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

4.1概况

4.1.1主要项目及施工方案说明

施工导截流及水流控制的主要施工项目为:主河床截流工程上、下游围堰填筑、维护、基坑内排水施工期水流控制及

首先,在截流前完成截流备料的转运与制作、围堰两端水上部分覆盖层及石的清理和截流施工期道路填筑其次在2007320331完成截流戗堤施工合龙;进行截流戗堤闭气、戗堤加高至1802.0m高程及以下的防渗与护坡

在上游围堰加高的同时进行下游围堰施工下游围堰分两期施工,填筑至1786.5m高程后进行高压旋喷防渗处理,高压旋喷完成后进行下游围堰1786.5m1790.0m填筑完成上游围堰1802.m以下的闭气处理和下游围堰防渗墙施工后,进行基坑排水基坑初期抽水完成后立即进行上游围堰防渗体和期填筑;最后在2007630日前完成上游围堰1802m1815m填筑

4.1.2上、下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

4.1.2.1围堰工程地质条件

围堰位于面板堆石坝坝轴线上游约267m左右处,左岸岸坡陡立,右岸为级阶地平台,两岸极不对称。河床覆盖层较薄,厚约15m为砂卵砾石夹块石组成。

围堰左岸接头处岩性为中细砂岩、砾岩,上覆第四系坡积物,厚约35m

围堰右岸接头处为级阶地平台,上部堆积层厚510m,基座岩性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细砂岩、砾岩。

上围堰处总体地质条件较好,断层不发育,岩体透水性较弱,河床覆盖层薄,易于防渗处理,可满足围堰基础要求。

4.1.2.2围堰工程地质条件

围堰位于坝轴线下游585m坝址下游吊桥上游210m处。该处平水期河水位高程1779.65m,河面宽60m左右,水深10m。河床呈宽缓的字型,河床覆盖层薄,厚02.5m

围堰左右岸接头处岩性为K13-2砾岩,属弱风化岩体,其上部均被较薄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

围堰处岩体中断裂不发育,基岩透水性较强,需做防渗处理,岩体较完整,可满足基础要求。

下游围堰左岸端头河床基础,存在JZ-4标开挖和低线路施工过程中滑落的石渣,有可能存在架空现象,对围堰闭气不利。

4.1.3水文资料

4.1.3.1积石峡水电站各种频率受上游水库调蓄后的洪水洪峰流量见表4-1

4-1           受上游水库调蓄后的设计洪峰流量表         流量:m3/ s

项目

各种频率设计值 %

0.02

0.1

0.2

0.5

1

2

5

20

Qm

7550

6050

5850

5600

5400

4990

4280

3160

*此值为逐小时瞬时过程最大流量。

4.1.3.2积石峡分期施工洪水成果见表4-2

4-2             积石峡分期施工洪水成果表              流量:m3/ s

月份

        %

1

2

5

10

16

/

/

1460

1460

710

3260

2730

2530

2380

1112

/

/

1460

1460

4.1.3.3原河床水位流量关系

积石峡水电站截流前上下游围堰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图4-1

4.1.3.4分流建筑物水位流量关系

截流施工期导流由导流洞和左岸泄洪排沙洞联合承担,导流洞进口高程为1790.0m。上游水位~量关系见图4-2,下游水位~量关系保持不变。

 

 

 

 

 

 

 

 

 

 

 

 

 

 

 

 

 

 

 

 

 

 

 

 

 

 

 

 

 

 

 

 

 

 

 

 

 

4.1.4主要工程量

见表4-3

4-3                  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上游围堰

 

 

 

1.1

清坡(含岸边石清理)

m3

17556

 

1.2

齿槽开挖

m3

2760

 

1.3

填筑

m3

317375

 

1.3.1 

1802m高程以上部分直接上堰量

m3

59605

 

1.3.2 

1802m高程以下部分

m3

257770

 

1.4

砂砾石填筑

m3

31288

 

1.5

粘土填筑

m3

10190

 

1.6

过渡料填筑

m3

18750

 

1.7

铅丝笼护坡

m3

5762

 

1.8

块石护坡

m3

3523

 

2

下游围堰

 

 

 

2.1

清坡(含岸边石清理)

m3

2969

 

2.2

砂砾石填筑

m3

26567

 

2.3

粘土填筑

m3

1644

 

2.4

铅丝笼护坡

m3

1696

 

3

截流工程

 

 

 

3.1

混凝土四面体

m3

160

 

3.2

钢筋笼

m3

1000

 

3.3

块石抛填

m3

1000

 

4

围堰拆除

 

 

 

4.1

上游围堰拆除(1802m以上)

m3

59605

 

4.2

下游围堰拆除

m3

29907

 

5

围堰工程防渗工程

 

 

 

5.1

上游围堰

 

 

 

5.1.1 

土工膜

m2

5294

 

5.1.2 

砼截水墙

m3

950

 

5.2

下游围堰

 

 

 

5.2.1 

旋喷灌浆

m2

765

 

4.2 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总体工程布置情况,截流与围堰施工平面布置第三卷·图册》截流与围堰施工平面布置图(JSX5-TB-4-1

4.2.1截流储备料场

依据招标文件要求,截流工程施工所用材料堆存在右岸木场村堆料场,按照不同材料分区堆放。截流备料场总体平整面积为25000m2,其石渣料堆存场占地面积为15000m2,块石料堆存场占地面积为3000m2,钢筋笼堆存场占地面积为3000m2,混凝土四面体堆存场占地面积为1000m2

4.2.2施工道路

依据招标文件,左右岸主要道路均由业主提供和维护,承包人只需布置现场施工道路。根据截流与上游围堰施工需要布置三条填筑料运输道路:自上游临时施工桥右岸连接道路向下游至围堰位置高程分别为1793m(截流戗堤高程)、1802m(戗堤加高高程)、1815m(围堰顶高程),围堰顶高程道路与上游右岸出渣道路相连接。下游围堰业主提供的下游右岸4号施工道路引至1786.5m高程。具体布置及工程量见第三卷·图册》截流与围堰施工平面布置图(JSX5-TB-4-1

4.2.3施工用电与施工照明

主要用电设备有高喷防渗墙施工设备、基坑排水设备及施工区照明等施工用电,电源从本标段上、下游围堰右堰头供电设施点直接引至用电点。

截流施工照明电源从上下游围堰左右岸配电箱引至用电点,配置143000w的管型氙照明,可满足施工照明的要求。其中上游围堰左岸布置3盏,固定在1819m高程平台;上游围堰右岸布置4盏,固定在右岸山体1820.00m高程左右;上游右岸截流备料场固定3盏,固定在专用灯架上下游围堰左右岸各布置2盏,布置在左右岸1810m高程左右。

4.2.4施工用水

主要为堰体高喷防渗墙施工用水,选用22”潜水泵从围堰处黄河直接取水,用DN50的焊接钢管将水引至施工作业面。

4.2.5施工通讯

依据发包方在循化县提供的施工通讯系统与移动电话公司网络,建立施工通讯系统,施工人员配置对讲机20部,并配手机若干部,现场调度室设置两部固定电话。

4.2.6水泥浆制浆站

本次施工制浆量大,制浆强度高,为满足高峰期施工用浆的要求,在下游围堰布置1集中制浆站。制浆系统布置见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见第三卷·图册》灌浆站平面布置图(JSX5-TB-8-2

4.2.7高压旋喷施工平台及废浆处理与排放系统

高喷灌浆时,孔口必然冒出大量的浆液,此浆液主要由地层中的土砂粒和水泥成份及水混合而成。采用三管法施工时,一部分回灌前面喷射的孔,另一部分浆液经自然沉淀除砂后可重新回收利用,不予回收的浆液作为废浆,及时处理排放到指定点。

废浆池布置第三卷·图册》截流与围堰施工平面布置图(JSX5-TB-4-1。具体结构与钻孔灌浆工程中的废水处理池相同。

4.2.8围堰施工料场

上游围堰粘土填料取自于上游土料场位于坝址上游库区,运距约5km;护坡块石填料取自样板弯弃料场,运距约1.5km;砂砾石过料取自河滩砂砾石料场,运距约9.5km;石渣料取自左岸坝址上游的样板弯料场的3C料,运距约1.5km

下游围堰堰体填筑料选用甘河滩料场的砂砾石混合料,距下游围堰约9.5Km,粘土填料取自于上游土料场位于坝址上游库区,运距约5km

4.3下游围堰与主河床截流设计

4.3.1上游围堰设计

4.3.1.1断面的设计

依据招标文件,我对上游围堰的体型设计进行了复核。上游围堰轴线布置在坝轴线上游约267m处,围堰轴线处河床覆盖层厚约为1~5m围堰按级建筑物设计,围堰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设计流量为2530m3/s,对应的上游水位为1813.5m高程,堰顶高程按规范取1.5m的安全超高,即堰顶高程设计为1815.0m围堰最大堰高44m,堰顶长度202m 堰顶宽度10m。围堰临时断面加高高程为1802.0m

4.3.1.2防渗体设计

上游围堰为土石围堰,截流戗堤采用粘土闭气处理,围堰基础采用混凝土截水墙防渗,深入基岩0.2m,围堰堰体采用土工膜防渗的型式。土工膜设置形式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图(JSX5-TB-4-2。工程量:土工膜防渗面积为5294m2,混凝土截水墙950m3

4.3.1.3围堰闭气与防护设计

围堰戗堤及围堰临时断面采用粘土闭气,粘土与戗堤间设砂砾石过料。围堰上游坡面戗堤1793.0高程以下采用钢筋笼防护,1793m高程以上采用干砌块石防护。

4.3.2下游围堰设计

4.3.2.1断面设计

下游围堰布置在坝轴线下游约585m处,围堰轴线处河床覆盖层厚1m~3m,根据导流洞下泄20年一遇洪水流量2530m3/s,对应的下游水位为1789.06m,堰顶高程按照规范取0.5-1.0m的安全超高,堰顶高程设计为1790.0m,最大堰高14.5m,堰顶长度125m堰顶宽度考虑到安全度汛时的交通要求,确定为10m。其断面结构设计尺寸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图(JSX5-TB-4-2

4.3.2.2防渗体设计

下游围堰为戗堤式堰体结构,其顶部设土心墙与1786.5m以下的高压旋喷板墙组成全封闭垂直的防渗体系。高压旋喷防渗墙轴线长为125m,截水面积为765m2,防渗墙造孔间距为10m。其断面结构设计尺寸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图(JSX5-TB-4-2

4.3.2.3围堰防护设计

下游围堰迎水面1790.0m高程以下设1.0m的铅丝笼防护。

4.3.3主河床截流设计

4.3.3.1截流的方式、截流时间和截流流量的设计

依据招标文件要求,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采用围堰全年挡水、导流隧洞和泄洪排沙底孔联合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

