顶安装完成后,要及时将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2)、要安装预留孔洞、预埋件时,应在支模时插入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用重锤敲打模板和支撑,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3)、模板侧模不得靠钢筋来挂,以免发生倾斜、偏离,影响模板质理;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用铁笔或振动棒等手笔撬动模板和预埋件,混凝土应缓慢入模,以免模板因局部荷载过大而造成模板变形;

(5)、水平运输车道和混凝土泵的管道,不得直接搁置在侧模上;

(6)、模板安装成型后,应派专人值班保护,并进行检查和校正,以确保模板的安装质量。

3、混凝土成品保护

(1)、在混凝土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其间歇时间,保证其应有的养护期;

(2)、各层混凝土施工应按施工程序进行分批进场,并应分散均匀和轻放,不得集中堆放;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工作;在雨季施工时,还要注意做好覆盖保护工作;

(4)、不得随意在混凝土面上开槽打洞,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做好有关预埋工作,并且不得用重锤锤击混凝土面;

(5)、下道工序施工需要在混凝土面堆放油漆、酸类等物品时,应用桶装放置;施工操作时,应对混凝土面进行覆盖保护;

(6)、在混凝土面上临时放置设备垫板时,应做好防污染覆盖措施,防止机油等污染。

 

二、砌体粉刷工程

(1)、需要预埋的管道埋件、门窗框,应在砌体砌筑过程中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2)、砌体砌筑完成后,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3)、雨季施工时,要注意做好覆盖保护,以保证砌体的质量;

(4)、不得在砌筑好的砌体上随意开槽打洞,更不得用重锤击撞;

(5)、钢筋砖过梁的模板支撑,应保证砌体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拆除。

 

三、楼地面工程

(1)、做好装饰阶段的流水作业安排,严格按照排出的工序流程施工,不把工序排倒,做成施工交叉方面的污染。不得把已完成的部位当作下一部位施工的利用工具或场地,例如在已完成地台面上搓灰等。

(2)、贵重装饰材料要做好进仓前的质量验收工作,存放时要注意产品保护,设专人负责验收及管理收发工作。

(3)、有组织的止水引水,由于各层同时交叉施工,上层水往下流,故各层均放置引水渡槽,将室内积水合理排放,以免溅污产品。与此同时,应做好各管道的塞孔工作,防止积水沿管壁往下流,影响已完成的产品。

(4)、各楼面完成后,应分层加锁交派专人保卫封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防止盗窃破坏。

 

四、门窗工程

(1)、木门框安装后,应按规定设置拦挡,以免门框变形;

(2)、手推车进出的门框两边,应钉好防护挡板,并且同手推车高度一致,以防手推车碰坏门框;

(3)、不得利用门窗框的销头,作为架子横档使用;

(4)、当窗洞作为材料的进出口时,应设置好保护挡板,并覆盖塑料布,以防止压坏、碰坏和污染;

(5)、墙面的油漆涂料施工时,应注意做好门窗的覆盖保护工作;

(6)、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时,不得碰撞和挤压门窗;

(7)、门窗开启时,应扣好窗钩和门碰;

(8)、门窗安装后,必须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其受污染和损坏,并注意门窗的玻璃保护。

 

五、装饰工程

(1)、门窗要注意及时关闭和开启,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风雨天气时,门窗应关闭好,防止装饰面发霉;

(2)、墙面镶贴等施工完成时,严禁大力敲打;

(3)、在搬运材料和杂物时,要注意避免碰撞墙体造成缺角现象;

(4)、脚手架拆除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并应轻放。

 

六、防水工程

(1)、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对于屋面部位的,要注意排水畅通;

(2)、不得在防水层上堆放材料、杂物和机具;不得的在防水层上用火及敲击;

(3)、作业架子拆除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对于钢管脚手架应注意轻放,以免碰坏防水层。
 

 

 

 

 

第十章  工程调试和验收方案

节  工程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1.1.1 设计规模

根据《榆林市闫庄则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总承包项目(EPC)招标文件》(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079月)的要求,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

近期工程(2010年): 4m3/d,其中深度处理回用2.4 m3 /d

远期工程(2020年):4万吨/

总规模为污水处理8万吨/日。本次设计为近期工程,水量总变化系数KZ=1.40

1.1.2 设计进、出水质

1.1.2.1 进水水质

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序号

项目

浓度/指标

1

PH

6-9mg/L

2

悬浮物(SS

450mg/L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50mg/L

4

化学需氧量(CODcr

700mg/L

5

总磷(TP

6mg/L

6

氨氮(NH3-N

40mg/L

7

石油类

25mg/L

8

动植物油

40mg/L

1.1.2.2 处理后的水质要求

根据《榆林市闫庄则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总承包项目(EPC)招标文件》(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079月)的要求,二级处理排放的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深度处理回用水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中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指标为准。

具体指标如下:

二级处理设计出水水质表GB 18918--2002

项   目

设计出水水质(一级A标准)(mg/L

化学需氧量(CODcr

≤50

生化需氧量(BOD5

≤10

悬浮物(SS

≤10

动植物油

1

石油类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总氮(以N计)

7

氨氮(以N计)

5(8)

总磷(以P计)

≤0.5

色度

30

PH

6~9

粪大肠菌(/L)

103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中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指标

项目

循环冷却补充水

PH ≤

6.5~9.0

SS (mg/L) ≤

---

浊度(NTU) ≤

5

BOD5 (mg/L) ≤

10

CODcr (mg/L) ≤

60

(mg/L) ≤

0.3

(mg/L) ≤

0.2

Cl- (mg/L) ≤

250

总硬度(CaCO3mg/L) ≤

450

总碱度(CaCO3mg/L) ≤

350

氨氮(mg/L) ≤

10

总磷(mg/L) ≤

1

溶解性总固体(mg/L) ≤

1000

游离余氯(mg/L)

末端0.1~0.2

粪大肠菌群(/l) ≤

2000

 

 

 

 

 


1.2 工艺流程及流程简介

1.2.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微曝氧化沟D型滤池工艺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

 

 

 

 

 

 

 

 

 

 

 

 

 

 

 

 


说明:

(1)“A/A/O微曝氧化沟的核心就是氧化沟型式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有机一体化构筑物。

(2)详细见工艺流程设计图纸。

1.2.2 工艺流程简述

1)预处理(包括粗格栅池、进水泵站、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初沉隔油池

污水通过DN2200进水管导入粗格栅池,经过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质后进入污水泵站,经提升后进入细格栅池,然后流入旋流沉砂池。

粗格栅池内安装二台机械粗格栅,污水中的较大的杂物,如树枝、塑料袋等在此处得以去除,且能够起到保护下阶段设备的作用。机械格栅的工作根据粗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手动控制。

进水泵站内安装三台潜水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池,潜水泵的工作依据泵站内的水位而设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细格栅池内安装一台人工细格栅和一台转鼓细格栅,污水中较细的杂物在此得以去除,细格栅的工作根据细格栅前后的液位差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手动控制。

污水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通过机械搅拌产生水力涡流,使泥砂和有机物分离以达到除砂的目的,气提抽砂与砂水分离机联动工作,将污水中砂粒分离出来。

工业区的废水水质波动大,水质浓度高,含各类污染物多,较难直接进行生化处理。针对开发区废水的特点,进行设置初沉隔油池,初沉隔油池分为2格,为平流式初沉池。废水进入初沉隔油池污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在初沉隔油池中得到去除,有效的降低了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处理负担,初沉隔油后的污水进入生化处理。刮吸泥机将初沉污泥提升至污泥脱水机房的储泥池。

预处理阶段产生的杂物,砂粒等,可以定期运至垃圾填埋场另行处理。

2)生物处理

初沉隔油出来的污水经计量后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然后经二沉池后,上清液经过提升混合絮凝进入高效混凝池,出水一部分达标排放到榆溪河,一部分进入D型过虑工艺进行深化处理。

处理厂的中心部分为生物处理系统,其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构成。厌氧池安装2台潜水搅拌器,以保证污水及回流污泥均匀混合和防止污泥沉降。厌氧池中,积聚在污泥团中的磷被释放出来,但由于在好氧状态下的富磷吸收现象,使到释放出的磷将在氧化沟好氧池中重新被污泥吸收,所以通过排除剩余污泥可以达到去除污水中磷的目的。

缺氧池安装4台潜水搅拌器,厌氧池出来的污水和好氧池内回流污水在此得到均匀混合,由于混合液呈缺氧状态,使到反硝化反应在此得以实现,污水中的大部分氮因此而被去除。

好氧池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氧气的利用率,达到降低能耗,减少占地及基建投资之目的,我们采用微孔曝气的方式。空气由鼓风机提供。为了防止污泥沉降,安装6台潜水搅拌器。

3混凝沉淀

氧化沟出水进入到二沉池出水经过提升泵提升到高效澄清池进行絮凝沉淀处理,设2格高效澄清池。经过高效澄清池的去除作用,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一部分经过消毒排入榆溪河,一部分进入D型滤池进行深度处理作为循环冷却水进行中水回用。

4深度处理D型滤池)

深度处理工艺为D型滤池,分设两座。D型滤池选用特殊的填料彗星式纤维滤料(专利号ZL 98249298)为技术核心的系列专用高效滤池。对水中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病毒、细菌、胶体、铁等颗粒杂质有一定的吸附、截留、固定等作用,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经过D型滤池的出水达到循环冷却水标准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

5消毒

经过紫外消毒池消毒后,一部分进行中水回用,另外一部分排放到榆溪河。

6)污泥处理

初沉隔油池、二沉池、高效澄清池等剩余污泥由污泥泵转送到脱水机房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

在脱水机房,首先由2台螺杆泵将剩余污泥与絮凝剂混合,再把它们送入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脱水。干滤饼的干固含量可望达到20%以上。

在脱水机房中,考虑安装两套反冲洗水源,一套为出水池来水,另一套为自来水,正常情况采用处理后的清水作脱水机反冲洗水源。

1.3 主要工艺设备表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一、粗格栅、进水泵站、细格栅、沉砂池

1

启闭机及闸门

QDA-45

起重力4.5N=0.75Kw

池深13.0   H=12.30

铸铁镶铜圆闸门SYZ1000

(注:H为闸门中心至池面距离)

6

 

2

粗格栅(栅条回转式)

