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测量工程

第一章 施工测量

第一节 特点与难点

2.1.1.1 测量示意图

第二节 观测与结果评定的依据

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JGJ/T 8-);

国家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

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应文件中相应条款的规定。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桩点及数据。

2各专业施工安装所需的测量要求。

第三节 测量准备工作

3.1 测量人员准备

3.2 测量仪器与器具

2.1.3.1 本工程主要测量仪器的配备一览表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说明

TOPCON HiPer GPS系统

静态测量

3mm±0.5ppm

1

基准控制网的建立和定期复验;楼层控制网的传递测量和复验;提供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控制网布设,适合进行独立、无累积误差、不受干扰的测量

徕卡TCRA1201智能全站仪

1"有棱镜2mm+2ppmD

无棱镜3mm+2ppmD(测程500m

2

上部结构的变形监测;控制网主轴线和钢结构等重要部位测设、校核;工程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徕卡TC1201全站仪

1″

2mm+2ppmD

3

控制网测设、校核;钢结构安装;坐标放样;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验线

徕卡TC1202全站仪

2″

2mm+2ppmD

1

基坑边坡、护坡桩等变形观测;竣工测量

TCA2003

0.5

1mm+1ppmD

2

横向位移观测、垂直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和压缩变形观测

电子经纬仪

2″

4

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

徕卡DNA03精密数字水准仪

±0.3mm/km(铟钢尺)

1

控制点的高程引测;复验控制标高;沉降观测基准引测;基础沉降观测。

徕卡DNA10数字水准仪

±0.9mm/km(铟钢尺)

2

重要部位高程测量;钢结构高程测量;验测、复测标高

普通水准仪

±1.5mm/km

6

高程传递

激光铅直仪

1/200000

4

重要轴线的竖向投测

激光铅直仪

1/40000

2

轴线的竖向投测

激光平面仪

10″,150m

2

水平面控制

手持测距仪

Pro4a

2

特殊部位的测距

计算机

便携式

2

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内业和外业)

3.3 测量基准复测

第四节 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4.1 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0.41.0公里的范围内,内控点在核芯筒施工范围内。

2.1.4.1 首级测量平面控制点布置图

812m的混凝土桩,上面浇注混凝土观测墩。为了提高平面控制的精度,减少对中误差,方便施工放样,墩面埋设强制对中基盘,与仪器基座用中心螺丝连接。考虑墩标的稳定性,尽量建立较低的观测墩。观测墩高度初步设计为1.53m之间。同时,为便于测量机器人(精密全站仪)的检测和应用,点与点之间应尽可能通视。

 

 

2.1.4.1 首级平面控制网技术参数表

观测时段长度(小时)

24

观测时段数

2

截止高度角(度)

10

采样间隔(秒)

30

最少卫星数(颗)

≥4

有效卫星总数(颗)

≥20

每颗卫星连续观测时间(分)

≥30

GDOP

≤6

 

2.1.4.2 二级测量平面控制点布置图

 

2.1.4.3 级测量平面控制点布置图

4.2 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Ф108mm5mm壁厚)高程控制点地面建造护井,增加控制点的稳定性,在观测墩上预先埋设高程点标志。同时,适当联测广东省基础公司已经建造并使用的高级控制点一到两个;另外选择2个高程内控点,预埋标准标志,与上述高程控制点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二等首级精密高程控制网。

2.1.4.2 首级高程控制网技术参数表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二等

DSZ05

50m

1.0m

3.0m

0.3m

 

2.1.4.3 首级高程控制网精度指标

测量等级

二等

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1.0 mm 

每公里水准测量全中误差

2.0 mm 

 

2.1.4.4 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闭合差、检测高差较差限差

等级

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环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二等

F表示环线长度,单位Km

R表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Km

4.3 测量控制网的布点方法

 

 

 

 

 

 

 

 

 

 

2.1.4.4一级控制桩点标志埋设图         图2.1.4.5二级控制桩点埋设示意图

4.4 桩点标识

第五节 施工测量方法

5.1 地下施工阶段测量方法

2.1.5.1 地下施工阶段平面控制点示意图

2.1.5.2 地下结构高程传递示意图

±0.000地面向下引测相结合。

5.2 核芯筒控制测量

2.1.5.3 控制点布置示意图

 

2.1.5.4 测量装置布置图

第六节 沉降、日照等变形测量

变形观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选定和设置