1截流的方式的确定

经我现场考察并结合我局的施工经验,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工程在截流时左岸不具备交通条件,只能从右岸向左岸单向进占,选定本工程截流方式选用由右岸向左岸进占的单戗堤立堵截流方式。

2截流时间的确定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截流开始预进占时间不迟于2007320331截流,具体时间按业主通知执行。

3截流流量的确定

依据招标文件要求,积石峡水电站截流流量暂定按公伯峡水电站两台机发电,同时考虑公~积区间10年一遇的3月下旬平均流量,截流流量为691m3/s

4.3.3.2截流戗堤设计

依据招标文件进行截流戗堤断面的设计:截流戗堤的顶高程为1793.0m戗堤轴线距围堰轴线47.95m顶宽为10m,堤顶轴线长约124m 戗堤上游坡比为11.3 下游坡比为11.5,龙口进占的坡比为11.5最大填筑高度约22m。为减少围堰的填筑量,截流戗堤设计为上游围堰的一部分,位于上游围堰迎水侧。在保证戗堤自身稳定的前提下,由于原河床河面宽度较小,为满足截流抛投强度的施工交通要求和堤头稳定性要求,戗堤顶宽度按发包图要求采用10m

4.3.3.3截流龙口水力特性计算

根据原河床及导流建筑物的水位~流量关系,依据我局以往同类截流工程的施工经验,采用图解法计算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比较接近工程实际。

1截流设计流量在截流中分为四部分

Q = Qg+Qd+Qr+Qs                                           4-1

其中:Q——截流设计流量

Qg——龙口流量

Qd——分流建筑物泄流量

Qr——上游河道调蓄流量

Qs——截流基坑渗流量

截流时将QrQs作为安全裕度不予考虑。

Q=Qg+Qd

2不同龙口宽度水力学特性计算

    龙口宽度根据不同流态采用不同公式分别计算。

计算基本假定:视龙口为梯形或三角形过水的宽顶堰;槛顶水面是平的,忽略坡状水面影响;淹没流时上游水深等于下游水深,不计回弹落差;非淹没流时上游水深为临界水深。

淹没流时龙口泄流量用式4-2计算:

                                                     4-2

式中m———流量系数,采用0.300.32;本次计算m=0.31

         ———淹没系数,龙口呈梯形断面时,hn/H≥0.7时为淹没流,查巴浦洛夫斯基淹没系数表;龙口呈三角形断面时,hn/H≥0.8时为淹没流,查别列津斯基淹没系数表

Bcp———龙口平均宽度,Bcp =Shn+b

b——— 龙口底部宽度(m);

———龙口下游水位(m)

———龙口上游水头(m)

     非淹没流时龙口泄流量用式4-3计算:

                                                      4-3

式中m———流量系数,采用0.300.32,本次计算m=0.31

———龙口断面平均宽度,Bcp =Shn+b

———临界水位(m)

其它符号同式4-2

根据龙口流量判别流态,相应选取式4-24-3进行不同龙口水力特性计算。

3龙口平均流速计算

      龙口平均流速按下式计算:

                                                        4-4

其中———临界水位(m)

4龙口抛投材料计算

龙口抛投材料块径按下式计算:

                                                      4-5

式中:d——— 石块折算为球体的直径(m);

vmax———最大流速,计算时取龙口最大平均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9.81m/s2

——— 抛投体密度,

———水密度1t/m3

k———稳定系数,本次截流不护底,取k=0.72

5水力特性计算成果

根据我局似工程截流的成功经验,单戗立堵进占用流速计算抛投料的粒径比较符合实际。从计算结果看,按照式4-5计算的块体粒径和以往资料比较接近。立堵截流水计算图解法见图4-3截流水力特性计算结果见表4-4,截流水力特性变化曲线4-4

4.3.3.4截流戗堤主要工程量

依据我局多年类似工程经验并参照国内外类似截流工程的经验及水力学计算成果,石渣料或砂砾石料抛填流失量为抛投料的20%,砂砾石、石渣的备料利用系数为0.98,四面体、钢筋笼、块石料的损失系数取为设计量的10%。截流工程需准备的材料见4-5

 

 

 

 

 

 

 

 

 

 

 

 

 

 

 

 

 

 

 

 

 

 

 

 

 

 

 

 

 

 

 

 

 

4-4     截流水力参数计算表(主河床截流,截流流量Q=691m3/s

龙口

顶宽

龙口水面宽

上游

水位

截流流量

流态

龙口

流量

龙口水深

龙口平均流速

单宽流量

落差

单宽功率

抛投粒径

抛投

材料

20.78

11.0

1791.63

691

非淹没流

8.22

2.93

1.59

4.5

1.26

5.66

0.16

石渣料

30.64

21.2

1789.70

691

56.5

3.20

2.98

29.4

0.84

24.64

0.45

块石料

42.8

26.0

1787.96

691

171.3

4.96

3.05

43.9

0.83

36.44

0.79

四面体

58.9

28.0

1786.79

691

351.4

11.70

4.34

47.3

0.83

39.26

1.60

四面体

62.5

30.0

1786.55

691

361.8

14.60

3.48

44.5

0.64

36.70

1.03

四面体

71.2

40.0

1785.33

691

371.5

14.67

2.92

39.8

0.36

22.31

0.43

块石料

83.4

51.3

1785.01

691

429.0

14.03

2.58

38.5

0.00

0.00

0.33

块石料

97.6

58.9

1784.43

691

495.0

12.41

1.77

24.7

0.00

0.00

0.16

石渣料

4-5                 截流工程备料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混凝土四面体

m3

160

 

2

钢筋笼

m3

1100

 

3

块石

m3

1100

 

4

石渣

m3

77754

 

4.4主河床截流戗堤及上下游围堰工程施工

4.4.1主河床截流戗堤施工

4.4.1.1主河床截流戗堤的准备工作

1主河床截流前需其它承包人完成的工作:

主河床截流之前JSX-JZ-2应该完成导流洞的施工和验收工作,满足截流要求。截流开始施工时,导流洞与左岸排沙开始进行分流。

2本标段应完成任务

河床截流完成截流施工组织设计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岸坡清理、截流材料制备等2007315具备截流条件。

1)截流施工的组织准备

为确保截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截流前立截流施工现场指挥部,并将组织机构的设计报监理人。主要内容包括截流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成员分工和责任范围、信息交换方式等在截流施工前,由截流施工指挥部组织对截流施工的人员、材料、设备进行检查,达到要求后申请监理人验收。截流施工现场指挥部负责保持与监理人、发包方的联系。

2截流施工的技术准备

2007119完成截流施工方案的设计,并报监理人批复。

3左右岸的岸坡清理

2007315日前完成,左右岸岸坡清理,清理时采用EX210LC长壁反铲开挖,自卸车运至样板弯渣场。

4流材料的制备

a混凝土四面体预制:预制场地在右岸上游截流备料场。采用发包方拌和系统供应的成品混凝土6m3混凝土罐车运输至工作面人工入仓振捣。2007215220计划完成预制混凝土四面体160m3,其中2.0m350个,3.0m320

b钢筋笼加工:钢筋发包人供应,块石从样板弯料场捡集,采用反铲挖掘机装车、20t自卸汽车运至右岸上游截流备料场,在钢筋加工厂完成钢筋笼的制作,现场人工装石、封口。2007215315计划完成加工611个的钢筋笼(尺寸为1.0m×1.2m×1.5m),钢筋笼合计1100m3

c块石备料:从样板弯料场捡集,采用反铲挖掘机装车、20t自卸汽车运至右岸上游截流备料场。2007215315计划完成工程量1100m3

d石渣料:在样板弯料场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20t自卸汽车运至右岸上游截流备料场。2007215315计划完成工程量77754 m3

4.4.1.2截流戗堤施工方案

截流戗堤的顶高程为1793.0m戗堤轴线距围堰轴线47.95m,顶宽10m,堤顶轴线长约124m 戗堤上游坡比为11.3 下游坡比为11.5,龙口进占的坡比为11.5最大填筑高度约22m戗堤位于上游围堰迎水侧。在保证戗堤自身稳定的前提下,由于原河床河面宽度较小,为满足截流抛投强度的施工交通要求和堤头稳定性要求,戗堤顶宽度采用10m,可供一辆载重量 44t的汽车卸料及其它辅助作业机械运行220t自卸汽车卸料

依照截流水力特性计算,根据水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及河床断面形式,截流戗堤共分为(预进占区)(龙口1)(龙口合龙区)三个区。截流进占分区、截流施工戗堤平面布置第三卷·图册》上游围堰截流戗堤分区图(JSX5-TB-4-3)

1I

I区进占长度约40.48m,顶宽32.2m,顶部高程为1793.00m。按照图解法计算,在此区段内最大平均流速为2.58m/s采用石渣料和块石料抛投水面以上,水上部分至1793.0m高程按照坝体填筑工艺进行施工,薄层摊铺碾压,层厚80cm18t自行式振动碾压实,碾压数为68遍,并按招标文件要求取样检测以满足规范要求为准。

2

区长度为40.76m,堤顶宽度为10m,堤顶高程1793.0m按照图解法计算,在此区段内最大平均流速为4.34m/s。因此必须准备充足的石渣、块石、钢筋笼和混凝土四面体进行抛填。区进占采用上、下游角凸出形进占方式,此时先在上游侧抛投大料,将水流挑离戗堤,再用大料抛投下游侧,将落差分担在上下游两侧,然后再用石渣在中间抛投经分析,认为此区段为截流的关键时期,最高施工平均强度达600m3/h

3-龙口合龙区

区为龙口合龙区,此区长度为42.69m,堤顶宽度为10m,堤顶高程1793.0m。按照图解法计算,在此区段内最大平均流速为3.05m/s该区是截流进入最后时期,抛投事先备好的石渣、块石或钢筋笼。采用端部上挑角抛投块石或钢筋笼,抛投料采用钢筋笼、块石;下游全面抛投齐头并进,最大限度的利用抛投前沿工作面,抛投料采用石渣,断面填筑直至合龙。

4)戗堤闭气施工

在完成截流戗堤后进行过度料、粘土闭气施工,填筑宽度、坡度按照施工图控制采用挖掘机从甘河滩装过渡料、20t自卸汽车运至堤顶采用挖掘机从右岸土料场装土,采用后退法卸料。过渡料完成30m后进行粘土闭气料施工,采用挖掘机从右岸土料场装土,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堤顶,采用后退法卸料。