栅宽1300mm  渠宽1400 mm

栅缝20mm   栅前水位1200mm

N=3.7Kw  安装倾角75°H=13

出渣口1.5(自池面开始计)

配套现场电控箱。

2

 

3

手推式垃圾车

垃圾斗V=1 m3

1

 

4

提升泵

Q=1167m3/h       H=18m

功率N=80kW      池深14.20

(含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3

 

5

电动葫芦

荷载3.0吨  功率N=4.5kW

行程12   起升高度16.0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6

人工细格栅

栅宽2000mm

栅缝10mm

安装倾角7

1

 

7

机械细格栅

栅宽2000mm  栅缝5mm

安装倾角35°功率N=2.2kW

出渣口距池面净空1000mm

带现场控制箱,

1

 

8

螺旋输送机

(无轴)

 

 

XLS-300

叶片直径320mm  r=19r/min

N=2.2Kw   有效长度L=12m  水平安装

1

 

 

 

 

9

手推式垃圾车

垃圾斗V=1 m3

1

 

10

旋流沉砂器

XLC-1980

Q=1800m3/h     功率N=1.1kW

池内径3650mm 

配套现场电控箱及安装平台。

旋流沉砂器、砂水分离器、鼓风机及手推式垃圾车应配套使用。

1

 

11

砂水分离器

 

XSF260

Q=12L/S 功率N=0.37kW

U形槽直径260mm

1

 

 

 

12

罗茨风机

Q=2.03m3/min

H=45kPa

功率N=3.0kW

1

 

13

插板闸门

·         CBZ2000X1200

B=1600mmH=1100mm

配套手动启闭装置。

6

 

14

插板闸门

·         CBZ750X1200

B=750mmH=1200mm

配套手动启闭装置。

2

 

二、初沉隔油池

1

 

刮油吸泥机

刮泥移动速度1 m/min

池宽26m,池深4mN=3.7kW

1

 

、氧化沟

1

厌氧池水下搅拌器

叶轮直2500mm,r=32r/min,N=2.5kW

池深6.00m

配套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2套设备配套移动式起吊架1台。

2

 

2

缺氧池水下搅拌器

叶轮直2500mm,r=32r/min,N=2.5kW

池深6.00m

配套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4套设备配套移动式起吊架1台。

4

 

3

好氧池水下搅拌器

叶轮直2500mm,r=40r/min,N=4.5kW

水池深6.00m

配套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6套设备配套移动式起吊架1台。

6

 

4

可提升式管式微孔曝气管

WBB-15

Q=15m3/h,氧利用率≥20

服务面积:0.7m2/

水深5.25m。水池深6.00m

1044

 

5

旋转闸门(回流门)及启闭机

·         HLM-1000

B×H=1000×5500N=1.1kW

水池深6.00m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6

启闭机

QDA-45

起重力4.5

池深6.00   H=5.15

(配铸铁镶铜圆闸门SYZ900)

(注:H为闸门中心至池面距离)

4

 

、二沉池

1

单管中心传动刮吸泥机

Φ34m周进周出,周边水深4mN=0.37kW。池深4.50m

配套桥架、堰板、浮渣挡板及支架、浮渣斗及支架等。

配套现场电控箱。

2

 

 

、污泥回流泵站

1

污泥回流泵(潜水离心污水泵)

Q=834m3/h H=6m

功率N=22.5kW

池深6m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3

 

2

电动葫芦

荷载2.0t 起升高度12

行程8

功率N=3.0kW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中间水

1

提升泵(潜水离心污水泵)

Q=1167m3/h H=5m

功率N=28kW

池深6m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3

 

2

电动葫芦

荷载3.0t 起升高度8

行程8

功率N=4.5kW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高效澄清池

1

调节堰板

通径1500×500

QSY-2启闭机,启闭力2

1

 

2

吸泥机

功率N=1.1+0.75kW

池宽12m,池深4.5m

行走速度~1.0m/min

 

2

 

D型滤

1

反冲洗水泵

Q=260m3/h H=11m

功率N=13.5kW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导轨、提升拉链及原装电缆。

2

 

2

反冲洗风机

Q=16.9Nm3/min

P=6.0 mH20

N=30kW

配套进风消声器、过滤器、出口消声器、蝶阀、止回阀、柔性接头、安全阀、变频器(如果需要);

配套现场电控箱。

2

 

中水回用池(含设备间

1

提升泵

Q=700m3/h H=56m

功率N=160kW

池深6m

配套原装电缆。

3

 

2

电动单梁起重机

跨度9 m    荷载5t

功率N=9.9kW

起升高度5.0,行程15m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3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

 

紫外消毒池

1

紫外线消毒装置

处理能力  Q=1000~1400m3/h

48320w系统

N=15.36kW

配套空压机1.5 kWPLC 1 Kw

现场控制柜0.8 kW

1

 

2

紫外线消毒装置

处理能力  Q=667~933m3/h

32320w系统

N=10.24kW

1

 

3

电动葫芦

起重量  0.25

起升高度  6m

功率  1.2kW

1

 

十一、鼓风机房

1

离心鼓风机

Q=132Nm3/min

P=6.0 mH20

N=185kW

配套进风消声器、过滤器、出口消声器、蝶阀、止回阀、柔性接头、安全阀、变频器(如果需要);

配套现场电控箱。

 

3

 

2

电动单梁起重机

行程21.0,跨度11

起重高度5

荷载5.0

功率N=9.9kW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3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

 

十二加药间及脱水机房

1

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

有效带宽2.0mQ=250~500kgDS/m.h

N=2X2.2kW

泥饼含固率≥20%,固体回收率≥95%

配套污泥流量计2DN100

配套现场集中控制柜1台。

 

3

 

2

剩余污泥泵

H=0.2Mpa

功率N=15kW

Q=30~100m3/h

3

 

3

自动溶药投药装置PAM制备)

功率N=4.0kW  Q=3.8~4.7kg/h

配备计量泵

1

 

4

反冲洗泵

50D8x7

Q=12.6-21.6m3/h

H=87.3-65.7m

功率N=7.5kW

2

 

5

空压机

ZL30100

Q=370L/min

功率N=2.2kW

3

 

6

静态混合器

DN250

1

 

7

螺旋输送机

叶片直径320mm

有效长度12

功率N=2.2kW

1

 

8

电动泥斗

ND-10

V=10m3

N=2.2kW

1

 

9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3

 

10

污泥搅拌器

N=2.2kW

叶轮转速740r/min

叶轮直径320mm

1

 

11

混凝剂投加泵

N=1.5kW Q=100~600 L/h

2

 

12

混凝剂搅拌机

N=1.5kW

叶轮转速125r/min

1

 

十三维修间

1

电动单梁起重机

跨度9 m    荷载5t

功率N=9.9kW

起升高度5.0,行程15m

配套现场电控箱。

1

 

2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

 

十四生物除臭

1

生物除臭装置

Q=4000~6000m3/h ,N=8.0kW

1

 

十五变电所

1

轴流通风机

T35-3.55A

Q=6537m3/h

全压=355Pa

N=0.55kW

2

 

 

二、工艺调试方案

2.1 调试目的及步骤

2.1.1调试目的

污水处理厂调试与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       排查设备故障:对各工艺设备、自控仪表、自控软件系统进行单元调试与测试,排查故障(包括隐形故障),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投产奠定基础。

l       完成系统的启动任务:调试完毕即意味着污水处理厂可以进行正式投产;

l        优化工艺运行参数:根据实际进水水质水量情况,对系统工况作合理调整,使污水处理厂真正做到高效率运行;

l        进一步培训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结合现场实际,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能排除常见故障;

l        积累该污水厂运行参数,为污水厂日后正式投产运行积累基本数据并奠定坚实基础。

2.1.2调试步骤

整个调试步骤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l        单项调试;

l        清水联动调试;

l        生产联动调试。

具体步骤和各步骤的内容参见2.2.2调试工作的日程安排与2.2.3调试的技术要求

2.2调试工作的日程安排

调试时间个月,具体安排如下表:

调  试  进  度  计  划  表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了解工程基本情况

 

 

 

 

 

 

 

 

 

 

 

 

 

2

调试大纲编写

 

 

 

 

 

 

 

 

 

 

 

 

 

3

设计、工程交底

 

 

 

 

 

 

 

 

 

 

 

 

 

4

运行厂操作工培训

 

 

 

 

 

 

 

 

 

 

 

 

 

5

实验仪器配备

 

 

 

 

 

 

 

 

 

 

 

 

 

6

单项设备调试

 

 

 

 

 

 

 

 

 

 

 

 

 

7

清水联动试车验收

 

 

 

 

 

 

 

 

 

 

 

 

 

8

工程联动试车验收

 

 

 

 

 

 

 

 

 

 

 

 

 

9

生产联动调试

 

 

 

 

 

 

 

 

 

 

 

 

 

10

稳定运行

 

 

 

 

 

 

 

 

 

 

 

 

 

11

运行检测

 

 

 

 

 

 

 

 

 

 

 

 

 

12

工艺验收

 

 

 

 

 

 

 

 

 

 

 

 

 

13

资料整理归档

 

 

 

 

 

 

 

 

 

 

 

 

 

14

移交

 

 

 

 

 

 

 

 

 

 

 

 

 

15

开始试运行

 

 

 

 

 

 

 

 

 

 

 

 

 

 

备  注

 

1. 本进度表为调试总体形象进度计划表;

2. 本工程设备调试和自控系统调试为工程调试的关键,调试时间偏长;

3. 本工程稳定运行个月后进行验收;

 

2.3调试的技术要求

本工程的调试方案按设备调试(单项调试)、系统调试(清水联动调试、生产联动调试)顺序进行。

2.3.1 单项调试

在整个工程系统调试前,必须进行各单体设备的试车及构筑物的通水试验。

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满足要求,包括相关电气设备安装、控制箱、管道阀门等设施是否合乎要求,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单机无负荷点动试车。点动试车完成后才能进行单机带负荷试车。

如果发现问题,应找出原因,现场修复或调换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2.3.2 清水联动调试

在单体调试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按设计工艺的顺序,将所有单体设备和构筑物连续性地依次从头到尾进行清水联动试车。联动试车调度流程按设计图纸进行。如运行正常,经确认后则可进入生产联动调试;如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现场修复至运行完全正常为止。

在清水试车同时对构筑物的抗压、抗渗进行试验,按照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进入生产联动调试;否则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场进行修复至合乎要求为止。

