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线作为保护高压线的新型接闪器就应运而生。在高压线获得保护后,与高压线连接的发、配电设备仍然被过电压损坏,人们发现这是由于 “感应雷”在作怪。(感应雷是因为直击雷放电而感应到附近的金属导体中的,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一是静电感应:当雷云中的电荷积聚时,附近的导体也会感应上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的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原来被雷云电场束缚住的静电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形成电脉冲。二是电磁感应: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其附近的导体中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雷电在高压线上感应起电涌,并沿导线传播到与之相连的发、配电设备,当这些设备的耐压较低时就会被感应雷损坏,为抑制导线中的电涌,人们发明了线路避雷器。
气体放电管、管式避雷器、磁吹避雷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毛病,但他们仍然是建立在气体放电的原理上。气体放电型避雷器的固有缺点:冲击击穿电压高;放电时延较长(微秒级);残压波形陡峭(dV/dt较大)。这些缺点决定了气体放电型避雷器对敏感电气设备的保护能力不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防雷新材料,比如稳压管,其伏安特性是符合线路防雷要求的,只是其通过雷电流的能力弱,使得普通的稳压管不能直接用作避雷器。早期的半导体避雷器是以碳化硅材料做成的阀式避雷器,它具有与稳压管相似的伏安特性,但通过雷电流的能力很强。不过很快人们又发现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变阻器(MOV),其伏安特性更好,并具有响应时间快、通流容量大等许多优点。因此,目前普遍采用MOV线路避雷器。 随着通信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用于通信线路的避雷器,由于受通信线路传输参数的约束,这一类避雷器要考虑电容和电感等影响传输参数的指标。但其防雷原理与MOV基本一致。
1、IEC防雷分区定义
雷电保护区LPZ0A(0A区): 该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同时在该区内雷电产生的电磁场能自由传播,没有衰减.
雷电保护区LPZ0B(0B区): 该区内的各物体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不会遭受直接雷击,但该区内的雷电电磁场因没有屏蔽装置,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也能自由传播,没有衰减。
雷电保护区LPZ1(1区):该区内的各个物体因在建筑内,不会遭受直接雷击,电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0B区更小,本区内的雷电电磁场可能衰减(雷电电磁场与LPZ0A、LPZ0B区可能不一致),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后续防雷区LPZ2等(2区等):当需要进一步减少雷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入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区间
不同级别防雷器的安装位置
区别
B级
C级
D级
可否遭受直接雷击
是否对磁场传播有衰减
0A区
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没有衰减
0B区
不会遭受直接雷击
没有衰减
1区
0区与1区之间的交界处
不会遭受直接雷击
有衰减
2区等
1区与2区之间的交界处
重要设备前端
不会遭受直接雷击
进一步衰减
2、防雷器分级保护原理
规划,对B、C、D三级防雷器保护水平的要求如下:
防雷器安装等级 | 防雷器 | 保护水平 |
Ⅰ | B级电源防雷器 | <4KV |
Ⅱ | C级电源防雷器 | <2.5KV |
Ⅲ | D级电源防雷器 | <1.5KV |
SPD。
电源的防雷及电涌保护
用于过程控制领域中的防雷及电涌保护
用于数据网络和标准接口的防雷及电涌保护
用于无线收发系统的防雷及电涌保护
用于电信系统的防雷及电涌保护
均压等电位连接和防雷箱箱体
测试设备
1、一级(B级)防雷器V25-B/3+NPE
V25-B/3+NPE是属建筑物内部的第一级(B类)电源防雷器,可提供220/380V供电线路的防雷过电压保护。防雷过电压保护是减少被保护设备或建筑物损坏、火灾、爆炸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V25-B/3+NPE采用模块化设计,为3+1保护结构的防雷器,3个模块进行相线对零线(L-N)的保护,1个NPE模块进行零线对地线(N-PE)的保护。
)的氧化锌压敏电阻构成。 即使出现高能过压,设备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在100KA/10AS的高负荷情况下保持水平低于2KA)。困此,该防雷器能够承受直击雷的部分雷击电流。在过载情况下,内置热感断路器可以将防雷器模块从主电路中脱离出来,保证供电系统正常工作,与此同时状态显示窗口由绿色转变成红色,以提醒维护人员及时更换坏模块。
V25-B/3+NPE设计安装于电源总配电柜处,可以直接安装在开关箱内标准的35mm导轨上,并以最短的距离并联主空开的负载侧。根据IEC60364-5-534标准,V25-B/3+NPE前需串接1个三级32A空开。
V25-B/3+NPE可加装随附的声光信号报警装置、远程遥信报警装置或带有远程遥信及电压监控报警装置。