4.4.1.3截流戗堤分区工程量及施工强度计算见表4-6

4.4.1.4截流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1机械设备选型与配置

1设备配置选型原则

所选的挖装运机械应能满足施工强度的需要,实际截流施工时石渣料每班10小时

的最高施工强度为Pmax=5998m3/,混凝土四面体抛投最大施工强度为Pmax=83m3/,块石抛投最大施工强度为Pmax=313m3/,钢筋笼抛投最大施工强度为Pmax=234m3/

首先选择开挖回填工序中起主导、控制作用的挖装机械,其它机械随挖装机械而定,其生产能力应略大于挖装机械的生产能力。

依据施工实际情况,每天安排两班,每班工作时间按10小时计算。

 

 

4-6                截流戗堤工程量及施工强度计算表

分区

截流分区

单位

四面体

石渣料

块石料

钢筋笼

合计

备注

I区预进占

工程量

m3

 

11304

200

150

16525

预进占计划开始时间2007320预进占堤顶宽度32.2m

m3

 

4871

 

 

计划施工时间

h

 

40

22

16

78

连前累计时间

h

 

40

62

78

 

平均施工强度

m3/h

 

410

9

9

 

最大施工强度

m3/h

 

512

11

12

 

最大班施工强度

m3/b

 

5123

114

117

 

区           (龙口1)

工程量

m3

160

38389

600

700

39849

进占时戗堤顶宽度10.0m

计划施工时间

h

24

80

24

36

164

连前累计时间

h

102

182

206

242

 

平均施工强度

m3/h

7

480

25

19

 

最大施工强度

m3/h

8

600

31

24

 

最大班施工强度

m3/b

83

5998

313

243

 

区           (龙口2)

工程量

m3

0

13320

200

150

13670

进占时戗堤顶宽度10.0m,计划于2007331合龙

计划施工时间

h

 

28

10

8

46

连前累计时间

h

 

270

280

288

 

平均施工强度

m3/h

 

476

20

19

 

最大施工强度

m3/h

 

595

25

23

 

最大班施工强度

m3/b

 

5946

250

234

 

工程量合计

 

160

67885

1000

1000

70045

 

备注

四面体、块石、钢筋笼的损失系数为1.1,石渣料、砂砾石料、过度料和闭气料的流失系数为1.2

2)挖装机械配置

石渣料挖装设备:依据设备施工能力计算,选用EX750正铲1台、KLD115Z装载机1台、KLD85Z装载机1台;块石、混凝土四面体、钢筋笼的挖装设备根据运输能力配置CAT330C反铲2台,16t吊车1台。

配置石渣料的挖装设备每班可完成的工作量为6214m3/>Pmax=5998m3/班;因此,石渣挖装机械配置1EX750正铲、1KLD115Z装载机、1KLD85Z装载机是合理的。

3)推土、运输及碾压机械配置

石渣运输设备:根据设备施工能力与戗堤车辆流量(每小时45车次)计算,1EX750正铲配置344t自卸汽车、1KLD115Z装载机配置444t自卸汽车、1KLD85Z装载机配置244t自卸汽车。运输设备配置1044t自卸汽车,每班可完成的工作量为6271m3/>挖装能力6214m3/班,满足生产需要。

由于截流施工期间块石、混凝土四面体、钢筋笼的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决定了装车能力:根据设备施工能力计算,钢筋笼运输配置220t自卸汽车,块石运输配置420t自卸汽车,混凝土四面体运输配置220t自卸汽车。

320HP推土机1台即可满足平整工作的需要,并配置1220HP推土机备用碾压设备选用118t自行式振动碾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根据施工设备选型计算,配置设备资源见表4-7设备台时(台班)产量计算分析见第十八章。

4-7                  截流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压正铲

EX750

1

 

2

液压反铲

CAT330C

2

 

3

液压长臂反铲

EX210LC

1

 

4

装载机

3.0m3/6.0m3

1/1

 

5

推土机

220HP/320HP

1/1

 

6

振动碾

18t自行碾

1

 

7

自卸汽车

20t

12

备料时需要12

8

自卸汽车

44t

9

戗堤截流时使用

9

汽车吊

16t

1

 

10

洒水车

5t

1

 

11

合计

 

/

32

 

2)材料配置物资计划(见表4-8

4-8              截流施工主要物资材料计划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总需要量

备注

1

柴油

0#

t

380.5

 

2

钢筋

Ф15Ф20mm

t

45.8

 

3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依据施工强度、施工设备、施工管理需要,配置人力资源,其配置计划见表4-9

4-9           截流施工人力资源配置划表

序号

岗位/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管理

12

 

2

技术顾问

9

 

3

施工技术

18

 

4

司机及修理

64

 

5

高级熟练工

12

 

6

熟练工

12

 

7

半熟练工

12

 

8

普工

65

 

9

合计

204

 

4.4.2下游围堰堰体填筑工程施工

4.4.2.1上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程序

1上游围堰施工程序

主河床截流 1793m高程以下闭气防护 围堰加高培厚期填筑至1802m高程 1802m高程以下粘土防渗与坡面防护 下游围堰混凝土截渗墙 上游围堰期填筑及土工膜铺设施工上游围堰期填筑及土工膜铺设施工

2下游围堰施工程序:

河床截流 围堰期填筑至1786.5高程 高喷防渗墙施工 围堰期填筑 基坑初期抽水。

4.4.2.2施工方案

1上游围堰堰体填筑

上游围堰堰体填筑分期进行施工,围堰填筑分期分序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JSX5-TB-4-2期为戗堤加高培厚至1802.00m高程期为围堰1802.00m高程以下堰体的填筑期为围堰1802.00m上的堰体填筑期上游堰体填料主要包括铅丝笼和块石护坡、防渗土、砂砾石过料及石填筑;期围堰体填筑主要包括石渣料填筑及砂砾石料填筑。

防渗土填料取自于上游土料场位于坝址上游库区;护坡块石填料取自样板弯弃料场;砂砾石过料取自甘河滩砂砾石料场;石渣料1802m高程以下部分取自左岸坝址上游的样板弯料场的3C,上游围堰1802m高程以上部分为右坝肩开挖料直接上堰填筑

上游围堰堰体填筑按照其施工技术要求、自下而上分层碾压。料场采用装载机/掘机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堰体由右岸向左岸进占法卸料填筑,推土机铺料。大面选用18t自行式振动碾碾压6-8边,局部及边角部位配备平面振动夯板夯实。

2下游围堰堰体填筑

下游围堰堰体填筑分期进行施工,围堰填筑分期分序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图JSX5-TB-4-2期为1786.50m以下的堰体水下抛填;期为下游围堰1786.5m以上堰体的填筑(在高喷防渗墙施工完毕开始)。下游堰体填料主要包括砂砾石、防渗黄土及铅丝笼护坡。

围堰填筑砂砾石取自甘河滩砂砾石料场;防渗土填料取自位于坝址上游库区上游土料场

下游围堰1786.00m高程以下为戗堤式堰体结构,料场采用装载机/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堰体由右岸向左岸水下抛填进占法卸料填筑,推土机铺料。水上部分施工同上游围堰施工。

4.4.2.3堰体填筑与截流戗堤施工质量控制

1围堰压实控制标准

采用堆石填筑时,干密度不小于21.1kN/m3;采用砂砾石填筑时,相对密度不小于0.80,干密度不小于23.3kN/m3

2主要检测项目

围堰填筑依据质量检测三检制,主要检测/检查项目有:石渣料的干密度不小于21.1kN/m3,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小于0.80干密度不小于23.3kN/m3;填筑料的铺料厚度与碾压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填筑料的取样频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每层检测一次压实度、干容重

检测程序与质量定见第章相关内容。

4.4.3上、下游围堰拆除

4.4.3.1上游围堰拆除

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在水库蓄水前需完成上游围堰1802.0m高程以上部分的拆除。工程量为59605m3,最大开挖高度13.0m,配置反铲挖掘机2台,20t自卸车15辆,采用进占开挖装车运的方法拆除,计划15天完成。

4.4.3.2 下游围堰拆除

下游围堰分两期进行拆除,拆除断面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图(JSX5-TB-4-2。根据业主统一计划及电站总体进度形象,在水库蓄水前完成期拆除,工程量约为15000m3;配置挖掘机2其中1台长臂反铲)20t自卸车10辆,采用退挖装车运的方法拆除,计划5天完成。在水库蓄水期间完成期拆除,工程量约为15000m3。配置挖掘机2(其中1台长臂反铲)20t自卸车10辆,采用退挖装车运的方法拆除,计划10日天完成。高压旋喷防渗墙在拆除时,视其情况采取控制松动爆破技术松动后挖除。

4.4.3.3质量检查

上游围堰拆除至1802.00m高程,下游围堰拆除至原河床高程。主要检测的主要内容为开挖高程,在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开挖高程的控制、开挖后及时对开挖基础面进行测量校核,满足设计要求。下游围堰在蓄水断水期间,检查河床拆除情况,对河床进行最后清理,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4.4.4下闸蓄水

在下闸蓄水前,按照发包方和设计提出的应完成工程内容和应达到的工程形象,制定相应的下闸蓄水施工措施,仔细检查落实蓄水前应完成的工程项目,并报监理审批,对本标段合同施工区域内的水库淹没范围进行清理,拆除淹没区内的临时建筑物、有碍水电站运行安全施工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岸坡塌方。

4.4.5资源配置计划

4.4.5.1机械设备资源配置计划

按照施工强度分析,根据设备施工能力计算,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见表4-10

4-10                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压正铲

EX750

1

 

2

液压反铲

CAT330C

2

 

3

液压反铲

PC300

1

 

4

液压长臂反铲

EX210LC

1

 

5

推土机

220HP/320HP

1/1

 

6

振动碾

18t自行碾

1

 

7

自卸汽车

20t

30

 

8

洒水车

5t

1

 

9

合计

 

/

34

 

4.4.5.2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依据施工强度、施工设备、施工管理需要,配置人力资源,其配置计划见表4-11

4-11                 施工人力资源配置划表

序号

岗位/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管理

6

 

2

施工技术

14

 

3

司机及修理

74

 

4

电工

6

 

5

电焊

20

 

6

钢筋

10

 

7

普工

25

 

8

合计

155

 

4.5上、下围堰防渗体施工

4.5.1土工膜防渗体的施工

4.5.1.1土工膜与砼防渗墙的连接施工

上游围堰土工膜设于堰体中部,从河床至1814.0m高程,铺设总量为5294m3,是基础混凝土截水墙以上的防渗体。与堰基河床、右岸岸坡和左岸岸坡连接均采用由人工开挖基础形成齿槽,土工膜与混凝土截水墙的连接采用埋入式;在复合土工膜埋入混凝土之前,按施工图要求预留合适的折皱量,以适用堰体的沉陷变形,连接形式以施工图为准。