2.3.3 生产联动调试

在清水联动试车完成后,提升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工艺调试。在该过程中取样、化验、分析,得出各采样点水质分析指标,确定水处理效果;当总出水指标稳定地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完成调试任务。

2.4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2.4.1 人员配备

1)调试人员按调试工程师要求配备齐全。

2)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或操作人员进行初步理论培训。

2.4.2 土建及设备安装检查

1)根据设计图纸,按工艺流程逐一检查,土建、设备安装是否完好一致,如有不符之处,须立即整改,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单项调试。对所有阀门、仪器、仪表进行外观检查及手动开启,如有不灵活处,必须就地检修。

2)对单项设备如污水泵、格栅、螺旋输送器、闸门、旋流沉砂器、砂水分离器、鼓风机、回流门、搅拌器、微孔曝气器、脱水机等在单体调试前须安装完毕,并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安装说明书检查其安装情况是否合乎要求,必须做到各自运转正常,为工程系统设备调试作好准备。

2.4.3 电气验收

1)电气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电气、消防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电气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1) 各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大于10MΩ;保护地线(PE线)与非带电金属部件连接应可靠。

2) 电气元件、设备的安装与固定应牢固、平正。

3) 电气通电试验、灯具亮度及灯具控制性能良好。

4) 开关、插座、终端盒等器件外观良好,绝缘器件无裂,安装牢固平正,安装方式符合规定。

5) 并列安装的开关、插座、终端盒的偏差,暗装开关、插座、终端盒的面板、盒周边的间隙符合规定。

6) 弱电系统功能齐全,满足使用要求,设备安装牢固、平正。

3)工程验收交接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 配线竣工图,图中应标明管线走向(包括高度)、导线截面积和规格型号。

2) 漏电开关、灯具、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等。

3) 仪表、弱电系统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调试记录等。

2.4.4 管道阀门检查

1)检查管道阀门安装情况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2)管道与阀门连接紧密程度;

3)检查有无跑、冒、滴、漏的情况(关闭阀门时);

4)进行阀门的开启、关闭检查;

5)对电动阀先进行手动操作,再通电进行试车。

2.4.5 其它准备工作

1)三通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流程,检查水、电、气是否畅通无阻,即生产用水、排水管道、空气管道、照明等是否正常。

2)自控系统必须安装完毕。

3)检查、检修完毕后,在调试前,对现场全部场地及设备进行清洁工作,所有管道阀门也要进行清扫,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5设备调试(单项调试)

2.5.1 单台设备调试

2.5.1.1 格栅试车

1)作用:格栅分粗、细二级,设在流程的前端,主要用来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固体物质和一些漂浮物,以保证后续提升设备及系列化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数量:3台(粗格栅2台、细格栅1台)。

3)运行方式:自动兼手动。手动:就地控制;自动:由现场PLC自动控制,每台格栅前后装一台液位差计,PLC根据格栅前后的液位差和时间两个条件自动控制格栅启停,并与螺旋输送(压榨)机联动运行,水位差控制优于时间控制。

4)调试步骤

1) 检查格栅的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2) 由合格的电工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3) 检查润滑油是否注满;

4) 点动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5)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试车;

6) 进行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电流、电压波动要在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压±10%以内);

7)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

8) 将运行各项参数做好记录。

5)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保持格栅间的清洁。

2.5.1.2 螺旋输送机

1)作用置于格栅的出渣口处的螺旋输送机,主要用来输送格栅栅渣,以保证格栅正常运转。

2)数量:1台,位于细格栅出渣口。

3)运行方式:自动兼手动。手动:就地控制;自动:根据现场PLC自动控制。与细格栅联动运行,格栅停机后输送机仍运行0-5min,当输送及故障时,格栅停止运行。

4)调试步骤:

1) 检查其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2) 由电气工程师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3) 点动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4)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试车;

5) 进行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如不符合设备要求,应及时检查检修;

6) 用一些物料加入设备,看其输送情况,并且看是否有渗漏,如有渗漏,请拧紧螺栓;

7)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检查后再次试车,并做好记录。

5)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采用自动控制,故障或特殊情况下根据需要采用手动。

2.5.1.3 提升泵调试

1)作用:提升污水,保证工艺高程衔接要求。

2)运行方式:提升泵控制采用自动兼手动;手动:采用现场控制或控制台控制。自动:采用液位控制器根据现场PLC自动控制。共设3台潜水泵,21备。PLC根据泵池水位控制水泵运转台数,并自动累计运转时间,使得各台水泵运行时间相当。

3)调试步骤

1) 检查其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耦合状态是否正常;

2) 由电气工程师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3) 点动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4)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试车;

5) 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出水流量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6)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2.5.1.4旋流沉砂器

1)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粒径较大的无机砂粒。

2)数量:1台。

3)运行方式:控制采用自动兼手动;手动:采用现场控制。自动:根据PLC自动控制。根据设定时间值定时开启气提装置,气提装置同砂水分离器联动。

4)调试步骤:

1) 检查其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2) 由电气工程师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3) 检查润滑油是否注满;

4) 检查联轴器是否在中心线上,手动盘是否正常;

5) 点动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6)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试车;

7) 进行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电流、电压波动要在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压±10%以内);

8)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2.5.1.5 鼓风机

1)作用:曝气风机向氧化沟好氧池供氧。

2)数量:3台。

3)运行方式:自动兼手动。手动:就地控制;自动:根据PLC自动控制。

4)调试步骤及方法

1) 安装方面检测

检测风机安装的水平地脚螺栓是否收紧。

检查电机与风机的连接是否牢固。

检查风机入口消声器,过滤器是否正确安装,连接是否牢靠。

检查风机出口软接头、锥形扩散管、止回阀是否安装正确,密封程度。

检查电动放气阀,放气阀消声器安装是否正确,密封程度。

检测各阀门转动是否灵活,可靠。

检测各阀门润滑情况,润滑油是否按规定注入,油路是否畅通,油温表是否有效。

检查各种仪表是否齐全,有无损坏。

2) 电力系统检测

检测电源是否为380V 50HZ 3P

检测各接线端:相位颜色是否对,有没有线耳,并是否连接紧固,接线编号、线径是否与电气图相符。

检测地线:线径大小,是否接入机座指定位置。

检测控制柜的接线是否正确。

检测电机相线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定。

3) 电控系统检测

a 点动测试

先用手转动电机传动轴,确认是否畅顺,检查进出口阀门开启状态,安全阀是否起作用。然后点动设备,确认转动方向正确。最后作短时空载运转。

b 带负荷运转

带负荷运转24小时。检测设备各种参数量是否与设计相符,运转期间注意机械是否有异常顺畅地慢慢停下而没有摇动。

c 测试紧急按停是否起作用。

d 测量运转电流,设定过载电流值,并观测过载保护至实际值的50%时能否启动保护。

4) 工艺方面检测

观察机械负载运转是否平稳,出风压力是否稳定,机械噪音是否符合出厂要求。测量风机进出口压力差,压力差能否满足曝气工艺要求。测量风机出风量,确定其是否满足需要,有条件时可以测量其消耗功率。

5) 巡回检查

A.记录电机与轴承温升、风量、风压、声音、振动、转速、电流等变化情况;

B.检查各连接部位气体泄漏情况,连接螺栓的坚固情况及管道附属设备的振动声响等情况。

2.5.1.6 可提升式曝气板

1)作用:其主要功能为向氧化沟好氧池供氧供氧,使有机物、微生物和氧三者充分混合接触。

2)数量:1044

3)调试步骤及方法

1) 检查安装牢固程序,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2) 检查风机运转正常;

3) 开启排空阀,启动风机;

4) 曝气器安装后,在池中注满清水,马上进行系统测试。最大注水量为高出曝气管20cm。逐节检查曝气管与空气分配管的气密性;观察曝气器的曝气均匀性。

5) 供气系统应该无油、无尘、无溶剂。

 

2.5.1.7水下搅拌器调试

1)作用:保证泥水混合均匀及混合液水平流速不小于0.3m/s

2)运行方式:水下搅拌器控制采用手动方式:采用现场控制或控制台控制。共设12台水下搅拌器,其中厌氧池2台,缺氧池4台,好氧池6台。

3)调试步骤

1) 检查其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耦合状态是否正常;

2) 由电气工程师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3) 点动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4)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试车;

5) 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6)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2.5.1.8吸刮泥机调试

1)作用:对泥水进行分离。

2)数量:2

3)运行方式:可自动和现场手动控制。

4)调试步骤

A:安装方面检测

1)检查中央进水管重直度,桥架组装水平度是否达设计要求(或使用说明要求);

2)驱动器组装水平检测建设计要求;

3)检测所有螺栓、介子是否锁紧;

4)检测设备、安装支架等装置防锈处理是否达设计要求;

5)检查浮渣挡板,排渣系统三角形出水堰板安装是否达设计要求;

6)检查吸泥管与池底平行度误差是否达设计要求;

7)检查水池清洁,障碍物是否清除。

  B:电力系统检测

1)检测各接线端:相位颜色对否、有否线耳、线径、接线编号与电气图相对否,接线端是否紧固;

2)接线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测电动机各相线绝缘度是否符合要求;

4)驱动器电机、电压、电流、绝缘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驱动器在运转时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

  C:电控系统检测

1)点动测试

手转动电机,大确定转动是否畅顺,接着点动电动机,观察其转向对否;然后运转一周检查吸管末端运行水平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检查电机保护开关、紧急开关、运行报警是否可靠;

3)过载保护:

量度实际电流:没过载保护至实测值之50%,观察能否启动保护,再后设定值。(实测值加10%

  D:工艺方面测试

1)调节进水至设计进水量,观察所有堰口的排水是否均匀;

2)观察浮渣挡板是否高出水面,并达设计要求;

3)测试驱动器扭力过载报警及超载停机之动作及检测桥速是否达到2.8m/min(以边计)

4)观察浮渣刮板能否将水面浮渣刮进浮渣斗;浮渣刮板侧口轮胶括往浮渣挡板是否畅顺,有否异常振动;

5)观察吸泥管吸泥动作是否正常,稳流筒稳定进水水流状况;