V25-B/3+NPE防雷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一旦发生故障,只须更换模块,减少防雷系统维护费用。更换过程中无需断开电源,简便易于操作。
2、二级(C级)防雷器V20-C/3+NPE
V20-C/3+NPE属建筑物内第二级(C类)电源防雷器。V20-C/3+NPE是为了对低压设备实行标准的保护。它保护电气设备不受因雷电和开关转换过程所引起的过电压的损坏。作为限压防雷器,V20-C/3+NPE防雷模块内装有较强非线性特性的高容量氧化锌压敏电阻。该防雷模块确保响应时间极短,长使用寿命,高通流量以及在动作之后无残余电流。如果防雷模块由于老化或过载发生损坏,内置热感断路器或动感断路器将及时动作,中断与电源的连接,同时故障指示显示窗口的颜色由绿色改变为红色。V20-C/3+NPE设计安装于电源的分配电处,可以无任何问题同空气开关等一起进行安装,自由的安装在配电箱内的35MM的标准导轨上,由于多模块防雷器在工厂已经由内置接地跳线连接,所以接地连接(PE连接)只需在现场一次连接,简单方便。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即使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只需进行简单模块插拨,就可更换损坏的防雷器,而无需重新安装,节省维护工作及费
3、三级(D级)电涌吸引器
25mm²的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短(引线长度不宜超过1.0m)。当引线长度超过1.0m时,应加大引线的截面积。引线应紧凑并排或绑扎布放。
电源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使用不小于25~35mm²的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就近与交流保护地汇流排、总汇流排、接地网直接可靠连接,且不能折弯或盘绕。
严禁带电安装电源避雷器。
接地工程
2 沿线槽或穿桥架经强电竖井明敷到地下室低压配电房,与大楼的总接地端子板连接。
2 ,穿电线管MT25明敷设。
35 mm2接地线引入到机房等电位接地箱,接地引线与大楼的钢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我方承诺直流地的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GB50057—94中的要求实施接地工程,接地电阻达到1欧姆以下。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1、首先选择接地地表
2、在接地地表处挖出直径1m的圆坑3-6个(具体数量视地表导电率),直到出现地表土层为止。若施工区域较大,则挖坑6个,每坑深30--60公分(厘米);若施工区域较小,则挖坑1—3个,每坑深90---150厘米。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1、机房等电位铜母排安装:墙面、地面、母排钻孔——打澎胀螺丝——上绝缘子——装母排
2、机房等电位连接:裁导线——两端做线耳——穿金属软管——将母排同设备等连接——将母排与地线连接。
3、母排箱安装:钻孔——固定箱体——裁导线——作线耳——接线。
4、母排地阻检测:打地桩——接导线——摇测——读数——记录。
1、施工前的环境和器材检查:
交接间、设备间的接地钢板已完工。
房屋预留地的位置、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系统的设计图纸已完成。
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有关施工工具已到位。
2、接地施工工艺的标准:
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的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螺栓连接紧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接地线及保护线与设备,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接触。
接地线与接地线连接采用焊接如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
3、具体施工方法:
凡与接地引出点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双金属过渡接头连接。
前端设备机柜、控制箱、配电箱的框架与干线连接。
室内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线槽、布线的桥架、布线的机柜。
各种线路的金属保护管、各种金属接线盒(如BA的DDC箱、门禁控制箱)应采用多股铜线6mm2连接到就近接地端子。
电子设备的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大型电子计算机采用共用接地方式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极。
4、金属混合接头制作工艺:
将铜排和扁钢需焊接的端部打好坡口。
焊接前焊口需清理打磨。
四周利用铜合金焊进行电焊施焊。
每施焊一遍后进行抛光,除去氧化物及焊碴。
焊接完成后,用沥青防腐化防腐清理。
5、接地装置施工注意事项:
凡外露的正常状态下不带电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设备金属壳体必须与保护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各类接地装置的安装及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正确。
接地装置焊接必须牢固, 需涂复部分涂层必须完整。
交流电源线路不得与直流工作地线紧贴平行敷设。
说 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联系QQ:447255935
电话:131115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