4.5.1.2防渗土工膜铺设施工

1根据围堰防渗水头及招标文件,上游围堰防渗土工膜材料选用两布一膜型式,膜厚0.8mm,幅宽4.0m,单幅长度50.0m,单位平米约重1450g/㎡,土工膜为热复合PE膜。

1土工膜铺设前,保护层要碾压密实、平整,不得有树根、杂草和突出尖角块石露出。

2土工膜宜在干燥暖和天气进行铺设,气温不低于15oC时施工。

3土工膜铺设不应过紧,留足够余幅(大约3%),以便拼接和适应气温变化。

4接缝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平行。

5坡面弯曲处注意剪裁尺寸。

6随铺随压,以防风吹。

7施工中发现损伤,及时修补。

8施工人员穿无钉鞋或胶底鞋。

9施工中注意防火,禁止工作人员吸烟。

2砂砾石料施工

砂砾石料的铺料厚度、碾压数以监理人批准的现场试验报告为准。经碾压相对密度不低于0.8砂砾石料填筑按坡比11填筑,填筑厚度暂定为0.40m,其压实参数现场试验确定。当砂砾石料填筑高度达到2.5m左右时, PC220液压反铲按11.5削坡挑拣坡面超径石,并人工修整。

3土工膜铺设工艺

砂砾石料填筑经验收合格开始土工膜的施工。土工膜采用自下而上字形人工铺设的方式施工(其具体折皱高度及折皱角度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采取边铺边进行堰体回填,回填一层,铺设一层。铺设土工膜时不宜拉得太紧,应留23%皱量,以适应坝体的沉陷变形;铺好的土工膜应及时覆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做到当天铺膜,当天覆盖完毕;铺设土工膜时,工作人员应穿软底鞋,严禁施工人员穿带钉鞋进入作业区。

土工膜的规格:复合土工膜的幅宽为4.0m、单幅长度为50.0m,四边预留10cm宽拼缝带,以便于施工时膜与膜的拼接。

土工膜的拼接:土工膜连接采用热熔焊接连接方式,无纺布采用细线缝合式连接。施工时需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施焊参数。热熔焊采用TH-Ⅰ型双驱动自行式土工膜焊接机。正式拼接前,根据施工气温进行施焊,确定行走速度和施焊温度。一般行走速度1.52.0m/min,施焊温度180℃220℃。拼接焊缝10cm两道焊缝,每道10mm,两道焊缝间有12mm宽的空腔。用此空腔来检查其焊接质量。

4.5.2高压旋喷防渗板墙施工

4.5.2.1高压旋喷防渗板墙施工方案

下游围堰河床覆盖层较薄,约为0-3m.高压旋喷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为1786.50m,宽度为20.5m,高压旋喷防渗墙施工面积为765m2钻孔工程量为872m,最大钻孔深度为10.5m高喷灌浆采用三管法高压旋转喷射。

下游围堰高压旋喷施工前,先在回填的下游围堰工作平台上挖好排水沟并采用5cm的砂浆护面,其断面尺寸为0.5m×0.5m,长度为145m。其工程量为人工开挖砂砾石37.5m3M7.5砂浆225m22个回浆沉淀池,其断面尺寸为4.0m×4.0m×2.5m浆液处理后排入黄河(回浆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入河道)

在现场高压喷射注浆作业开始前,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人指示,选择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区段,并按室内试验选定的配合比进行高压喷射注浆的工艺试验,以选定布孔方式、孔距、排距和孔深以及喷射流量、压力、旋速和提升速度等工艺参数。

因故停喷后重新恢复施工前,应将喷头下放30cm,采取重叠搭接喷射处理后,方可继续向上提升及喷射注浆,并记录中断深度和时间。停机超过3h时,应对泵体输浆管路进行清洗后方可继续施工。

4.5.2.2高喷施工工艺流程

高喷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5

 

 

 

 

 

 

 

 

 

 

 

 

 

 

 

4.5.2.3钻孔施工

1)钻孔顺序

高喷孔钻孔分序施工,先施工序孔,后施工序孔;孔位布置如图4-6

 

 

 

 

 

4-6   钻孔布置图

2钻孔方法

高喷孔的孔斜直接影响高喷质量,孔斜率不能大于1.5%,除采用自重较大、钻孔时易于保持稳定的整体钻机外,施工时选用合适的钻孔方法。

3)钻孔施工工艺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作业包括旋喷防渗墙轴线放样、高喷孔测量定位、高喷钻孔孔斜率的测量等内容。

2防渗墙轴线测量

施工前进行旋喷防渗墙轴线的测量,并在轴线上每1520m1个基准控制点。

3)高喷孔孔位定位

利用轴线上的局部基准控制点进行高喷孔位定位,采用50m钢尺测量定位,孔位定位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4高喷孔孔斜测量

在高喷钻孔结束后及时进行高喷钻孔孔斜的测量。测斜仪采用KXP型测斜仪。

5开孔检测和保护

开孔前,严格检测钻机钻杆的垂直度和钻头所对的孔位,直至确保位于铅垂状态和开孔孔位误差不大于5cm

4)技术措施

1)本工程施工钻孔为复杂(戗堤式堰体)地层钻进,采用跟管钻进方法成孔。

2)钻孔均为垂直孔,孔斜率不得大于1.5%;钻孔时拟采取的防止孔斜措施如下:

钻机就位后用水平尺或框式水平仪调整机身水平、立轴垂直,垫平、垫牢机架,并反复测试无误后方可下钻;

采用减压钻进工艺进行操作,加大钻杆直径和钻头重量,钻进时,保持在减压状态下作业。

3)钻孔孔径不小于φ89mm

4)护壁材料:采用跟管钻进后下设特制的PVC

4.5.2.4高喷灌浆施工

高压喷射注浆采取自下而上进行,注浆过程中达到:高压注浆设备的额定压力和注浆量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确保管路系统的畅通和密封;水、浆均应连续输送,水泥浆液的高压喷射作业不得停喷或中断。

水泥浆液应进行严格的过滤,防止喷嘴在喷射作业时堵塞。

按监理人指示定期测试水泥浆液密度,浆液水灰比为111.51时,其相应浆液密度分别为1.5 g /cm31.37g/cm3,当施工中浆液密度超出上述指标时,应立即停止喷注,并调整至上述正常范围后,方可继续喷射。

1高喷施工主要工序

1地面试喷

将高喷机移至孔口处,先进行地面浆、气、水试喷,检查各管路是否畅通以及高喷压力和流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合格后向成孔内下入喷射管。下管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如水、气、浆嘴堵塞等异常情况则立即停止下管,将喷射管提出地面,处理完毕后再次下设。

为防止喷嘴堵塞,采用包裹喷头下设高喷管至孔底的办法。

当喷管不能顺利下到孔底时,采用振动器动下设到钻孔孔深。

2开喷

高喷管下至孔底后,三种介质送人顺序为浆、气、水,待孔口返出水泥浆后,即可按即定的提升和旋转速度进行高压喷射灌浆。

3提升喷射

高喷灌浆自下而上均匀连续进行。提升过程中因拆卸喷射管而中断时,重复高喷灌浆长度不小于0.2m。喷浆中因机故中断时,应尽力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且续喷时应复喷0.5以保证桩体的连续性。如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将孔内未喷段水泥浆置换成泥浆。

4孔口回灌

高喷灌浆结束后,充分利用相邻孔的孔口回浆或新制水泥浆液对已完成孔进行及时回灌,直至浆液面不下降为止以保证桩顶质量。

5水泥浆液的拌制

高喷施工,拟采用纯水泥浆液,其浆液的经验配合比和基本性能指标见表4-12。施工时将根据试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12             浆液经验配合比基本性能指标 

高喷方法

基本配比

指标

备注

水泥

密度(g/cm3)

三管法

100

100

1.5

 

4.5.3粘土墙施工

高压旋喷结束后,按心墙设计体型,在高喷防渗墙两侧下挖40--50cm,用土回填并压实,然后进行墙与上层堰体的分层填筑施工,粘土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粘土填筑质量合施工图要求。

4.5.4防渗体施工质量控制

4.5.4.1混凝土质量控制详见第章相关内容。

4.5.4.2土工膜防渗体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原材料土工膜质量及性能技术指标检查:产品质量是指主膜有无裂口、针眼、空穴及接头处脱离或皱折等现象;检查方法为试验检测、强光照射及撕开无纺布表层等办法。以下针对这些情况分别简述。

土工膜材料检查:防渗用土工薄膜,主要是检查防渗主膜的质量情况,检查内容有:主膜性能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其中产品质量是指主膜有无裂口、针眼、空穴及接头处脱离或起皱等现象;检查方法为试验检测、强光照射及撕开无纺布表层等办法。以下针对这些情况分别简述。

材料性能技术指标:材料性能技术指标应按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指标要求检查,用试验的方式检测,性能技术指标既要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又必须在现场抽样检测;取样方式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要求,满足防渗水头对上下游围堰材料抗冲刷及渗漏。

土工膜产品质量检查主要是对膜有无裂口、针眼、空穴及接头处脱离或起皱现象的检查,对于裂口、针眼、空穴现象,检查方法是将成卷土工膜逐卷摊开立起对着强光照射,分辨土工膜有无透光现象,对存在问题部位进行剪除拼接或贴补粘接处理,拼接膜有无产生这些现象,对产生这些现象的部位进行剪除拼接或贴补粘接处理,拼接或贴补要求同土工膜粘接。对于没有产生这些现象的土工膜也应做一定数量的抽样检查,检查方法是将膜外层的无纺布撕开,等检查完后再进行无纺布贴补粘接处理。对于土工膜接头处膜脱离或起皱现象,检查是将成卷土工膜摊开沿边检查即可,处理方式同上。

施工质量控制形成以下记录:

1土工膜防渗墙轴线、土工膜防渗墙上升高程测量放样成果;

2土工膜原材料试验成果;

3土工膜连接体取样试验成果;

4现场连接、铺设工艺试验报告;

5现场连接、铺设、回填土等施工记录;

6质量检查记录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4.5.4.3高压旋喷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

1钻孔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

钻孔质量的主要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主要4-13

4-13              高喷钻孔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参数

设计要求

检测方法

检验频率

责任人员

复核人员

孔位

5cm

尺量

每孔

钻机操作工

班长和值班员

孔斜

≤1.5%

DUZ-D测斜仪

5m

钻机操作工

班长和值班员

终孔深度

入岩0.2m

钻孔取样

每孔

钻机操作工

班长和值班员

采用钻机成孔时,将钻孔钻至施工图纸规定的深度后再插入喷管到预定深度,经监理人检验合格,方可进行高压喷射注浆。

2高喷灌浆质量的控制

高喷灌浆质量的控制重点是过程控制,为了使高喷质量得到控制,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1钻孔孔径比高喷管的直径大一些,可以较好地保证孔内余浆的顺利上返,从而可以有效保证高压射流束对地层的破坏效果、进而达到最大桩径。