6)连续运行48小时,观察其运转是否正常。

2.5.1.9 一体化带式污泥浓缩脱水机及溶药系统

1)作用:对剩余污泥浓缩脱水。

2)数量:3

3)运行方式:可自动和现场手动控制。脱水机房设1个现场控制箱,分别控制2套加药系统和3套脱水机系统。每套系统自成体系并互相连锁。

4)调试步骤

1) 检查其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2) 检查絮凝剂制备、污泥管道及阀门,准备进行工作;

3) 由电气工程师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4) 检查润滑油是否注满;

5) 点动螺杆泵、搅拌器、絮凝液加药泵、浓缩脱水机、反冲洗泵、空压机等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6)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试车;

7) 进行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电流、电压波动要在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压±10%以内);

8)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9) 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生产调试如下:

操作程序

A.准备阶段

a.按工艺要求配制絮凝药剂待用。

b.检查加药、污泥管道及阀门,准备工作。

c.检查脱水机各传动部件是否灵活,如有异常情况检修好后再启动。

B.工作阶段

a.配电柜送电;

b.启动脱水系统电源;

c.启动脱水机;

d.开动脱水机后,应空车运转3~4分钟,经检查一切正常后,再进行以后的操作

e.启动加药泵、絮凝反应器,调节加药泵流量,使絮凝剂加入量符合工艺参数要求。

g.启动污泥泵、冲洗泵,调节污泥流量,原则应由小到大,以保证脱水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h.工作中应随时观察污泥絮凝状态,调节污泥流量和加药量使浓缩脱水一体机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待压滤的污泥含水率达到要求。

C.停机阶段

a.关闭污泥泵。

b.关闭加药泵、絮凝反应器。

c.脱水机冲洗干净后关闭。

d.切断配电柜电源。

操作注意事项

A.操作前检查脱水机的传动部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B.絮凝剂的配制:每1.0kg聚丙烯酰胺配成1.0m3絮凝剂。

C.按操作顺序依次开机,开动脱水机时应空车运转3-4分钟,经检查一切正常后,再进行以后的操作。

D.停机先关闭污泥泵和加药泵,待机脱水冲洗干净后,再停止机器运转。

E.每次操作结束后,应对机器及周围场地进行清洗,保持机器周围场地整洁。

F.长时间停机需开启絮凝反应器底部排泥阀,排净反应器内已反应的残存污泥,防沉积。

G.聚丙烯酰胺(PAM)溶解时间一般不得低于1.5小时,具体搅拌时间应视其分子量决定,其它无机药剂溶解时间不做严格规定,只需充分溶解即可。

H.发生意外情况时,可迅速扳动脱水机上的急停开关或按下配电柜上的红色蘑菇头急停按钮切断系统电源。

养护保养

A.各传动部件的轴承和滑动面应定期加油润滑;

B.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元件是否正常;

C.如果长期不用时,应将机器各部件清洗干净,并在金属外露加工表面涂防锈油脂防机器设备锈蚀;

D.速溶机给粉装置、旋流器、溶、贮液箱内清洁状况,要及时清理;

E.每天坚持冲洗脱水机各部件残存污泥。

自动运行

当手动调试完毕运行正常后进行自动运转,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

2.5.2 单体构筑物调试

2.5.2.1 旋流沉砂池

1)作用:去除原水中较大的无机颗粒,保证后续工序处理的稳定。

2)数量:2座。

3)注意事项:应视实际情况,按进水含砂量设定合理排砂时间。

4)运行方式:细格栅自流进入,经集水渠道排出,然后经过入流闸门进入旋流沉砂池;采用气力提砂,送入砂水分离器进行砂水分离后外运处置

5)调试步骤及方法

1) 检查池体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

2) 检查池内清洁情况;

3) 检查各设备安装位置是否与设备图纸一致;

4) 检查该构筑物的土建验收文件,是否验收合格;

5) 通水进行试压、试漏;

6) 如池体试压试漏无问题,做好记录后可投入使用。

2.5.2.2 氧化沟及二沉池

1)作用:为本工艺的主体处理工艺,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和氮、磷都在此得到降解和处理。并使各项处理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2)运行方式:沉砂池出水自流进入氧化沟,并先后流经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再经过氧化沟末端配水井的作用,将混合液均匀的分配到两座二沉池。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在得到氧化沟降解。

3)调试步骤及方法

1) 检查池内清洁情况;

2) 检查池体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

3) 检查各池内设备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4)检查该设施的各项证明材料,检查该设施的的材质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5) 检查构筑物上栏杆焊接是否牢固;

6) 通水进行试压、试漏:如池体试压试漏无问题,做好记录后可投入使用。

2.5.3 自控仪表系统

1)作用:本工程的核心系统,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2)调试步骤及方法

1) 检查各安装部件与自控系统端子图是否符合;

2) 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3) 先不送电,对各仪表进行检查;

4) 在不送电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单机试车,检查各电气设备的动作是否符合;

5) 模拟单机试车结束后,进行模拟联动试车,检查在自动控制情况下,各设备动作情况与设计条件是否符合;

6)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进行通电正式单机试车;

7) 进行通电试车,各设备的运转情况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8) 单机试车正常后进行清水联动试车,检查自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 当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后,进行用户程序的调试,并做好记录;

10) 当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调试正常后,方可投入生产,进行下一步生产联动调试。

3)测控内容

1) 粗、细格栅系统的控制

格栅的运行根据前后水位差来自动控制,但运行超过一定时间后转为时间控制。系统的启动顺序为:先启动螺旋输送机,然后启动细格栅,停止时先停格栅,待栅渣全部排进渣斗后再停止螺旋输送机。水位差设定值,格栅的运行时间及格栅运行周期可调。

2) 进水提升泵的自动控制及运行优化的调节

根据集水池的水位值自动控制污水泵的启动和污水泵启动的台数,限制单台水泵一定时间内的启动次数,同时自动累积水泵运行时间,水泵的启动顺序按自动累计的水泵运行时间从小到大排列,停止时顺序与之相反。可以实现水泵的自动轮值,保证水泵总是处在最佳运行状态。当干运转保护水位开关动作时,所有的污水泵停止运行。

当水泵由渗漏、缺相、电流过载、温度升高等问题时,水泵停止运行,系统自动报警,显示故障状态。

3) 旋流沉砂池系统的控制

根据时间程序自动控制旋流沉砂池的气力提砂启停,并与砂水分离器联动,以完成气提后的砂水分离。

4) 氧化沟溶解氧的自动控制

根据设定的溶解氧值自动调节供气量调节方法根据池中的溶解氧值来控制鼓风机开启台数和单台风机的出风量,以做到节能运行并保持溶解氧在所要求的设定范围内。

5) 电动闸门的控制

电动闸门的旁边设置现场手动控制箱,控制箱面板上设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手动状态下,由控制箱面板上的按钮控制闸门的开闭;自动状态下,由中控室遥控闸门的开闭。闸门的状态和工况在中控室的模拟屏上显示。

6) 脱水机房的控制

污泥脱水机房各设备的自动控制由各厂商完成,当脱水机退出运行或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时,可以通过现场手动操作箱手动控制。污泥脱水机房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在中控制室的显示器上显示。

7) 电力监控

污泥脱水机房各设备的自动控制由各厂商完成,当脱水机退出运行或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时,可以通过现场手动操作箱手动控制。污泥脱水机房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在中控制室的显示器上显示。

8) 电气设备控制

电气设备控制应采用自动防止故障原理。如果某一电气控制系统的监控电路发生了故障,或是一台马达出错,整个系统应进入自动防止故障状态,并由PLC发出警示信号。

电机能以自动、就地控制或远程手动控制的方式运转。方式选择应通过在各个电气设备控制箱、柜上的就地——停止——自动选择开关选择。

在就地方式下,电气设备运转不受自控系统控制。

在自动方式下,电气设备由各所属现场控制站自动控制。

从手动改换为自动方式或从现场改为远程方式延迟十秒钟,以避免电气设备在自动方式条件下即时启动。

各个电气设备提供下述内容的无源触点信号给自控系统,并接受自控系统的控制信号(无源触点)。

自动、手动状态信号;

运行状态或位置信号;

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信号;

电气设备的联锁装置应用硬线连结到电机启动器上。联锁装置一般都包括紧急情况下关闭设备、电流监控器等等。但安全联锁装置应通过电线与相关的PLC区域连结,以便将有关问题及时报告给控制室,并使用程序控制逻辑命令的其它控制功能。

对于智能化的电气控制设备,采用通讯总线的方式与相应的现场控制站连接;对于常规的电气控制设备,采用远程I/O的方式与相应的现场控制站连接。

2.6  清(污)水联动试车

在完成土建构筑物单体、设备安装、电气自控、管道阀门等初步验收后进行清(污)水联动试车。

联动试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考核设备的机械性能和设备安装的质量。并检查设备、电气、仪表、自控在联动条件下的工况,能否满足工艺运行要求,联动试车要经过72h的运转考验。先进行清水联动试车,后进行污水联动试车;清水联动试车后,有问题的设备经过检修和更换合格后再进行污水联动试车。

2.6.1 联动试车前的条件

1)联动试车时,厂外管道及泵站具备输水能力条件。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管道要具备向外排水的能力。

2)单体试车完成后,绝大多数的设备和构筑物通过初步验收。有问题的设备经过检修和更换合格。

3)外部供电能力满足联动试车的负荷条件。厂内的各台主变压器应投入运行或部分投入运行,基本满足联动试车的用电负荷。

4)电气和自控系统通过单体试车,能达到控制用电设备的条件。

5)人员经过充分培训。各类操作规程已初步建立。对设备的性能及试车方法基本掌握;

6)化验室化验人员培训到位,化验室设备安装到位,各种标准溶液配备齐全,具备分析水样的各种指标能力。

7)保证工艺管线上的阀门处于工作状态;

8)供货设备厂家人员在现场。

2.6.2 联动试车内容

1)粗格栅和进水泵房

当污水流入进水粗格栅和进水泵房之前,可以根据流量和液位控制开停粗格栅的台数,逐台检查粗格栅各项功能。当水位达到水泵启动水位后,可轮换启动潜污泵,检查泵的启动、停止功能和运行状况。

●  粗格栅的自控试车:

根据液位差计的液位差信号与PLC内设定值比较,自动控制粗格栅启动与停止。

污水提升泵的自控试车:

3台潜水泵,21备。PLC根据泵池水位自动调节控制水泵运转台数,并根据每台水泵的运转时间自动轮换水泵,使水泵运行时间相等。设上、下限报警,防止出现干运转。

2)细格栅

调试方案与粗格栅相同,检查除污机的除污能力。

细格栅的自控试车:

设备控制方式与粗格栅相似,要求细格栅与无轴螺旋输送机联动,开机顺序为:无轴螺旋输送机、细格栅,停机顺序相反,栅渣打压实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延迟0~5min关机。

3)旋流沉砂池

清水联动试车,分别在手动和自动条件下的启动搅拌浆、鼓风机、提砂系统和砂水分离器运转,并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污水联动试车,在有污水流经的情况下,观察沉砂池的除砂效果,可以测定砂水分离器每天除砂量。

旋流沉砂池的自控试车:排砂风机的运行按时间控制,在PLC设定周期,排砂风机与砂水分离器联动,启动顺序为:砂水分离器、排砂风机、电磁阀。

4)鼓风机房

在氧化沟联动试车之前,完成鼓风机的联动试车,依次启动两台风机,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在各项功能和阀门开启正常的情况下,联动氧化沟进水,待水位达到设计标高后,测定风机的各项指标,并按设计要求分别启动2台风机,测定风机的各项指标,观察风机相互之间的干扰情况。

鼓风机的自控试车:风机的启动台数和单台风机的出风量根据氧化沟好氧池的溶解氧由PLC控制进行自动调节,调整溶氧仪上的溶解氧指标,联动风机的控制调节。

5)氧化沟

氧化沟在联动试车阶段主要是对池内的曝气均匀性、布水均匀性、混合液混合均匀性进行考察,当污水流入氧化沟后,启动风机房的配套风机及潜水搅拌器,逐个观察曝气管的均匀性和混合液混合均匀性。

风机启动顺序:排空阀、进气阀、风机、关闭排空阀,关机顺序:关闭风机、进气阀。

联动过程中注意检查各设备、阀门联动的反应情况,观察各个自控过程的衔接情况,注意风机停止后有无回水情况。

6) 污泥处理系统的联动试车

污泥处理系统的联动试车包括二沉池排泥、污泥脱水机等联动试车。

二沉池池排泥是压力排泥,打开排泥管上的排泥阀,手动试车。

待手动试车成功后,再进行PLC自动试车。污泥脱水机与药剂配置系统、污泥泵的联动试车在单体试车的基础上进行。

7)辅助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在联动试车阶段应配合试车做好各项工作。

8)工艺运行控制试车

在联动试车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工艺运行试车。进行工艺运行控制试车有四个前提条件:

1)各用电设备的联动试车基本完成,包括需维修、试车的设备已完成。

2)自控系统各PLC的试车和通讯联络已完成;

3)电气系统各MCC的联接试车已完成;

4)控制分析仪表已完成。

工艺运行的试车应在各供货商提供的工艺运行软件的基础上调试,包括:

1)鼓风机运行模式的调试;

2)污泥脱水系统运行模式的调试;

3)消毒运行模式调试。

2.7 生化系统试车

2.7.1概述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通水成功,并完成机电设备试运转后,为发挥各种处理设施的功能与整个污水和污泥处理的作用,就需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当污水处理厂能发挥微生物的净化作用时,才通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的目的。活性污泥培养后还应视污水水质进行污泥的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经历一段时间后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逐渐增长,最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污泥浓度,活性污泥具备了很好的生物化学处理能力的过程。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运行,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操作量及费用均不同。常用的方法有:接种培养、自然培养等。本工程拟采用接种培养法。将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大量投入接种污泥,再根据投入接种污泥的量,按正常运行负荷或略低进行连续培养。这种方法污泥培养时间较短,效果好,费用低。

污泥培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1)温度

污水温度随气温会有变化,一般春秋季节污水温度在15~20℃之间,适合进行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温度越高,污泥培养越快。一般而言,冬季培养污泥时,培养时间会增加30%50%

2)污水水质

一般来说,城市污水对于微生物,营养成分是平衡的,但污水有机质浓度低时,培养速度较慢。为缩短培养时间,可在进水中增加有机质营养,如投入一定量的粪便。

3)曝气量

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絮凝性能不太好,还处于离散状态,加之污泥浓度较低,微生物易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因此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值的1/2左右即可。否则,絮状污泥不易形成。

4)观测

污泥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测量曝气池混合液的SVMLSS,还应随时观察污泥的生物相,了解菌胶团及指示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5)目标

活性污泥的培养,不仅仅是要培养出污泥及MLSS达到设计值,更重要的是让活性污泥微生物发挥净化作用,使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使整个生物处理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7.2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控制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价

    (1)巡视

操作管理人员每班数次定时登上处理设施逐项观察,了解处理系统的表观状况,其主要观察内容如下:

A:色、嗅  城市污水处理厂良好的活性污泥,一般呈现黄褐色,略带泥土臭味。当曝气池供氧不足时,厌气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增加,会使污泥发黑、发臭;当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时,污泥中微生物会因自身氧化而使污泥色泽转淡。

B:二沉池观察与污泥性状   定时对二沉池运行状况观察,可以对好氧活性污泥性状进行判断。二沉池的泥面状态与好氧处理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在巡视二沉池时,应注意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漂泥的有无、漂泥泥粒的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 上清液混浊,说明负荷过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SVI高,说明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说明污泥中毒;细小污泥飘泥,说明水温过高、曝气过度、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C:曝气池观察与污泥性状   通过巡视曝气池,可判断污泥的色、嗅及絮凝状况,观察液面翻腾情况,可判断曝气是否均匀;观察液面泡沫状况,可判断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当泡沫数量较少,泡沫易碎、粘性低、呈乳白色时,系统运行正常;当泡沫数量增多,或色泽变化、或粘性增大不易破碎,则系统可能不正常。

2)污泥性能指标

A:污泥沉降体积   污泥沉降体积一般用SVSV30表示,城市污水厂SV值一般为20%~30%。对同一类污泥,其浓度越高,SV值也越大。有时发现二沉池污泥泥面偏高,又未发生异常现象,这很可能是污泥增长速率较高,而排放剩余污泥量较少,造成污泥浓度过高所致。

在进行污泥沉降试验时,有时会发现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的现象,这是因为污泥中絮粒大小差异悬殊所致,大絮料迅速下降,细小絮粒沉降慢,形成一个非连续层。这种情况在污泥短期缺乏营养或由于污泥中毒而部分解絮时,尤为明显。

B:混合液悬浮物浓度   即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对于城市污水,由于污水中有机质浓度和悬浮物浓度一般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时,曝气池中MLSS一般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MLSS的浓度过低时,必然是污泥中微生物性能差、污泥絮凝性差;MLSS浓度过高时虽然是可能的,但必然导致曝气池搅拌和氧气扩散阻力增加,二沉池负荷过大。因此,需维持曝气池MLSS在一定范围内,但不同的好氧活性污泥法,MLSS浓度还会有所差异,氧化沟的MLSS浓度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要高。

C:污泥体积指数   在SVI的概念中排除了污泥浓度对沉降体积的影响,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是判断污泥沉降性能的常用参数。SVI一般为80~120SVI大于200时,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

D:污泥挥发性   或称挥发性污泥的比重,指污泥中的各种机质含量。通常以MLVSSMLSS的比值来衡量。对于各种活性污泥法,该比值会有所不同,一般在0.5~0.7左右。

E:污泥可滤性   指污泥混合液在滤纸上的过滤性能。一般而言,凡结构紧密、沉降性能好的污泥,滤速快;凡解絮、老化的污泥,滤速慢。

3)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运行正常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污泥絮粒大,边缘清晰,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絮粒以菌胶团为骨架,穿插生长着一些丝状菌,但其数量不少于菌胶团细菌。微型动物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等,偶尔可见到少量的游动纤毛虫等,在出水水质良好时,可见到轮虫。生物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好氧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处理质量。当水质条件、环境条件变化时,在生物相上也会有所反映。

活性污泥的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低倍数时,除观察微型动物的活动外,可观察污泥絮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紧密程度;高倍数时,可观察菌胶团细菌与丝状细菌的比例,大小和形状等。凡絮粒大、圆形、封闭状、絮粒胶体厚实、结构紧密、状细菌数量较少、未见游离细菌时,污泥性状较好。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控制

由于水量水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污泥及其中微生物的量与质,都会有所变化。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系统内活性污泥保持合理的稳定的数量、高效而稳定的质量,是系统运行控制要解决问题。常用的调节与控制内容有三个方面,即:曝气系统的控制、回流系统的控制、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的控制。在活性污泥培养试运行的过程,由于人为对水量的控制,活性污泥的数量与质量均变化较大。因此,曝气量、回流量的控制更为重要。

1)曝气量的控制

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系统中,是由微生物代谢过程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因此,活性污泥系统必须维持微生物好氧代谢活动所需要的氧,这包括曝气池内微生物的代谢,还包括二沉池内微生物的代谢。此外,由于曝气池内水和污泥处于剧烈的混合状态,要使混合液处于悬浮状态,促进污水中污染物与活性污泥的充分混合接触,必须对曝气池进行符合要求的曝气。

就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说,溶解氧不少于0.3mg/L时,就能够维持正常。但是,好氧微生物是以污泥絮粒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DO从混合液扩散进入污泥絮体,再扩散进入微生物体内,整个过程均需推动力。一般认为曝气池混合液DO控制在2mg/L左右,能保证活性污泥微生物良好的代谢活动,并且应按曝气池出水末端来控制,以防止二沉池中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

曝气池混合液所应控制的DO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DO本身是能源的浪费,另外也造成过度曝气微生物自身氧化(尤其是污泥负荷低时),或造成污泥絮粒因过度搅拌而打碎(尤其是污泥老化时)。

鼓风曝气系统的DO控制,是通过改变曝气系统供给的空气量来调节的。供给的空气量越大,即曝气量越大,混合液的DO值也越高。表面曝气装置是通过调整曝气叶轮淹没没深度和转速来改变曝气池混合液的DO。要使进入二沉的曝气池末端混合液DO,维持在2mg/L左右,曝气量就需根据入流污水的水量与BOD浓度进行调节,入流水量越大,污水BOD浓度越高,应控制曝气量或供氧量越大。在运行控制中,可按下式来估算曝氧系统所需的供氧量,即

供氧量=fo(So-Se)Q

式中   Q——污水流量;