2采取有效的防止孔斜的技术措施及方法,充分保证钻孔的孔斜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采用较高精度的测斜方法,可有效跟踪钻孔的实际轨迹,对分析防渗幕体的完整性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3高喷灌浆设备采用速度可无级调节的机械,无论是旋转速度、提升速度,还是高压泵的压力和流量,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可以根据高喷钻孔所揭露地层的实际情况对高喷参数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创造较好的设备条件。

4高喷灌浆过程之中经常检查泥浆(水)泵的压力、浆液流量、空压机的风压和风量、钻机转速、提升速度及耗浆量,以便全程掌握高喷的施工状况。

3质量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高喷灌浆施工是特殊过程,对其关键工序的控制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中,我们主要做好对钻孔、灌浆过程的控制。钻孔要保证其成孔质量,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浆进行前,机班组准备就绪后,由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经常检查各种施工参数,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

4质量记录

高压喷射注浆作业前进行以下项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桩位的现场放样成果;

2材料试验成果;

3浆液配合比试验成果;

4钻孔偏斜率。

高压喷射注浆作业过程中进行以下项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喷射插管插入深度;

2现场高压喷射注浆试验成果;

3高压喷射作业的工艺检验;

4冒浆试件的试验成果。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结束后,按施工图纸规定及监理人的指示要求进行以下项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高压喷射注浆桩(孔)的平面位置;

2高压喷射注浆防渗墙的墙体垂直度、连续性、均匀性和搭接程度;

3高压喷射注浆固结体的强度、透水性以及溶蚀和耐久性能,高压喷射注浆固结体的质量检验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选用开挖检查、钻孔取芯。采用压水试验等方法,并符合YSJ210-92YBJ43-924.0.1条至第4.0.3条的规定检查施工质量。

4.6施工排水

4.6.1工作任务

施工期排水包括上下游围堰防渗体(上游围堰1802.0m高程以下的闭气与防渗、下游围堰高压旋喷防渗墙)完成至上下游围堰拆除时间段内基坑积水、围堰及地基渗入基坑的渗流量、降雨和施工废水的抽排,以保证体在干地施工的条件。

4.6.2排水量计算

4.6.2.1初期排水

排水总量包括基坑积水、围堰堰体与基础渗水基坑上游水深为12.6m、下游水深为8.6m。为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基坑水位下降速度控制在1.0m/d以内,则计划排水工期为15天。

1基坑积水的计算

依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截流完成后下游水位为1784.1m高程(流量为691m3/s),根据断面计算结果,基坑积水量总量36.6m3

2围堰堰体与基础渗水量

上游围堰防渗土工膜、下游围堰高喷防渗墙施工完成后的渗流量,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按照经验估算,总渗流量为基坑水量的3倍,则在初期排水其内的渗流总量约为95.2m3

3降雨量

由于初期排水历时较短且在枯水季节,按照招标文件提供的气象资料4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mm、平均蒸发量为276.2mm5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9.5mm、平均蒸发量为265.2mm。则计算初期积水排水量时可不予考虑。

经以上分析计算初期排水总量约为131.8m3

4.6.2.2排水能力及排水设备选择

按照施工进度要求,15d内需完成基坑初期排水,经计算水泵总抽水能力不小于3660m3/h按照上述计算排水总量根据式4-6选择初期排水设备,见表4-14所示。

水泵数量计算:

n=Q×K/q                                    (式4-6

Q—总排水量

K—备用系数,取为1.25

q—单机排水量

4-14                 基坑初期排水机械设备表

名 称

型 号

台数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备 注

S型单级吸离心泵

300S-26A

3

720

26

75

下游抽排

IS型单级吸离心泵

150S78B

2

170

37

37

下游抽排水

S型单级吸离心泵

250S65

2

360

71

132

上游抽排水

IS型单级吸离心泵

150S78A

2

180

67

45

上游抽排水

潜水泵

175QJ30-30

4

30

30

5.5

备用调节抽排

合计

 

13

3700

 

669

 

4.6.2 经常性排水

施工中经常性排水主要包括围堰堰体及基础渗流、施工中可能的降雨及施工弃水。根据排水泵站设置分为上游排水和下游排水。选用的设备保证排水的持续性并配置应急的备用设备避免施工场地造成积水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为原则基坑抽水的泵坑、水泵、排水管路、动力和照明线路等的布置报监理人批准后执行。

4.6.2.1渗流计算

依据招标文件,考虑围堰的结构型式及防渗结构特点、坝基基坑的形状,坝基渗流计算在防渗墙形成之后,按有围堰的无压非完整形基坑计算,分别得出上游围堰的渗流量q1及围堰底下地基的渗流量q2,然后进行叠加:

                        4-7

                          (4-8)

                              (4-9)

                                 4-10

                   (4-11)

                              (4-12)

经计算上游围堰渗流量为Q=426m3/h

同理计算出下游围堰渗流量Q=214 m3/h

4.6.2.2 降雨量及施工弃水

经计算施工弃水和多年平均降雨量叠加,换算成流量后约为上游基坑110m3/h,下游基坑16m3/h

4.6.2.3 排水量的确定

依据施工进度安排,经常性排水时间段为200751上下游围堰拆除,则上游基坑排水量为Q=536m3/h,下游基坑排水量为Q =230m3/h

4.6.2.4排水设备配置

基坑经常性排水量,按计算渗流量乘以1.3的扩大系数计算的排水量配置水泵上游基坑排水量为Q抽上=696.8m3/h,下游基坑排水量为Q抽下 =299m3/h

据此按照式4-6计算选用排水设备,配置见表4-15

4-15                基坑经常排水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设备

型号

流量m3/h

扬程m

配套功率kw

台数

排水能力

水泵部位

备  注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

250S65

360

71

132

2

720

上游基坑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

150S78B

170

37

37

2

340

下游基坑

 

潜水泵

175QJ30-30

30

30

5.5

4

120

移动排水

 

4.6.3 基坑排水系统布置

4.6.3.1初期排水系统布置

初期排水时,按照水位下降不大于1.0m/d控制,由于水深约为12.6m因此选用动式抽水泵站,上下游各布置一套,水位每下降约5m移动一次。其初期抽水系统布置见第三卷·图册》水系统布置示意(JSX5-TB-4-4。电源分别由上、下游右堰头配电箱接入,VV3×50+1×16电缆长度约为180mVV3×19+1×35电缆长度约为215m最大负荷上游围堰354kw下游围堰299 kw在上下游泵站设控制上游抽排至上游河道,下游抽排至下游河道。计划抽水时间2007562007520

4.6.3.2经常性排水系统布置

上游排水根据基坑开挖深度不同,分3期布置,一期泵站平台高程为1772.0m二期泵站平台高程为1767.0m三期泵站平台高程为1762.0m抽水布置见第三卷·图册》水系统布置示意(JSX5-TB-4-4)下游泵站平台高程为1776.0m)。电源分别由上、下游右堰头配电箱接入,VV3×50+1×16电缆长度约为180mVV3×19+1×35电缆长度约为215m最高负荷上游围堰264kw下游围堰74 kw。在上下游泵站设值班房和控制柜,上游抽排至上游河道,下游抽排至下游河道。计划抽水时间从20075212010531

4.7安全度汛

根据积石峡水电站大坝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200711开工20101231竣工,历时48个月主要度过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汛期如何安全度过这4个汛期,是确保工程按期竣工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采取以下方案,确保设计洪水的度汛安全

4.7.1安全度汛方案

黄河流域每年的主汛期为71930,其度汛标准与度汛建筑物为:

20072008年围堰度汛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Q(p=5%) =2530 m3/s

2009年坝体度汛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Q(p=1%)= 3260 m3/s对应的上游水位为1822.80m

2010年汛期,大坝达到正常蓄水要求,6月底导流洞封堵,水库蓄水,2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Q(p=0.5%)= 3610 m3/s

4.7.2汛期工程形象及水力计算成果

1根据大坝施工总进度安排,各年度度汛形象为:

20072008年围堰度汛,上游堰顶高程1815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1790m

2009610前,坝体填筑1825m高程;2009831,坝体填筑至1857.00m高程;

2010531前完成面板混凝土施工;2010630完成坝前粘土铺盖、石盖重施工、上下游围堰拆除

2水力计算成果见表4-16

4.7.3安全度汛措施

4.7.3.1主体工程度汛措施

12007年和2008年的安全度汛技术措施

上游围堰的迎水面采用铅丝笼及块石防护至堰顶1815.00m高程;下游围堰的迎水面采用铅丝笼防护至堰顶1790.00m高程。

22009年安全度汛措施

4-16                   水力计算成果表

汛期

度汛标准

导流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

水位高程(m

2007年、2008年(7-9月)

Q≤2530m3/s

导流隧洞

岸泄洪洞

上游围堰     (1815.00m

上游围堰  1813.50m

下游围堰  1789.06m

2009年(7-9月)

Q≤3260m3/s

导流隧洞

岸泄洪洞

大坝

高于1825m

坝前       1822.80m

下游围堰       1790.38m

2010年(7-9月)

Q≤3610m3/s

岸溢洪道

大坝

1857m

坝前1855m

下游围堰已拆除

上游采用坝体度汛,大坝上游坡面采用挤压式边墙防护。由于下游水位为1790.38m,堰顶高程为1790.00m高程,下游围堰度汛临时加高至1791.50,使用材料编织袋装砂砾石,中间回填粘土,其断面形式如图4-6。工程量为:反铲开挖砂砾石210m3,石渣填筑340 m3,粘土回填404m3。下游围堰度汛临时加高断面形式见第三卷·图册》围堰施工断面图(JSX5-TB-4-2

32010年的安全度汛措施

汛前坝体面板混凝土已完成至1857.0m高程,导流洞已封堵(非本标段)、岸溢洪道已达到过流条件(非本标段),因此上下游均采用坝体度汛,并在汛前完成上下游围堰的拆除。

4.7.3.2土石方开挖边坡的防汛措施

土石方开挖边坡的防汛措施为:在距开挖线15m-25m以外设置排水沟,具体设置形式及布置详见第五章。

4.7.3.3临时设施度汛措施

在每年汛前,对施工道路、生产厂区等临建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修整挡土墙、排水沟、房屋等,工程量约为浆砌石300m3,排水沟清淤360 m3,水泥20t,砂子38 m3

4.7.3.4组织措施

2007年至2010年每年枯水期末成立度汛领导小组,制定建立防汛指挥机构并明确防汛责任人,并报监理人。依据度汛设计报告对度汛工作进行全面、周密的检查(形成度汛检查记录),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2007年至2010年每年枯水期末,向监理人申请度汛工作项目验收。

设立专职水情预报人员(2人),随时和监理发包取得联系,及时掌握水情情况,分析上游来水趋势及可能发生的流量情况,为安全防汛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水情分析,判断上游来水是否超过设计度汛标准、上游围堰过水不可避免时,及时对堰体采取抗冲措施及完成基坑的撤退工作。

根据防汛任务,建立专业防汛队伍。建立防汛通讯及水情报警系统。

4.7.4度汛应急预案

每年枯水期末制定年度度汛应急预案并报监理人审批,以防超标洪水发生对建筑物的破坏。

根据积石峡水电站招标文件及我局的经验,黄河上游的洪水主要为降雨形成的坡面汇水。有设立的专职水情预报人员和监理人及发包人取得联系,及时掌握水情情况,分析上游来水趋势及可能发生的流量情况,为安全防汛提供决策依据。

4.7.4.1下游围堰的度汛应急措施

12007年、2008年的汛期度汛应急措施:

经对监理人、发包人提供的汛情预报分析后,在超标洪水预计到来前5天完成上下游围堰的度汛措施。上游围堰采取将堰体土工膜加高2m1816m高程,堰顶至1816m高程在土工膜两边采用编制袋装砂砾石防护,临时加高断面顶宽度为1.5m。工程量为编制袋23000个,砂砾石686m3,土工膜915m2上游围堰采取上述应急措施其度汛流量可达到2655m3/s,对应的上游水位为1815.61m。对于洪水流量可能大于2655m3/s时,及时组织基坑施工人员与设备的撤离。下游围堰堰顶设计为1790.m的高程可以满足上游围堰加高后的度汛标准。

22009年的汛期度汛应急措施:

2009年上游采取坝体度汛,汛前坝体填筑工程不得低于1825.0m高程,坝体度汛标准已不低于3331m3/s下游围堰的度汛应急措施与4.7.3.1中(2)相同。工程量为反铲开挖砂砾石210m3,石渣填筑340 m3,粘土回填404m3

对于洪水流量可能大于3331m3/s时,及时组织坝面、基坑施工人员与设备的撤离。

4.7.5资源配置计划

1防汛器材设备及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在防汛度汛期间,成立防汛抢险机械队和防汛抢险施工突击队,充分利用工地所有设备及人员,全力以赴进行防汛抢险,保证度汛安全。

2物资材料资源配置计划

主要防汛物资包括:雨衣50件,雨鞋50,编织袋10000

4.8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4.8.1技术措施

1基础处理工程系隐蔽工程,在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并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严格按设计图纸、文件、技术要求等规程、规范执行。

2截流及上下游围堰工程开工前按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人,经批准后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及时组织项目部技术交底,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标准及施工中须注意的问题。

3采取上挑角和下角抛投技术,降低龙口落差,改善截流条件,降低施工难度。

4.8.2管理措施

1将针对截流工程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以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为准则,强化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截流成功、大坝施工期的安全汛及相应建筑物的设计标准洪水的安全。

2按照制定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施工设备控制程序》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控制,确保影响截流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因施工截流急需而又来不及检验和试验的物资的紧急放行,由我申请,监理人批准;并由技术人员加以明确标识,作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检验。

3施工设备、材料定期进行检查,对精度要求高的设备、仪器随时进行校核,对不符合要求及待病作业的设备及时检修,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不合格和已损坏的仪表仪器严禁使用。

4加强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现场值班。设立以施工现场主要领导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施工、技术、质量等有关的质量汇报、分析、总结会议,以便掌握施工部位的施工质量情况,制定提高施工质量具体办法,以指导施工。

5按以生产中心的原则,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协调及时协调料场、备料场、戗堤区/堰体填筑区各施工部位工作,减少干扰,确保现场管理机构正确及时地掌握各种生产信息,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加快施工进度。

6制定现场交接班制度,保证施工计划的连续执行性,并形成交接班记录。

7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及我的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及项目质量计划要求,编制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施工质量计划施工进度目标管理制度。

4.8.3特殊质量保证措施

4.8.3.1高压旋喷渗墙的特殊质量保证措施

由于下游围堰体为戗堤式结构,其中可能存在较大空隙,将会引起的冒浆或严重漏浆当冒浆量超过注浆量20%或完全不冒浆时,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1如在钻孔中发生漏浆,则采取加大钻进泥浆浓度,在泥浆中掺合砂子,或向孔内填入其它堵漏材料,使其恢复孔口正常返浆。

2若在喷射时漏浆,则在浆液中掺加适量的速凝剂,以缩短固结时间,使浆液在一定的土层范围内凝固;也可采取加大注浆量,填满空隙空隙后再继续正常旋喷。

3为减少冒浆量,可采取提高喷射能力适当减小喷嘴直径直径或减少注浆量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等措施

4.8.3.2围堰体填筑特殊质量保护措施

为保证上下游堰体填筑的填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招标文件对于堰体每填筑一层检测一次干密度、空隙率根据本项要求,下游围堰填筑质量检测较规范要求检测7组干密度、空隙率;上游围堰填筑质量检测较规范要求检测91组干密度、空隙率。

4.9安全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经理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安全副经理具体负责,设立安全文明生产公室及安全文明生产施工队,落实与执行此项任务。

4.9.1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在截流施工前,由项目部第一安全责任人组织参建人员集体学习施工安全知识(形成安全学习记录),通过安全教育学习,增强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由项目部第一安全责任人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地安全检查(形成安全检查记录),以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安全副经理负责制定《截流施工安全目标考核制度》,保证在抓生产的同时,做好安全施工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习惯,采取相应的思想教育、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来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秩序。

安全专责人员负责编制截流与上下游围堰施工安全操作手册经批准后下发给所有参建人员,使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学习中得到提高。

由安全专责人员负责在施工现场完成危险源标识,并在堤顶上下游设立警戒线。

每班在样板湾料场设立2名安全员、在上游右岸截流备料场设2名安全员、在截流戗堤上、下游各设2名安全员,专门负责截流施工期间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提请警告,安全员的工作记录以安全日志的形式备案。

吊装钢筋笼、混凝土四面体时,由专人指挥,保证轻吊、缓转、慢放,在吊车工作期间起重臂旋转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

4.9.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

4.9.2.1截流上下游围堰填筑的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

1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我设立专门的安全文明施工队5t洒水车1辆、3m3装载机1台、每班6人),对修建的施工道路进行日常洒水养护,安排专人清理施工道路垃圾、废料;保证道路畅通、路面无扬尘、路面无淤积。

2给所有的上坝自卸汽车装备合适的后挡板,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装渣量要合适,做到不欠不溢;既能保证上坝强度又不至于超载,避免运输过程中上坝料撒到施工路面上,妨碍正常交通运输。

3截流备料场按照施工规划分区合理堆放,围堰填筑结束后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工程垃圾及时回收,做到不留死角、不留后患;退场清理要达到监理验收标准要求。

4施工现场做到封闭式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和非工程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设立专人(每班4人)负责检查进入截流及上下游围堰的施工区的车辆(大坝标责任区)及人员。

5施工区车辆限速,讲究礼貌行车,不挤抢车道,进入施工区的车辆严禁超车,制定相应的行车规章制度,违者必究,情节严重的要给一定数量的罚款或者责令离开工地。

6围堰工程完工后,在主体工程施工期间,由施工道路养护队对围堰进行维护,工作内容包括围堰顶部补坑、洒水养护、围堰上游水位观测等。保持堰顶无积水、无杂物、无废弃材料,工作面干净整洁,材料堆放整齐;现场堆放材料、机具应以不影响其它承包人正常施工为原则。

7施工现场照明的维护与控制工作安排专人(每班2人)负责,避免夜间施工无照明,及施工间隙的长明灯现象,局部、临时照明用的小型灯具做到用时安装,用完及时回收;不得影响施工场地环境卫生,也能减少浪费。

8下游围堰施工:在高压旋喷施工前,先在回填的下游围堰工作平台上挖排水沟并用M7.5砂浆作5cm护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5m×0.5m,长度为145m。具体工程量为人工开挖砂砾石37.5m3,砂浆225m2。为了不让浆直接排入河道,特在左右岸各设1浆沉淀池,其断面尺寸为4.0m×4.0m×2.5m,浆液处理按照第8章相关要求。

4.9.2.2高压旋喷施工的特殊环境保护措施

水泥浆液的净化:在施工中对水泥浆液经沉淀及分离净化后再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浆

污水和弃渣的处理:施工排放的污水和弃浆集中至现场指定废浆池经沉淀后的弃渣运至指定的地点。

大气:水泥建库存放制浆站搭棚避免尘埃扩散。

植被保护好施工现场及周围的植被禁止乱砍乱伐。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标准化,现场各种标志牌分类挂齐。

挂牌上岗员工实行挂牌上岗,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现场材料的堆放现场材料分类堆放整齐、规则,保持整洁。

4.10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于2007320开始预进占,2007331截流,2007631日完成围堰施工。

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进度计划安排4-17进度计划横道图见第三卷·图册》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进度计划横道(JSX5-TB-3-3)

4.11资源配置计划

4.11.1主要机械设备见表4-18

4.11.2材料配置计划见表4-19

4.11.3人力资源配计划见表4-20

4.12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替代方案设计

4.12.1上游围堰的替代设计方案

4.12.1.1替代设计方案一

1)防渗方式

招标文件设计下游围堰防渗方式为高压旋喷防渗墙。为充分利用设备资源,保证施工进度,因此,上游围堰防渗方式的第一替代方案为高压旋喷防渗墙。该方案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造价相对较低,与下游围堰施工可以结合,利于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充分利用,便于施工管理。

2)设计方案

断面体型尺寸按照招标文件上游围堰断面尺寸要求施工。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戗堤顶宽为15-20m,最大可达到30m依据施工强度分析和截流水力计算成果(见本章4.2.3)及结合我局的施工经验为了保证施工强度,将截流戗堤断面顶部宽度设计15m。河床基础截水墙及1785.0以下的土工膜采用高压旋喷防渗墙替代,高喷施工平台高程为1785.0m,最大钻孔深度为15m。上游围堰断面形式见第三卷·图册》上游围堰替代方案断面图(JSX5-TB-4-5。其上游围堰及戗堤替代方案一增加的工程量见表4-21

4.12.1.2替代设计方案二

1)防渗方式

4-17             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施工计划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工程量