   SoSe——分别为进水和出水BOD5的浓度;

fo——耗氧系数,一般为1.0~1.2kgO2/kgBOD5

2)回流污泥量的控制

回流污泥系统的控制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保持回流比恒定,当入流污水量变化时,回流污泥量相应做调整。采用这种方法,当剩余污泥排放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保持MLSSF/M以及二沉池内泥位LS基本恒定,而不随入流污水量Q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相对稳定的处理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比和回流量,保持系统始终于最佳状态。

以上两种方法牵涉流量的测定、控制及回流比的确定,操作比较复杂。

一般而,保持回流污泥系统回流量不变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因为任何工艺都是允许污泥回流比和曝气池活性污泥MLSS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

当回流污泥控制方式为可变化时,一般可采用以下内种方法:

A:按照回流污泥及混合液污泥的浓度调节   曝气池混合液污泥MLSS浓度X及回流污泥浓度Xr,会随着入流污水水量发生变化。污泥回流比RXXr的关系为:R=X/(Xr-X)

因此可根据XXr的变化来调节回流系统的污泥回流比。

B: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   这种调节方法,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污泥层厚度,来确定一个合适的二沉池泥位。泥层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4~1.0m左右,相应泥位一般为2.5~3.0m,而泥位的允许变化幅度为0.6~1.0m左右。

通过调节回流污泥量,来使泥位稳定在所拟定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量可能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度;反之降低回流量可能增大泥层厚度,提高泥位。控制时,应注意调节幅度不太大,回流比的调整幅度一般为5%以下。多少时间调整再一次应视具体情况来定。

C:按照沉降比调节回流比   回流比与沉降比间存在如下关系:

R=SV/100-SV

3)剩余污泥排放量的控制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每天都要产生一定的微生物,使系统内污泥量增多,因此需每日排放一定的剩余污泥,以维持泥量的平衡。同时当入流污水水量水质条件变化,环境条件变化时,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混合液污泥MLSS浓度、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负荷均会变化,这也需要利用系统的调节弹性来保证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

A:按照SV调节  这是早期城市污水厂操作者进行系统运行控制的方法。操作管理人员在SV试验之后,按近期达到优质出水的SV值来调节排泥量。当SV增大,及时排泥,降低SV值。本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但是SV增加,不一定代表活性污泥MLSS浓度增加。因此按此法控制时,每次排泥量不能太多,应逐渐进行。

B:按MLSS调节   逐日测定活性污泥MLSS浓度,与处理系统工艺允许的MLSS值比较,来掌握剩余污泥排放量。

C:按F/M调节   F/M指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由于入流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负荷F,难于人为控制,因此该方法只能控制M,即曝气池中的活性泥量改变MLSS,调整F/M,使F/M保持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

D:按照SRT调节   SRT即污泥泥龄,指活性污泥系统内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按下式计算:

SRT=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系统排出的污泥量

当入流污水水量水质稳定性较好,处理系统净化效果很好,二沉池出水SS浓度较低时,SRT可按下式计算:

SRT=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剩余污泥排放量

所以,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SRT

采用这种方法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应根据工艺要求的处理程度(包括污水和污泥)、环境因素和运行实践综合比较,确定一个合适的SRT

采用这种方法,与F/M法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即:当出水带走的VSS很少时,操作比较简单,并且只需测定MLSS浓度和出水VSS浓度,而不需测定BOD5

微生物培养阶段要求化验室跟班采样分析,采样频率和指标根据调试经理的要求进行。

成熟的好氧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新鲜的菌胶团、固着型原生动物(累枝虫、钟虫)和后生动物(线虫)。

2.7.3工艺调试步骤(时间见进度计划表)

第一阶段:第周(投菌阶段)

(1)  投加接种污泥量:总量125吨含水率为80%的污泥(500吨干污泥),每日投加15~20

(2)  投加地点:              氧化沟曝气区

(3)  投加方式:              分散均匀投放

(4)  鼓风量:              1台风机

(5)  进水量:              15000~20000m3/d

(6)  回流污泥:              100%

(7好氧区与缺氧区之间内回流:100%

(8)  MLSS              1500~2000mg/L

备注:污泥菌种主要从附近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贮泥池运来

第二阶段:第4周至第5

(1进水量:              25000m3/d

(2)  鼓风量:              1台风机

(3)  回流污泥:              100%

(4好氧区与缺氧区间内回流:100~200%

(5)  MLSS              2500~3000mg/L

第三阶段:第6

(1)  进水量:              30000~40000m3/d

(2)  鼓风量:              2台风机

(3)  污泥回流:              100%

(4)  好氧区与缺氧区内回流:100~200%

(5)  MLSS              3500mg/L

第四阶段:第7

(1)  进水量:              40000m3/d

(2)  鼓风量:              2台风机

(3)  污泥回流:              65~100%

(4污泥脱水机带负荷试运行

出水各项指标达标

第五阶段:第8周至第9周(工艺稳定优化阶段)

(1进水量:              40000m3/d

(2)  鼓风量:              2台风机

(3)  MLSS              4000mg/L

(4)  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标,运行费用优于设计值。

2.8 原水供应计划(时间见进度计划表)

l        第三周:供应自来水或河水约3000 m3/d,连续约5天,主要用作清水联动试车;

l        周:污水进水量15000~20000m3/d

l        第四周至第周:污水进水量25000m3/d

l        周:污水进水量30000~40000m3/d

l        第七周:污水进水量40000m3/d

l        周至第周:污水进水量40000m3/d

2.9 水电供给要求(时间见进度计划表

2.2.9.1自来水供给计划

从第四周开始供应自来水约40 m3/d

2.2.9.2电力供给计划

3周之前按全厂50%的负荷供电,此后100%的负荷供电。

2.10污泥性状异常及解决对策

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DO浓度高于2mg/L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回流污泥量

污泥变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其他症状残渣膨胀对策

进水pH值过低,曝气池pH≤6,丝状霉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

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区用压缩空气冲或清洗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SV30>90%,SVI>200mL/g,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投加液氯、次氯酸钠、提高pH值等化学法杀丝状菌;投加颗粒炭、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隙进水

二沉池泥面过高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增加排泥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远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值异常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有可能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不合适;池温不超过40℃;叶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投加营养物质或引进高BOD的废水,使F/M>0.1,停开一条曝气池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含量过高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混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水质成分及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或pH值不适

使废水的成分、浓度和营养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污泥脱水后泥饼松

有机物腐败

及时处置污泥

凝絮剂加量不足

增加剂量

曝气池泡沫过多,色白

进水中洗涤剂过多

滴加消泡剂(机油、煤油等),水冲或在曝气池表面覆盖丝网控制泡沫的外逸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起泡微生物(如某些诺卡氏菌)

降低负荷,将起泡微生物产生的浮渣引流到池外排除,投加化学药剂抑制起泡微生物的繁殖,水冲

曝气池泡沫茶色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

 

2.11 水质测定中异常现象及解决对策

 

水质测定结果异常现象及其分析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出水pH值下降

厌氧处理中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

降低负荷

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氨氮硝化

增加负荷

ESS升高

二沉池池表有一层浮泥,污泥中毒;污泥膨胀

污泥复壮

排泥不足,MLSS过高

参见上表

二沉池积泥,发生反硝化或腐败

增加排泥量

出水混浊

负荷过低,污泥凝聚性差,污泥解絮

增加营养

污泥中毒

停止进水,污泥复壮

后继快滤池过滤介质受污染,活性炭饱和负荷过高

增加反冲

有机物分解不完全

降低负荷

出水色度上升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改善污泥性状

SV30上升

污泥膨胀,或排泥不足

参见上表

MLSS下降

回流泵堵或叶轮堵塞,污泥膨胀或中毒;污泥大量流失

按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对策

污泥灰分高,大于50

沉砂池、初沉池运行不佳;进水中泥沙过多,或盐分过高

改善沉砂池、初沉池运行工况

曝气池DO

进水过浓,负荷过高;进水中无机性还原物质过多

减少负荷

曝气器堵塞

拆卸修复

出水BODCOD升高

污泥中毒

污泥复壮

进水过浓

提高MLSS

进水中无机还原物过高(S2O32H2S等)

增加曝气浓度

COD测定受CL干扰

排出干扰

 

三、调试组织机构及人员培训

本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方式进行建设,因此业主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安装、调试和检测期间进行。

3.1调试组织机构

 

   调试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调试经理(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仪表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操作人员

2人          3人            2人            3人         12

工程项目调试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和工艺调试经理均由我公司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

 

 

 

 

 

附:调试测试表格

项目经理向项目调试组提交

   《调试进场通知》

 

 

   项目经理向调试经理提供

   设备说明书

 

 

运营经理填写《单机、联动调试验

  收申请表》报送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

   单机试车验收

 

 

单机试车合格后进行

联动试车

 

 

试车合格调试经理填写

《联动验收报告单》

 

 

 

 

                  

 

     

 

 

工程调试单体、联动试车程序图

 

投资商根据项目要求配备

污水厂运行人员

 

 

项目组准备培训材料,确定

培训时间和培训计划

 

 

项目调试组按照培训计划

进行理论知识培训

 

 

项目调试组组织投资商运行

人员到现场了解工艺

 

 

协助运行人员上岗操作

直至独立操作

 

 

对运行人员

进行培训考核

 

 

将培训考核结果

报送有关主管领导

 

 

 

 

                 调试培训工作程序图

 

调试工程师编制调试进度计划

填写《调试进度计划报审表》

 

 

 

调试经理依据合同工期进行审核

并上报项目经理审批

 

 

调试工程师编制月、旬进度计划、

填写《调试进度计划报审单》

 

 

调试经理依据总进度计划进行审核

并上报项目经理审批

 

 

调式工程师按计划组织实施

 

 

 

 

 

 

调试工程师对进度实施情况

进行检查、分析

 

 

 

基本实现计划目标

严重偏离计划目标

   

 

调试工程师编制

下一期调试计划

调试工程师总结原因后上报项目组采取调整措施

 

 

 

附表1   单机无负荷试车质量评定录表

工程名称

 

车间

名称

 

设备名称

 

设备

位号

 

设备型号

 

规    格

 

功  率

 

电压

 

电流

 

试运转

类别

 

环境

温度

 

启动时间

 

运  行  情  况

运行时间

负荷情况

噪声

振动

基座

其他

 

 

 

 

 

 

 

 

 

 

 

 

 