施工强度m3/d

工期

施工时段

1

施工准备

1

 

45d

2007.01.01-2007.02.14

2

截流及上下游围堰工程

 

 

 

 

 

2.1

截流备料

 

 

 

 

 

2.1.1 

石渣料转运

m3

70560

3528

20d

2007.02.15-2007.03.06

2.1.2 

四面体预制

m3

160

32

5d

2007.02.14-2007.02.19

2.1.3 

钢筋笼加工

m3

1000

36

29d

2007.02.15-2007.03.15

2.1.4 

块石检集堆存

m3

1000

36

29d

2007.02.15-2007.03.15

2.2

截流施工

 

 

 

 

 

2.2.1 

区预进占

m3

16525

512

40h

2007.03.20-2007.03.22

2.2.2 

-龙口1

m3

39849

558

86h

2007.03.22-2007.03.30

2.2.3 

-龙口合龙区

m3

13670

550

30h

2007.03.30-2007.03.31

2.2.4 

戗堤闭气处理1973以下

m3

16622

3324

5d

2007.04.01-2007.04.05

2.3

上游围堰

 

 

 

 

 

2.3.1 

上游围堰期填筑

m3

94000

4700

20d

2007.04.06-2007.04.25

2.3.2 

1793-1802闭气处理与防护

m3

12318

2464

10d

2007.04.21-2007.04.30

2.3.3 

截水墙

m3

950

315

5d

2007.05.21-2007.05.25

2.3.4 

上游围堰期填筑

m3

153953

6998

24d

2007.05.26-2007.06.13

2.3.5 

上游围堰(直接上堰量)

m3

59605

6623

15d

2007.06.14-2007.06.28

2.3.6 

铅丝笼及块石防护

m3

9285

619

15d

2007.06.18-2007.06.30

2.4

下游围堰

 

 

 

 

 

2.4.1 

下游围堰

m3

19000

1900

10d

2007.03.29-2007.04.07

2.4.2 

高压旋喷防渗墙

m2

765

31

25d

2007.04.11-2007.05.05

2.4.3 

下游围堰

m3

7567

1513

5d

2007.05.06-2007.05.10

2.4.4 

铅丝笼防护

m3

1696

170

53d

2007.04.03-2007.05.25

3

施工排水

 

 

 

 

 

3.1

基坑抽水

m3

1318000

87867

15d

2007.05.06--2007.05.20

3.2

经常性排水

m3

15912000

14400

1105d

2007.05.21--2010.05.31

4

围堰拆除

 

 

 

 

 

4.1

上游围堰拆除(1802m以上)

m3

59605

3974

15d

2010.06.16--2010.06.30

4.2

下游围堰拆除

m3

29907

1994

15d

2010.06.01--2010.06.15

4-18                主要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挖掘设备

液压反铲

PC300\CAT330C

3

 

长臂反铲

EX210LC

1

 

液压正铲

EX750

1

 

装载机

6 m33m3

1/2

 

运输填筑设备

振动碾

SD175D/18t

1

 

自卸汽车

20t

30

 

自卸汽车

44t

9

 

推土机

220HP/320HP

1/2

 

汽车吊

QY16

1

 

洒水车

5t

1

 

抽水设备

离心泵

300S-26A

3

 

离心泵

150S78B

2

 

离心泵

250S65

2

 

离心泵

150S78A

2

 

潜水泵

175QJ30-30

4

 

高压旋喷设备

钻机

YG-80

2

 

全液压钻机

SM-400

1

 

全液压钻机

HD-180

1

 

高喷机

SJP-3050

2

 

高压水泵

3D2-SZ额定压力50MPa75kW

2

 

空压机

IV6/12额定压力1.2MPa

2

 

空压机

20m3 

1

 

输浆泵

3SNSHB200/40

3

 

 

4-19                   主要材料计划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预制砼块C20

10t5t

m3

160

 

柴油

0#

t

1508

 

钢筋

Φ15-Φ20

t

237.2

 

铁丝

10#

t

51.8

 

钢丝绳

φ16

m

2200

 

大块石

直径大于0.50m

m3

1000

 

救生衣

 

240

 

管型氙灯

3000w

17

管型氙灯

消防软管

Ф70

m

400

 

麻管

Ф300

m

30

 

钢管

DN 250

m

115

 

麻管

Ф250

m

20

 

钢管

DN 200

m

244

 

麻管

Ф150

m

40

 

钢管

DN 125

m

348

 

电缆

VV3×19+1×35

m

215

抽水

电缆

VV3×50+1×16

m

180

抽水

4-20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注:表中时间为季度)

序号

岗位/工种

时间单位

2007

2008

2009

2010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1

施工管理

12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2

施工技术

18

1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2

3

安全员

20

16

 

 

 

 

 

 

 

 

 

 

 

0

4

质量员

4

4

 

 

 

 

 

 

 

 

 

 

 

2

5

清洁工

14

10

 

 

 

 

 

 

 

 

 

 

 

6

6

值班员

8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7

机械工

88

88

 

 

 

 

 

 

 

 

 

 

 

42

8

电工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9

电焊工

20

20

 

 

 

 

 

 

 

 

 

 

 

2

10

钢筋工

10

10

 

 

 

 

 

 

 

 

 

 

 

2

11

钻工

15

15

 

 

 

 

 

 

 

 

 

 

 

4

12

普工

85

105

4

4

4

4

4

4

4

4

4

4

4

10

13

合计

308

292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94

4-21        上游围堰替代设计方案增加工程量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3.2*

1802m高程以下部分

m3

-48192

 

3*

截流工程

 

 

 

3.1*

混凝土四面体

m3

290

 

3.2*

钢筋笼

m3

1742

 

3.3*

块石抛填

m3

2527

 

3.4*

戗堤填筑

m3

19364

 

3.5*

堰后水下抛填(高喷施工平台)

m3

28828

 

5.1.3*

高压旋喷防渗墙

m2

425

 

5.1.1*

土工膜

m2

-539

 

混凝土防渗墙(YK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防渗体系,我局建议上游围堰防渗方式的第二替代方案为混凝土防渗墙。该方案的优点是防渗效果好,适应范围广。但因其工艺影响工期较长,造价较高。

2设计方案

断面体型尺寸按照招标文件下游围堰断面尺寸要求施工。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戗堤顶宽为15-20m,最大可达到30m依据施工强度分析和截流水力计算成果(见本章4.2.3)及结合我的施工经验为了保证施工强度,将截流戗堤断面顶部宽度设计15m。基础截水墙及1785.0以下的土工膜采用混凝土防渗墙(YKC)替代,防渗墙(YKC)初步设计厚度围30cm防渗墙(YKC)施工平台高程为1785.0m,最大钻孔深度为15m。上游围堰断面形式见第三卷·图册》上游围堰替代方案断面图(JSX5-TB-4-5,其上游围堰及戗堤替代方案增加的工程量见表4-22

4.12.2截流戗堤替代方案施工(方案二与方案一的截流施工方案相同)

4.12.2.1替代方案一的截流戗堤施工

根据上游围堰设计替代方案中戗堤的布置形式,截流戗堤断面设计依据施工强度分析和截流水力计算成果,截流戗堤的顶高程为1793.0m。戗堤轴线距围堰轴线45.45m,顶宽15m,堤顶轴线长约124m 戗堤上游坡比为11.3 下游坡比为11.5,龙口进占的坡比为11.5最大填筑高度约22m为满足截流抛投强度的施工交通要求和堤头稳定性要求,戗堤顶宽度采用15m,可供1辆载重量20t的汽车和1辆载重量 44t的汽车卸料及其它辅助作业机械运行。截流戗堤替代方案工程量及施工强度计算见表4-23

4-22         上游围堰替代设计方案二增加工程量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3.2*

1802m高程以下部分

m3

-48192

 

3*

截流工程

 

 

 

3.1*

混凝土四面体

m3

290

 

3.2*

钢筋笼

m3

1742

 

3.3*

块石抛填

m3

2527

 

3.4*

戗堤填筑

m3

19364

 

3.5*

堰后水下抛填(高喷施工平台)

m3

28828

 

5.1.3*

YKC防渗墙(墙厚30cm

m2

425

 

5.1.1*

土工膜

m2

-539

 

截流戗堤分区与截流施工、截流前需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形象同本章4.4.1

4.12.2.2截流戗堤替代设计方案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1)截流施工机械设备选型与配置

1)设备配置选型原则

所选的挖装运机械应能满足施工强度的需要,实际截流施工时石渣料每班10小时的最高施工强度为Pmax=8220m3/班,混凝土四面体抛投最大施工强度为Pmax=313m3/班,块石抛投最大施工强度为Pmax=818m3/班,钢筋笼抛投最大施工强度为Pmax=580m3/班。

首先选择开挖回填工序中起主导、控制作用的挖装机械,其它机械随挖装机械而定,其生产能力应略大于挖装机械的生产能力。依据施工实际情况,每天安排两班,每班工作时间按10小时计算。

2挖装机械的配置

石渣料挖装设备:依据设备施工能力计算,选用EX750正铲1台、KLD115Z装载机1台、KLD85Z装载机2台;CAT330C反铲1台,PC300反铲1台。块石、混凝土四面体、钢筋笼的挖装设备根据运输能力配置:CAT320反铲1台、 KLD85Z装载机1台、16t吊车1台。

配置石渣料的挖装设备每班可完成的工作量为8539m3/台班>Pmax=8225m3/;因此,石渣挖装机械配置1EX750正铲、1KLD115Z装载机、2KLD85Z装载机、1CAT330C反铲、1PC300反铲是合理的。

4-23              截流戗堤工程量及施工强度计算表

分区

截流分区

单位

四面体

石渣料

块石料

钢筋笼

合计

备注

I区预进占

工程量

m3

0

15087

513

579

19696

预进占最晚不迟于2007320预进占堤顶宽度32.2m

工程量

m3

 

3517

 

 

 

计划施工时间

h

 

26

22

14

62

连前累计时间

h

 

26

48

62

 

平均施工强度

m3/h

 

580

23

41

 

最大施工强度

m3/h

 

725

29

52

 

最大班施工强度

m3/b

 

7253

291

517

 

区           (龙口1)

工程量

m3

450

50007

2354

1672

54483

进占时戗堤顶宽度10.0m

计划施工时间

h

18

70

42

36

166

连前累计时间

h

80

156

192

228

 

平均施工强度

m3/h

25

658

65

46

 

最大施工强度

m3/h

31

822

82

58

 

最大班施工强度

m3/b

313

8220

818

580

 

区           (龙口2)

工程量

m3

0

17193

659

492

18344

进占时戗堤顶宽度10.0m,计划于200731合龙

计划施工时间

h

 

28

20

12

 

连前累计时间

h

 

256

276

288

 

平均施工强度

m3/h

 

614

33

41

 

最大施工强度

m3/h

 

768

41

51

 

最大班施工强度

m3/b

 

7675

412

512

 

工程量合计

 

450

85804

3527

2742

92523

 

备注

四面体、块石、钢筋笼的损失系数为1.1,石渣料、砂砾石料、过度料和闭气料的流失系数为1.2

3运输、平料及碾压的机械配置

石渣运输设备:根据设备施工能力计算,1EX750正铲配置444t自卸汽车、1KLD115Z装载机配置444t自卸汽车、2KLD85Z装载机配置244t自卸汽车、520t自卸汽车,1CAT330C反铲配置420t自卸汽车、1PC300反铲配置320t自卸汽车。运输设备配置1040t自卸汽车、1220t自卸汽车,每班可完成的工作量为9079m3/>挖装能力8539m3/班,满足生产需要。

由于截流施工期间块石、混凝土四面体、钢筋笼的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决定了装车能力:根据设备施工能力计算,钢筋笼运输配置1020t自卸汽车,块石运输配置1220t自卸汽车,混凝土四面体运输配置720t自卸汽车。410推土机1台即可满足平整工作的需要,考虑备用增加1320推土机。碾压设备选用118t自行式振动碾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根据施工设备选型计算,配置设备资源见表4-24

4-24                截流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压正铲挖掘机

EX750

1

 

2

液压反铲挖掘机

CAT330C

3

 

2

长壁反铲

EX210LC

1

 

3

装载机

3.0M3 

3

 

4

推土机

HP410/HP320

2

 

5

振动碾

175D18t自行碾

1

 

6

自卸汽车

20t

41

备料时需要12

8

自卸汽车

44t

10

戗堤截流时使用

7

汽车吊

16t

1

 

8

合计

 

/

63

 

2)材料配置物资计划见表4-25

4-25             截流施工主要物资材料计划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总需要量

备注

1

柴油

0#

t

420.5

 

2

钢筋

Ф150Ф200mm

t

139.6

 

3)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表4-26

4.12.3上、下游围堰替代设计方案施工

4.12.3.1上游围堰施工替代设计方案一的施工

上游围堰戗堤合龙完成后,进行下游高压旋喷施工平台的水下抛筑,计划施工时间为3天。高喷灌浆平台施工完成后进行高喷防渗墙施工,施工方法同4.5.2,计划施工时间为25天。

4.12.3.2上游围堰施工替代设计方案二的施工

4-26              截流施工人力资源配置划表

序号

岗位/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管理

12

 

2

施工技术

18

 

3

司机及修理

138

 

4

高级熟练工

18

 

5

熟练工

24

 

6

半熟练工

24

 

7

普工

85

 

8

合计

328

 

上游围堰戗堤合龙完成后,进行YKC防渗墙施工平台1785的水下抛筑,计划施工时间为3天。YKC防渗墙(初步确定设计墙厚为0.30m,混凝土标号为C15W8施工平台填筑完成后进行防渗墙的施工

1施工方法

1造孔方法

成墙施工基本方案为钻劈法,使用即每个槽孔由4个主孔(期槽为2个接头孔加2个主孔)和3个副孔组成;主孔直径为Φ300mm,采用钻机自上而下一次成孔直至入岩0.2m,主孔施工完毕,开始劈打3个副孔最后直至成槽。

2固壁技术

采用泥浆固壁法。原材料粘土粘粒含量必须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0,含砂量小于5%,SiO2Al2O3含量的比值为34。根据槽孔稳定情况适当加入一定的膨润土、分散剂、增粘剂。制备、使用与检验时初步选用4-27泥浆配合比进行搅拌,搅拌30分钟后进行检测达到表4-28固壁泥浆性能指标。

4-27                    泥浆配合比

项目

粘粒

分散剂Na2CO3

数量(kg)

12.520

0.40.625

100

4-28                  固壁泥浆性能指标

密度(g/cm3

漏斗粘度(s

含沙量(%)

胶体率(%)

稳定性

失水量(ml/0.5h)

1min静切力(n/m2

泥皮厚(mm

PH

1.151.3

1825

≤5

96

≤0.03

2030

25

≤3

79

3孔形控制和检查

孔形控制是验收项目包括:深度、厚度和孔斜。防渗墙设计墙厚0.3m通过施工钻具(钻头)达到的;深度在确定基岩面后,进入基岩大于0.1m,为终孔深度;孔斜指标为不大于0.4%,遇有孤石、漂石地层及基岩面倾斜度较大等特殊情况孔斜率按照0.6%控制;采用重锤法,测量槽孔孔斜率。

4孔深验收和基岩鉴定

防渗墙嵌入基岩深度设计为0.2m。孔深验收使用测绳测量;测量前将冲击钻取出的岩样进行妥善保管同时做好相应记录,然后由监理人鉴定。

在施工中必须严格区分基岩和岩性相同的砂砾石、块石、漂石的岩样,防止误判基岩面。

5清孔换浆与换浆结束标准

槽段终孔后,即开始组织清孔换浆工作,期槽孔终孔后还要进行接头孔的刷洗。在清孔换浆时,清孔采用抽筒换浆法,用抽筒将孔内的砂、石浆液抽出孔口废弃,同时向槽内补充新鲜泥浆,换浆量约为槽孔内泥浆总量的1/3

清孔结束一小时后,在槽孔底部0.5m处取泥浆样,进行泥浆试验。如果达到结束标准,即可结束清孔换浆的工作。清孔换浆1h后应达到的标准:孔底淤积厚度10cm,槽内泥浆密度1.3g/cm3,马氏漏斗粘度≤30s,含砂量≤5%

6槽段连接

槽段连接采用套打一钻法施工,即一期槽段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24h)后,用冲击钻将接头孔中的混凝土凿掉,形成一、二期槽段间的接头,接头形式见图4-7

 

 

 

 

 

 

4-7 槽段连接示意图

7)混凝土浇筑

泵运送混凝土卸入槽口储料分料斗由其分流到各个溜槽内流入导管顶部料斗;混凝土开浇时采用压球法开浇,每个导管均下入隔离球。在开浇前必须先在导管内注入砂浆,并准备好足够的混凝土,以便隔离球能够被挤出,同时能将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1.0m以上。

2施工质量控制

1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12m之间,以免泥浆进入混凝土和埋深过大出现阻管;槽孔内混凝土面要均匀上升,高差控制在0.5m以内,浇筑速度不能小于4m/h;每30分钟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每2小时测量管内混凝土面,数据指导拆除导管;当槽孔内的深度高低不平时,从低处浇起,浇到与高的齐平时,同时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要随机取样,检查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2混凝土拌和与浇筑主要参数控制要求见表4-29

4-29           混凝土拌和与浇筑的参数控制要求

序号

过程参数

参数要求

直接人

监督人

控制频次要求

1

拌和材料用量

按配合比进行

操作手

质检员

每盘

2

拌和时间

拌和均匀

操作手

质检员

每盘

3

导管间距

导管间3.5m;一期槽孔距接头11.5m,二期槽距端头1.0m

吊车或钻机操作手

质检员

下设全过程

4

导管下设深度

底口距槽底1525cm

吊车或钻机操作手

质检员

下设全过程

5

开浇

按规范进行

浇筑班长

质检员

开浇全过程

6

扩散度和坍落度

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员

质检员

第一盘,以后每两小时一次

7

混凝土上升速度

不小于4m/h

技术值班或其指定人

质检员

30min测一次,开浇和终浇加密

8

导管埋深

1.06.0m

技术值班或其指定人

质检员

30min测一次,开浇和终浇加密

9

终浇高程

按设计要求执行

技术值班或其指定人

质检员

终浇过程

10

浇筑方量

校核实际和理论方量

技术值班

质检员

30min或需要时

3防渗墙墙体质量检查

防渗墙墙体质量检查采用过程控制、检查孔钻孔取芯、注水试验等方法。

4.12.3.3下游围堰替代设计方案施工

先施工下游围堰1786.5m以下的子堰,并进行闭气处理和坡面铅丝笼防护防护。砂砾石料取自甘河滩料场,粘土闭气料取自上游土料场,过度料为级配砂砾石。下游围堰的施工方法同4.4.2.2.2。在基坑抽水降至1776.0m高程以下,回填砂砾石至1777.0m施工平台,采用长臂反铲开挖粘土心墙回填基础至基岩面,后回填堰体砂砾石和防渗粘土心墙。

4.12.4上游围堰替代方案工期计划

4.12.4.1上游围堰替代方案一施工计划安排见表4-30

4-30                上游围堰替代方案一施工计划

序号

项 目

单位

工程量

平均施工

强度m3/d

工期

施工时段

2.3

上游围堰

 

 

 

 

 

2.3.1 

上游围堰期填筑

m3

122828

4913.1

25d

2007.04.01-2007.04.25

2.3.2 

1793-1802闭气处理与防护

m3

12318

2463.6

10d

2007.04.21-2007.04.30

2.3.3 

高压旋喷防渗墙

m2

425

28.3

15d

2007.04.11-2007.04.25

2.3.5 

上游围堰期填筑

m3

125125

3792

33d

2007.04.26-2007.05.28

2.3.6 

上游围堰(直接上堰量)

m3

59605

3506

17d

2007.05.29-2007.06.15

2.3.7 

铅丝笼及块石防护

m3

9285

309

30d

2007.06.01-2007.06.30

4.12.4.2上游围堰替代方案二施工计划安排见表4-31

4-31             上游围堰替代方案二进度计划

序号

项 目

单位

工程量

平均施工强度m3/d

工期

施工时段

2.3

上游围堰

 

 

 

 

 

2.3.1 

上游围堰期填筑

m3

122828

4913.1

25d

2007.04.01-2007.04.25

2.3.2 

1793-1802闭气处理与防护

m3

12318

2463.6

10d

2007.04.21-2007.04.30

2.3.3 

YKC防渗墙

m2

425

28.3

30d

2007.04.11-2007.05.10

2.3.5 

上游围堰期填筑

m3

125125

3792

33d

2007.05.11-2007.06.12

2.3.6 

上游围堰(直接上堰量)

m3

59605

3506

17d

2007.06.13-2007.06.29

2.3.7 

铅丝笼及块石防护

m3

9285

619.0

15d

2007.06.16-2007.06.30

4.12.5推荐的上游围堰替代方案

根据替代设计方案工期分析,推荐采用的上游围堰替代设计方案为方案一,可将上游围堰施工关键线路上的基坑抽水调整为非关键线路。

4.13引用标准与规范

《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23-2000

《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1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