 

 

 

 

 

 

 

 

 

 

 

 

 

 

 

 

 

 

 

 

 

 

 

结论:

 

 

 

供货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业主: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

 


附表2    单机带负荷试车质量评定录表

工程名称

 

车间

名称

 

设备名称

 

设备

位号

 

设备型号

 

规    格

 

功  率

 

电压

 

电流

 

试运转

类别

 

环境

温度

 

启动时间

 

运  行  情  况

运行时间

负荷情况

噪声

振动

基座

其他

 

 

 

 

 

 

 

 

 

 

 

 

 

 

 

 

 

 

 

 

 

 

 

 

 

 

 

 

 

 

 

 

 

 

 

 

结论:

 

 

 

供货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业主: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

 


附表3    带负荷(清水)联动试车评定报告表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试车

日期

 

完成日期

 

联动试车内容

 

 

 

 

 

 

联动试车内容

 

 

 

 

 

 

 

供货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业主: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

 


附表4    带负荷(污水)联动试车评定报告表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试车

日期

 

完成日期

 

联动试车内容

 

 

 

 

 

 

 

联动试车内容

 

 

 

 

 

 

供货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业主: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

 


附表5     工 程 内 容 验 收 单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开工

日期

 

完工日期

 

验收

内容

 

 

 

 

 

 

 

验收

意见

 

 

 

 

 

 

供货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业主: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

 


附表6    工程移交单(设施资料)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工程

地点

 

移交

日期

 

 

 

 

 

 

 

 

 

 

 

 

 

 

 

 

 

 

 

 

 

 

 

 

 

 

移交

单位

 

接收单位

 

现场

代表

 

业主代表

 

主管

经理

 

主管经理

 

 


附表7   工程环保达标验收申请单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申请

部门

 

申 请 人

 

申请

日期

 

完成日期

 

主送

部门

 

 

 

相关

部门

 

 

 

 

 

 

 

 

 

 

 

 

 

 

 

 

 

 

 

调试经理

 

 

 

签字:

日期:

项目经理

 

 

 

签字:

日期:

建设单位

 

 

 

签字:

日期:

 


附表8    工程调试情况反馈单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调试

时间

 

调试

经理

 

 

 

 

 

 

 

 

 

 

 

 

 

 

 

 

 

 

 

 

 

 

 

 

 

 

 

 

 

签名:                   (盖章)

日期:


附表9   污水处理厂运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日期:                           天气:

早  班

800

 

 

1600

值班内容:

 

 

 

 

 

 

 

                   交班人:              接班人:

中  班

1600

 

 

2400

值班内容:

 

 

 

 

 

 

 

                   交班人:              接班人:

晚  班

000

 

 

800

值班内容:

 

 

 

 

 

 

 

                   交班人:              接班人:

 


附表10    污水厂设备修设备检、维护记录表

设备

名称

 

型号

 

厂家

 

时  间

故障原因

检修、维护内容

处理人

 

 

 

 

 

 

 

 

 

 

 

 

 

 

 

 

 

 

 

 

 

 

 

 

 

 

 

 

 

 

 

 

 

 

 

 

 

 

 

 

 

 

 

 

 

 

 

 

 

 

 

 

 

 

 

 

 

 

 

 

 

 

 

 

 

 

 

 

 

 

 

 

 

 

 

 

 

 

 

 

 

 

 

 

 

 

 

 

 

 

 

 

 

 

 

 

 

 

 

 

 

 

 

 

 

 

 

 

 

 

 

 

 

 

附表11    污水厂统计指标月报表(进水出水)

项目

日期

水量

m3/h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pH

NH3-N

mg/L

PO4-P

mg/L

总磷

mg/L

总氮

mg/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合计

 

 

 

 

 

 

 

 

 

平均

 

 

 

 

 

 

 

 

 


附表12         工  艺  通  知  单

工程

名称

 

工程编号

 

执行

工段

 

执行时间

 

 

 

 

 

 

 

 

 

 

 

 

 

 

 

 

 

 

 

 

 

 

 

 

 

 

制定

 

审核

 

呈送

 

呈报

 

 


附表13        工  艺  整  改  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发文日期

 

完成日期

 

整改工段

 

 

 

出现问题

发现人:                                 责任人:

整改方案

  制定人:          

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          

主管领导意见

主管领导:        

呈送

 

呈报

 

 

 

 

第二节                      竣工验收方案

1)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总包商设计技术部主管、相关部门协管、各分包项目部具体实施的施工技术资料及竣工资料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的信息及资料管理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直到交工为止。各种经处理筛选的信息及资料均应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并经各级技术负责人审定及有关部门签证,由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得遗失。总包商将定期召开信息及资料管理会议,并定期进行信息及资料管理情况的检查指导。

3)各种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必须清晰、有效,复印件须具备可追溯性。

4)各资料在流转过程中必须有发出人和收到人的签字认可,人员调离,必须完整地移交有关工程资料。

5)各种工程资料必须与工程实体同步,资料管理人员应随时收集整理。在总承包完成所有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并组织自行验收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竣工初步验收报告,并按中山市建筑工程验收的规定提交完整的质量保证资料和竣工图。

6)项目部负责编制工程竣工报告,整理并移交工程资料,包括总承包及其分包商、指定分包商的工程资料,组织各分包商共同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7)工程资料及竣工图必须按照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成册,经有关部门审查过后方可移交。

8)质保资料

质量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质保资料的管理,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并核查质保资料。

项目部和分包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施工过程各种技术文件的收集、管理、做好汇集、编纂工作。

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工程质量等级接受质监部了评定,并送资料给质监部门评审。

9)竣工图

工程按设计施工完成后,由所在分包施工单位的该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及时绘制竣工图(如有终版图应绘在终版图上).

竣工图由各分包项目部指定专人按中山市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整编,并由总承包项目部审理其完整性。

10)项目信息管理

总承包项目部设立工程管理局域网,进行信息管理的规划,使该网成为信息沟通、信息检索、信息分发的有力工具和有效途径,实现及时采集工程信息数据、分析、整理、统计、传递的目的。

在局域网的有力支撑下,建立包括手工文档、电子文本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及其它可以查询各类文档的多种信息检索系统,达到信息检索的多样化,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建立包括项目会议、拷贝文档(含手工和电子文档)分配、可共享数据的数据库、传真、电子邮件等的多种形式的信息分发系统,提高信息分发的及时性、准确的性、多样性和高效性。

 

 

 

 

 

 

 

 

 

 

 

 

 

 

 

 

 

 

 

 

 

 

 

 

 

 

 

 

 

 

附表1: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表

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工种

施工所需绝对时间(180日历天)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管理人员

15

15

15

15

15

15

测量工

2

2

2

2

2

2

杂工

10

10

15

15

15

15

防水工

6

8

8

8

0

0

木工

80

80

80

10

0

0

铁工

70

70

70

15

0

0

混凝土工

50

70

70

60

10

10

棚架工

15

35

35

10

5

5

瓦工

10

10

50

50

10

10

焊工

4

8

8

4

15

15

机修工

6

6

6

6

6

6

起重工

5

5

5

5

10

10

管道工

0

5

5

25

60

60

电工

4

4

4

8

20

20

其它

10

10

10

10

10

10

设备安装工

0

0

0

6

15

15

调试工

0

0

0

0

15

15

合计

287

338

383

249

208

208

 

 

 

 

二、劳务分包情况表

在本工程施工中,土建工程中的木工、铁工、混凝土工、架工、杂工、瓦工采用劳务分包的形式,具体人员情况如下表:

工种

施工所需绝对时间(180日历天)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杂工

10

10

15

15

15

15

木工

80

80

80

10

0

0

铁工

70

70

70

15

0

0

混凝土工

50

70

70

60

10

10

棚架工

15

35

35

10

5

5

瓦工

10

10

50

50

10

10

机架工

15

15

15

15

15

15

合计

250

290

335

175

55

55

 

 

 

投标人(盖章)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20071010

 

 

 

 

 

 

 

附表2项目经理简历表

             

项目经理简历表

  

薛永强

 

  

36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0

从事项目经理年限

7

项目经理级别

一级建造师

在建或已完工程项目情况(主要为类似工程)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在该项目中的任职

开、竣工日期

工程质量

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

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厂区设备安装工程

4万吨/

项目经理

2004.3~2005.4

合格

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

白沙河粪便处理厂工艺设备及自控系统工程项目

800/

项目经理

2001.11~2003.4

合格

佛山市顺德区华清源环保有限公司

顺德区容桂镇第一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4万吨/

技术总工

2004.4~2004.7

优秀示范工程

 

1.      投标人应附上项目经理的任职证明、身份证、技术职称资格证书、毕业证等复印件

2.      应提供能够证明其确定担任所列工程职务的有关证明文件,如施工合同、工程竣工验收证书、获奖证书等,这些文件里应显示项目经理的姓名或签名。

3.      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投标人均须准备原件备查。

 

 

 

投标人: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 (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法定授权代表人:        (签名或盖章)

 

日期:20071010

 

 

 

 

 

 

 

 

附表3主要技术人员简历表

 

主要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汪永红

 

  

42

  

副院长

 

高级工程师

  

本科

在建或已完工程项目情况(主要为类似工程)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在该项目中的任职

开、竣工日期

工程质量

顺德华清源环保有限公司

顺德容桂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4万吨/

技术负责人

2004.4~2005.4

省级优秀示范工程

肇庆市污水净化处理厂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肇庆市羚山污水处理厂

5万吨/

技术负责人

2002.11~2003.10

合格

肇庆市污水处理厂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肇庆市污水处理厂

5万吨/

技术负责人

1998.12~1999.12

全国百佳工程

湛江市赤坎水质净化厂

湛江赤坎污水处理厂

5万吨/

技术负责人

2002.11~2003.10

合格

顺德华清源环保有限公司

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6万吨/

技术负责人

2003.6~2004.7

省级优秀示范工程

 

 

1、  投标人应附上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任职证明、身份证、技术职称资格证书、毕业证等复印件

2、  应提供能够证明其确定担任所列工程职务的有关证明文件,如施工合同、工程竣工验收证书、获奖证书等,这些文件里应显示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的姓名或签名。

3、  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投标人均须准备原件备查。

 

投标人(盖章)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20071010

 

 

附表4: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名  称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主要资历、经验及承担的项目

1、项目主管

区岳州

院长

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本科,25年环保行业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湛江赤坎污水处理厂;

2、广东省肇庆市羚山污水处理厂;

3、中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4、肇庆市污水处理厂;

5、佛山市高明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

2、其他人员

潘远来

总经理助理

高级工程师

本科,12年环保行业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湛江赤坎污水处理厂;

2、广东省肇庆市羚山污水处理厂;

3顺德区容桂镇第一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4、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1、项目经理

薛永强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硕士10年环保行业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厂区设备安装工程

2白沙河粪便处理厂工艺设备及自控系统工程项目

3顺德区容桂镇第一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4、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5佛山市高明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

2、项目副经理

李登

项目经理

级建造师

本科,16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白沙河粪便处理厂工艺设备及自控系统工程项目2、肇庆市污水净化处理厂;

3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4、增城污水处理厂;

5、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区安装工程。

3、项目主要负责人

薛永强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硕士10年环保行业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厂区设备安装工程

2白沙河粪便处理厂工艺设备及自控系统工程项目

3顺德区容桂镇第一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4、增城污水处理厂;

5、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区安装工程。

4、土建施工负责人

李登

项目经理

级建造师

本科,16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白沙河粪便处理厂工艺设备及自控系统工程项目2、肇庆市污水净化处理厂;

3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4、增城污水处理厂

5、江门市丰乐污水处理厂区安装工程。

5、工艺专业负责人

谭文杰

技术总工

高级工程师

本科,25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

1、肇庆市污水净化处理厂

2、湛江市赤坎水质净化厂;

3、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4、马鞍山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5、东莞企石污水处理厂。

6、电气、仪表专业负责人

技术人员

高级技工

本科,14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

1、浙江永康市污水处理厂;

2、增城污水处理厂;

3、东莞塘夏石桥污水厂。

7、安装、调试负责人

程立军

工程师

工程师

本科,22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马鞍山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2中山益达制衣厂废水处理工程;

3、广东省肇庆市羚山污水处理厂

4、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8、质量管理

张鹏

工程师

本科,11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中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肇庆市污水处理厂;

3、肇庆市羚羊污水处理厂。

9、材料管理

张广军

材料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7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中山益达制衣厂废水处理工程;

2、广东省肇庆市羚山污水处理厂。

10、计划管理

邓钊

施工管理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8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中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11、安全管理

张鹏

安员

工程师

本科,11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中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肇庆市污水处理厂;

3、肇庆市羚羊污水处理厂。

12、施工管理

邓钊

施工管理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8年工作经验,承担的项目:1中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

 

 

 

 

投标人(盖章)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20071010

 

附表5:拟投入本项目的施工机械和材料投入计划表

一、土建部分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制造厂名

购制年份

已使用台班

检修情况

进场时间

自有或租赁

备注

1

挖掘机

PC200

4

进口

 

≤550

正常

按进度

租赁

 根据租赁厂家的最终设备确定

2

压路机

 

2

国产

 

≤500

正常

按进度

租赁

3

摊铺机

 

1

国产

 

≤1000

正常

按进度

租赁

4

塔吊

QT80

2

国产

 

≤800

正常

按进度

租赁

5

砂浆搅拌机

200L 

8

广东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部分购买 

6

单梁起吊机

 

6

广东

2002

5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7

9m3空压机

9m3 

7

蚌埠

2001

6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8

交流电焊机

35kw

8

上海

20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9

自卸车

东风

10

武汉

2003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部分购买 

10

平板振动器

 

8

广州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1

钢筋调直机

GJ4-14/4

2

武汉

20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2

钢筋切断机

GJ-40

2

武汉

20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3

钢筋弯曲机

GW40-1

2

武汉

20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4

钢筋焊接机

UN-100

2

武汉

20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5

混凝土振棒

 

20

广西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部分购买 

16

发电机组

150KW

1

上海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7

小型打夯机

 

5

广州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8

经纬仪

J2

2

南京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9

水准仪

NS3-1

2

南京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0

全站仪

PTSV2

1

上海

2003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1

手持对讲机

H*260MKII

6

北京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2

混凝土渗透仪

HS-40

4

广东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3

电动抗折试验机

DKZ-500

2

杭州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4

水泥检验漏斗

 

2

广东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5

水泥刮平刀

 

3

广东

2000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6

弯沉仪

3.6m附百分

2

广东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7

砂浆分层度仪

 

2

南京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8

木工圆锯

 

2

广东

2003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9

木工刨床

 

4

广东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二、安装部分施工机械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制造厂名

购置年份

已使用台班

检修情况

进场时间

自有或租赁

备注

1

压接钳

10-240mm2

2

国产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2

手枪钻

 

2

日本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3

冲击电钻

 

2

日本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4

信号发生器

S-FQ

1

国产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5

数字直流表

HTQ903

1

国产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6

电动套丝机

 

3

国产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7

手动切割机

 

4

国产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8

砂轮切割机

 

6

国产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9

兆欧表

1000V

1

国产

2002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0

接地电阻测定仪

B/A

1

国产

2001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1

吊机

 

1

国产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12

电焊机

120

10

国产

1999

 

正常

按进度

自有

 

三、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进场时间

备注

1

圆钢

ф10内

根据工程进展提前10天安排进场

分批进场

2

螺纹钢

ф10~25

分批进场

3

螺纹钢

ф25外

分批进场

 

商品混凝土

综合

m3

分批进场

4

预应力管桩

ф400

m

分批进场

5

胶合板(防水1#胶)

18厚

m2

分批进场

6

瓷片

200×300

m2

分批进场

7

地砖

400×400

m2

分批进场

8

硅酸盐水泥

32.5(R)

分批进场

9

硅酸盐水泥

42.5(R)

分批进场

10

硅酸盐白水泥

31.8mpa

分批进场

11

石灰

 

分批进场

12

中砂

 

m3

分批进场

13

机械设备

各类型

分批进场

14

电气自控设备

各类型

分批进场

投标人(盖章)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20071010

 

附表6

承   诺  书 

 

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有限公司:

 

一、现场条件充分了解承诺书

 

我司已按投标须知的要求完成了踏勘现场的工作,并充分了解现场条件。如若中标,我司理解招标人向投标人提供的有关现场的数据和资料,是招标人现有的能被投标人利用的资料。招标人对投标人做出的任何推论、理解和结论均不负责任。我司承诺不会因任何现场条件的阻碍而向招标人索赔工期或费用,并保证不因任何现场条件的阻碍而影响投标承诺的竣工日期。

 

二、工期承诺书

 

我司已充分阅读了招标文件并充分了解本项目严格的工期要求。如若中标,我司保证尽一切力量确保投标承诺的竣工日期,并充分了解在以后施工过程中,本项目会存在比正常项目更多的阻碍工期的情况出现,但我司承诺严格按合同专用条款的内容执行。

我司承诺执行上述内容而需赶工的费用已综合考虑到投标总报价中,不再向招标人申请赶工费。

我司承诺由于我司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将无条件地按合同中的违约条款执行。

另外,我司还承诺不因有关政府批准手续未完成审批而向招标人索赔工期或费用,并保证不因这些因素阻碍而影响投标承诺的竣工日期。

 

二、 管理和技术人员投入承诺书

 

我司已充分阅读了招标文件并充分了解本项目严格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包括现场项目部人员投入的要求。如若中标,我司保证投标所报的全部技术和管理人员均为我公司员工,并在收到招标人进场通知的10天内全部到位,若因技术或管理人员未按投标承诺的人员和时间到位,我司愿承担有关违约责任。

三、 设备材料投入承诺书

我司已充分阅读了招标文件并充分了解本项目严格的材料设备投入要求和工期要求。如若中标,我司保证在收到业主通知后1 0天内及施工过程中,准备并供应充足的材料设备,按投标承诺的时间全部按时到位,能完全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并保证不因任何材料设备因素阻碍工期而影响投标承诺的竣工日期,若因材料设备未按投标承诺的时间投入或供应不充分,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投标承诺的竣工日期,或设备材料未按技术标书中选用的品牌执行,我司愿承担有关违约责任。

我司选用的所有设备已完全响应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中的所有技术条款的要求,若中标后发现有设备参数、设备品牌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我司保证无条件的按业主要求更改且保证投标价格不变。

   

五、施工组织设计承诺书

 

我司已充分阅读了招标文件并充分了解本工程复杂性、工期紧迫性、项目重要性,如若中标,我们承诺将按本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中采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声明采用这些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所发生的切费用已包含在投标总报价中,进场施工后保证不因此而要求增加费用,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

 

六、对质量、安全生产目标的承诺书

 

如果我们的投标被接受,我们保证实现本投标文件所定的质量、安全目标计划。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直到被清退出场,并为此负法律责任。

 

七、对文明施工管理承诺书

 

如果我们的投标被接受,我们保证按榆林市有关文件及本投标文件文明施工管理方案中的要求进行文明施工管理。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直到被清退出场,并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对保证不拖欠民工工资承诺书

 

如果我们的投标被接受,我们保证将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制订保证民工工资支付的方案及保证措施,并在金使用计划表中按月单列需支付的民工工资计划,并保证发包人不因任何由于我方在发放民工工资事宜上而受到任何处罚、诉讼和罚款。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直到被清退出场,并为此负法律责任。

九、资源投入及目标计划承诺表

 

序号

承诺项目

承诺内容

1

投入劳动力

如若中标,我们承诺将按投入劳动力计划表中投入人员的工种、数量按该计划分批投入到本项目施工中。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和违约罚款承诺表中有关条款的处罚。

2

资金使用

如若中标,我们承诺将对本项目的工程进度款实行专款专用,保证所有工程款项均投入到本项目中。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

3

进度计划

如若中标,我们承诺将按进度计划表中的总体进度计划完成总工期和节点工期目标。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

4

施工总平面布置

如若中标,我们承诺将按本投标文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的安排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以不影响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为原则。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

5

工程施工管理

如若中标,我们承诺将按本投标文件工程管理方案中的要求进行施工管理服务、协调及配合服务,不影响总体进度计划,不将工程分包给不符合本工程资质要求的单位施工。否则,将无条件接受合同条款的处罚。

 

投标人(盖章):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

法定人代表(签名或盖章):          法人授权代表(签名或盖章):

日期:二OO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图库网址http://www.xingsc.cn

ftp://xingxin.gnway.net

联系QQ447255935

电话:131115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